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及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4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饲料添加剂及饲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糖脂的饲料添加剂、饲料以及使用这些的鸟类以及哺乳类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家畜的感染症使家畜的体重减少,或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等,会使其商品价值显著降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是牛、羊、山羊的乳腺炎、皮下肿瘤、脓血症、马的发疹、猪、鸡的关节炎,皮肤炎,败血症的原因菌。此外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suis)是猪的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的原因菌,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bovis)是牛的鼓胀症的原因菌。1940年代发现通过将抗生素少量添加到家畜饲料中可促进家畜的成长,自此以后作为促进家畜的成长或预防疾病的手段而在家畜的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被广泛开展起来。认为抗生素显示出预防家畜的病原菌感染、改善代谢、抑制肠内有害菌的增殖的作用,结果预防疾病、促进成长,但详细情况依然不清楚。另一方面,饲料中混合抗生素,结果使抗生素广范地散布在外环境,即便在畜产业中抗生素耐性菌的出现也成为问题。如,有报告称作为代表性的抗生素耐性菌MRSA(二甲氧基苯青霉素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在马等的家畜中也被发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向饲料添加抗生素被严格规定起来。如,欧洲在2006年为止全面禁止抗生素的词料,在日本可以使用的抗生素的数量也正阶段性地减少起来。此外,与这样的动向相适应,来自生产者的对抗生素的替代物的期望正变大起来。受到这样的替代抗生素的倾向,一部分中,使用乳酸菌生产的乳链菌肽、芽胞杆菌生产的伊枯草菌素等的多肽类以代替抗生素的动向也出现了。此外,期待作为乳化剂添加到罐装咖啡等中的糖脂即蔗糖酯类对芽胞杆菌等的抗菌作用而添加。此外,牛或羊等的反刍家畜在瘤胃内使饲料通过微生物消化.发酵,利用其发酵产生物存活。因此,由瘤胃产生甲烷是饲料的能量效率的损失。甚至,甲垸是对全球温室化带来影响的温室化气体,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的瘤胃内的甲烷生成是重要的。瘤胃内的甲烷生成菌利用氢将二氧化碳还原生成甲烷。甲烷对温室化的贡献率继二氧化碳之后次高,在总甲烷排放量中从反刍家畜排放的甲烷占15~20%。作为抗生素的莫能菌素等的离子载体类广泛用于反刍动物用饲料。莫能菌素对瘤胃微生物显示选择性抑制效果,结果使甲烷生成减少,具有促进丙酸生成的作用。丙酸与其它挥发性脂肪酸相比ATP生成率高,因此通过丙酸的生成促进,词料效率得到改善。由于这样的背景,人们期望开发添加于反刍动物用词料的莫能菌素等的替代物。作为替代物,研究有植物提取油(非专利文献1)、抗乳酸生成菌疫苗(非专利文献2)、抗乳酸生成菌鸡蛋抗体(非专利文献3)等。然而,这些技术残留有效果不一定、作为饲料的注册不被认可等的课题而未达到实用化。另一方面,以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或鼠李糖脂(RL)为首的糖脂具有以表面活性作用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性质,被意图开展如下所述的各种用途。如已知道使用含有MEL的脂质体提高基因的导入效率的技术(专利文献1)、用MEL阻碍含有耐药性等的基因的脂质体的形成,减少耐药性菌等的发生的方法(专利文献2)、将MEL作为抗炎剂及抗过敏剂的有效成分使用的技术(专利文献3)等。此外知道用鼠李糖脂提高天然纤维的吸水性的技术(专利文献4)、用鼠李糖脂从含有有害使用性有机化合物的非处理物分离所述有机化合物的技术(专利文献5)、通过用鼠李糖脂调制高密度冷热蓄热输送用的冰浆,防止冰的凝集及合一的技术(专利文献6)等。还有,MEL或鼠李糖脂的抗菌性虽然报道了一部分(非专利文献4、非专利文献5),但尚未就对于引起家畜的感染症的细菌的抗菌性进行研究,没有在畜产领域中应用MEL或鼠李糖脂的例子。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7472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15838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5-6801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2-10585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1-327803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2001-131538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Benchaaretal.,Can.J.Anim.Sci.86,91-96(2006)非专利文献2:Shuetal.,FEMSImmunology&MedicalMicrobiology,26(2),153-158(1999)非专利文献3:DiLorenzoetal.,J.Anim.Sci.,84,2178-2185(2006)非专利文献4:Fat.Sci.Technol.,91,363-366,19895非专利文献5:Biotechnol.,29,91-96,199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用于预防或治疗鸟类以及哺乳类尤其家畜的疾病的安全且简便的手段。本发明尤其将用于预防或治疗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家畜的感染症的手段作为课题。此外,本发明将改善反刍动物的瘤胃发酵、对抑制温室化气体的产生做出贡献、甚至提高词料效率作为课题。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及鼠李糖脂(RL)等的糖脂对引起家畜感染症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抗菌活性,以至完成了发明。进一步,本发明人发现,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及鼠李糖脂(RL)等的糖脂在瘤胃中抑制甲垸生成,并且促进丙酸生成,以至完成了发明。艮卩,本发明如下所述。(1)一种鸟类或哺乳类用的饲料添加剂,含有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及/或鼠李糖脂。(2)如(1)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用于家畜。(3)如(2)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家畜是鸡、猪或牛。(4)如(1)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用于反刍动物。(5)如(1)~(4)的任一项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甘露糖赤藓糖醇脂从属于假曲霉菌(Pseudozyma)属的酵母得到。(6)如(1)~(5)的任一项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鼠李糖脂从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属的细菌得到。(7)如(1)~(6)的任一项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用于疾病的预防或治疗。(8)如(7)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感染症。(9)如(8)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是属于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或链球菌(Streptococcus)属的细菌。(10)如(9)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suis)或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bovis)。(11)含有(1)~(10)的任一项记载的词料添加剂的饲料。(12)—种鸟类或哺乳类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鸟类或哺乳类摄取(11)中记载的词料。图1显示rl及mel对在瘤胃中的气体生成量以及组成的影响。图2显示rl及mel对在瘤胃中的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以及比例的影响。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的特征是含有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及/或鼠李糖脂(rl)。mel是糖脂型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具有甘露糖、赤藓醇以及脂肪酸结合的结构,以下述通式(1)表示。[化l]<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7</formula>在通式(1)中,Ri及RZ是各自独立、碳原子数325的脂肪族酰基。尤其理想的是,W及I^是各自独立、碳原子数5~14的脂肪族酰基。此外,R^及f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碳原子数513的脂肪族酰基。这些脂肪族酰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含支链状,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此外,RS及rA—个是乙酷基、另一个是氢,或者两个都是乙酰基。还有,rs及W都是乙酰基的mel叫做mel-a,r为氢、r"为乙酰基的mel叫做mel-b,r3为乙酰基、R4为氢的mel叫做mel-c。此外,本发明的词料添加剂中的MEL,可以仅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的混合物。本发明中使用的MEL可以培养菌类、尤其培养酵母类等的微生物而得到。例如,可以使用属于假曲霉菌属、念珠菌(Candia)属、克式担孢酵母(Kurtzmanomyces)属的酵母等。此外,也可以使用shizonellamdaiiogramnia。其中,理想的是使用属于假曲霉菌属的酵母。作为属于假曲霉菌属的酵母举例有Pseudozymaaphidis、Pseudozymaantarctica等。具体地,可以使用PseudozymaaphidisNBRC10182菌株、PseudozymaantarcticaNBRC10260菌株、PeudozymaantarcticaNBRC10736菌株。NBRC10182菌株、NBRC10260菌株、NBRC10736菌株是被登记在独立行政法人产品评价技术基盘机构的生物遗传资源部门(NBRC)的株。此外,MEL可以使用合成的或市售品。鼠李糖脂是糖脂型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具有鼠李糖和脂肪酸结合的结构。本发明中使用的鼠李糖脂没有特别限制,如可以使用具有下述通式(2)或通式(3)表示的结构的鼠李糖脂。OHR6在通式(2)中,R5表示氢原子、-CH2-[CH(OH)]m-CH2(OH)、-(XO)nH、或者碳原子数1~36的垸基、链烯基或脂肪族酰基。这里,烷基、链烯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含支链状,脂肪族酰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含支链状,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此外,m是08的整数,X表示亚乙基(工千Py)、亚丙基(y口匕。^乂)以及亚丁基(7'f的至少一种,n是l1000的整数。W是氢原子或2-癸烯酰基。RS和R6是独立的。8[化3]在通式(3)中,R7表示氢原子、-CH2-[CH(OH)]m-CH2(OH)、-(XO)nH、或者碳原子数1~36的烷基、链烯基或脂肪族酰基。这里,垸基、链烯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含支链状,脂肪族酰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含支链状,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此外,m是08的整数,X表示亚乙基(工于Py)、亚丙基(7口匕°1/乂)以及亚丁基(7"于l^乂)的至少一种,n是l1000的整数。RS是氢原子或2-癸烯酰基。117和R8是独立的。此外,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中的鼠李糖脂可以仅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的混合物。本发明中使用的鼠李糖脂可以培养细菌而得到。例如,可以使用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属、伯克霍尔德氏(Burkholderia)属的细菌等。其中,理想的是使用属于假单胞菌属的细菌。作为属于假单胞菌属的细菌举例有绿脓杆菌、绿针假单胞菌等。也可以使用PseudomonasSp。作为属于伯克霍尔德氏属的细菌举例有类鼻疽伯克氏菌等。这其中,使用绿脓杆菌特别理想。具体地,可以使用绿脓杆菌NBRC3924菌株、PseudomonasSp.DSM2874菌株等。NBRC3924菌株是被登记在独立行政法人产品评价技术基盘机构的生物遗传资源部门(NBRC)的菌株。DSM2874菌株是被登记在DeutscheSammulungvonMikroorganismenundZellkulturenGmbH(DSMZ)的菌株。此外,鼠李糖脂可以使用合成的或市售品。为了使用上述的微生物使之生产MEL以及鼠李糖脂,可以使用如下所述的方法。为生产MEL,只要在天然油脂类、脂肪酸、醇、酮类、烃类、正链状烷烃等的原料中选择适于所使用的微生物的原料,采用通常用于其微生物培养的培养温度进行培养即可。作为原料理想的是天然油脂类,可以使用大豆油、向日葵油、椰子油、棉籽油、玉米油、棕榈油等,其中大豆油尤其使用理想。此外,为了生产鼠李糖脂,只要在天然油脂类、脂肪酸、醇、酮类、烃类、正链状烷烃等的原料中选择适于所使用的微生物的原料,采用通常用于其微生物培养的培养温度进行培养即可。作为这样的方法,如可以使用日本专利特开平10-7579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不论是任一个情况,培养方法都不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静置培养、往复动式振荡培养、旋转动式振荡培养、发酵罐培养等的液体培养法或固体培养法。使用属于假曲霉菌属的酵母生产MEL时,只要在通常用于属于假曲霉菌属的酵母的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大豆油等的天然油脂类在2035。C下培养即可。又,使用属于假单胞菌属的细菌生产鼠李糖脂时,只要在通常用于属于假单胞菌属的细菌的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大豆油等的天然油脂类、葡萄糖等的糖类、乙醇等的醇类在2040。C下培养即可。此外,使用微生物生产MEL以及/或鼠李糖脂时,可以是对培养物进行精制、使用MEL以及/或鼠李糖脂的精制品,也可以离心分离培养物,使用含有MEL以及/或鼠李糖脂的分离物(画分)。此外,也可以原封不动地使用培养物,例如可以使用将培养液或固体培养物进行干燥.賴碎的物质等。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可以含有MEL以及鼠李糖脂的任一个,也可以含有这两种。此外,MEL以及/或鼠李糖脂的含量无特别限制,从得到充分的效果的观点来看,理想的是10质量ppm以上,更理想的是1质量%以上。此外,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除了MEL以及/或鼠李糖脂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含有对预防或治疗鸟类或哺乳类的疾病有效的成分、对促进反刍动物的'成长有效的成分、营养辅助成分、提高保存稳定性的成分等的任意成分。作为这样的任意成分,举例有肠球菌类、芽胞杆菌类、双歧杆菌类等的生菌剂;淀粉酶、脂肪酶等的酶;L-抗坏血酸、氯化胆碱、肌醇、叶酸等的维生素;氯化钾、柠檬酸铁、氧化镁、磷酸盐类等的矿物、DL-丙氨酸、DL-蛋氨酸、盐酸L-赖氨酸等氨基酸;富马酸、丁酸、乳酸、乙酸以及它们的盐类等的有机酸;乙氧基喹、二丁基羟基甲苯等的抗氧化剂;丙酸钙等的防霉剂;CMC、酪蛋白钠、聚丙烯酸钠等的粘结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脱水山梨糖醇酯等的乳化剂;虾青素、角黄素等的色素;各种酯、醚、酮类等的添香料。本发明的词料添加剂的剂型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粉末、液体、片剂等任意的形态。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可以通过混合MEL及/或鼠李糖脂、以及根据需要的任意成分制剂化来制造。此夕卜,MEL及鼠李糖脂对引起鸟类或哺乳类的疾病的细菌显示出抗菌活性,因此,本发明的词料添加剂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由这些细菌引起的鸟类或哺乳类的疾病。本发明的词料添加剂尤其适宜用于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感染症的预防或治疗。作为这样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例如举例有属于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动性球菌属、口腔球菌属、肠球菌属、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瘤胃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气球菌属、孪生菌属、粪球菌属、八叠球菌属、芽胞杆菌属、梭菌属、乳杆菌属、李斯特菌属、丹毒丝菌属、棒状杆菌属、红球菌属、丙酸杆菌属、真杆菌属、放线菌属、双歧杆菌属、分枝杆菌属、诺卡氏菌属、嗜皮菌属等属的细菌。本发明的词料添加剂尤其适宜用于由属于葡萄球菌属或链球菌属的细菌引起的疾病的预防或治疗,具体地说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猪链球菌、牛链球菌等引起的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本发明的词料添加剂可以与用于鸟类或哺乳类的饲料、宠物食品、宠物用营养补充剂(以下,称为饲料)的其他饲料成分混合用作鸟类或哺乳类用的饲料。饲料的种类或成分无特别限制。此外,本发明的饲料中也可以加入可在饲料添加剂中添加的上述任意成分来调制。此外,本发明的饲料也可用作预防或治疗鸟类或哺乳类的疾病的饲料。本发明的词料中的MEL以及/或鼠李糖脂的含量根据给予的动物的种类、健康状态、饲料的种类、饲料成分、年龄、性别、体重等适当调节,无特别限制,每干燥物质量,理想的是1-10000质量ppm,进一步理想的是10-10000质量ppm,进一步理想的是10~1000质量ppm。本发明的饲料可以将饲料添加剂原封不动地添加到饲料成分中混合制作。此时,使用粉末状、固体状的饲料添加剂时,为了使混合变得容易,也可以使饲料添加剂成为液状或凝胶状的形态。此时,可以使用水、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的植物油、液体动物油、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垸酮、聚丙烯酸等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液体载体。此外,为保持饲料中的MEL以及/或鼠李糖脂的均一性,混合藻酸、藻酸钠、苍耳烷胶、酪蛋白钠、阿拉伯胶、瓜尔胶、罗望子种子多糖类等的水溶性多糖类也比较理想。摄取本发明的词料的动物种类是鸟类或哺乳类。如,可以用于家畜或犬、猫等的宠物。本发明的饲料尤其适于家畜,特别适于鸡、猪、牛的饲养。此外,对反刍动物的饲养也合适。例如,本发明的词料适合牛、山羊、羊等的词养。摄取的饲料的量可以根据动物的种类、体重、年龄、性别、健康状态、饲料成分等适当调节。摄取词料的方法及饲养的方法可以根据动物的种类采取通常采用的方法。实施例抗菌性的评价<1>MEL的生产(1)假曲霉菌属酵母的培养(前培养)将10ml马铃薯右旋糖培养基放入试管中,用硅塞堵住。高压灭菌器灭菌后,接种PseudozymaaphidisNBRC10182,30。C下振荡培养24小时。(主培养)将含有离子交换水、大豆油8%、NaNO30.2%、KH2PO40.02%、MgS04.7H200.02%、酵母提取物0.1%的培养基50ml放入500ml锥形烧瓶中,用硅塞堵住,用高压灭菌器灭菌。往其中加入前述的NBRC10182的前培养液,30°C/220rpm振荡培养7天。(2)MEL的提取.職iJ(萃取)用分液漏斗取主培养中得到的培养液50ml,用等量的乙酸乙酯进行2次萃取,加上乙酸乙酯蒸馏除去溶剂。之后,在25ml甲醇中溶解,以50ml的己烷清洗2次后蒸馏除去甲醇,得到MEL的粗精制物(由后述的蒽酮反应纯度为69%)。(精制)上述粗精制物lg溶解于少量的氯仿中,用二氧化硅凝胶柱分离。用氯仿500ml、氯仿/乙酸乙酯=4/1500ml、丙酮500ml、甲醇500ml依次流过分离。将各分离物用薄层色谱法展开(展开溶剂CHCl3/MeOH/水-65/15/2),筛选下述文献1)中记载的显示各种MEL的Rf值(RfK).52、0.58、0.63、0.77)的分离物,综合这些分离物作为标准样品。1)Agric.Biol.Chem.,54(1)31-36,1990(纯度测定蒽酮反应)将已被乙酸乙酯稀释为适当浓度的粗精制物放入试管中,蒸馏除去溶剂。往其中加入蒽酮试剂(0.2%蒽酮、75%硫酸液)5ml,沸水中反应10分钟,测定620nm的吸收。依靠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进行粗精制物的纯度计算。<2>鼠李糖脂的生产(1)假单胞菌属菌的培养(前培养)12将10ml马铃薯右旋糖培养基放入试管中,用硅塞堵住。高压灭菌器灭菌后,接种绿脓杆菌NBRC3924,3(TC下振荡培养24小时。(主培养)将含有离子交换水、CaCO30.2%、K2HPO40.05%、MgS04*7H200.05%、酵母提取物0.5%、大豆粉0.5%的培养基50ml放入500ml锥形烧瓶中,用硅塞堵住,用高压灭菌器灭菌。往其中加入过滤灭菌了的乙醇lml及前述的NBRC3924的前培养液,每2天加入过滤灭菌了的乙醇0.75ml,28。C/220rpm振荡培养8天。(2)鼠李糖脂的萃取*精制(萃取)分液漏斗取主培养中得到的培养液50ml,用甲醇/氯仿=1/1进行2次萃取,加上有机层蒸馏除去溶剂,得到鼠李糖脂的粗精制物(由后述的蒽酮反应纯度为55%)。(精制)上述主培养中得到的培养液450ml调制为pH3,通过离心分离除去菌体。使上清液通过装入TSKgelDEAE-卜3八°一少650M的柱,该柱已用0.5MTris-HCl缓冲液(pH9.0)进行前处理,之后用0.5MTris-HCl缓冲液(pH9.0)清洗柱。在NaCl浓度00.4M(0.5MTris-HCl缓冲液(pH9.0))的范围以梯度方式以2.3ml/分通过柱,使被凝胶捕捉的鼠李糖脂洗脱而分离。将各分离物用薄层色谱法展开(展开溶剂CHCl3/MeOH〃K=65/25/4),筛选下述文献2)中记载的显示各种鼠李糖脂的Rf值(Rf^0.32、0.52)的分离物,用甲醇/氯仿-1/1萃取,将这些分离物合在一起蒸馏除去溶剂,作为标准样品。2)BiotechnologyLetters54(12)1213-1215,1997(纯度测定蒽酮反应)将已被甲醇稀释为适当浓度的粗精制物放入试管中,蒸馏除去溶剂。其中加入蒽酮试剂(0.2%蒽酮、75%硫酸液)5ml,沸水中反应10分钟,测定620nm的吸收。依靠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进行粗精制物的纯度计算。<3>抗菌性的评价关于MEL以及鼠李糖脂,以下述要点测定表1所示的各种细菌的最小发育阻碍浓度(MIC)。各种细菌的前培养使用感受性测定用肉汤培养基(日水)进行。用生理盐水调制为培养液的菌浓度成为约1.0xl05~106CFU/ml之后,将各种细菌接种到测定培养基中。作为测定培养基,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感受性测定用培养基(曰水),针对猪链球菌、牛链球菌使用血液琼脂培养基(心浸液培养基日水,绵羊无菌脱纤维血液kohjinbio)。关于培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需氧培养,对猪链球菌、牛链球菌用5%二氧化碳培养,无论哪一个都在37C下进行约20小时。培养结束后,测定MIC。MEL使用〈1〉中得到的MEL的粗精制物(纯度69%),鼠李糖脂使用<2>中得到的鼠李糖脂的粗精制物(纯度55%)。此夕卜,为比较,对蔗糖酯(蔗糖癸酸酯SIGMA-ALDRICHJapan品)、甘露糖(和光纯药工业品)、鼠李糖(SIGMA-ALDRICHJapan品)也测定了MIC。结果在表1表示。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MEL及鼠李糖脂与相同糖脂的蔗糖癸酸酯相比较,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芽胞杆菌属的细菌显示出数倍数十倍高的抗菌活性。另一方面,作为糖脂的构成体的甘露糖以及鼠李糖没有显示抗菌活性。由此,通过使鸟类或哺乳类摄取MEL及鼠李糖脂来饲养,可以期待预防或治疗由上述各种细菌引起的疾病的效果。气体及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量的评价<1>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的生产(1)假曲霉菌属酵母的培养(前培养)将10ml马铃薯右旋糖培养基放入试管中,用硅塞堵住。高压灭菌器灭菌后,接种PseudozymaaphidisNBRC10182,30°C下振荡培养24小时。(主培养)将含有离子交换水、大豆油8%、NaNO30.2%、KH2PO40.02%、MgS04.7H200.02%、酵母提取物0.1%的培养基50ml放入500ml锥形烧瓶中,用硅塞堵住,用高压灭菌器灭菌。往其中加入前述的PseudozymaaphidisNBRC10182的前培养液,30°C/220rpm振荡培养10天。(2)MEL的精制(精制)在上述培养液50ml加入1NHC1调节为pH3之后,通过离心分离除去上清液。沉淀部分中加入纯水50ml搅拌之后,在进行一次离心分离操作,回收沉淀部分。将沉淀部分溶解于10ml的MeOH之后,再加入10ml的己垸进行清洗(3次)。在清洗后的MeOH溶液中加入10ml水,用氯仿10ml进行MEL的萃取操作(3次)。与氯仿层合在一起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粗精制物。由蒽酮反应纯度90%。(标准样品)上述粗精制物lg溶解于少量的氯仿中,用二氧化硅凝胶柱分离。用氯仿500ml、氯仿/乙酸乙酯=4/1500ml、丙酮500ml、甲醇500ml依次流过分离。将各分离物用薄层色谱法展开(展开溶剂CHCl3/MeOH"K=65/15/2),筛选Agric.Biol.Chem.,54(1)31-36,1990中记载的Rf值的分离物(显示各种MEL的Rf值,RfK).52、0.58、0.63、0.77),综合这些作为标准样品。(纯度测定蒽酮反应)将己被乙酸乙酯稀释为适当浓度的粗精制物放入试管中,蒸馏除去溶剂。往其中加入蒽酮试剂(0.2%蒽酮、75%硫酸液)5ml,沸水中反应10分钟,测定620nm的吸收。依靠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进行粗精制物的纯度计算。<2>鼠李糖脂(RL)将BioFuture有限公司制造的BFL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干燥并使用。<3>鼠李糖脂(RL)及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对瘤胃内产生的气体生成及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影响(1)试样将上述的鼠李糖脂(RL)及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用于试验。培养接种体使用了北海道大学北方生物圈牧场科学中心生物生产研究农场所有的从Holstein种母牛(装有瘤胃套管)采取的瘤胃液(4层纱布滤液)。接种体用McDougal的人工唾液(pH6.8)稀释为2倍后使用。(2)(培养)试验培养液浓度以RL设定为500yg/ml、以MEL设定为500yg/ml,实施培养。RL、MEL各0.05g分别溶解于lml的乙醇,各100yl添加到亨盖特管中。放置数小时,使乙醇挥发。在其中作为培养基质加入玉米淀粉0.15g、混合饲料粉末0.025g及果树草干草粉末0.025g。加入上述的稀释瘤胃液10ml,在顶空(headspace)中边吹入氮气,边盖上丁基橡胶盖和塑料螺旋盖,用水浴进行厌氧培养(37°C、18小时)。处理为无添加(只有乙醇对照区)、添加RL(RL区)及添加MEL(MEL区),分别进行5倍(5連)培养。(2)分析用TCD气相色谱法分析甲垸、氢、二氧化碳。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组成用FID气相色谱法测定。(4)结果(i)气体生成在RL区和MEL区,培养18小时后的总气体量都减少(分别减少51%及48%)。其中,甲烷的减少尤其显著,在RL区和MEL区中分别减少96%以及99%,甲烷几乎没有生成。二氧化碳在RL区和MEL区中分别减少37。/。以及35。/。。观察在总气体中所占的比例,就甲烷而言,与对照区的23.7%相比,在RL区降低为2.P/。,在MEL区降低为0.3%。结果在表2及图1显示。16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tabla,b,c:不同符号之间有显著差异b与c之间具有和a与b之间相同的显著差异斜体相对于对照具有显著差异(ii)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生成总VFA浓度虽然并没有由处理引起的影响,但各VFA产生的甲垸变化很大。即,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以及异戊酸浓度由于添加RL以及添加MEL显著降低。另一方面,丙酸浓度显著增加(在RL区增加85。/。、在MEL区增加53。/。)。各酸的摩尔比例,丙酸增加(25.8%增加到46.7%及41.1%)、乙酸和丁酸降低(60.9%分别降低到49.7%及53.4%、10.6%降低到2.0%及5.0%),都显著。尤其,丙酸比例上升到在通常的瘤胃见不到的程度。结果在表3及图2显示。17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a,b,c:不同符号之间有显著差异b与c之间具有和a与b之间相同的显著差异斜体相对于对照具有显著差异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可以通过将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混合到饲料中使鸟类或哺乳类摄取,预防或治疗疾病。具体地,可以预防或治疗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感染症。含有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的饲料可以适用于鸡、猪、牛等的家畜的饲养中。此外,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生物分解性很高,对生物体及环境的安全性很高。此外,可以通过将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混合到饲料中使反刍动物摄取,抑制甲烷生成并且促进丙酸生成,结果可以促进反刍动物的成长,改善饲料效率。含有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的饲料可以适用于牛、山羊、羊等的反刍动物的饲养中。此外,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生物分解性很高,对生物体及环境的安全性很高。权利要求1.一种鸟类或哺乳类用的饲料添加剂,含有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及/或鼠李糖脂。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用于家畜。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家畜是鸡、猪或牛。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词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用于反刍动物。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甘露糖赤藓糖醇脂从属于假曲霉菌属的酵母得到。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鼠李糖脂从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属的细菌得到。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用于疾病的预防或治疗。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感染症。9.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词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是属于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属或链球菌(Streptococcus)属的细菌。10.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suis)或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bovis)。11.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记载的饲料添加剂的饲料。12.—种鸟类或哺乳类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鸟类或哺乳类摄取权利要求ll中记载的饲茅斗。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用于预防或治疗鸟类或哺乳类尤其用于预防或治疗家畜的疾病的安全且简便的手段。尤其提供预防或治疗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家畜的感染症的手段。此外,改善反刍动物的瘤胃发酵、对抑制温室化气体的发生做贡献,进一步提高饲料效率。使鸟类或哺乳类摄取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及/或鼠李糖脂(RL)。文档编号A23K1/16GK101528050SQ200780038708公开日2009年9月9日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1日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7日发明者伊藤真治,小林泰男,铃木邦子申请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