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离型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5252发布日期:2019-01-02 22:0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离型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型膜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离型膜。



背景技术:

离型膜又称剥离膜、隔离膜、分离膜、阻胶膜、离形膜、薄膜、塑料薄膜、掩孔膜、硅油膜、硅油纸、防粘膜、型纸、打滑膜、天那纸或离型纸,是指表面具有分离性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通常情况下为了增加薄膜的离型力,会将塑料薄膜等离子处理,让它对于各种不同的有机压敏胶可以表现出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离型膜可离型膜广泛应用于电子粘胶剂、印刷线路板、手机等领域,其独特的低表面张力使其自身不易附着其它材料。

离型膜的用途十分广泛,广泛应用于电子胶粘剂、印刷线路板、手机等领域,其独特的低表面涨力使其自身不易附着其他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离型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普通的离型膜主要是由基膜和与该基膜相贴合的纸组成。采用纸材料制成的离型膜,其稳定性较差,导致加工性能不太理想,而且成本较高,制作工艺繁琐。同时目前市面上的离型膜还存在不少不足,如功能性不足、循环使用性能不足、抗压性不足等等,此类问题也是目前亟待改进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离型膜。该种离型膜增设有用于防辐射的防辐射层,改辐射层由银薄膜材质制成,不仅不会对膜整体的通透性产生影响,而且还具有防辐射性能,同时在离型层的设置上也采用了不需要额外涂抹离型剂的设计,通过纳米吸附块的设置可以满足针对多种不同材质所需的离型力,在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保持简易的结构的同时增强了其功能性,同时也提升了其循环使用的可能,增强了该离型膜的实用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是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离型膜,包括基材层以及离型层,所述离型层固定于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还包括防辐射层、抗压层以及多个纳米吸附块,所述防辐射层固定于所述基材层下表面,所述抗压层固定于所述防辐射层的下表面,所述防辐射层由银薄膜材质制成,多个所述纳米吸附块等间距地固定于所述离型层的上表面,所述抗压层内等间距地设置了多个圆形气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相邻所述纳米吸附块之间的间距为 10nm-20n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吸附块的高度设置为50n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形气囊内填充有空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用于防止静电的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固定于所述抗压层的下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用于增强膜体防刮能力的防刮耐磨层,所述防刮耐磨层固定于所述防静电层的下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型层与所述基材层相接触的表面、所述防辐射层与所述抗压层相接触的表面、所述抗压层与所述防静电层相接触的表面、所述防静电层与所述防刮耐磨层相接触的表面均采用硅胶粘剂粘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材层由聚酰亚胺薄膜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离型膜,该离型膜在功能性上增加了防辐射层,使其具有一定的防辐射功能,而在离型层的上采用的是不需要额外涂抹离型剂的设置,其通过纳米吸附块的结构与胶层接触面积,实现所需的离型力,该离型膜具有更丰富的功能性,具有可持续使用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以及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离型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材层,2、离型层,3、防辐射层,4、抗压层,5、防静电层,6、防刮耐磨层,21、纳米吸附块,41、圆形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离型膜,包括基材层1以及离型层2,离型层2固定于基材层1上表面,还包括防辐射层3、抗压层4以及多个纳米吸附块21,防辐射层3固定于基材层1下表面,抗压层4固定于防辐射层 3的下表面,防辐射层3由银薄膜材质制成,多个纳米吸附块21等间距地固定于离型层2的上表面,抗压层4内等间距地设置了多个圆形气囊41。该离型膜的基材层1下方设置的防辐射层3,可以使离型膜在受到阳光等具有辐射性光线照射到时起到一定防辐射功能,该防辐射层3采用的是银薄膜材质制成,该材质的防辐射性能好,且对整体的离型膜的透光率不会造成影响,而在基材层1 上方的离型层2,与市面上普通的离型膜不同的是,该离型层2不需要额外涂抹离型剂,而是通过离型层2上的多个纳米吸附块21进行达到离型效果,而由于该离型膜的离型原理的不同,该离型膜在循环使用中还会保持着稳定的离型效果,这使得该离型膜可以实现循环使用,在防辐射层3下方设置的抗压层4,是针对于市面上多数离型膜难以达到保护作用,该抗压层4一方面可以达到保护离型膜本身,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贴膜体的作用,抗压层4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多个圆形气囊41实现的,该圆形气囊41可以起到抗震、抗压、抗摔等效果,进而保护离型膜以及贴膜提,三点不同的设置使得该离型膜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更高的实用性。

为了提高离型膜的离型性能,进一步的,相邻纳米吸附块21之间的间距为 10nm-20nm。纳米吸附块2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主要为了使离型膜在贴合不同材质时可以将间距的空气挤压出去,使离型膜表面与纳米吸附块21之间的间距产生压强差,进而使离型膜可以稳定的贴合在贴膜体上,而相邻纳米吸附块 21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0nm-20nam则是为了可以使该离型膜具有更好的离型效果,提高其离型性能。

为了使离型膜具有标准的厚度,进一步的,纳米吸附块21的高度设置为 50nm。由于该离型膜的离型层2不同于普通的离型层,其在厚度上比普通涂抹离型剂的离型层要厚一点,而纳米吸附块21的高度控制50nm则可以使人们在肉眼上无法区别出两种离型膜厚度上的差异,而该高度,也可以使纳米吸附块 21可以更好的吸附在贴膜体上,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能。

为了提高抗压层4的抗压性能,进一步的,圆形气囊41内填充有空气。抗压层4内的圆形气囊41,在离型膜受到外力的挤压时,容易发生形变,若该圆形气囊41采用内部真空的装态,则在发生形变时由于无法挤压下去而出现气囊爆破的情况,进而气囊无法恢复原状,而造成膜体变形,无法起到良好的抗压作用,当填充空气时,可以使圆形气囊41具有更稳定的受力形变性能,进一步提高离型膜的抗压性能。

为了使离型膜保持干净,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防止静电的防静电层5,防静电层5固定于抗压层4的下表面。平时生活中,随处都有肉眼看不见的尘埃,而静电具有吸附作用,而离型膜作用在各种电子设备时,很容易促使离型膜上布满静电,进而吸附尘埃于离型膜上,这样不仅影响使用视觉,更会破坏离型膜的离型效果,该离型膜在抗压层4下方设置有防静电层5,可以防止离型膜带有静电,进而使尘埃无法吸附于离型膜表面。

为了提高离型膜的耐用性,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增强膜体防刮能力的防刮耐磨层6,防刮耐磨层6固定于防静电层5的下表面。离型膜应用于各种场合,容易出现剐蹭磨损的情况,防静电层5下方设置的防刮耐磨层6,不仅可以为离型膜起到防刮耐磨的效果,同时可以起到保护防静电层5的效果,使离型膜保持干净的同时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为了使离型膜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进一步的,离型层2与基材层1相接触的表面、防辐射层3与抗压层4相接触的表面、抗压层4与防静电层5相接触的表面、防静电层5与防刮耐磨层6相接触的表面均采用硅胶粘剂粘合。硅胶粘剂是由单组份有机硅高分子化合物组成,有剥离强度、粘接性、搭接剪切强度和高温保粘性等多种特性全面平衡发挥的特点,适用于硫化成形硅橡胶与硅橡胶、硅胶与塑料、硅胶与金属(不锈钢、铁、马口铁、钢、铜等)、树脂、玻璃纤维、陶瓷粘接,可适用进口、国产硅橡胶与各种基材的粘接,是一款硅胶与硅胶之间粘接的良好胶粘剂。该离型膜层与层之间采用硅胶粘剂可以使各层之间贴合得更紧密,整体性更强。

为了使离型膜具有更强的耐用性能,进一步的,基材层1由聚酰亚胺薄膜材质制成。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性能。石墨或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亚胺的抗弯强度可达到345MPa,抗弯模量达到20GPa. 热固性聚酰亚胺蠕变很小,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聚酰亚胺的使用温度范围覆盖较广,从零下一百余度到两三百度。聚酰亚胺薄膜材质制成的基材层1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以及耐折性,采用该基材层1制成的离型膜具有更强的耐用性,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