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结构以及加厚织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373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织物结构以及加厚织物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织物结构以及一种加厚织物结构。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用于鞋类鞋底的织物结构以及一种加厚织物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了让使用者感到舒适并减轻其负担,鞋类的鞋底90经常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结构。进一步而言,用于制造鞋类鞋底的弹性结构除了具有优良的弹性以吸收行走时的震动、提供双脚缓冲以提升舒适度外,较佳亦应具有较轻的重量已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聚烯烃发泡体是常见用于鞋底的弹性材料,其能够提供良好的弹性及较轻的重量。聚烯烃发泡体的品质好坏与发泡体的气孔尺寸、气孔数目,以及气孔尺寸是否均匀等因素有关,若使用品质不佳的聚烯烃发泡体制成鞋底,可能因其压缩形变量不均匀而造成对使用者足部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结构,具有较轻的重量、较佳的弹性以及较佳的品质稳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厚织物结构,具有较轻的重量、较佳的弹性以及较佳的品质稳定度。

本实用新型的织物结构包含底层、设置于底层上的中间层以及设置于中间层上的顶层。中间层包含织布层以及多个结构块体。织布层由多条纱线织成,多条纱线的每一个的外围表面至少部分由第一融合部覆盖。多个结构块体设置于织布层上,其中多个结构块体的任一个于织布层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超过织布层的任一个网格大小。多个结构块体的每一个包含块体以及第二融 合部,第二融合部包覆块体。第一融合部及第二融合部彼此相融合,使多个块体与多条纱线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融合部及第二融合部的熔点分别≤底层、纱线、块体及顶层的熔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融合部由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融合部及该第二融合部由相同的材料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条纱线的每一个的外围表面由第一融合部完全覆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条纱线的每一个的外围表面由纱线状的第一融合部缠绕而部分覆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织物结构包含底层、设置于底层上的中间层以及设置于中间层上的顶层。中间层包含织布层、多个块体、以及融合部。织布层由多条纱线织成。多个块体设置于织布层上,其中多个块体的任一个于织布层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超过织布层的任一个网格大小。融合部设置于多个块体及织布层间,使多个块体与多条纱线的相对位置固定,其中,融合部包覆多个块体,且至少部分覆盖多条纱线。融合部的熔点分别≤底层、纱线、块体及顶层的熔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块体采用发泡方式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融合部由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纱线及块体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TPEE)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底层及顶层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TPEE)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织物结构是作为鞋类的鞋底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加厚织物结构包含底层、设置于底层上的中间层层叠、以 及设置于中间层层叠上的顶层。中间层层叠包含多个层叠设置的中间层,每一个中间层包含织布层以及多个结构块体。织布层设置于底层上,由多条纱线织成,多条纱线的每一个的外围表面至少部分由第一融合部覆盖。多个结构块体设置于织布层上,其中多个结构块体的任一个于织布层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超过织布层的任一个网格大小。多个结构块体的每一个包含块体以及包覆块体的第二融合部。第一融合部及第二融合部彼此相融合,使多个块体与多条纱线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融合部及第二融合部的熔点分别≦底层、纱线、块体及顶层的熔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加厚织物结构包含底层、设置于底层上的中间层层叠、以及设置于中间层层叠上的顶层。中间层层叠包含多个层叠设置的中间层,每一个中间层包含织布层、多个块体、以及融合部。织布层由多条纱线织成。多个块体设置于织布层上,其中多个块体的任一个于织布层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超过织布层的任一个网格大小。融合部设置于多个块体及织布层间,使多个块体与多条纱线的相对位置固定,其中,融合部包覆多个块体,且至少部分覆盖多条纱线。融合部的熔点分别≤底层、纱线、块体及顶层的熔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加厚织物结构是作为鞋类的鞋底使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织物结构和加厚织物结构具有较轻的重量以及较佳的品质稳定度,对现有技术中所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织物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纱线的外围表面由第一融合部完全覆盖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纱线的外围表面由纱线状的第一融合部缠绕而部分覆盖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织物结构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结构块体嵌入网格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织物结构以不同角度观之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中织物结构被被放入上夹具以及下夹具间进行热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加厚织物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底层

200中间层

210织布层

211纱线

212网格

220结构块体

221块体

300顶层

400融合部

410第一融合部

420第二融合部

620上夹具

610下夹具

900织物结构

910层叠织物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较佳实施例而言,基于具有弹性及较轻的重量,本实用新型的织物结构及加厚织物结构是作为鞋类的鞋底、尤其是中底(midsole)使用。然而在 不同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织物结构及层叠织物结构可作为其他用途,例如做为背包的缓冲垫、安全帽内壳或护具等。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织物结构900包含底层100、设置于底层100上的中间层200以及设置于中间层200上的顶层300。中间层200包含织布层210以及多个结构块体220。织布层210由多条纱线211织成。其中,结构块体220可以为圆球体、椭圆球体、及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形体。

如图3A及3B所示的实施例,多条纱线211的每一个的外围表面至少部分由第一融合部410覆盖。更具体而言,在如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中,多条纱线211的每一个的外围表面由第一融合部410完全覆盖,以获得较佳的覆盖以及固定效果。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考虑到材料及制造成本等因素,第一融合部410不限于完全覆盖多条纱线211的每一个的外围表面。例如在图3B所示的实施例中,多条纱线211的每一个的外围表面由纱线状的第一融合部410缠绕而部分覆盖。进一步而言,纱线211和纱线状的第一融合部410是并列捻合成如图3B所示的结构。因为将纱线并列捻合是成熟的技术,由此可降低制作难度。另一方面,亦可减少第一融合部410的材料成本。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多个结构块体220设置于织布层210上。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多个结构块体220的任一个于织布层2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超过织布层210的任一个网格大小。多个结构块体220的每一个包含块体221以及第二融合部420,第二融合部420包覆块体221。第一融合部410及第二融合部420彼此相融合,使多个块体221与多条纱线211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融合部410及第二融合部420的熔点分别≤底层100、纱线211、块体221及顶层300的熔点。

更具体而言,构成第一融合部410的材料及构成第二融合部420材料在熔化状态时可彼此相融合,亦即混合时无明显界面。其中,两者可由相同或者不同的材料构成。在本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融合部410及第二融合部420均由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构成。进 一步而言,当多个结构块体220受到压力往下,并加热到温度≥第一融合部410及第二融合部420的熔点,第一融合部410及第二融合部420处于熔融状态且彼此会相融合,结构块体220从而可如图5所示嵌入网格212中。冷却后,因为第一融合部410及第二融合部420不是处于熔融状态,所以结构块体220中的块体221与多条纱线211的相对位置固定。

以不同角度观之,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间层200包含织布层210(参见图2)、多个块体221、以及融合部400。织布层210由多条纱线211织成。多个块体221设置于织布层210上,其中多个块体221的任一个于织布层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超过织布层的任一个网格大小。块体221可以为圆球体、椭圆球体、及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形体。融合部400设置于多个块体221及织布层210间,使多个块体221与多条纱线211的相对位置固定,其中,融合部包覆块体221,且至少部分覆盖纱线211。融合部400的熔点分别≤底层100、纱线211、块体221及顶层300的熔点。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融合部由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块体221采用发泡方式制成,由以进一步减轻重量。纱线211及块体221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TPEE)构成。底层100及顶层300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TPEE)构成。更具体而言,织物结构900在制作时,是将织布层210放在底层100上,并将多个结构块体220散布于织布层210上,然后覆上顶层300,再加压并加热到温度温度≥第一融合部410及第二融合部420的熔点,然后冷却固化。之后,可依使用需求裁剪并且再热压成所需的厚度及形状。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多片织物结构900被裁剪成鞋底的形状,而后在图7A所示的实施例中被放入上夹具620以及下夹具610间进行热压,即成为在图7B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鞋类的鞋底,亦即本实用新型层叠织物结构910的一种应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TPEE)以及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的考量因素之一在于兼取其个别的优点。进一步而言,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TPEE)可提供较佳的回弹性弹力,而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可提供较佳的缓冲性弹力,总和两者的优势可使弹性有更佳的表现。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在选用材料时,除了考虑到熔点的差异外,亦可进一步考虑所提供的弹力形式差异。在不同实施例中,可在底层100上重复设置多个中间层200,也就是在底层100上设置多个织布层210,而每个织布层210上都设置有多个结构块体220,先加压并加热到温度≥第一融合部410及第二融合部420的熔点,然后冷却固化形成中间层200。之后,可依使用需求裁剪,并且分别在顶面及底面覆上顶层300及底层100,再热压成所需的厚度及形状。

在不同实施例中,单层的织物结构900若使用平均线径较大的纱线211及/或第二平均直径D221较大的块体221亦可产生层叠的效果。

虽然前述的描述及附图已揭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必须了解到各种增添、许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不会脱离如所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精神及范围。熟悉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可体会,本实用新型可使用于许多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于此所揭示的实施例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后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