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降解的降解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7833发布日期:2019-08-17 02:5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降解的降解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膜,尤其涉及一种多层降解的降解膜,属于降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薄膜的降解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在氧、水、射线、化学品、污染物质、机械力、昆虫等动物以及微生物等环境条件作用下,产生大分子链断裂使其稳定性下降,并逐渐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现有的降解薄膜其降解时间的控制主要通过调节添加剂的比例进行控制,对于降解时间要求在3-6个月内的通过添加剂的比例调节可以较好的控制其降解时间,对于降解时间要求在1年、2年及更长的薄膜通过调节比例则很难进行降解时间的精确控制。

cn109369967a公开了一种可降解薄膜,包括以下原料:聚乙烯、聚乳酸、玉米淀粉、聚萘甲醛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丙烯酸酯、水;cn103571175a公开了一种可降解tpu地膜,由tpu颗粒40-80份、抗氧化剂0.05-2份、紫外线吸收剂、0.05-3份、碳酸钙0.5-50份、硅藻土0.5-20份、硬脂酸钙0-2份、硬脂酸0-1.8份和黑色色母0-0.5份组成;以上两种薄膜膜虽然可以完全降解,但并不能达到降解时间可控的目的。

cn105104036b公开了一种降解时间可控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tpu薄膜层和包覆在tpu薄膜外部的抗菌剂层;tpu薄膜层原料包括接枝pla的tpu,所述tpu薄膜层的异氰酸酯指数<1;抗菌剂层的原料包括季膦盐和/或季铵盐。通过最外层的季膦盐和/或季铵盐具有抗菌活性,其解离时能产生较大密度的正电荷,使带负电的细菌吸附在表面,通过细胞壁的扩散,与细胞质膜结合使其破裂,细菌内容物释放,细菌死亡;可以设定不同半衰期的季膦盐和/或季铵盐,控制其降解的时间,当季膦盐和/或季铵盐降解后,内部的tpu薄膜层才开始降解。通过加入不同分子量的pla,并调整pla与tpu熔体的百分含量比,控制tpu薄膜的降解时间,从而达到可控降解时间的目的;虽然能控制降解时间,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降解时间的控制很难,使用环境发生改变时需要重新调整其配比,操作难度大。

因而,开发出一种降解时间调节方便、降解时间可以控制的降解薄膜是本行业所亟需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层降解,并通过层数的控制,从而达到降解时间的降解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降解的降解膜,所述降解膜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多个层次的降解薄膜,且任意两层降解薄膜之间均设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用于隔离每层降解薄膜,使各层降解薄膜可分开降解。

优选的,任一所述降解薄膜均为单层膜状结构,所述降解薄膜的厚度为0.01mm-0.05mm,降解薄膜的水蒸汽透过率≤0.5g/(m2.24h)。。

优选的,任一所述降解薄膜均为具有生物降解或热氧化降解性能的聚乙烯薄膜,所述聚乙烯薄膜的降解时间为3-9个月。

优选的,任一所述隔离膜均为单层膜状结构,隔离膜的厚度为0.01mm-0.05mm,隔离膜的氧气透过率≤1cm3/(m2.24h.0.1mpa)。

优选的,任一所述隔离膜均由水溶性膜制成,所述水溶性膜的水溶性为将其浸泡在20-25℃的水中24h内完全溶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隔离层采用水溶性材料,使得其可以阻隔氧气穿透进下层降解薄膜,从而防止下层降解薄膜的氧化分解;并利用其亲水性将上层降解薄膜穿透进来的水汽吸收,保持下层降解薄膜的干燥。

2、本发明中由于设置隔离层隔离了氧气、水分,使其无法直接进入降解膜内部,从而使得降解薄膜只能一层接一层的进行降解,而不会出现同时降解;当表层的降解薄膜降解后,隔离层受水作用溶解,下一层降解薄膜再开始进行降解;可以通过降解薄膜层数的控制,控制降解膜整体的降解时间在6个月-8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中说明:1-降解薄膜;2-隔离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一种多层降解的降解膜,所述降解膜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多个层次的降解薄膜1,且任意两层降解薄膜1之间均设有隔离膜2,所述隔离膜2用于隔离每层降解薄膜1,使各层降解薄膜1可分开降解。

优选的,任一所述降解薄膜1均为单层膜状结构,降解薄膜1的厚度为0.01mm,降解薄膜1的水蒸汽透过率≤0.5g/(m2.24h)。

优选的,任一所述降解薄膜1均为具有生物降解或热氧化降解性能的聚乙烯薄膜,降解时间3个月。

优选的,任一所述隔离膜2均为单层膜状结构,隔离膜2的厚度为0.03mm,隔离膜2的氧气透过率≤1cm3/(m2.24h.0.1mpa)。

优选的,任一所述隔离膜2均由水溶性膜制成,所述水溶性膜的水溶性为将其浸泡在20-25℃的水中24h内完全溶解。

优选的,所述降解薄膜1的层数为5层,隔离膜2的层数为4层。

通过在自然土壤中的使用测试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薄膜全部降解的时间为12个月;进一步的,所述的降解效果为薄膜破碎成小块。

实施例二

一种多层降解的降解膜,所述降解膜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多个层次的降解薄膜1,且任意两层降解薄膜1之间均设有隔离膜2,所述隔离膜2用于隔离每层降解薄膜1,使各层降解薄膜1可分开降解。

优选的,任一所述降解薄膜1均为单层膜状结构,降解薄膜1的厚度为0.05mm,降解薄膜1的水蒸汽透过率≤0.5g/(m2.24h)。。

优选的,任一所述降解薄膜1均为具有生物降解或热氧化降解性能的聚乙烯薄膜,降解时间9个月。

优选的,任一所述隔离膜2均为单层膜状结构,隔离膜2的厚度为0.01mm,隔离膜2的氧气透过率≤1cm3/(m2.24h.0.1mpa)。

优选的,任一所述隔离膜2均由水溶性膜制成,所述水溶性膜的水溶性为浸泡在20-25℃的水中24h内完全溶解。

优选的,所述降解薄膜1的层数为5层,隔离膜2的层数为4层。

通过在自然土壤中的使用测试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薄膜全部降解的时间为32个月;进一步的,所述的降解为薄膜破碎成小块。

实施例三

一种多层降解的降解膜,所述降解膜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多个层次的降解薄膜1,且任意两层降解薄膜1之间均设有隔离膜2,所述隔离膜2用于隔离每层降解薄膜1,使各层降解薄膜1可分开降解。

优选的,任一所述降解薄膜1均为单层膜状结构,降解薄膜1的厚度为0.03mm,降解薄膜1的水蒸汽透过率≤0.5g/(m2.24h)。

优选的,任一所述降解薄膜1均为具有生物降解或热氧化降解性能的聚乙烯薄膜,降解时间6个月。

优选的,任一所述隔离膜2均为单层膜状结构,隔离膜2的厚度为0.05mm,隔离膜2的氧气透过率≤1cm3/(m2.24h.0.1mpa)。

优选的,任一所述隔离膜2均由水溶性膜制成,所述水溶性膜的水溶性为将其浸泡在20-25℃的水中24h内完全溶解。

优选的,所述降解薄膜1的层数为5层,隔离膜2的层数为4层。

通过在自然土壤中的使用测试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薄膜全部降解的时间为27个月;进一步的,所述的降解为薄膜破碎成小块。

值得注意的是,多层降解薄膜1、隔离膜2通过涂布粘合的方式进行复合制成降解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