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材的上胶裹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17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材的上胶裹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材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材的上胶裹膜装置。



背景技术:

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短切毡具有耐腐蚀性、高电绝缘性、高阻燃性、良好的机械强度、易于加工、无卤环保、以及燃烧产生的气体无毒害等特性,使得该复合材料在电工电器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短切毡通常采用手工的方式来制备,其生产方式如下:首先由滚胶机在基材的表面滚胶,然后由工人手工将载膜粘合在涂有胶水的基材表面,接着由工人将其放入平板压机,压合一段时间后即得到成品复合玻璃纤维短切毡。这种由工人贴装的生产方式,具有工人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以及基材上涂覆的胶水不均匀导致的上胶效果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玻璃纤维短切毡的上胶裹膜装置具有工人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以及基材上的胶水不均匀导致的上胶效果差等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材的上胶裹膜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基材传送单元、上载膜传送单元、下载膜传送单元、上胶单元、以及滚压单元,该基材传 送单元、上载膜传送单元、下载膜传送单元、上胶单元、以及滚压单元均与该控制单元控制连接,该上胶单元设置有一上胶区域,以对经过该上胶区域的该基材涂覆胶水;该滚压单元包括至少一对被定位设置的同步轮,同步轮转动配合而在其之间形成一滚压区域,以让经过该滚压区域的该基材和载膜贴合在一起;该基材通过该基材传送单元而依次经过上胶区域和滚压区域,该上载膜、下载膜分别由上载膜传送单元、下载膜传送单元传送,并在滚压区域与该基材的上、下面贴合,该上载膜、下载膜和基材同步进入该滚压单元的滚压区域,以实现对该基材的裹膜。

进一步的,该滚压单元包括三对同步轮,三对同步轮形成三层滚压区域,该上载膜、下载膜和基材同步且依次进入三层滚压区域,以实现对该基材的裹膜。通过三层滚压区域对上胶后的基材进行滚压,使得胶液在基材上的分布变得均匀。

更进一步的,三对同步轮分别为第一对同步轮、第二对同步轮和第三对同步轮,三层滚压区域分别为第一层滚压区域、第二层滚压区域和第三层滚压区域,第一对同步轮的二轴心横向并排放置,以让该上载膜、下载膜和基材同步的竖向穿过该第一层滚压区域;第二对同步轮和第三对同步轮的二轴心均竖向并排放置,以让该上载膜、下载膜和基材同步的横向穿过第二层滚压区域、以及第三层滚压区域,以实现对该基材的裹膜。这三对同步轮的设置方式,能很 好的防止机架的横向空间过大;该基材、上载膜和下载膜同步的横向和竖向穿过滚压区域,不仅能够实现三者之间的紧密贴合,还能够让胶液的分布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该基材传送单元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放卷滚筒、收卷滚筒、以及多个第一导向轮,该第一放卷滚筒、收卷滚筒、以及第一导向轮均被定位设置,该第一动力源与该控制单元控制连接,该第一放卷滚筒、收卷滚筒均与该第一动力源驱动连接,该基材绕设于该第一放卷滚筒上,该第一导向轮对该基材起导向作用,以实现该基材通过该基材传送单元而依次穿过上胶区域和滚压区域,并最终进入收卷滚筒中。这种基材传送单元的传送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易实现。

更进一步的,该上载膜传送单元包括第二动力源、第二放卷滚筒、收卷滚筒、以及多个第二导向轮,该第二放卷滚筒和第二导向轮均被定位设置,该第二动力源与该控制单元控制连接,该第二放卷滚筒与该第二动力源驱动连接,该上载膜绕设于该第二放卷滚筒上,该第二导向轮对上载膜起导向作用,以实现该上载膜通过该上载膜传送单元而穿过该滚压区域,并最终进入收卷滚筒中。这种上载膜传送单元的传送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易实现。

更进一步的,该下载膜传送单元包括第三动力源、第三放卷滚筒、收卷滚筒、以及多个第三导向轮,该第三放卷滚筒和第三导向轮均被定位设置,该第 三动力源与该控制单元控制连接,该第三放卷滚筒与该第三动力源驱动连接,该下载膜绕设于该第三放卷滚筒上,该第三导向轮对下载膜起导向作用,以实现该下载膜通过该下载膜传送单元而穿过该滚压区域,并最终进入收卷滚筒中。这种下载膜传送单元的传送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易实现。

进一步的,该上胶单元包括胶槽、以及设置在该胶槽上的二上胶滚轮,该二上胶滚轮均被定位设置,该二上胶滚轮的下端面位于该胶槽内的胶液中,该基材贴合该二上胶滚轮的下端面而穿过该胶槽,以实现对该基材的上胶。该上胶单元结构简单,且上胶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上胶裹膜装置的生产效率高,可以极大的节省人力成本;通过三组同步轮对浸润后的基材滚压,可以达到通体材质的均匀性,滚胶效果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装配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装配体侧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滚压单元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上胶单元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 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只列举了该基材为玻璃纤维短切毡,但不局限于此,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材的上胶裹膜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意,本实施例中通过PLC控制,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控制装置,在此不再详述)、基材传送单元、上载膜传送单元、下载膜传送单元、上胶单元、以及滚压单元,该基材传送单元、上载膜传送单元、下载膜传送单元、上胶单元、以及滚压单元均与该控制单元控制连接(为常规的控制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该上胶单元设置有一上胶区域(上胶区域内有胶液),以对经过该上胶区域的该基材11涂覆胶水;该滚压单元包括至少一对被定位设置在机架5上的同步轮,同步轮转动配合而在其之间形成一滚压区域,以让经过该滚压区域的该基材11和载膜(包括上载膜21和下载膜41)贴合在一起;该基材11通过该基材传送单元而依次经过上胶区域和滚压区域,该上载膜21、下载膜41分别由上载膜传送单元、下载膜传送单元传送,并在滚压区域与该基材11的上、下面贴合,该上载膜21、下载膜41和基材11同步进入该滚压单元的滚压区域,以实现对该基材11的裹膜。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滚压单元包括三对同步轮,该三对同步轮形成 三层滚压区域(分别为第一层滚压区域31、第二层滚压区域32和第三层滚压区域33,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两层或四层滚压区域等,在此不再详述),该上载膜21、下载膜41和基材11同步且依次进入该第一层滚压区域31、第二层滚压区域32和第三层滚压区域33,以实现对该基材11的裹膜。通过第一层滚压区域31、第二层滚压区域32和第三层滚压区域33对上胶后的基材11进行滚压,使得胶液在基材11上的分布变得均匀。本实施例中,该滚压单元可通过现有技术获得。

如图3所示,该第一对同步轮的二轴心横向并排放置,以让该上载膜21、下载膜41和基材11同步的竖向穿过该第一层滚压区域31;该第二对同步轮和第三对同步轮的二轴心均竖向并排放置,以让该上载膜21、下载膜41和基材11同步的横向穿过该第二层滚压区域32、以及第三层滚压区域33,以实现对该基材11的裹膜。这三对同步轮的设置方式,能很好的防止机架5的横向空间过大;该基材11、上载膜21和下载膜41同步的竖向穿过该第一层滚压区域31、以及横向的穿过该第二层滚压区域32和第三层滚压区域33,不仅能够实现基材11、上载膜21和下载膜41之间的紧密贴合,还能够让胶液的分布更加均匀。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基材传送单元包括第一动力源(图中未示意,本实施例中为电机,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动力装置等,在此不再详述)、第一放卷滚筒12、收卷滚筒(图中未示意,为通过滚动可将基材收起来的装置, 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以及多个第一导向轮13(本实施例中用导向杆代替导向轮,其作用效果是一样的,数量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在此不再详述),该第一放卷滚筒12、收卷滚筒、以及第一导向轮13均被定位设置在机架5上,该第一动力源与该控制单元控制连接,该第一放卷滚筒12、收卷滚筒均与该第一动力源驱动连接,该基材11绕设于该第一放卷滚筒12上,该第一导向轮13对该基材11起导向作用,以实现该基材11通过该基材传送单元而依次穿过上胶区域和滚压区域,并最终进入收卷滚筒中。这种基材传送单元的传送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易实现。本实施例中,该基材传送单元可通过现有技术获得。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上载膜传送单元包括第二动力源(图中未示意,本实施例中为电机,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动力装置等,在此不再详述)、第二放卷滚筒22、收卷滚筒(与基材传送单元共用同一个收卷滚筒)、以及多个第二导向轮23(本实施例中用导向杆代替导向轮,其作用效果是一样的,数量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在此不再详述),该第二放卷滚筒22和第二导向轮23均被定位设置在机架5上,该第二动力源与该控制单元控制连接,该第二放卷滚筒22与该第二动力源驱动连接,该上载膜21绕设于该第二放卷滚筒22上,该第二导向轮23对上载膜21起导向作用,以实现该上载膜21通过该上载膜传送单元而穿过该滚压区域,并最终进入收卷滚筒中。这种上载膜传送单元的传送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易实现。本实施例中,该上载膜传送单元可通过现有 技术获得。

如图1-图3所示,该下载膜传送单元包括第三动力源(图中未示意,本实施例中为电机,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动力装置等,在此不再详述)、第三放卷滚筒42、收卷滚筒(本实施例中,与基材传送单元以及上载膜传送单元共用同一个收卷滚筒)、以及多个第三导向轮43(本实施例中用导向杆代替导向轮,其作用效果是一样的,数量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在此不再详述),该第三放卷滚筒42和第三导向轮43均被定位设置在机架5上,该第三动力源与该控制单元控制连接,该第三放卷滚筒42与该第三动力源驱动连接,该下载膜41绕设于该第三放卷滚筒42上,该第三导向轮43对下载膜41起导向作用,以实现该下载膜41通过该下载膜传送单元而穿过该滚压区域,并最终进入收卷滚筒中。这种下载膜传送单元的传送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易实现。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该上胶单元包括胶槽61、以及设置在该胶槽61上的二上胶滚轮(分别为第一上胶滚轮62和第二上胶滚轮63,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上胶滚轮等,在此不再详述),该第一上胶滚轮62和第二上胶滚轮63均被定位设置在机架5上,该第一上胶滚轮62和第二上胶滚轮63的下端面位于该胶槽61内的胶液(图中未示意,为常规胶液,在此不再详述)中,该基材11贴合该第一上胶滚轮62和第二上胶滚轮63的下端面而穿过该胶槽61,以实现对该基材11的上胶。该上胶单元结构简单,且上胶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该上胶裹膜装置的生产效率高,可以极大的节省人力成本; 通过三组同步轮对浸润后的基材滚压,可以达到通体材质的均匀性,滚胶效果大大提升。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