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起重机及其操作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823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甲板起重机及其操作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甲板起重机及其操作室,其具备回旋支柱,在回旋支柱的前表面壁上设有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形成有由前面板、背面板、侧面板、顶板以及底板围成的操作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的前面板设置成随着从所述操作室的上方到下方而向所述操作室内侧倾斜,且在倾斜的所述前面板上设有用于观察的玻璃窗。由此,操作室内的驾驶员能够容易看到甲板下方的收纳凹部,从而可以容易地确保驾驶员的视线不被阻挡,能够容易进行货物从收纳凹部的吊入操作或吊出操作。
【专利说明】甲板起重机及其操作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甲板起重机及其操作室,尤其涉及一种甲板起重机的操作室的前面板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船舶运输领域,一般采用起重机将船舶上的货物卸到港口,或者将货物从港口装载到船舶上。起重机一般有两种,其一是港口上的起重机,其二是安装在船舶上的甲板起重机。甲板起重机通常两个为一组,在甲板上相对配置。目前,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港口起重机还不是很普及,因此当运输货物到这些地区时,甲板起重机就能灵活应对,所以甲板起重机的应用更广泛。
[0003]甲板起重机通常安装在船舶甲板上,一般包括如下部分:固定支柱,其作为甲板起重机的基座而被固定安装于船舶的甲板;回旋支柱,其安装在固定支柱的上方,并内置液压马达等机械设备,回旋支柱相对于下方的固定支柱能够回旋,且在回旋支柱的前方设有操作室;悬臂,其从回旋支柱向操作室的方向伸出,悬臂上卷绕有绳索,绳索前端连接有吊钩。
[0004]甲板起重机能够进行如下三种动作:第一是绳索的卷上、卷下,第二是悬臂的俯仰,第三是回旋支柱的回旋。所谓绳索的卷上是指悬臂不动,利用液压系统的力通过绳索使货物上升,所谓绳索的卷下是指悬臂不动,利用液压系统的力通过绳索使货物下降,所谓悬臂的俯仰进一步包括“俯”和“仰”两种动作,俯动作是指悬臂俯冲,仰动作是指悬臂仰起,所谓回旋支柱的回旋是指回旋支柱通过回旋部相对于下方的固定支柱转动,带动货物回旋移动。
[0005]在甲板起重机的回旋支柱的前表面壁设有操作室,操作室形成有由前面板、背面板、侧面板、顶板以及底板围成的操作空间。通常在甲板上,以操作室相互面对的方式设置一对对置的甲板起重机,在对置的甲板起重机之间,在甲板下方设有货物的收纳凹部。
[0006]驾驶员从回旋支柱内部进出操作室,在装载货物时,在操作室内控制悬臂,将货物悬吊进入该收纳凹部而储存货物,另外,在卸载货物时,控制悬臂将货物从收纳凹部吊出。
[0007]由于驾驶员在操作室内对悬臂进行控制而将货物吊入或吊出收纳凹部,因此,需要确保从操作室向外看的良好的视线。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这一点没有给予足够的考虑O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从操作室向外看的视线的甲板起重机及其操作室。
[0009]本实用新型的第I方面提供一种甲板起重机,其具备回旋支柱,在所述回旋支柱的前表面壁上设有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形成有由前面板、背面板、侧面板、顶板以及底板围成的操作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的前面板设置成随着从所述操作室的上方到下方而向所述操作室内侧倾斜,且在倾斜的所述前面板上设有用于观察的玻璃窗。
[0010]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在所述操作室的侧面板和顶板的至少任一处增设有用于观察的玻璃窗。
[0011]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前面板上的所述玻璃窗至少设有一块。
[0012]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所述侧面板和顶板的至少任一处上的所述玻璃窗至少设有一块。
[0013]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5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在所述操作室的侧面板上设有安全门。
[0014]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6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在所述安全门的侧面设有逃生梯。
[0015]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7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逃生梯是绳梯或由防振橡胶构成的固定梯子。
[0016]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8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在所述操作室的背面板上,设有供驾驶员进出所述操作室的门,并且,驾驶员从所述回旋支柱的内部通过所述门进出所述操作室。
[0017]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9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在所述操作室的内壁上,除了供驾驶员进出所述操作室的门和所述玻璃窗的部位以外,设有用于阻隔工作噪音的隔音构件。
[0018]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10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倾斜的所述前面板相对于铅垂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为3?5°。
[0019]本实用新型的第11方面提供一种甲板起重机的操作室,所述甲板起重机具备回旋支柱,所述操作室设置在所述回旋支柱的前表面壁上,所述操作室形成有由前面板、背面板、侧面板、顶板以及底板围成的操作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的前面板设置成随着从所述操作室的上方到下方而向所述操作室内侧倾斜,且在倾斜的所述前面板上设有用于观察的玻璃窗。
[0020]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1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1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倾斜的前面板(14)相对于铅垂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为3?5°。
[0021]技术效果
[0022]根据上述第I方面,在回旋支柱的前表面壁上设有操作室,操作室的前面板被设置成:随着从操作室的上方到下方而向操作室的内侧倾斜,且在倾斜的前面板上设有玻璃窗,由此,操作室内的驾驶员能够容易看到甲板下方的收纳凹部,从而可以容易地确保驾驶员的视线不被阻挡,能够容易进行货物从收纳凹部的吊入操作或吊出操作。
[0023]根据上述第2方面,通过在操作室的侧面板和顶板的至少任一处增设有玻璃窗,由此,不仅可以确保朝向下方的视线,而且朝向侧面和上方的视线也能够确保,可视性更好。
[0024]根据上述第3和第4方面,由于所述前面板上的玻璃窗以及所述侧面板和顶板的至少任一处上的所述玻璃窗至少设有一块,所以可以确保视线不被阻挡,另外在设置多块玻璃窗时,可以在面板强度与视线确保之间取得平衡。
[0025]根据上述第5方面,通过在所述操作室的侧面板上设有安全门,由此,万一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可使操作室内的驾驶员能够迅速避难,驾驶员能够打开安全门而逃离危险现场。
[0026]根据上述第6方面,通过在安全门的侧面设有逃生梯,由此逃出操作室4的驾驶员可以顺着逃生梯迅速下降到甲板上。
[0027]根据上述第7方面,由于逃生梯是绳梯或由防振橡胶构成的固定梯子,所以不占用配置空间。
[0028]根据上述第8方面,通过在操作室的背面板上设置供驾驶员进出操作室的门,并且,驾驶员从回旋支柱的内部通过所述门进出操作室,由此结构简单且不占用另外的空间。
[0029]根据上述第9方面,在操作室的内壁上,除了供驾驶员进出操作室的门和玻璃窗的部位以外,设有用于阻隔工作噪音的隔音构件,由此,利用隔音构件阻隔操作室背后传来的液压设备的工作噪音,能够确保操作室内的操作环境。
[0030]根据上述第10、12方面,倾斜的前面板相对于铅垂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为3?5°,由此,驾驶员从操作室内观察的效果最好。
[0031]根据上述第11方面,操作室形成有由前面板、背面板、侧面板、顶板以及底板围成的操作空间,前面板设置成随着从操作室的上方到下方而向操作室内侧倾斜,且在倾斜的前面板上设有用于观察的玻璃窗,由此,操作室内的驾驶员能够容易看到甲板下方的收纳凹部,从而可以容易地确保驾驶员的视线不被阻挡,能够容易进行货物从收纳凹部的吊入操作或吊出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甲板起重机的概略示意图。
[0033]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对对置的甲板起重机和收纳凹部的位置关系的概略示意图。
[0034]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操作室的主要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右侧视图,其中,为了方便说明,省略了侧面板。
[0035]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操作室的主要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左侧视图。
[0036]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操作室的主要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0037]图中:
[0038]1-固定支柱
[0039]2-回旋支柱
[0040]3-悬臂
[0041]4-操作室
[0042]5-回旋部
[0043]6-收纳凹部
[0044]7-梯子
[0045]8-隔音构件
[0046]9-前面玻璃窗
[0047]10、11-侧面玻璃窗
[0048]12-顶面玻璃窗
[0049]13-安全门
[0050]14-前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对于各附图中对应的部分采用相同符号,并且,对于重复部分省略了进一步的说明。
[0052]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下述的“上”、“下”、“前”、“后”、“左”、“右”均以图1的操作室中的驾驶员的视角为基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设置方位的限定。
[0053]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甲板起重机的概略示意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对对置的甲板起重机和收纳凹部的位置关系的概略示意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操作室的主要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右侧视图,其中,为了方便说明,省略了侧面板。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操作室的主要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左侧视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操作室的主要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这些视图是概略图,仅为了表示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于此。
[0054]如图1所示,甲板起重机(英文缩写为DC)主要由如下部分构成:固定支柱1,其作为甲板起重机的基座而被固定安装于船舶的甲板;回旋支柱2,其安装在固定支柱I的上方,并内置液压马达等机械设备,回旋支柱2通过回旋部5相对于下方的固定支柱I能够回旋,且在回旋支柱2的前方设有操作室4 ;悬臂3,其从回旋支柱2向操作室4的前方伸出,悬臂3上卷绕有绳索,绳索前端连接有吊钩。所述操作室4整体上为由前面板、背面板、左右侧面板、顶板以及底板围成的大致方形结构,其内部形成驾驶员的操作空间。
[0055]由于甲板起重机通常需要进行回旋支柱2的回旋动作,此处,所谓回旋支柱2的回旋动作是指回旋支柱2通过回旋部5相对于下方的固定支柱I转动,从而带动货物回旋移动。
[0056]如图2所示,在船舶的甲板上,通常设有一对对置的甲板起重机,其中,对置的甲板起重机的各自的操作室相面对,各自的悬臂相互重合以节省空间。在对置的一对甲板起重机之间,在甲板的下部设有收纳凹部6,驾驶员控制悬臂3将货物吊入收纳凹部6,或者将货物从收纳凹部6吊出。
[0057]为了能够良好地控制悬臂以吊入或吊出货物,驾驶员需要能够从操作室4内视线良好地看到收纳凹部6,但是,现有技术对此没有足够的考虑。
[0058]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3所示,将操作室4的前面板14设置成随着从操作室4的上方到下方而向操作室4内侧倾斜,而且优选的是倾斜的前面板14相对于铅垂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为3?5°。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操作室4安装于回旋支柱2的前表面壁上,因此操作室4的背面板就是回旋支柱2的前表面壁。在操作室4的背面板上设有门,驾驶员通过该门可以进出操作室4,即驾驶员从甲板上通过梯子7爬上回旋支柱2,并从回旋支柱2的内部进出操作室4。在图2中,仅示出了左侧的甲板起重机的梯子7,而对于右侧的甲板起重机省略了梯子的图示。
[0059]同时,为了从操作室4内容易看到收纳凹部6,在操作室4的前面板14上设有前面玻璃窗9,优选采用强化玻璃制成。该前面玻璃窗9可以设有一块,也可以设有多块。
[0060]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操作室4的前面板14设置成随着从操作室4的上方到下方而向操作室4内侧倾斜,且在这样倾斜的前面板14上设有前面玻璃窗9,由此操作室4内的驾驶员能够容易看到收纳凹部6,从而可以容易地确保驾驶员的视线不被阻挡,能够容易进行货物从收纳凹部6的吊入操作或吊出操作。
[0061]而且,为了确保视线,优选在操作室4的两侧面设置侧面玻璃窗10、11。S卩,如图3?4所示,在操作室4的左侧面板上设有侧面玻璃窗10,在操作室4的右侧面板上设有侧面玻璃窗11。这样,操作室4内的驾驶员不仅可以容易看到下方的收纳凹部6,还可以容易看到左右两侧,由此确保更加良好的视线。
[0062]另外,如图3?4所示,还优选在操作室4的顶板设置顶面玻璃窗12,这样,操作室4内的驾驶员不仅可以容易看到左右两侧和下方的情况,而且还能够看到上方的情况,由此确保更加良好的视线。
[0063]需要说明的是,侧面玻璃窗10、11以及顶面玻璃窗12不必同时具备,可以任选其一,即,在操作室4的左右两侧板和顶板的至少任一处设置玻璃窗即可,而且这样的玻璃窗可以是一块,也可以是多块。
[0064]如上所述,由于操作室4的背面板是回旋支柱2的前表面壁,这样,在操作室4的后方,即回旋支柱2的内部内置各种液压设备。在甲板起重机工作时,这些液压设备会发出非常大的噪音,该噪音将传入操作室4内,对操作室4内的驾驶员造成负担。为此,在操作室4的内壁上,除了门的部位及玻璃窗的部位以外都设有隔音构件8 (参考图3)。通过设置隔音构件8,能够消除噪音,确保操作室4内的操作环境。
[0065]另外,为了确保安全,尤其万一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可使操作室4内的驾驶员能够迅速避难,优选在操作室4的左侧面板上设有安全门13。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如图5所示,操作室4内的驾驶员能够打开安全门13,并顺着安全门的侧面的未图示的逃生梯迅速滑下到甲板上,而能够逃离危险现场。
[0066]需要说明的是,供驾驶员滑下避难的未图示的逃生梯以及图2所示的供驾驶员进出操作室4内的梯子7,可以是防振橡胶构成的固定梯子,也可以是绳梯。另外,虽然上述说明中安全门13设置于操作室4的左侧面板上,但根据需要也可以设于右侧面板。
[0067]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记载,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了解各种变形或变更。不言而喻,不仅各实施方式能够相互组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且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也能够相互组合,这些变形或变更只要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定的范围,均应被涵盖于其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甲板起重机,其具备回旋支柱(2),在所述回旋支柱(2)的前表面壁上设有操作室(4),所述操作室(4)形成有由前面板、背面板、侧面板、顶板以及底板围成的操作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室(4)的前面板(14)设置成随着从所述操作室(4)的上方到下方而向所述操作室(4)内侧倾斜,且在倾斜的所述前面板(14)上设有用于观察的玻璃窗(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室(4)的侧面板和顶板的至少任一处增设有用于观察的玻璃窗(10、11、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面板(14)上的所述玻璃窗至少设有一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板和顶板的至少任一处上的所述玻璃窗至少设有一块。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室(4)的侧面板上设有安全门(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全门(13)的侧面设有逃生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逃生梯是绳梯或由防振橡胶构成的固定梯子。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室(4)的背面板上,设有供驾驶员进出所述操作室(4)的门,并且,驾驶员从所述回旋支柱(2)的内部通过所述门进出所述操作室。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室(4)的内壁上,除了供驾驶员进出所述操作室(4)的门和所述玻璃窗的部位以外,设有用于阻隔工作噪音的隔音构件(8)。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倾斜的所述前面板(14)相对于铅垂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为3?5°。
11.一种甲板起重机的操作室,所述甲板起重机具备回旋支柱(2),所述操作室(4)设置在所述回旋支柱(2)的前表面壁上,所述操作室(4)形成有由前面板、背面板、侧面板、顶板以及底板围成的操作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室(4)的前面板(14)设置成随着从所述操作室(4)的上方到下方而向所述操作室(4)内侧倾斜,且在倾斜的所述前面板(14)上设有用于观察的玻璃窗(9)。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甲板起重机的操作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的前面板(14)相对于铅垂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为3?5°。
【文档编号】B66C13/54GK204251222SQ201420681349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2日
【发明者】山田亮太郎, 黑田哲郎, 城山祥宏 申请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