超起桅杆、超起装置及包含该超起装置的起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0352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起桅杆、超起装置及包含该超起装置的起重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起桅杆、超起装置及包含该超起装置的起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起重设备向大吨位方向发展,工程建设对于起重设备的起重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起装置在提高起重设备中的长臂工况的起重性能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因而加装超起装置成为目前提高起重设备起重性能的常用方式。超起桅杆的长度与改善主臂受力状况有很大关系,通常情况下桅杆越长越能起到改善主臂受力状态的作用。但是,超起桅杆越长,必然会使得超起桅杆的自重越大,而且随着超起桅杆的长度增加,其运输难度和运输成本也相应增加。现有技术的超起桅杆均为采用钢板焊接而成的箱体结构,对同一产品而言,超起桅杆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在工作状态下,超起桅杆原则上要与主臂垂直尽量减少承受弯曲应力。在吊载时,主臂受力而产生一定挠度,连接在桅杆顶部和主臂头部的超起钢丝绳受拉力后可适当抑制主臂挠度的增大。此时,超起拉板也受拉力,保证了主臂、超起钢丝绳和超起桅杆形成一个较稳定的三角结构,超起桅杆主要承受由超起钢丝绳和超起拉板传递而来的轴向压力和一定的弯曲应力。由于超起桅杆的长度是固定的,对某一臂长工况下,超起钢丝绳与主臂的夹角也是固定的,所能改善主臂受力的影响也是一定的,不能根据不同工况选择适当长度的超起桅杆;在工作时,超起桅杆越长,由于自重产生的挠度越大,超起桅杆受到的弯曲应力也越大,不利于桅杆本身的稳定性,易造成安全事故;超起桅杆的长度较长,同样也会带来运输成本的增加和运输难度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超起桅杆,能够提高超起桅杆对各种工况的适应性,结构简单,便于运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超起桅杆,包括桅杆头部和桅杆尾部,桅杆头部和桅杆尾部为两个独立部分,超起桅杆的长度可调。进一步地,桅杆头部和桅杆尾部之间可选择地设置有长度可调的连接部,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桅杆头部固定连接,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桅杆尾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连接部分别与桅杆头部和桅杆尾部之间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至少一节祐1架臂。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多节可拆卸地串接的桁架臂。进一步地,每个桁架臂的多个弦杆之间连接有腹杆。进一步地,连接部的截面形状与桅杆头部和桅杆尾部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地,桅杆头部与桅杆尾部之间沿超起桅杆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桅杆头部与桅杆尾部之间设置有锁定桅杆头部与桅杆尾部的相对位置的锁紧机构。[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超起装置,包括超起桅杆,该超起桅杆为 上述任一种超起桅杆。[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设备,包括超起装置,该超起装置为 上述任一种超起装置。[0016]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超起桅杆包括桅杆头部和桅杆尾部,桅杆头部和桅 杆尾部为两个独立部分,超起桅杆的长度可调。超起桅杆长度可调,可以根据起重设备工作 状态时的受力状况来调整超起桅杆的长度,减小桅杆的弯曲应力,调节超起桅杆的受力分 配,改善主臂的受力状况,在运输时,可以缩短超起桅杆的长度,使得超起桅杆便于运输,降 低运输成本。


[0017]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超起桅杆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超起桅杆的结构示意图;以及[0020]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超起桅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 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超起桅杆包括桅杆头部10和桅杆尾部20,桅杆头部10 和桅杆尾部20为两个独立的部分,超起桅杆的长度可调。[0023]超起桅杆长度可调,可以根据起重设备工作状态时的受力状况来调整超起桅杆的 长度,减小桅杆的弯曲应力,调节超起桅杆的受力分配,改善主臂的受力状况,在运输时,可 以缩短超起桅杆的长度,使得超起桅杆便于运输,降低运输成本。[0024]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一种超起桅杆包括桅杆头部10、桅杆 尾部20和可选择地连接在桅杆头部10和桅杆尾部20之间的连接部30,连接部30的长度 可调,连接部30的第一端与桅杆头部10固定连接,连接部30的第二端与桅杆尾部20固定 连接。优选地,连接部30的第一端与桅杆头部10可拆卸地连接,连接部30的第二端与桅 杆尾部20可拆卸地连接。连接部30与桅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例如为销轴连接或者螺 栓连接等。在需要改变超起桅杆的长度时,只需要通过调节连接部30的长度即可实现,结 构简单,调节方便。[0025]桅杆头部10主要用于连接超起拉板和超起钢丝绳,在桅杆头部10上固定设置有 与超起拉板相连接的连接孔。桅杆尾部20用于连接超起支座和摆动油缸,桅杆尾部20上 设置有超起棘轮21,超起棘轮21主要用于收放超起钢丝绳以适应不同超起桅杆长度和主 臂长度的工况。[0026]连接部30包括至少一节桁架臂31。桁架臂31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主弦杆,以及连接在主弦杆之间的横杆和腹杆,主弦杆间的腹杆只是起到连接和保持桁架稳定的作用,应尽量减小尺寸,适当布置,以减小超起桅杆的整体重量。超起桅杆采用桁架臂31式结构形式,能够提高截面纵向和横向的惯性矩,同等情况下,能够提高超起桅杆抗弯能力和整体稳定性。优选地,连接部30包括多节串接在一起的桁架臂31,多节桁架臂31之间可以为销轴连接或者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合理地确定超起桅杆的长度。本实施例中,桁架臂31的主要受力结构是均布于截面型心四角的主弦杆,桁架臂31的截面尺寸选择既要兼顾其抗压抗弯的能力,保证在最长桅杆状态下的压杆稳定性,又要能够尽量地减少重量。一般而言,超起桅杆越长,所能起到改善主臂受力状态的作用就越明显。以60米主臂,幅度30米,载荷31吨为例,分别对超起桅杆长度为10米、15米、20米三种工况进行测试,得到的结论为超起桅杆长度越长,超起钢丝绳拉力越小,主臂所受轴压越小,超起拉板的拉力越小,这些变化都是有利的;超起桅杆的轴压基本不变。因此,在超起桅杆承受范围内增加梳杆的长度能提闻起重性能。因此,在超起桅杆承受范围之内,可以将多节桁架臂31串接在一起,以实现较长超起桅杆的吊装,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也可以只连接一节或者少量几节桁架臂31,以实现中长超起桅杆的吊装状态。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还可以不连接桁架臂31,仅将超起桅杆的桅杆头部10和桅杆尾部20连接即可实现短桅杆吊装状态。各结构件连接时,在同一平面内的四点均采用销轴的铰接即可达到稳定连接的目的。可拆装式超起桅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长度,提高对不同工况的适应性,减少运输成本,可以为追求极限起重性能提供可能。超起桅杆的最终的合适长度可以通过计算获得,以便选择最佳的超起桅杆结构。在其它的实施例当中,桅杆头部10与桅杆尾部20之间沿超起桅杆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桅杆头部10与桅杆尾部20之间设置有锁定桅杆头部10与桅杆尾部20的相对位置的锁紧机构。桅杆头部10上可以设置滑槽,而在桅杆尾部20上可设置与该滑槽对应设置的滑轨,在使用过程中,将桅杆尾部20的滑轨设置在桅杆头部10的滑槽内,就使得桅杆头部10与桅杆尾部20之间可相对滑动,从而可随意调整超起桅杆的长度。桅杆头部10与桅杆尾部20之间的滑动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导柱和导向孔之间的滑动连接。锁紧机构可以包括连接销轴,而在桅杆头部10和桅杆尾部20上,沿长度方向均对应设置有多个销轴孔,当桅杆头部10和桅杆尾部20调整到合适长度后,可以通过连接销轴锁定桅杆头部10和桅杆尾部20的相对位置,实现对超起桅杆的长度调整。此外,还可以通过锁紧螺栓锁紧的方式锁定桅杆头部10与桅杆尾部20的相对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超起装置包括超起桅杆,该超起桅杆为上述的超起桅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起重设备包括超起装置,该超起装置为上述的超起装置。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超起桅杆包括桅杆头部和桅杆尾部,桅杆头部和桅杆尾部为两个独立部分,超起桅杆的长度可 调。超起桅杆长度可调,可以根据起重设备工作状态时的受力状况来调整超起桅杆的长度, 减小桅杆的弯曲应力,调节超起桅杆的受力分配,改善主臂的受力状况,在运输时,可以缩 短超起桅杆的长度,使得超起桅杆便于运输,降低运输成本。[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超起桅杆,包括桅杆头部(10)和桅杆尾部(20),其特征在干,所述桅杆头部和所述桅杆尾部为两个独立部分,所述超起桅杆的长度可调; 所述桅杆头部(10)和所述桅杆尾部(20)之间可选择地设置有长度可调的连接部(30),所述连接部(30)的第一端与所述桅杆头部(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30)的第二端与所述桅杆尾部(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起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分别与所述桅杆头部(10)和所述桅杆尾部(2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起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包括至少ー节桁架臂(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起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包括多节可拆卸地串接的桁架臂(3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超起桅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桁架臂(31)的多个弦杆之间连接有腹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起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桅杆头部(10)和所述桅杆尾部(20)的形状相匹配。
7.一种超起装置,包括超起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起桅杆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起桅杆。
8.—种起重设备,包括超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起装置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起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起桅杆、超起装置及包含该超起装置的起重设备。该超起桅杆包括桅杆头部(10)和桅杆尾部(20),桅杆头部和桅杆尾部为两个独立部分,超起桅杆的长度可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超起桅杆,能够提高超起桅杆对各种工况的适应性,结构简单,便于运输。
文档编号B66C23/72GK202880720SQ2012204051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李璐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