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884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控制器防水结构,端座(3)的内侧面上具有方形槽(3a),方形槽(3a)的外侧面具有第一矩形孔(3b)、内侧面具有第二矩形孔(3c),橡胶塞(5)上也具有第三矩形孔(5a);橡胶塞(5)塞入方形槽(3a)中,对于每一个方槽(3a)及塞入其内的橡胶塞(5),第一矩形孔(3b)、第二矩形孔(3c)、第三矩形孔(5a)在同一直线上,铜排(4)从控制器壳体外部穿过上述矩形孔。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一种可有效防止控制器安装铜排的结构的缝隙渗水的控制器防水结构。
【专利说明】一种控制器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器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端座方形槽和橡胶塞的控制器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控制器的的铜排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采用直接输出形式,即在的端座上打出矩形孔,再将铜排穿过矩形孔并固定铜排即完成铜排的安装,所采取的防水措施多为矩形孔和铜排截面的大小保持一致形成两者间的紧密接触。然后即使矩形孔与铜排配合紧密,仍然会存在细小的缝隙,且由于震动等原因,缝隙也会逐渐增大,在雨天等工况下后容易使积水深入控制器内部,导致控制器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了控制器的正常使用,也降低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控制器铜排处的防水密封需要进行改进性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在端座上设置方形槽,并塞入橡胶塞从而形成防水隔层的控制器防水结构。
[0004]其技术方案为:
[0005]包括外壳、底板、端座、铜排,端座固定在外壳和底板上,外壳、底板、端座共同围成控制器壳体,还包括若干橡胶塞;端座的内侧面上具有若干方形槽,方形槽的数量等于橡胶塞的数量等于铜排的数量;每一个方形槽的外侧面具有第一矩形孔,每一个方形槽内侧面还具有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贯穿端座,每一个橡胶塞上也具有第三矩形孔;橡胶塞塞入方形槽中,对于每一个方槽及塞入其内的橡胶塞,方槽外侧面上的第一矩形孔、方槽内侧面上的第二矩形孔、橡胶塞上的第三矩形孔在同一直线上,铜排从控制器壳体外部依次穿过第二矩形孔、第三矩形孔、第一矩形孔。
[0006]方形槽位于的端座的内侧面为端座面向控制器壳体内部的侧面且方形槽的槽方向平行于端座面向控制器壳体内部的侧面的延伸方向。
[0007]第一矩形孔所位于的方形槽的外侧面是指其面向控制器壳体内部的侧面。
[0008]第二矩形孔所位于的方形槽的内侧面是指方形槽的侧面中与内侧面相对的那个面,实际上为端座的内侧面。
[0009]第一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第三矩形孔的大小要保证铜排可穿过以上三种矩形孔,且铜排在穿过第三矩形孔时,铜排与第三矩形孔形成过盈配合即铜排的截面大小大于第三矩形孔的大小。
[0010]橡胶塞上的第三矩形孔上具有橡胶薄膜,铜排在穿过第三矩形孔时通过贯穿薄膜,薄膜可进一步阻断渗水。
[0011]铜排、方形槽、橡胶塞的数量相等,为3个或5个。
[0012]橡胶塞塞入方形槽中时,橡胶塞对方形槽的槽内各侧面形成过盈填充。
[00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较传统的控制器防水结构有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在:[0014](I)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防水结构仅通过增加方形槽和橡胶塞这两个结构即实现了控制器在铜排的防水效果,整个结构简单,各部件加工方便,防水结构的制造成本低。
[0015](2)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橡胶塞过盈填充的方式,不仅防水效果佳,且橡胶塞装配和拆卸简单,各部件易于更换,适用于批量化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防水结构的部分剖视图1 ;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防水结构的部分剖视图2 ;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防水结构的部分剖视图3 ;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防水结构的组装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防水结构的外部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只是示例性,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所要保护的主题,对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还存在的其他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的变化,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需要保护的主题。
[0022]如图1至图5所不,I是外壳,2是底板,3是端座,3a是方形槽,3b第一矩形孔,3c 是第二矩形孔,4是铜排,5是橡胶塞,5a第三矩形孔,5b是橡胶薄膜。
[0023]图1为在橡胶塞5和铜排4未安装时的剖视图部分视图,图2为橡胶塞5塞入方形槽3a、铜排4未安装时的剖视图部分视图,图3为橡胶塞5和铜排4都安装`时的剖视图部分视图;图1至图3可将橡胶塞5、方形槽3a、端座3的各部分安装结构均清晰显示。图5 为从外部看的该控制器的立体视图,外壳1、底板2、端座3共同围成控制器壳体,端座3固定在外壳I和底板2上,铜排4固定在端座3上。
[0024]图4为除底座外的其他部件的装配图,结合图1、图2、图3所示,端座3的内侧面上具有若干方形槽3a,方形槽3a的数量等于橡胶塞5的数量等于铜排4的数量,因为铜排4 的通常作为电极接线的作用,所以铜排4、方形槽3a、橡胶塞5的数量通常都为3个或5个, 当为3个时,对应1¥、1三相电极接线,当数量为5个时,对应1¥、1三相及8+』-电极接线。
[0025]每一个方形槽3a的外侧面具有第一矩形孔3b,每一个方形槽3a内侧面还具有第二矩形孔3c,第二矩形孔3c贯穿端座3,每一个橡胶塞5上也具有第三矩形孔5a ;橡胶塞 5塞入方形槽3a中,对于每一个方槽3a及塞入其内的橡胶塞5,方槽3a外侧面上的第一矩形孔3b、方槽3a内侧面上的第二矩形孔3c、橡胶塞5上的第三矩形孔5a在同一直线上,铜排4从控制器壳体外部依次穿过第二矩形孔3c、第三矩形孔5a、第一矩形孔3b。
[0026]方形槽3a位于的端座3的内侧面为端座3面向控制器壳体内部的侧面且方形槽 3a的槽方向平行于端座3面向控制器壳体内部的侧面的延伸方向;第一矩形孔3b所位于的方形槽3a的外侧面是指其面向控制器壳体内部的侧面;第二矩形孔3c所位于的方形槽 3a的内侧面是指方形槽3a的侧面中与内侧面相对的那个面,实际上为端座3的内侧面;第一矩形孔3b、第二矩形孔3c、第三矩形孔5a的大小要保证铜排4可穿过以上三种矩形孔,且铜排4在穿过第三矩形孔5a时,铜排4与第三矩形孔5a形成过盈配合即铜排4的截面大小大于第三矩形孔5a的大小。
[0027]橡胶塞5上的第三矩形孔5a上具有橡胶薄膜5b,铜排4在穿过第三矩形孔5a时通过贯穿薄膜5b,使薄膜5b紧贴于与铜排4,薄膜5b可进一步阻断渗水;橡胶塞5塞入方形槽3a中时,橡胶塞5对方形槽3a的槽内各侧面形成过盈填充。
[00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应当理解为是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其中的某示范性示例,具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指导性作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器防水结构,包括外壳(I)、底板(2)、端座(3)、铜排(4),端座(3)固定在 外壳(I)和底板(2)上,外壳(I)、底板(2)、端座(3)共同围成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若干橡胶塞(5);端座(3)的内侧面上具有若干方形槽(3a),方形槽(3a)的数量等于橡 胶塞(5)的数量等于铜排(4)的数量;每一个方形槽(3a)的外侧面具有第一矩形孔(3b),每 一个方形槽(3a)内侧面还具有第二矩形孔(3c),第二矩形孔(3c)贯穿端座(3),每一个橡 胶塞(5)上也具有第三矩形孔(5a);橡胶塞(5)塞入方形槽(3a)中,对于每一个方槽(3a) 及塞入其内的橡胶塞(5),方槽(3a)外侧面上的第一矩形孔(3b)、方槽(3a)内侧面上的第 二矩形孔(3c)、橡胶塞(5)上的第三矩形孔(5a)在同一直线上,铜排(4)从控制器壳体外部 依次穿过第二矩形孔(3c)、第三矩形孔(5a)、第一矩形孔(3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槽(3a)位于的端座 (3)的内侧面为端座(3)面向控制器壳体内部的侧面且方形槽(3a)的槽方向平行于端座(3)面向控制器壳体内部的侧面的延伸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孔(3b)所位于 的方形槽(3a)的外侧面是指其面向控制器壳体内部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 孔(3c)所位于的方形槽(3a)的内侧面是指方形槽(3a)的侧面中与内侧面相对的那个面, 实际上为端座(3)的内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孔(3b)、第二矩 形孔(3c)、第三矩形孔(5a)的大小要保证铜排(4)可穿过以上三种矩形孔,且铜排(4)在穿 过第三矩形孔(5a)时,铜排(4)与第三矩形孔(5a)形成过盈配合即铜排(4)的截面大小大 于第三矩形孔(5a)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塞(5)上的第三矩形 孔(5a)上具有橡胶薄膜(5b),铜排(4)在穿过第三矩形孔(5a)时通过贯穿薄膜(5b),薄膜 (5b)可进一步阻断渗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4)、方形槽(3a)、 橡胶塞(5)的数量相等,为3个或5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塞(5)塞入方形槽 (3a)中时,橡胶塞(5)对方形槽(3a)的槽内各侧面形成过盈填充。
【文档编号】H05K5/06GK203446150SQ201320447374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贾士卿 申请人: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