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平台的区间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744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附加平台的区间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梯车厢框架的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的、可以横向移动的电梯座舱,所述框架具有附加的平台、以便在具有三个或者更多个机井的区间电梯中允许上行的座舱越过下行座舱。
由于前往楼房的上面楼层的所有乘客必须通过该楼房的下面楼层上行,所以,非常高的楼房需要有效地利用电梯机井(此处称为该楼房的“核心”)。在1995年11月29日提交的、已经公开的、申请号(律师行卷号OT-2322)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区间电梯包含重叠的电梯机井,每个机井中都有一个双平台车厢框架。在一个方向(向上、向下)行进的座舱被从一个电梯车厢框架的下平台转移到另一个车厢框架的下平台,同时,把在相反方向行进的座舱从另一个车厢框架的上平台转移到所述一个车厢框架的上平台。虽然只要重叠的机井只有两个,所述系统就能保证每个机井中总是有座舱在移动,但是,在所述系统中,不可能同时在三个或者更多个的机井都有座舱移动。在所述申请的三机井系统中,三个机井中,不是最上面的机井、就是最下面的机井有空的车厢框架在等待座舱。换言之,在任何指定的时间,所述三个机井中仅仅两个正运送乘客。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改善电梯机井的利用率,在所述电梯机井中,多个电梯座舱在可在重叠的机井中移动的多个车厢框架的平台之间转移。
根据本发明,包含三个或者更多个重叠的机井的区间电梯系统使用每个电梯座舱有两个平台的电梯车厢框架,所述电梯座舱在任何一个时刻可以在指定的机井中移动,除了最上面的机井和最下面的机井外,所有机井都具有附加的平台,以便各座舱在所有机井之间转移、而不会出现上行的座舱和下行的座舱冲突的情况。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使用三个机井的区间电梯在最上面和最下面的机井中利用双平台电梯车厢框架,而在中间机井中利用三平台电梯车厢框架,其中,在每个所述机井中同时都有座舱在运行。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四个重叠的机井的另一种形式,在最上面和最下面的机井中利用四平台电梯车厢框架,而在两个中间机井中则利用五平台电梯车厢框架。本发明可以扩展到具有任何数目的重叠机井的情况,只要中间机井除了具有所有机井都需要的每个座舱两个平台之外再多加一个平台。
本发明可以用于这样的实施例,即,其中,当电梯座舱位于机井中时,乘客以通常的方式进入和离开电梯座舱,或者,本发明可以用于这样的实施例,即,其中,把座舱转移到机井外乘客上电梯和下电梯的月台。
本发明以几乎和机井的数目相同的倍数增加可以在指定的区间电梯中输送的乘客的数量;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三机井系统可以运送将近三倍于单机井区间电梯的乘客数量;四机井系统可以运送将近四倍于单机井区间电梯的乘客数量;等等。
根据以下对附图中举例说明的例示性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至8是根据本发明的三机井的、附加平台区间电梯的八个相继的运行周期的简化的、程式化的侧视图。
图9是车厢框架和座舱的简化的侧视图,该图举例说明一种水平移动装置,本发明可以利用这种装置把座舱从一个车厢框架移动到另一个车厢框架。
图10是供用于本发明的控制器使用的“运行”例程逻辑流程图。
图11是供用于本发明的控制器使用的“转移”例程逻辑流程图。
图12是用于图11的转移例程的“周期2”子例程的逻辑流程图。
图13至20是根据本发明的四机井的、附加平台区间电梯的八个相继的运行周期的简化的、程式化的侧视图。
图21至27是三机井电梯系统的七个相继的周期的简化的、程式化的侧视图,其中,每个机井中总有两个座舱在移动。
图28至35是三机井的、每个机井两个座舱的区间电梯的八个相继的运行周期的简化的、程式化的侧视图,其中,乘客在机井外上电梯和下电梯。
图36是两个月台之间的电梯车厢框架和座舱的简化的侧视图,所述座舱可以从所述一个月台转移到另一个月台。
图37和38是用于图28至35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器中的、可以用于图11的转移例程范围内的“周期2”子例程的逻辑流程图。
图39是用于图28至35中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器中的“月台”例程的逻辑流程图。
参考图1,底区电梯车厢13(BOT)可以在楼房的底区15(GND)和第二区16(2nd)之间的机井中移动。机井14与机井19重叠,中层电梯20(MID)在机井19的范围内、在第二区16和第三区21(3rd)之间移动。机井19与机井24重叠,顶层电梯25(TOP)在机井24的范围内、在第三区21和高区26(SKY)之间移动。底层和顶层电梯13、25各自包括具有两个平台的电梯框架,每个平台均能携带一个座舱,例如,乘客座舱(A、B、C)。中层电梯20包括具有三个平台的框架,每个平台均能携带一个座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层电梯反复地在所述第三区的指定目标楼层和所述第二区的指定目标楼层之间来回移动。另一方面,所述底层电梯和顶层电梯可以在相应的机井的端部区的低位置和高位置之间运行。例如,所述底层电梯可以把如图1中所示的底区低楼层(GNDLO)、或者如图5和6中所示的底区高楼层(GND HI)作为其目标楼层。所述底层电梯可以运行到如图3和4中所看到的第二区低楼层(2nd LO)、或者如图7和8中所看到的第二区高楼层(2nd HI)。相似地,所述顶层电梯可以运行到如图1和2中所看到的第三区低楼层、或者如图5和6中所看到的第三区高楼层,以及如图3和4中所看到的高区低楼层、或者如图7和8中所看到的高区高楼层。所述底层和顶层电梯有这样的能力,即,使乘客座舱在所述底区和高区分别与月台27、28对齐,并且,所述底层和顶层电梯能够与所述中层电梯对齐、以便在接纳来自所述中层电梯的中心平台的座舱的同时,把或者来自其下平台或者来自其上平台的座舱传递到所述中层电梯。这是本发明的基本特征,即,在具有三个或者更多个机井的、各座舱同时在所有机井中移动的系统中,上行和下行的座舱能够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穿过。另一方面,当然,所述中层车厢能够在第二和第三区的或者上楼层或者下楼层之间转移,并且,所述底楼层始终能够转移到所述第二区的同一楼层,同时,所述顶楼层始终能够转移到所述第三区的同一楼层。
图1描绘每个电梯车厢框架行进相应机井的长度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在通常的方式下,当每个车厢框架到达相应的目标楼层时,该电梯的运行命令将中断。下一个时间间隔是图2、4、6和8中描绘的转移时间间隔,在该时间间隔内,各车厢被在所述中层电梯和或者顶层电梯或者底层电梯之间转移。
用来把各座舱在各车厢框架之间转移的装置可以是在1995年11月29日提交的、已经公开的、申请号(律师行卷号OT-2320)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齿条和副齿轮水平移动装置。图9中部分地示出这种装置,图中示出座舱B(图1至8的),该座舱设置在顶层电梯25的下平台、正准备转移到中层车厢框架20的下平台31。座舱B的底部有延伸在该座舱的前面和该座舱的背面(图9中从右到左)的固定的主齿条32,以及能够如图中所示的向外滑动到右边、或者滑动到左边的滑动齿条33。在每个车厢框架平台30、31上有两个机动副齿轮。首先,辅助机动副齿轮35顺时针转动,以便驱动滑动辅助齿条33从座舱B的下面出来、进入图中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它能够与平台31上的辅助机动副齿轮36啮合,该位置是齿条33能够滑动的极限位置。然后,辅助机动副齿轮36将顺时针转动,拖动辅助齿条33(这时它延伸到其极限位置),并且,把整个座舱B向右拖动,如图9中所示(依靠未示出的滚轮或者车轮)、直至主齿条32的端部37与主机动副齿轮(未示出)啮合的时刻为止,所述主机动副齿轮正好位于图9中辅助机动副齿轮36的后面。然后,所述主机动副齿轮将借助于主齿条32把整个座舱B全部拖到平台31上,并且,当座舱B全部到达平台31时,一个弹簧(未示出)使所述可滑动的辅助齿条33缩回座舱B的下面。
为了使座舱B从平台31返回到平台30,辅助副齿轮36将反时针转动,使滑动辅助齿条33向外移动到左边,直至其左端部38与辅助副齿轮35啮合。然后,辅助副齿轮35反时针转动,拖动辅助齿条33,并且,把整个座舱B向左拖动,直至主齿条32的左端部39与位于辅助机动副齿轮35后面的主机动副齿轮(未示出)啮合,然后,所述主机动副齿轮把整个座舱B向左边拖动、直至它全部到达平台30。
顶层框架25具有在平台30上面的附加平台(未示出),并且中间平台20具有在平台31上面的两个附加平台(未示出)。在下面的描述中,辅助副齿轮35称为“AUX(TOP LOWR RT)”,以及它后面的主辅助副齿轮称为“MAIN(TOP LOWR RT)”。下文中,辅助副齿轮36称为“AUX(MID LOWR LFT)”,以及它后面的主副齿轮称为“MAIN(MID LOWR LFT)”。在每个机井中可能把座舱从一个车厢框架转移到另一个车厢框架的每一个位置,都有底梁,例如延伸在两个机井之间的底梁40,所述座舱可以在该底梁上运行,并且,可以通过诸如在1995年11月29日提交的、已经公开的、申请号(律师行卷号OT-2286)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车厢/楼层锁定装置(未示出)把所述车厢框架锁定在该底梁上。可以通过诸如在1995年11月29日提交的、已经公开的、申请号(律师行卷号OT-2284)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座舱/车厢锁定装置(未示出)把每个座舱、例如座舱B锁定到任一个平台、例如平台30上。
图1至8显示根据本发明运行的区间电梯的所有各种状态,其中,三个座舱同时在三个机井中运行。在称为周期1的图1中,所述顶层和底层座舱已经到达它们各自的机井中的最低位置,并且,中层座舱已经到达其机井的上部位置。然后,在称为周期2的图2中,顶层和中层车厢框架交换座舱B和C,同时,座舱A在底层月台27卸下乘客并且重新装载乘客。在周期3,顶层和底层车厢框架运行到它们各自的机井中第二个最高位置,称为底层车厢框架13的2nd LO和顶层车厢框架25的SKY LO。然后,在周期4,中层和底层车厢框架交换座舱A和B,并且,乘客退出和进入在顶层车厢框架中的座舱C。在周期5(图5),底层和顶层车厢框架两者都运行到它们各自的机井中第二个最低位置,称为底层车厢框架13的底层高位置(GND HI)和顶层车厢框架25的第三区高位置(3rd HI)。在周期6(图6),中层和顶层车厢框架交换座舱A和C,同时,座舱B在底层月台27卸下乘客并且重新装载乘客。在周期7(图7),底层和顶层车厢框架两者都运行到它们各自的机井中的最高楼层位置,称为底层车厢框架13的第二区高位置(2nd HI)和顶层车厢框架25的SKY HI。在周期8(图8),座舱A在高层月台27卸下乘客并且重新装载乘客,并且,所述中层和底层车厢框架交换座舱B和C。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座舱在月台上时,在这些座舱中使用在传统的电梯中使用的正常的开门和关门顺序。
在下面的描述中,把奇数周期看做“运行”周期,而把偶数周期看做“转移”周期。在周期1结束时,建立周期2中转移座舱的条件以及周期3中车厢框架运行的方向。在图10中,当所有三个车厢框架正在它们的机井中运行时(图1),再三通过入口点44到达所述运行例程。第一测试步骤45确定到目前为止是否已经设置了标识偶数周期的建立的转移标记。最初,所述标记还未设置,因此,测试步骤45的否定的结果使程序到达测试步骤46,以便观察是否已经设置表示奇数周期的开始的运行标记。最初,所述标记还未设置,因此,测试步骤46的否定的结果使程序到达三个测试步骤47至49,以便观察所述三个电梯中是否还有任何电梯仍然在运行。如果所述电梯中任何一个(底层、中层或者顶层)仍然在运行,那么,有关的测试步骤的肯定的结果将使得能够通过返回点50回复到所述控制器中的其它程序过程。当所有三个车厢框架都已经停止运行时,所有三个测试步骤47至49的否定的结果将使程序到达步骤53,以便设定转移标记,使得能够为后面两个周期建立条件。一旦设置转移标记,立即通过返回点50到达其它程序过程。在通过图10的运行例程的接着的过程中,测试步骤45的结果是肯定的,因此,越过了图10的例程的剩余部分。
所述控制器通过转移点56周期性地到达图11中例示的转移例程。每逢所述电梯正在运行时,就不设置转移标记,所以,第一测试步骤57的结果是否定的,这使得能够通过返回点58到达其它程序过程。但是,一旦所有三个车厢框架都已经停止,测试步骤57的肯定的结果立即使程序到达一系列测试步骤58至61,以便观察是否已经设置了相应的周期标记。起初,在设置所述转移标记的第一个过程中,没有设置任何周期标记,所以,所有四个测试步骤58至61的否定的结果将使程序到达步骤62,以便为所有三个车厢框架设置车厢楼层锁定,如下文将描述的那样。然后,测试步骤63确定底层车厢框架的位置是否是底层低位置(图1和2)。如果不是底层低位置,那么,测试步骤64确定底层车厢框架的位置是否是第二区低位置(图3和4)。如果不是底层低位置,那么,测试步骤65确定底层车厢框架的位置是否是底层高位置(图7和8)。测试步骤63至65中的一个的肯定的结果将使得能够在相关的步骤66至68中设置相应的周期标记。如果所有三个测试步骤的结果都是否定的,那么,步骤69将设置周期8的标记。从图1开始,当所述车厢停止时,测试步骤63将是肯定的,使程序到达步骤66,设置周期2的标记,使得程序过程将通过转移点72进展到图12中例示的周期2子例程。在通过图11的转移例程的每一个接着的过程中,测试步骤57将是肯定的,测试步骤58将是否定的,测试步骤59将是否定的,测试步骤60将是肯定的、从而到达转移点72。
在图12中,周期2子例程具有第一测试步骤73,用来看看是否已经设置主标记(标识所述主机动副齿轮正在把座舱从一个车厢框架移动到另一个车厢框架的时间)。在通过图12的第一个过程中,将未设置所述标记,所以,第二测试步骤74确定是否已经设置辅助标记(表示所述辅助副齿轮正在接纳的平台上运行)。起初将未设置所述标记,所以,到达测试步骤75,以便确定是否已经设置表示所述辅助齿条正像图9中所示那样延伸的延伸标记。起初将未设置所述标记,所以,到达涉及座舱B的步骤77,以便把顶层车厢框架的座舱/车厢锁定装置复位,然后,涉及座舱C的步骤78将把中层车厢框架的座舱/车厢锁定装置复位。这使所述各座舱做好准备,以便能够把它们从一个车厢框架转移到另一个车厢框架。然后,步骤79确定是否已经把所有车厢/楼层锁定装置锁定,像用例如在上述系列号(律师行卷号OT-2286)专利申请中涉及的开关的位置检测器所指示的那样。如果所述车厢框架未被锁定,那么,测试步骤79的否定的结果将使程序通过返回点80到达所述控制器的其它程序过程。但是,如果所述锁定装置被锁定,那么,测试步骤81确定是否已经把所有座舱/车厢锁定装置打开,像用例如在上述系列号(律师行卷号OT-2284)的共同未决的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形式的开关的位置检测器所指示的那样。当测试步骤79和81的结果都是肯定的时,所述各座舱做好了被转移的准备。肯定的测试结果使程序到达涉及座舱B的步骤84,该步骤为位于顶层车厢框架第一平台右边的辅助副齿轮设置运行辅助反时针信号。这是图9中涉及的辅助副齿轮35。然后,涉及座舱C的步骤85为在中层车厢框架第二平台左边的辅助副齿轮设置运行辅助反时针信号。然后,步骤86设置伸展标记,以便改变通过图12中的例程的其它过程中的操作,并且,其它程序过程通过返回点80恢复到原样。
在通过图12的例程的下一个过程中,测试步骤73和74的结果将是否定的,而测试步骤75的结果将是肯定的,程序到达一对测试步骤89、90,在移动座舱B的最初阶段,看看顶层车厢框架的第一平台上的辅助齿条是否已经延伸到右边(如其上的开关所指示的),并且,在移动座舱C的最初阶段,看看中层车厢框架的第二平台上的辅助齿条是否已经延伸到左边。在使所述辅助齿条延伸之前,所述控制器将很可能几次经历图12的过程,使得测试步骤89或者90的否定的结果将使程序通过返回点80到达其它程序过程。但是,当两个齿条都被延伸时,测试步骤89、90两者的肯定的结果将使程序到达一对步骤91、92,分别为中层电梯的第一平台的左侧和顶层电梯的第二平台的右侧设置运行辅助顺时针信号和运行辅助反时针信号,以便继续分别把座舱B和C拖进中层和顶层车厢框架。然后,一对步骤93、94把在步骤84和85中设置的辅助命令信号复位。一对步骤95、96分别为在中层电梯的第一平台的左侧和在顶层电梯的第二平台的右侧的主副齿轮设置运行主信号,以便分别把座舱B和C完全拖进中层和顶层车厢框架。然后,步骤97使延伸标记复位,而步骤98设置所述辅助标记。
在通过图12的子例程的接着的过程中,测试步骤73的结果是否定的、而测试步骤74的结果是肯否定的,程序到达测试步骤101和102,在步骤101,看看座舱B的主齿条是否已经与中层车厢框架的第一平台的左侧的主副齿轮啮合,在步骤102,确定座舱C的主齿条是否已经与顶层电梯的第二平台的右侧的主副齿轮啮合。这些测试步骤可以随来自安装在其它车厢框架的开关的信号而定。也就是说,顶层座舱的第二平台中的开关可以提供这样的信号、它表示所述座舱已经移动到足以使主齿条与中层车厢框架的第一平台啮合的位置,并且,中层车厢框架的第二平台中的开关可以表示座舱C已经移动到足以使其主齿条与顶层车厢框架的第二平台中的主副齿轮啮合的位置。在系列号(律师行卷号OT-2320)的上述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更全面地描述了所有这些内容。当座舱B和C两者都已经移动到足以实现主齿条的啮合的位置时,测试步骤101和102的肯定的结果使程序到达涉及座舱B的步骤103和涉及座舱C的步骤104,步骤103将位于中层车厢框架的第一平台的左侧的辅助副齿轮复位,而步骤104将位于顶层车厢框架的第二平台的右侧的辅助副齿轮复位。然后,步骤105将所述辅助标记复位,而步骤106设置用来控制通过图12的其它过程的主标记,然后,通过返回点80到达所述控制器中的其它程序过程。
在通过图12的子例程的下一个接着的过程中,测试步骤73的结果是肯定的,程序到达涉及座舱B的测试步骤110,看看座舱B是否已经完全移动到中层车厢框架的第一平台中,并且,程序到达测试步骤110,看看座舱C是否已经完全移动到高层车厢框架的第二平台中。在设置所述主标记之后的最初几个通过图12的子例程的过程中,所述各座舱将还没有完成它们在各自的车厢框架上的移动,因此,测试步骤110和/或测试步骤111的否定的结果将导致通过返回点80到达其它程序过程。最后,所述两个座舱都将到达适当的位置,这样,测试步骤110和111的肯定的结果将使程序到达一对步骤112和113,以便将所述主副齿轮的运行信号复位。一对步骤114和115设置底层车厢上行的方向(这是图3、即周期3中底层车厢运行的方向)并且设置该底层车厢到达第二区低楼层的目标楼层。然后,步骤116设置中层车厢框架下行的方向,这是它在周期3期间将要移动的方向。一对步骤117和118设置顶层电梯上行的方向、这是它在周期3中将要运行的方向,并且,设置该顶层电梯到达高区低楼层的目标楼层,如图3中所示。然后,步骤119将把所述主标记复位,步骤120将把所述周期2的标记复位,步骤121将把所述转移标记复位,而步骤122将设置用来控制图10中进一步的程序过程的运行标记。
在图10中,在通过所述运行例程的接着的下一个过程中,由于将所述转移标记复位,所以,测试步骤45的否定的结果使程序到达测试步骤46,后者现在是肯定的,这使程序到达步骤126,它设置所有车厢框架的所有平台中座舱/车厢锁定。这将把座舱A、B、C中的每一个牢固地锁定到相应的平台上,这对于在周期2中其锁定未打开的座舱A是多余的,而对所述车厢框架的空的平台没有影响。然后,测试步骤127确定所有车厢框架中的座舱/车厢锁定装置是否都被锁定。这是通过来自位置检测器、例如相关的共同未决的专利申请中所述的开关的信号来实现的。如果这些测试步骤中的任何一个的结果是否定的,那么,通过返回点50到达其它程序过程。但是,当所有的门都关闭(尤其是座舱A的门)以及所有座舱(尤其是座舱B和C)都被锁定在适当的位置时,测试步骤127和128的肯定的结果使程序到达预扭转和打开子例程129,后者操作所有电梯马达、足以完全松开车厢/楼层锁定装置、使得可以使这些锁定装置缩回,如在1995年11月29日提交的、已经公开的、申请号(律师行卷号OT-2285)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那样。在预扭转和打开过程中,可以到达子例程的这样一些点、在这些点上、通过返回点回复到其它程序过程。当所述过程结束时,图10的例程进展到测试步骤130,后者确定所有车厢/楼层锁定装置是否都打开。如果未打开,那么,通过返回点50到达其它程序过程。当所有锁定装置都被打开时,步骤131设置所有电梯的运行命令,使它们能够响应先有技术中已知类型的运行控制器(未示出)而在机井中运行。然后,步骤132使运行标记复位,并且,通过返回点50回复到其它程序过程。
在通过图10的所述例程的接着的下一个过程中,测试步骤45和46的结果是否定的,程序到达测试步骤47至49,看看是否所述车厢中任何一个仍然在运行。在所述车厢正在它们各自的机井中来回运行的所有时间里,所有测试步骤47至49的结果将是肯定的,从而到达返回点50。在周期3结束时,这三个测试步骤的结果是否定的,使得能够在步骤53中再一次设置转移标记。在图11的转移例程中,在周期3结束时,测试步骤64的结果将是肯定的,使得能够设置周期4的标记,这使得能够通过转移点133到达周期4子例程。鉴于图1至8,显然,除了所有测试和步骤涉及在不同的配对的平台之间移动所述座舱之外,周期4子例程(以及周期6子例程和周期8子例程)和图12中所例示的是相同的,因此,不再进一步描述。
通过参考图1至8可以看出,本发明由于在非终点机井(这里是中层机井)中使用附加平台,所以,使得在所有情况下上行车厢能够利用中层车厢框架的中间平台,同时,在交错运行时下行的车厢将利用所述中层车厢框架的最下面的平台(图1和2的座舱B),并且,在介于所述交错运行的中间运行中,将利用所述中层车厢框架的最上面的平台(图5和6的座舱C)。但是,用另一种方法,从图1中的所述车厢具有不同的平台着手,所述中层车厢框架的中间平台可以用于下行座舱,同时,所述中层车厢框架的上面和下面平台也可以用于上行座舱。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如图1至12的实施例中可以看到的三个机井的情况,而且适用于具有任何数目的机井的类似的情况,只要其中所有中层机井(而不是最上面的和最下面的机井)具有附加平台电梯车厢框架。图13至20举例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鉴于上文对图1至8的描述,所述控制过程是清楚的。
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在每个机井中同时输送多于1个的座舱的情况,如图21至27中举例说明的那样。在这些图中示出三个机井,并且其中中层机井有五平台车厢框架。在这些图中其它机井有四平台车厢框架。也就是说,本发明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最高和最低机井每个电梯车厢有两个平台,而其它机井每个电梯车厢有两个之外再多一个的平台。在图21至27的实施例中,座舱不能处在车厢框架上相邻的平台,并且,正因为如此,月台之间的距离必须是平台高度的整数倍。
本发明还可以用于这样的系统中,其中,座舱离开机井,在月台上让乘客上电梯和下电梯,如图28至35中举例说明的那样。除了加上四个处在机井外月台上的、用来当其它车厢正在机井中运行时上、下乘客以及交换车厢框架的座舱之外,图28至35的实施例与图21至27的实施例是相同的。可以像在1995年11月29日提交的、已经公开的、申请号(律师行卷号OT-2297)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那样进行座舱从车厢框架到月台以及座舱从月台到车厢框架的转移。就图32中的座舱C和座舱G而论,为了适应这种转移,所述月台必须备有机动副齿轮,如图36中举例说明的那样。此处,除了底层车厢框架110(以及图28的顶层车厢框架111)在每个平台的右侧和左侧都需要辅助副齿轮35a、36b以及在每个平台的两侧都需要主副齿轮(未示出)之外,所述装置与图9中所介绍的相类似。除了辅助副齿轮35b、36a之外,每个月台还需要主副齿轮。应当指出,在座舱G的辅助齿条33a已经延伸到与底层右边下月台上辅助副齿轮36a相接触的位置的同时,图36中的座舱C的辅助齿条已经延伸到与车厢框架30a上的辅助副齿轮36b相接触的位置。
在图28至35的实施例中,在周期2(图29)和周期6(图33)中,当座舱在顶层车厢框架和中层车厢框架之间转移时,底层车厢框架和中层车厢框架之间也在进行座舱转移。如在周期4(图31)和周期8(图35)中那样,当座舱正在底层车厢框架和中层车厢框架之间转移时,顶层车厢框架和高区月台之间也正在进行座舱转移。在一些座舱正在机井中运行的时候,月台上的座舱的门打开,使乘客能够退出该座舱以及另一些乘客能够进入座舱。
图28至35的实施例的控制器可以使用图10的运行例程和图11的转移例程。然而,所述周期子例程虽然与关于图12中周期2所示的类似却更加复杂、以便适应把座舱转移到月台以及从月台转移出座舱的需要。图28至35的实施例的周期2子例程包括在车厢框架和月台之间转移座舱以及在车厢框架之间一次转移两个座舱。尽管如此,除了一种功能差别外,图37和38的周期2子例程仅仅包括图12中所示的周期2子例程的逻辑扩展,因此,此处不再进一步描述。当所述座舱已经完全被转移时,不将周期2标记复位、直至确信已经出现月台上任何座舱的开门过程为止。因此,在如图38中举例说明的周期2转移子例程结束时,在步骤135中设置月台标记,以代替在图12的步骤120中将周期2标记复位。如上所述,一旦所有座舱已经被转移,就设置运行标记、为车厢的下一次运行做准备。这时,在步骤135中(图38)设置月台标记。
在图39中,在控制器的执行例程的正常过程中,周期性地到达月台例程。通过进入点138到达所述例程,并且,第一步骤确定是否设置了月台标记。如果未设置月台标记,则越过图39的例程的上半部分。但是,一旦设置了月台标记,立即,一系列步骤140至143确定已经设置了哪些周期标记。假定已经设置了周期2标记,那么,测试步骤140的肯定的结果将使程序到达涉及图29和30的座舱D的步骤146,以便向底区右边上面月台的任何座舱提供右门打开的命令。然后,涉及图29和30的座舱C的步骤147向底区左边下面月台的无论哪个车厢提供左门打开的命令。然后,步骤148起动周期2的门定时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底区月台的门的打开(周期3开始时)和高区月台的门的打开时间(该门大概在周期3结束时关闭)是重叠的,因此,需要分开的定时器。一旦起动该定时器,立即,步骤149为所述底区定时器设置定时器标记,步骤150将月台标记复位,而步骤151将周期2标记复位。在通过图39的例程的接着的下一个过程中,测试步骤139的结果将是否定的,程序将越过所有测试和步骤140至151并且到达步骤155,以便确定是否已经设置底区月台的所述定时器标记。由于在步骤149中设置了该标记,所以,测试步骤155的肯定的结果使程序到达步骤156,看看底区门定时器是否已经过时。起初它将不过时,这样,测试步骤156的否定的结果将使程序通过返回点157到达其它程序过程。在通过图39的例程的接着的过程中,测试步骤139是否定的,测试步骤155是肯定的,而测试步骤156是否定的,直至所述定时器过时为止。然后,测试步骤156的肯定的结果将使程序到达一对子例程,使得能够将处在底区月台的座舱的门关闭(例如,图30至32中座舱C和D的门)。将所述门定时器设置在这样的时间范围内过时,即,该时间范围稍微短于所述电梯在它们的相应的机井中往返运行一次所花费的时间量。然后,步骤160将所述底区定时器标记复位。在通过图39的例程的接着的过程中,测试步骤139、155和测试步骤161都是否定的,从而越过所述月台例程的所有功能,并且,使得能够通过返回点157到达其它程序过程。图39的例程中通过测试步骤121至123以及141(未示出)的肯定的结果而可能到达那一部分是和上述功能相似的,因此,不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区定时器将用于周期6,而高区定时器将用于周期4和8。
在图28至35中,处在高区的两个座舱(J,K)可能处在机井的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和处在底区的两个座舱(A,B)可能处在机井的同一侧一样;所述高区和底区的座舱可能处在同一侧或者相对的两侧。在交错运行中,所述高区和地区车厢框架每次可能会在同一楼层回程,从而在一上一下的各自的两个休息室交换乘客。对于本发明来说,没有这种情况。
此处结合上述所有专利申请作为参考。
这样,虽然已经就本发明的示范性的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做出上述的和各种其它的改变、删除和增加。
权利要求
1.多层建筑物的区间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重叠的电梯机井,每个电梯机井有可以从相应的机井的低端运行到该相应的机井的高端的多平台电梯车厢框架,除了所述系统的所述机井中最下面的机井之外,该建筑物的中间建筑区的每个机井的低端作为所述机井中另一个机井的高端、并且与该另一个机井的高端邻接,除了所述系统的所述机井中最上面的机井之外,该建筑物的中间建筑区的每个机井的高端作为所述机井中另一个机井的低端、并且与该另一个机井的低端邻接,多个电梯座舱,所述车厢框架中的每一个有N个所述座舱,所述座舱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在所述车厢框架之间移动,一对所述车厢框架,一个可以在所述机井的所述最下面的机井中运行以及一个可以在所述机井的所述最上面的机井中运行,每一个所述车厢框架有每个车厢框架的座舱数目N的两倍那么多的平台,除了所述一对车厢框架外,所述系统中每个其它车厢框架有(2N+1)个平台,用于每个所述车厢框架的车厢运行装置,各自用来使相应的车厢框架沿着相应的机井按照两个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连续运行,各自使所述车厢框架运行、在指定方向的每次交错运行结束时、使所述一对车厢框架的平台与相应的邻接的机井中相关的车厢框架的最下面2N个平台对齐,并且,使所述车厢框架运行、在指定方向的介于所述交错运行中间的每次运行结束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车厢框架的平台与所述相关的车厢框架的最高的2N个平台对齐,以及转移装置,用来把所述座舱中的一个从所述车厢框架之一的一个平台转移到相邻的车厢框架的与所述一个平台对齐的平台,并且,用来把所述座舱中的另一个从所述邻接的车厢框架的另一个平台转移到所述一个车厢框架的与所述另一个平台对齐的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区间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目N是1,所述一对车厢框架各自有两个平台,以及所述系统中所述每个其它车厢框架有三个平台,以及所述车厢运行装置使所述车厢框架按照以下方式在所述机井中运行使在所述一对车厢框架中的一个上的按照所述两个方向之一运行的所有座舱与三平台车厢框架的中间平台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区间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运行装置使所述车厢框架按照以下方式在所述机井中运行还使在三平台车厢框架上按照所述两个方向中另一个方向运行的座舱与所述一对车厢框架中的所述一个车厢框架的空的平台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区间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目N是2,所述一对车厢框架各自有四个平台,以及所述系统中所述每个其它车厢框架有五个平台,以及所述车厢运行装置使所述车厢框架按照以下方式在所述机井中运行使在所述一对车厢框架中的一个上的按照所述两个方向之一运行的各座舱与五平台车厢框架的第二和第五平台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区间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运行装置使所述车厢框架按照以下方式在所述机井中运行还使在五平台车厢框架上按照所述两个方向中另一个方向运行的一对座舱与所述一对车厢框架中的所述一个车厢框架的一对空的平台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区间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电梯系统有三个机井以及一个具有(2N+1)个平台的车厢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区间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N=1以及所述一对车厢框架中每个车厢框架有两个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区间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N=2以及所述一对车厢框架中每个车厢框架有四个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区间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电梯系统有四个机井以及二个具有(2N+1)个平台的车厢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区间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N=1以及其中两个车厢框架各自有两个平台并且两个车厢框架各自有三个平台。
11.在具有至少三个重叠的电梯机井的建筑物中同时使多个电梯座舱在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运行的方法,除了所述系统的所述机井中最下面的机井之外,该建筑物的中间建筑区的每个机井的低端作为所述机井中另一个机井的高端、并且与该另一个机井的高端邻接,除了所述系统的所述机井中最上面的机井之外,该建筑物的中间建筑区的每个机井的高端作为所述机井中另一个机井的低端、并且与该另一个机井的低端邻接,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为每个机井提供可以从相应的机井的低端运行到该相应的机井的高端的多平台电梯车厢框架,b)为所述车厢框架中的每一个提供N个电梯座舱,所述座舱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在所述车厢框架之间转移,以及c)在所述车厢框架的交错的运行期间,在水平方向上把正在按照所述各方向中第一方向运行的顺序的座舱从所述车厢框架中的一个转移到所述车厢框架中的另一个的指定的平台中,而同时在水平方向上把正在按照所述各方向中第二方向运行的顺序的座舱从所述另一个车厢框架的在所述指定的平台上面的平台转移到所述一个车厢框架的平台上,在所述车厢框架的介于所述交错运行的中间的运行期间,在水平方向上把正在按照所述各方向中第二方向运行的顺序的座舱从所述另一个车厢框架的在所述指定的平台下面的平台转移到所述一个车厢框架的平台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为所述最下面的机井提供车厢框架以及为所述最上面的机井提供车厢框架,所述车厢框架有每个车厢框架的电梯座舱数目N的两倍那么多的平台,并且为每个其它机井提供具有(2N+1)个平台的车厢框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e)为每个机井提供一个座舱,所述步骤a)包括f)为所述每个其它机井提供三平台车厢框架,以及所述步骤c)包括g)把按照所述第一方向运行的座舱转移到所述车厢框架中所述另一个车厢框架的中间平台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有三个所述机井,并且所述步骤d)包括h)提供两个双平台车厢框架以及一个三平台车厢框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有四个所述机井,并且所述步骤d)包括i)提供两个双平台车厢框架以及两个三平台车厢框架。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e)为每个机井提供二个座舱,所述步骤a)包括f)为所述每个其它机井提供五平台车厢框架,以及所述步骤c)包括g)把按照所述第一方向运行的座舱转移到所述车厢框架中所述另一个车厢框架的第二和第四平台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有三个所述机井,并且所述步骤d)包括k)提供两个四平台车厢框架以及一个五平台车厢框架。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有四个所述机井,并且所述步骤d)包括1)提供两个四平台车厢框架以及两个五平台车厢框架。
19.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m)在所述系统中所述每个其它车厢框架的每次运行结束时,在水平方向上把座舱从所述每个其它车厢框架转移到所述一对车厢框架中一个车厢框架,并且,在水平方向上把座舱从所述一对车厢框架中一个车厢框架转移到所述每个其它车厢框架。
20.在具有至少三个重叠的电梯机井的建筑物中同时使多个电梯座舱在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运行的方法,除了所述系统的所述机井中最下面的机井之外,该建筑物的中间建筑区的每个机井的低端作为所述机井中另一个机井的高端、并且与该另一个机井的高端邻接,除了所述系统的所述机井中最上面的机井之外,该建筑物的中间建筑区的每个机井的高端作为所述机井中另一个机井的低端、并且与该另一个机井的低端邻接,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为每个机井提供可以从相应的机井的低端运行到该相应的机井的高端的多平台电梯车厢框架,b)为所述车厢框架中的每一个提供至少一个电梯座舱,所述座舱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在所述车厢框架之间转移,以及c)在所述系统中所述每个其它车厢框架的每次运行结束时,在水平方向上把座舱从所述每个其它车厢框架转移到所述一对车厢框架中一个车厢框架,并且,在水平方向上把座舱从所述一对车厢框架中一个车厢框架转移到所述每个其它车厢框架。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d)为每个机井提供一个座舱,所述步骤a)包括e)为所述每个其它机井提供三平台车厢框架,以及所述步骤c)包括f)把按照所述第一方向运行的座舱转移到所述车厢框架中所述另一个车厢框架的中间平台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d)为每个机井提供二个座舱,所述步骤a)包括e)为所述每个其它机井提供五平台车厢框架,以及所述步骤c)包括f)把按照所述第一方向运行的座舱转移到所述车厢框架中所述另一个车厢框架的第二和第四平台中。
全文摘要
区间电梯包括重叠的多个电梯机井(14、19、24);在每个机井中运行的电梯车厢框架(13、21、25),该车厢框架每携带一个座舱就包含两个平台,在除了最高处的机井和最低处的机井之外的机井中外加一个附加平台。这允许在三个或者更多个机井中同时向上运行的座舱(C)越过同时在这些机井中向下运行的座舱(A、B)。该座舱可以在机井中或在机井外月台区让乘客上、下电梯。实施例包括每个机井一个座舱和每个机井两个座舱;三机井和四机井。
文档编号B66B9/00GK1162565SQ9710207
公开日1997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17日
发明者F·H·巴克, J·比特, P·宾纳特, A·库尼, R·C·麦卡锡, B·A·鲍威尔, S·C·旺, G·W·维斯奇 申请人:奥蒂斯电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