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015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具备:马达,产生乘客输送机的驱动力;减速器,增大从马达输出的驱动力并输出;以及机座,搭载有马达及减速器;从减速器输出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链而传递到链轮,驱动链轮使连结梯级的梯级链循环移动。在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中,为了进行对驱动链的张紧状态及伸长的调整,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该位置调节机构使从在桁架底部沿宽度方向跨架的底部横梁突出的螺栓与机座抵接,调整机座相对于底部横梁向梯级的移动方向的位置。可是,当驱动装置驱动乘客输送机时,由于驱动链的张力而使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结的第一链轮朝向驱动链轮拉紧,因此在具备上述那样的位置调节机构的驱动装置中,驱动链的张力作为对位置调节机构的螺栓进行压缩的力而集中于螺栓。因此,当成为乘客输送机的层高较高的情况或乘客涌向乘客输送机的情况那样的高负荷状态时,驱动链的张力增大而对螺栓作用较大的压缩力,因此存在螺栓变得易于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以上问题的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调整机座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不易损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I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马达,产生乘客输送机的驱动力;减速器,将从上述马达输出的驱动力增大并从输出轴输出;机座,搭载有上述马达和上述减速器;承载梁,固定于乘客输送机的桁架,对上述机座进行支撑;位置调节机构,调节上述机座相对于上述承载梁的位置;第一楔部件,配设在上述承载梁与上述机座的间隙,固定于上述承载梁及上述机座中的某一方;以及第二楔部件,插入在上述承载梁及上述机座中的另一方与上述第一楔部件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构成中,具备第一链轮,该第一链轮与上述输出轴连结,经由驱动链使第二链轮旋转,该第二链轮使梯级链循环移动;俯视时,在上述第一链轮和上述第二链轮之间配设有上述第一楔部件和上述第二楔部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构成中,具备将上述第一楔部件和上述第二楔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4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构成中,具备将上述第二楔部件向插入的方向推压的推压机构。[00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5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构成中,具备将第二楔部件向插入的方向及拉出的方向推拉的推拉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6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构成中,上述位置调节机构沿着梯级的移动方向调节上述机座相对于上述承载梁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7涉及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构成中,上述机座具备:板部,搭载有上述马达及上述减速器;以及支撑框,设置在上述板部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8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7的构成中,上述支撑框具备:框部,包围上述板部;以及下支撑部,从上述框部的下端朝向内侧以凸缘状突出;下支撑部对配设在上述框部的内侧的板部的底面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9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构成中,上述第一楔部件具备越从乘客输送机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在沿着梯级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越短的倾斜面,上述第二楔部件具备与上述第一楔部件的倾斜面面接触的倾斜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0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9的构成中,上述第二楔部件形成为使上述第一楔部件在乘客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上翻转后的形状。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使调整机座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不易损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图1示出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1示出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将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了的图。图5是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了的俯视图。图6是将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了的俯视图。图7是将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10,如图1及图2所示,是对跨着建筑物的上下层地倾斜设置的扶梯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配设在桁架16的上层部所设置的机械室11的内部。驱动装置10具备马达12、减速器14、搭载马达12及减速器14的机座2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乘客输送机而说明扶梯,但也能够设为移动人行道的驱动装置。马达12是产生乘客输送机的驱动力的装置,其旋转轴12a通过联轴器13而与减速器14的输入轴14a连结,将马达12的驱动力输出给减速器14。减速器14使从马达12输出的驱动力增大并通过减速器14的输出轴14b输出。减速器14的输出轴14b朝向乘客输送机的宽度方向W的一方Wl突出,在其前端部连结有第一链轮15。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链轮15靠近乘客输送机的宽度方向W的一侧而配置。在第一链轮15上卷挂有驱动链20,将从减速器14输出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二链轮24。由此,第二链轮24旋转而使连结多个梯级22的环状梯级链19循环移动,从而运输搭乘于乘客输送机的乘客。如图2及图3所示,机座26是配设在机械室11底部的矩形板状部件,具备:板部18,在上表面搭载马达12及减速器14 ;以及支撑框30,设置于板部18的外侧。支撑框30具备:框部31,包围板部18的侧壁18a ;以及下支撑部32,从框部31的下端朝向内侧以凸缘状突出;下支撑部32支撑在框部31的内侧配设的板部18的底面。框部31具备:第一推压机构33,将在框部31的内侧配设的板部18向与梯级22的移动方向相当的前后方向L的一方(例如,与第二链轮24接近的前方)LI推压;第二推压机构34,将板部18向宽度方向W的一方(例如,从机座26观察第二链轮24时的右方)Wl推压;以及防振件35、42,贴附于 与板部18的侧壁18a对置的面上,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第一推压机构33包括:螺栓,能够沿前后方向L进退地贯通框部31 ;以及螺母,与该螺栓螺合;螺栓的前端与贴附在板部18的后方的侧壁18a上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件38抵接,将板部18向前方LI推压,由此,在夹着贴附于框部31上的防振件35的状态下,将板部18的前方的侧壁18a压住固定在框部31上。而且,第二推压机构34包括:螺栓,能够沿宽度方向W进退地贯通框部31 ;以及螺母,与该螺栓螺合;螺栓的前端与贴附在板部18的左右一方的侧壁(例如,左侧壁)18a上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件41抵接,将板部18向右方Wl推压,由此,在夹着贴附于框部31上的防振件42的状态下,将板部18的左右另一方的侧壁18a压住固定在框部31上。在这样构成的机座26中,配置于支撑框30内侧的板部18,在框部31和第一推压机构33的螺栓之间以夹着防振件35、38的方式在前后方向L上被夹持,而且,在框部31和第二推压机构34的螺栓之间以夹着防振件41、42的方式在宽度方向W上被夹持。由此,抑制马达12及减速器14的振动经由板部18向支撑框30传递,并且在支撑框30的内侧固定有板部18。在构成机座26的支撑框30的外侧,设置有承载梁23,该承载梁23固定在构成桁架16的底部的底梁上。详细情况为,构成桁架16的底部的底梁包括:左右一对主梁16a,沿着梯级22的移动方向(即,前后方向L)配置;以及横梁16b,以连结左右的主梁16a的方式沿宽度方向W跨架。承载梁23构成为包围支撑框30的侧壁的框状,设置在左右的主梁16a的内侧。承载梁23的下端朝向内侧以凸缘状突出,剖面呈大致L字状,对在承载梁23的内侧配设的支撑框30的底部进行支撑。而且,在承载梁23和支撑框30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框30相对于承载梁23的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该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0a,调整支撑框30相对于承载梁23的沿前后方向L的位置;以及左右位置调节机构50b,调整支撑框30相对于承载梁23的沿宽度方向W的位置。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0a设置有从承载梁23向前后方向L突出而与支撑框30的框部31抵接的螺栓和与该螺栓螺合的螺母,通过调整螺栓的突出量来调整支撑框30相对于承载梁23的沿前后方向L的位置。
左右位置调节机构50b设置有从支撑框30的框部31向宽度方向W突出而与承载梁23抵接的螺栓和与该螺栓螺合的螺母,通过调整螺栓的突出量来调整支撑框30相对于承载梁23的沿宽度方向W的位置。在这样构成的驱动装置10中,在由构成机座26的支撑框30和在该支撑框30的前方LI上对置的承载梁23夹着的间隙S中,配设有第一楔部件60和第二楔部件62。详细情况为,如图2及图4所示,第一楔部件60及第二楔部件62配设于承载梁23与支撑框30的间隙S中,并配设在俯视机械室11时的第一链轮15和第二链轮24之间,换言之卷挂在第一链轮15和第二链轮24之间而配设在驱动链20的下方。第一楔部件60通过螺止或焊接而固定在承载梁23及支撑框30的某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承载梁23)上。在固定于承载梁23的第一楔部件60中,与支撑框30对置的面60a形成为越是从乘客输送机的宽度方向W的一侧Wl朝向另一侧W2而在第一楔部件60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越短的倾斜面,第一楔部件60形成为朝向宽度方向W的另一侧W2而变细的前端细的形状。第二楔部件62是插入在承载梁23及支撑框30当中的另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支撑框30)与固定于承载梁23的第一楔部件60的倾斜面60a之间的部件。该第二楔部件62形成为使第一楔部件60在宽度方向W上翻转后的形状,即形成为具备倾斜面62a且朝向宽度方向W的一侧Wl而变细的前端细的形状,一边在支撑框30上滑动一边被插入支撑框30和第一楔部件60的倾斜面60a之间。在以上那样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中,通过左右位置调节机构50b调整机座26相对于固定在桁架16上的承载梁23的沿宽度方向W的位置,并且,通过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0a调整机座26相对于承载梁23的沿前后方向L的位置,由此在卷挂在第一链轮15和第二链轮24之间而对驱动链20的张紧状态进行了调整之后,使第二楔部件62在支撑框30上滑动的同时插入在固定于承载梁23的第一楔部件60的倾斜面60a与支撑框30之间,使第二楔部件62与支撑框30和第一楔部件60面接触。这样,在机座26的位置调整结束后,在承载梁23上固定的第一楔部件60与支撑框30之间插入第二楔部件62,在承载梁23与支撑框30的间隙S中配设相互面接触的第一楔部件60和第二楔部件62,因此驱动链20的张力不仅分散到构成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0a的螺栓上,而且还分散到第一楔部件60及第二楔部件62上,因此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0a不易损坏。[005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俯视机械室11时第一楔部件60及第二楔部件62配设在第一链轮15和第二链轮24之间,配设在机座26中最容易受到驱动链20的张力作用的位置上,因此驱动链20的张力,与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0a相比更容易作用到第一楔部件60及第二楔部件62上,进一步使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0a不易损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机座26分割成了搭载有马达12及减速器14等的板部18、和支撑框30的情况,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不将机座26分割成板部18和支撑框30而将其一体设置。(第二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将第二楔部件62插入在固定于承载梁23的第一楔部件60的倾斜面60a和支撑框30之间、使第二楔部件62与支撑框30和第一楔部件60面接触的状态下,将板状的连结部件70螺止于第一楔部件60及第二楔部件62,由此第一楔部件60和第二楔部件62 通过连结部件70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楔部件60和第二楔部件62通过连结部件70连结固定,因此不会因为驱动链20的张力或由马达12及减速器14产生的振动而偏移。(第三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那样设置有推压机构80,该推压机构80具备:托架81,固定在承载梁23上;螺栓82,从托架81沿宽度方向W突出,前端与第二楔部件62抵接;以及螺母83,与该螺栓82螺合;通过使螺栓82螺旋前进而将第二楔部件62相对于第一楔部件60向插入的方向推压。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栓82的螺旋操作能够将第二楔部件62相对于第一楔部件60向插入的方向推压,而不需要将第二楔部件62敲入,因此能够以小的力将第二楔部件62压入至第一楔部件60和支撑框30之间,并且,即使在狭窄的空间也能够容易进行压入作业。(第四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7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那样设置有推拉机构90,该推拉机构90具备:托架91,固定在承载梁23上;托架92,固定在第二楔部件62的沿宽度方向W与托架91对置的位置;螺栓93,从承载梁23的托架91和第二楔部件62的托架92插通;螺母94,安装于托架91并与螺栓93螺合;以及螺母95,安装于托架92并与螺栓93螺合。该推拉机构90通过使螺栓93螺旋前进后退而使第二楔部件62相对于第一楔部件60向插入的方向Wl和拉出的方向W2移动。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旋操作推拉机构90的螺栓93,能够使第二楔部件62相对于第一楔部件60向插入的方向Wl和拉出的方向W2移动,能够以小的力压入或拉出第二楔部件62,并且,即使在狭窄的空间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压入或拉出作业。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及主旨中,同样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 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产生乘客输送机的驱动力; 减速器,将从上述马达输出的驱动力增大并从输出轴输出; 机座,搭载有上述马达和上述减速器; 承载梁,固定于乘客输送机的桁架,对上述机座进行支撑; 位置调节机构,调节上述机座相对于上述承载梁的位置; 第一楔部件,配设在上述承载梁与上述机座的间隙,固定于上述承载梁及上述机座中的某一方;以及 第二楔部件,插入在上述承载梁及上述机座中的另一方与上述第一楔部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链轮,该第一链轮与上述输出轴连结,经由驱动链使第二链轮旋转,该第二链轮使梯级链循环移动; 俯视时,在上述第一链轮和上述第二链轮之间配设有上述第一楔部件和上述第二楔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上述第一楔部件和上述第二楔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 述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上述第二楔部件向插入的方向推压的推压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上述第二楔部件向插入的方向及拉出的方向推拉的推拉机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调节机构沿着梯级的移动方向调节上述机座相对于上述承载梁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机座具备:板部,搭载有上述马达及上述减速器;以及支撑框,设置在上述板部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框具备:框部,包围上述板部;以及下支撑部,从上述框部的下端朝向内侧以凸缘状突出;下支撑部对配设在上述框部的内侧的板部的底面进行支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楔部件具备越从乘客输送机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而在沿着梯级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越短的倾斜面, 上述第二楔部件具备与上述第一楔部件的倾斜面面接触的倾斜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楔部件形成为使上述第一楔部件在乘客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上翻转后的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使调整机座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不易损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具备位置调节机构,调节上述机座相对于承载梁的位置;第一楔部件,配设在乘客输送机的桁架上所固定的承载梁与机座的间隙中,固定于承载梁及机座中的某一方;以及第二楔部件,插入在承载梁及机座中的另一方与第一楔部件之间。
文档编号B66B23/02GK203112317SQ20122072183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岩井俊宪 申请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