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框抓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0805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装载框抓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载框抓钩装置,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均铰接有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底部设置有一挂钩扣;所述支撑板中间底部设置有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底部垂直设置有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长度小于支撑板的长度;所述活动板两侧均铰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挂钩扣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一能上、下升降的驱动杆。本实用新型的抓钩能进行自动抓紧和松开装载框;不需要在运输装载框时,进行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装载框抓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载框抓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刹车蹄是指受刹车凸轮或推杆的作用量而被推向外展开压制刹车鼓起制动作用的配件,安装于刹车鼓上,是制动系统中关键的安全零件之一。刹车蹄形状如半月形,踩刹车时两片半月形的刹车蹄就在制动轮缸的作用下外张,撑起刹车蹄摩擦着刹车鼓的内壁来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
[0003]现有的刹车蹄块生产中需要对装有批量的刹车蹄块的装载框进行运输移动操作,而传统的抓钩装置是通过能进行上、下升降的驱动杆下装有两个钩子,这样再进行运输时候需人工将钩子挂在装载框的手提柄上,然后进行移动,移动后再将钩子人工的从装载框的手提柄上卸下,这样不仅操作麻烦,而且生成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载框抓钩装置,能进行自动抓紧和松开装载框;不需要在运输装载框时,进行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载框抓钩装置,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均铰接有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底部设置有一挂钩扣;所述支撑板中间底部设置有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底部垂直设置有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长度小于支撑板的长度;所述活动板两侧均铰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挂钩扣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一能上、下升降的驱动杆。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能上、下升降的驱动杆将抓钩装置进行下降到一定位置后,通过气缸将活动板进行向下压制,压制后活动板两侧的支撑杆将挂钩扣进行向外顶开,从而挂钩扣会勾住装载框的手提柄;在松开抓钩时,通过气缸将活动板进行收紧,此时支撑臂下的挂钩扣进行松开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进行自动抓紧和松开装载框;不需要在运输装载框时,进行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装载框抓钩装置,包括一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I左右两侧均铰接有一支撑臂2,所述支撑臂2底部设置有一挂钩扣3 ;所述支撑板I中间底部设置有一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41底部垂直设置有一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长度小于支撑板I的长度;所述活动板5两侧均铰接有一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与所述挂钩扣3连接;所述支撑板I上设置有一能上、下升降的驱动杆7。通过驱动杆7将抓钩装置进行上下移动到需要停留的地方进行操作。由于支撑臂2是铰接在支撑板I上的,因此气缸4进行压缩或回收时,能自由的带动活动板5两侧的支撑杆6进行操作。
[0009]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能上、下升降的驱动杆将抓钩装置进行下降到一定位置后,通过气缸将活动板进行向下压制,压制后活动板两侧的支撑杆将挂钩扣进行向外顶开,从而挂钩扣会勾住装载框的手提柄;在松开抓钩时,通过气缸将活动板进行收紧,此时支撑臂下的挂钩扣进行松开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进行自动抓紧和松开装载框;不需要在运输装载框时,进行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装载框抓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均铰接有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底部设置有一挂钩扣;所述支撑板中间底部设置有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底部垂直设置有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长度小于支撑板的长度;所述活动板两侧均铰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挂钩扣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一能上、下升降的驱动杆。
【文档编号】B66C1/22GK203959649SQ20142029807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蔡岩峻, 蔡岩崑 申请人:三元联合(福建)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