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拆扣具及采用该快拆扣具的防弹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6064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弹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拆扣具及采用该快拆扣具的防弹服。

背景技术:
城市特警的战斗通常在狭窄且障碍物众多的环境中进行,由于与敌方的距离很近,特警的战术背心不但要求有足够的防护力、众多的搭载量,且必须轻便灵活,能在紧急情况下实现快速解脱,以更好地应对撤离、落水逃生、紧急医疗等可能发生的状况。但是,现有的战术背心解脱步骤较繁多,不能实现快速解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拆扣具,该快拆扣具能够实现快速扣紧或分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该快拆扣具的防弹服,该防弹服能够实现快速穿戴、快速脱除,为使用者提供很好地防护,且结构简单,成型美观大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快拆扣具,包括拉扣、至少一个连接扣和连接线索;所述拉扣包括底座和拉块;所述底座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开设有对称的铰接位;所述拉块上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铰接位铰接;所述连接扣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包括底扣和顶扣;所述底扣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底扣的导通孔;在所述导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插销座,所述插销座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导通孔朝向相同的插销孔;所述顶扣上设置有连接件和插销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导通孔内;所述插销件设置于所述插销孔内;所述母扣设置有与所述公扣匹配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对称的缺口;所述公扣插入所述容纳腔,两个所述插销座分别卡装在所述缺口内;所述连接线索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扣的数量相等;所述连接线索的一端与所述拉块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优选的,所述插销件为折线型插销件;所述折线型插销件包括第一插销件和第二插销件;所述第一插销件和所述第二插销件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插销件设置于所述插销孔内。优选的,所述连接扣的数量为四个;相应地,所述连接线索的数量为四条;所述四条连接线索的一端均与所述拉块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四个连接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用该快拆扣具的防弹服,包括防弹服本体、腰封和快拆扣具;所述防弹服本体包括前本体和后本体;所述前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左肩带和右肩带;所述腰封包括左腰封和右腰封;所述左腰封和所述右腰封对称设置于所述后本体的左右两侧上;所述快拆扣具包括拉扣、四个连接扣和四条连接线索;所述拉扣设置于所述前本体的正面上部;所述四个连接扣包括第一公扣、第二公扣、第三公扣、第四公扣、第一母扣、第二母扣、第三母扣和第四母扣;所述第一公扣和所述第二公扣分别设置于所述左肩带和所述右肩带的端部,所述第三公扣和所述第四公扣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拉扣的下方;所述第一母扣和所述第二母扣分别设置于所述后本体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母扣和所述第四母扣分别设置于所述左腰封和所述右腰封的端部;所述第一公扣插入所述第一母扣;所述第二公扣插入所述第二母扣;所述第三公扣插入所述第三母扣;所述第四公扣插入所述第四母扣;所述四条连接线索的一端均与所述拉扣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公扣、第二公扣、第三公扣和第四公扣连接。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条调解绳;所述后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布的腰封连接条;所述腰封连接条的上下两端均与所述后本体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腰封连接条与所述后本体之间形成有阵列排布的第一穿孔;所述左腰封和所述右腰封均设置有若干上下并排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第一穿孔的高度;每条所述连接带均由重叠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通过若干第一缝合线连接,所述若干第一缝合线在所述连接带上等距分布,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之间形成若干第二穿孔;所述左腰封的连接带从所述后本体的左侧对应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所述右腰封的连接带从所述后本体的右侧对应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使得所述左腰封上的第二穿孔与所述右腰封上的第二穿孔对应重叠;所述调解绳同时穿过所述左腰封上的第二穿孔与所述右腰封上的第二穿孔,使得所述左腰封和所述右腰封固定在所述后本体上。优选的,所述腰封连接条包括三条并列排布的竖直腰封连接条;三条所述竖直腰封连接条分别通过若干第二缝合线与所述后本体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竖直腰封连接条与所述后本体之间形成有阵列排布的第一穿孔。优选的,所述前本体还包括左侧翼和右侧翼;所述左侧翼和所述右侧翼对称设置于所述前本体的左右两侧。优选的,还包括遮挡片;所述遮挡片覆盖在所述拉扣上;所述遮挡片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前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遮挡片与所述前本体之间设置有魔术贴。优选的,还包括挂持件;所述挂持件设置在所述前本体的正面上,且覆盖所述第三公扣和所述第四公扣。优选的,还包括母扣隐藏袋;所述后本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母扣隐藏袋,所述第一母扣和所述第二母扣分别设置于所述母扣隐藏袋内。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快拆扣具,拉扣包括相互铰接的拉块和底座;公扣包括底扣和顶扣,底扣设置有导通孔和插销孔;顶扣的连接件设置在导通孔内,其插销件设置在插销孔内;公扣插入母扣内,且公扣的插销座卡装在容纳腔的缺口内;而连接线索的一端连接拉块,另一端连接连接件,当往上提拉拉块时,拉块向上翻启,同时带动连接线索向上提拉,而连接件顺着导通孔向下运动,折线型的插销件顺着插销孔向下运动并迫使左右两侧的插销座往内靠,则左右两侧的插销座会脱离容纳腔的缺口,完全进入容纳腔,实现了公扣和母扣的分离。如果需要重新安装时,用力把公扣插进母扣的容纳腔,当公扣的插销座到达容纳腔的缺口时,往内压缩的插销座得到释放,从缺口处突出,使得公扣卡装在母扣上。该快拆扣具结构简单,能实现快速装配和分离,操作方便。(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用该快拆扣具的防弹服,防弹服本体包括前本体和后本体,前本体与后本体通过设置在左右肩带上的连接扣和设置在腰封上的连接扣进行连接,当一往上提拉拉扣时,四个公扣同时从母扣内脱出,实现了前本体和后本体的完全分离,前本体和后本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从身上脱落。即该防弹服能实现一键快速拆卸,快速组装,穿戴解脱效率高,简单方便。(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用该快拆扣具的防弹服,左腰封和右腰封均设置有若干腰封连接带,腰封连接带穿过第一穿孔后,通过调解绳连接左腰封和右腰封,使用者可以调整插入第一穿孔内的腰封连接带的长度,从而调整腰的使用长度,灵活方便,腰围不同的使用者都适用该防弹服。(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用该快拆扣具的防弹服,拉扣上覆盖有遮挡片,第三公扣和第四公扣上覆盖有挂持件,而第一母扣和第二母扣设置在母扣隐藏袋上,当四个连接扣处于连接状态时,拉扣和四个连接扣被完全隐藏,有效避免敌方提拉拉扣或单独拆除连接扣,使得防弹服被拉扯脱落的现象。即该防弹服的快拆扣具隐秘,提高了该防弹服的穿戴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快拆扣具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快拆扣具中公扣与母扣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快拆扣具在防弹服上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弹服前本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弹服后本体的示意图;图中:10、拉扣;11、底座;12、拉块;13、连接线索;14、连接扣;15、底扣;16、顶扣;17、插销座;18、母扣;19、公扣;20、前本体;21、左肩带;22、右肩带;23、左侧翼;24、右侧翼;25、遮挡片;26、挂持件;30、后本体;31、腰封连接条;32、母扣隐藏袋;41、第一公扣;42、第二公扣;43、第三公扣;44、第四公扣;45、第一母扣;46、第二母扣;47、第三母扣;48、第四母扣;51、左腰封;52、右腰封;60、调解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快拆扣具,包括拉扣10、至少一个连接扣14和连接线索13;拉扣10包括底座11和拉块12;底座11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开设有对称的铰接位;拉块12上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铰接位铰接;连接扣14包括公扣19和母扣18;公扣19包括底扣15和顶扣16;底扣15上设置有贯通底扣15的导通孔;在所述导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插销座17,插销座17内均设置有与所述导通孔朝向相同的插销孔;顶扣16上设置有连接件和插销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导通孔内;所述插销件设置于所述插销孔内;母扣18设置有与公扣19匹配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对称的缺口;公扣19插入所述容纳腔,两个插销座17分别卡装在所述缺口内;连接线索13的数量与连接扣14的数量相等;连接线索13的一端与拉块12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下面,对该快拆扣具的设置方式作进一步描述。所述插销件可以设置为折线型插销件;所述折线型插销件包括第一插销件和第二插销件;所述第一插销件和所述第二插销件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插销件设置于所述插销孔内。当网上提拉拉块12时,第二插销件会顺着插销孔往下运动,从而迫使插销座17往内缩,使得插销座17脱离母扣18的缺口完全进入容纳腔,实现了公扣19和母扣18的分离,操作有效简单。而连接扣1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四个;相应地,连接线索13的数量为四条;四条连接线索13的一端均与拉块12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四个连接扣14连接。如图3-5所示,一种采用该快拆扣具的防弹服,包括防弹服本体、腰封和快拆扣具;防弹服本体包括前本体20和后本体30;前本体20的上端设置有左肩带21和右肩带22;所述腰封包括左腰封51和右腰封52;左腰封51和右腰封52对称设置于后本体30的左右两侧上;所述快拆扣具包括拉扣10、四个连接扣14和四条连接线索13;拉扣10设置于前本体20的正面上部;四个连接扣14包括第一公扣41、第二公扣42、第三公扣43、第四公扣44、第一母扣45、第二母扣46、第三母扣47和第四母扣48;第一公扣41和第二公扣42分别设置于左肩带21和右肩带22的端部,第三公扣43和第四公扣44分别对称设置于拉扣10的下方;第一母扣45和第二母扣46分别设置于后本体30上端的左右两侧,第三母扣47和第四母扣48分别设置于左腰封51和右腰封52的端部;第一公扣41插入第一母扣45;第二公扣42插入于第二母扣46;第三公扣43插入于第三母扣47;第四公扣44插入于第四母扣48;四条连接线索13的一端均与拉扣10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公扣41、第二公扣42、第三公扣43和第四公扣44连接。当一往上提拉拉扣10时,四个公扣19同时从母扣18内脱出,实现了前本体20和后本体30的完全分离,前本体20和后本体30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从身上脱落。即该防弹服能实现一键快速拆卸,快速组装,穿戴解脱效率高,简单方便。下面,对腰封和后本体30的连接方式作进一步描述。该防弹服还包括至少一条调解绳60;后本体30上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布的腰封连接条31;腰封连接条31的上下两端均与后本体30固定连接,使得腰封连接条31与后本体30之间形成有阵列排布的第一穿孔;左腰封51和右腰封52均设置有若干上下并排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第一穿孔的高度;每条所述连接带均由重叠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通过若干第一缝合线连接,所述若干第一缝合线在所述连接带上等距分布,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之间形成若干第二穿孔;左腰封51的连接带从后本体30的左侧对应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右腰封52的连接带从后本体30的右侧对应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使得左腰封51上的第二穿孔与右腰封52上的第二穿孔对应重叠;调解绳60同时穿过左腰封51上的第二穿孔与右腰封52上的第二穿孔,从而使得左腰封51和右腰封52固定在后本体30上。更具体地,腰封连接条31包括三条并列排布的竖直腰封连接条;三条所述竖直腰封连接条分别通过若干第二缝合线与后本体30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竖直腰封连接条与后本体30之间形成有阵列排布的第一穿孔。采取上述设置方式,使用者可以调整插入第一穿孔内的腰封连接带的长度,从而调整腰的使用长度,灵活方便,腰围不同的使用者都适用该防弹服。此外,使用者可以在腰封连接带上持挂不同的作战设备,为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此外,该防弹服还可以包括左侧翼23和右侧翼24;左侧翼23和右侧翼24对称设置于前本体20的左右两侧。左侧翼23和右侧翼24提高了该防弹服的穿着舒适度,且给使用者提供了一定的防护作用。另外,为了提高该防弹服的穿着安全性。还可以设置遮挡片25;遮挡片25覆盖在拉扣10上;遮挡片25的其中一端与前本体20固定连接,遮挡片25与前本体20之间设置有魔术贴,当需要脱除防弹服时,掀开遮挡片25,提拉拉块12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同时,还可设置挂持件26;挂持件26设置在前本体20的正面上,且覆盖第三公扣43和第四公扣44;而在后本体30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可以设置有母扣隐藏袋32,第一母扣45和第二母扣46分别设置于母扣隐藏袋32内。采取上述设置方式,能够很好地隐藏拉扣10和四个连接扣14,避免敌方轻易拉扯防弹服致使防弹服脱落的弊端。且,使用者可以在挂持件26上持挂不同的作战设备,可以根据作战的需要,快速吊挂和更换需要的装备,短时间内做到快速整装出动。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