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金属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34750发布日期:2019-10-09 04:48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金属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金属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墙面装修装饰,通常采用陶瓷砖、涂料、石膏板等建筑材料,由工人现场加工安装,工艺繁琐,而且传统的建筑材料保温、隔热、隔音、防潮、防霉等效果差,还具有拆装不方便的缺点。因此,拆装维方便的挂墙系统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大型公共建筑如医院、疗养院等所采用。但是现在市面通用的金属挂墙板其存在以下缺点:

(1)具有的功能单一,主要是起装饰作用;

(2)不具有抗菌功能,不能满足如医院卫生、公共区域等的挂墙板、卫生间隔断等具有卫生要求的场所的使用需求。

有鉴于此,急需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复合板,以解决现有金属挂墙板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有卫生要求的场所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金属挂墙板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有卫生要求的场所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金属复合板,包括:

金属面壳,是由矩形金属板的四个侧边经多次弯折制成的中空盒体,且于所述金属面壳的背面形成边框,所述边框合围的部分形成窗口;所述金属面壳的正面上设置若干透气孔,用于防止粘结过程中产生气泡;

具有抗菌功能的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粘结在所述金属面壳的正面表面;

芯材,大小与所述窗口的大小相适配,粘结固定在所述窗口内的矩形金属板的背面。

在本次方案中,所述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通过弹性胶与所述金属面壳粘结。

在本次方案中,所述弹性胶为聚氨酯胶、环氧树脂胶或丙烯酸树脂胶。

在本次方案中,所述金属面壳的正面进行偶联剂处理。

在本次方案中,所述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的粘结面进行电晕处理。

在本次方案中,所述芯材为两端敞口的蜂窝状纸板或铝板。

在本次方案中,所述芯材的背面与所述金属面壳的背面平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作上述具有抗菌功能的金属复合板的方法,步骤如下:

将裁剪好的矩形金属板通过冷弯成型机进行其四个侧边多次弯折,制成所述金属面壳;

将具有抗菌作用的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充分干燥去除表面吸附水,采用电晕工艺处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的粘贴面;

将所述金属面壳的正面进行冲孔处理,将偶联剂分散到乙醇的去离子水溶液和水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在常温下,通过喷涂、刷涂或辊涂的方式,对待粘结的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常温下干燥;

以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为胶粘剂,通过刷涂、辊涂或刮涂的方式将胶粘剂均匀涂布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的待粘结表面,在常温下,通过冷压机进行压制成型,常温下固化2-10小时。

在本次方案中,所述电晕工艺所用的电压为5000-20000v,功率为0.5-2.5kw,处理速度为1-10m/s。

在本次方案中,所述冷压机的压力为100kpa-500kpa。

在本次方案中,所述偶联剂与乙醇水溶液的重量份数比为1:1至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菌功能的金属复合板,在金属面壳外粘结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使金属复合板具有耐腐蚀、外观丰富与高强度的优点,所述芯材的蜂窝结构降低了金属复合板的密度。所述蜂窝结构的中间夹杂大量空气,还可以起到透气隔音的效果。另外,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也使金属复合板具有了较高的表面抗菌特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尤其明显。

所述金属面壳的表面设置透气孔,解决了粘接过程中存在气泡,界面粘接不牢的问题。通过对所述金属面壳表面进行偶联剂处理,实现了界面的化学键结合,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通过对所述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进行电晕处理,改变了粘结面的分子结构,增强了粘结面的吸附能力。通过弹性胶粘剂的粘合工艺,解决了不同材质热胀冷缩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金属复合板的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金属复合板的背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金属复合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金属复合板。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菌效果的金属复合板包括具有抗菌功能的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10、金属面壳20以及芯材30。

金属面壳20是由矩形金属板21的四个侧边经多次弯折制成的中空盒体,且在金属面壳20的背面形成边框22,边框22合围的部分形成窗口23;金属面壳20的正面的表面经偶联剂处理后,通过聚氨酯胶或环氧树脂胶与经过电晕处理的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10粘结。金属面壳20的正面上设置若干透气孔24,用于防止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10与金属面壳20的正面在粘结过程中产生气泡。

芯材30为两端敞口的蜂窝状纸板或铝板,粘结固定在窗口23内矩形金属板21的背面。芯材30的大小与窗口23的大小相适配,其背面与金属面壳20的背面齐平。蜂窝结构可以降低金属复合板的密度,使其具备良好的抗压特性,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作上述具有抗菌功能的金属复合板的方法:

将裁剪好的矩形的金属板21通过冷弯成型机将其四个侧边进行多次弯折得到金属面壳20;

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10充分干燥,去除表面吸附水,采用电压为5000-20000v,功率0.5-2.5kw,处理速度1-10m/s的电晕工艺处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10的粘贴面,以改变粘贴面的分子结构,增强吸附能力;

对金属面壳20的正面进行冲孔处理,将偶联剂分散到乙醇的去离子水溶液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其中,偶联剂、乙醇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1至1:4,搅拌均匀后,在常温下,通过喷涂、刷涂或辊涂的方式,对待粘结的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并在常温下干燥;

通过刷涂、辊涂或刮涂的方式,将弹性胶黏剂环氧树脂、聚氨酯或丙烯酸均匀涂布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10的待粘结表面,并在常温下,通过冷压机将金属复合板压制成型,然后在常温下固化2-10小时。其中冷压机的压力为100kpa-500kpa。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金属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复合板包括金属面壳,芯材,以及具有抗菌功能的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所述金属面壳的侧边经过弯折,在所述金属面壳的背面形成边框并在所述金属面壳的背面形成窗口,所述金属面壳的正面表面设置透气孔。所述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经过电晕处理,粘结在经过偶联剂处理的所述金属面壳的表面,所述芯材为两端敞口、呈蜂窝状的纸板或铝板,固定在金属面壳的背面的窗口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金属面壳的正面表面粘结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面板,具有抗菌、耐腐蚀的功能;金属面壳内呈蜂窝状的芯材降低了金属复合板的整体重量,增强了金属复合板的抗压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斯克兰顿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4
技术公布日:2019.10.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