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介质耐高温蒸煮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8380发布日期:2019-07-17 05:2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介质耐高温蒸煮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介质耐高温蒸煮袋。



背景技术:

蒸煮袋是一种能进行加热处理的复合塑料薄膜袋,它具有罐头容器和耐沸水塑料袋两者的优点,蒸煮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蒸煮袋在高温状态下,很容易产生膨胀,从而导致炸裂,大大降低蒸煮袋的使用寿命,而蒸煮袋在加热时,受热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内部物品的加热效果,现有得蒸煮袋己经不能满足生活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介质耐高温蒸煮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介质耐高温蒸煮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介质耐高温蒸煮袋,包括蒸煮袋本体,所述蒸煮袋本体的外壁两侧及上端面均设有封边区,且封边区内设有流动水腔,所述蒸煮袋本体上端封边区的上端壁连接设置有储液区,所述储液区与流动水腔之间贯通连接有通道,所述蒸煮袋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揭开区,所述揭开区的外壁两侧开设有豁口。

优选的,所述蒸煮袋本体由铝箔层、内夹层、加热层、碳纤维层、耐磨外接层构成,且铝箔层、内夹层、加热层、碳纤维层、耐磨外接层自内向外通过胶黏剂压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内夹层采用PET薄膜制成,且内夹层的厚度为5-10μm。

优选的,所述加热层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耐磨外接层采用BOPET薄膜制成,且耐磨外接层的厚度为5-1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蒸煮袋放进沸水中加热数分钟即可打开食用,由于储液区与流动水腔之间贯通连接有通道,储液区内填充有食用油,使得食用油在封边区内的流动水腔内流通,增加了热传导性,同时在蒸煮加热后,能够保持袋内的食品具有一定的温度,避免迅速冷却,尤其是秋冬季更加实用;

2、铝箔层选用耐高温的食品级铝箔膜制成,环保无异味且安全无毒;

3、内夹层采用PET薄膜制成,具有较强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避免了蒸煮袋在高温加热时出现皮损现象;

4、而加热层采用硅胶发热,能够快速提高蒸煮袋的受热效果,缩短加热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同时耐磨外接层采用BOPET薄膜制成,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耐折叠性、抗水性、抗介质性和抗撕裂性,延长了包装袋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好的抗介质和耐高温性能,缩短加热时间,且延长了包装袋的使用寿命,适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蒸煮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蒸煮袋本体1、铝箔层101、内夹层102、加热层103、碳纤维层104、耐磨外接层105、封边区2、揭开区3、豁口4、储液区5、流动水腔6、通道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抗介质耐高温蒸煮袋,包括蒸煮袋本体1,蒸煮袋本体1的外壁两侧及上端面均设有封边区2,且封边区2内设有流动水腔6,蒸煮袋本体1上端封边区2的上端壁连接设置有储液区5,储液区5与流动水腔6之间贯通连接有通道7,储液区5内填充有食用油,蒸煮袋本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揭开区3,揭开区3的外壁两侧开设有豁口4,蒸煮袋本体1由铝箔层101、内夹层102、加热层103、碳纤维层104、耐磨外接层105构成,且铝箔层101、内夹层102、加热层103、碳纤维层104、耐磨外接层105自内向外通过胶黏剂压合而成,铝箔层101选用耐高温的食品级铝箔膜制成,环保无异味且安全无毒,内夹层102采用PET薄膜制成,且内夹层102的厚度为5-10μm,加热层103采用硅胶材质制成,耐磨外接层105采用BOPET薄膜制成,且耐磨外接层105的厚度为5-10μm。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蒸煮袋放进沸水中加热数分钟即可打开食用,由于储液区5与流动水腔6之间贯通连接有通道7,储液区5内填充有食用油,使得食用油在封边区2内的流动水腔6内流通,增加了热传导性,同时在蒸煮加热后,能够保持袋内的食品具有一定的温度,避免迅速冷却,尤其是秋冬季更加实用,由于铝箔层101选用耐高温的食品级铝箔膜制成,环保无异味且安全无毒,内夹层102采用PET薄膜制成,具有较强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避免了蒸煮袋在高温加热时出现皮损现象,而加热层103采用硅胶发热,能够快速提高蒸煮袋的受热效果,缩短加热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耐磨外接层105采用BOPET薄膜制成,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耐折叠性、抗水性、抗介质性和抗撕裂性,延长了包装袋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