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多种行距作业的秸秆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0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合多种行距作业的秸秆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还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牵引式的、适合与拖拉机的后动力输出轴连接使用的秸秆还田机。
背景技术
秸秆还田机是一种将收获后的粮食作物的秸秆粉碎后抛洒于地表的农业机械,拖拉机在前行时,将作物秸秆压倒,然后通过转动的锤爪或锤片将其粉碎,再通过旋耕或深翻将其埋于地下,它不仅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肥的积聚,而且解决了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经过多年的广泛调查,还田机多以粉碎玉米秸秆为主,而玉米的种植方式多种多样,有小麦收获前的套种,有小麦收获后的点播或直播,不同的种植农艺造成玉米的行距不同。公知秸秆还田机的牵引架或中置或偏置,只能使还田机在一种机型的拖拉机的牵引下适应一种种植农艺,由此限制了秸秆还田机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多种行距作业的秸秆还田机,以解决公知秸秆还田机的农艺适应性差,限制其推广应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适合多种行距作业的秸秆还田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牵引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部且可垂直传递动力的第一传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侧部可驱动粉碎刀棍转动的第二传动装置,所述机架沿纵向至少固定设有两根支撑梁,所述牵引架套设于所述支撑梁,所述机架与所述牵引架之间设有可使所述牵引架沿所述支撑梁移动的第一调节装置;所述机架沿纵向固定设有轨道,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箱体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可使所述第一传动装置沿所述轨道移动的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输入轴之间设有容许所述两轴改变轴向相对位置的联轴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机架沿纵向至少固定设有两根支撑梁,所述牵引架套设于所述支撑梁,所以牵引架相对于机架的纵向位置可以通过第一调节装置进行调节。牵引架用于与拖拉机的后悬挂装置进行连接,所以牵引架与机架的相对位置决定了拖拉机与秸秆还田机的相对位置,根据不同种植农艺条件下玉米的不同行距,适当调整拖拉机与秸秆还田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既保证了拖拉机的田间通过性,又保证了秸秆还田机不会横跨田埂,因而增强了秸秆还田机的农艺适应性。通常,拖拉机的后输出轴与秸秆还田机的输入轴是通过一个万向联轴器实现连接的,万向联轴器的使用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其输入、输出轴应该近似平行且位于同一个垂直面上,由于所述机架沿纵向固定设有轨道,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箱体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可使所述第一传动装置沿所述轨道移动的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输入轴之间设有容许所述两轴改变轴向相对位置的联轴器,所以,它可以在牵引架位置纵向调整后,使第一调节装置的输入轴的位置也作适应性调整,从而在使用时,保证连接于拖拉机的后输出轴与秸秆还田机的第一传动装置的输入轴之间的万向联轴器能够可靠地传递扭矩。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
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适合多种行距作业的秸秆还田机,如
图1所示,机架1沿纵向固定设有两根支撑梁11,牵引架2套设于所述支撑梁11,所述机架1与所述牵引架2之间设有第一调节装置7,所述第一调节装置7由丝杠螺母调节装置构成,这样转动固定于丝杆的手轮时,可以使牵引架2沿支撑梁11移动,从而可以调节牵引架与机架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拖拉机与秸秆还田机的相对位置,所以它可以根据不同种植农艺条件下作物的不同行距,进行适当调整,既保证了拖拉机的田间通过性,又保证了秸秆还田机不会横跨田埂,因而增强了秸秆还田机的农艺适应性。

图1和图2共同所示,所述机架1沿纵向固定设有轨道12,第一传动装置3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它由一个可垂直传递动力的齿轮箱构成,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的箱体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第二调节装置6,所述第二调节装置6也由丝杠螺母调节装置构成,转动固定于丝杠上的手轮,也可以使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沿所述轨道12移动,位置调整好后,用螺栓将第一传动装置3的箱体紧固于机架1。其作用是,在牵引架2做纵向调整后,第一传动装置3的输入轴的位置也可以适应性调整,从而在秸秆还田机使用时,保证连接于拖拉机的后输出轴与秸秆还田机的第一调节装置7的输入轴之间的万向联轴器能够可靠地传递扭矩。

图1所示,第二传动装置4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侧部,用于驱动粉碎刀棍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的输入轴之间设有联轴器5,它可以是万向连轴器,也可以是一个与所述两轴滑动连接的套筒,总之,它应当容许改变所述两轴的轴向相对位置,并能可靠地传递扭矩。其作用是,在第一传动装置3做位置调整时,第一传动装置3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的输入轴能够保证可靠地连接,而无需将其拆开更换部件。
本实用新型是在公知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改进,在与一定功率的拖拉机配套使用时,它可以根据不同种植农艺条件下作物的不同行距,进行自身结构的适当调整,既保证了拖拉机的田间通过性,又保证了秸秆还田机不会横跨田埂,增强了秸秆还田机的农艺适应性,使其更便于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适合多种行距作业的秸秆还田机,包括机架(1),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牵引架(2),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且可垂直传递动力的第一传动装置(3),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侧部可驱动粉碎刀棍转动的第二传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沿纵向至少固定设有两根支撑梁(11),所述牵引架(2)套设于所述支撑梁(11),所述机架(1)与所述牵引架(2)之间设有可使所述牵引架(2)沿所述支撑梁(11)移动的第一调节装置(7);所述机架(1)沿纵向固定设有轨道(12),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的箱体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可使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沿所述轨道(12)移动的第二调节装置(6);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的输入轴之间设有容许所述两轴改变轴向相对位置的联轴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多种行距作业的秸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5)是万向连轴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多种行距作业的秸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由一个齿轮箱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合多种行距作业的秸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7)由丝杠螺母调节装置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合多种行距作业的秸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6)由丝杠螺母调节装置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多种行距作业的秸秆还田机,其主要技术要点是,机架沿纵向至少固定设有两根支撑梁,牵引架套设于所述支撑梁,机架与所述牵引架之间设有可使所述牵引架沿所述支撑梁移动的第一调节装置;机架沿纵向固定设有轨道,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箱体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可使所述第一传动装置沿所述轨道移动的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输入轴之间设有容许所述两轴改变轴向相对位置的联轴器。根据不同种植农艺条件下作物的不同行距,它可以适当调整拖拉机与秸秆还田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既保证了拖拉机的田间通过性,又保证了秸秆还田机不会横跨田埂,因而增强了秸秆还田机的农艺适应性。
文档编号A01D82/00GK2930257SQ20062008748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9日
发明者李传良 申请人:李传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