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9515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生产母种;2)原种培养;3)接种发菌;4)出菇采收。其中在制作生产母种时用柠檬酸酸化处理,在原种培养时用食醋酸化处理,在接种时要把原种破碎、加入营养补充剂混合融合后进行接种发菌,本发明利用猴头菌的特性进行栽培,破碎菌丝融合后菌丝再生重组能力极强,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培养出猴头菇菇形大、产量高、组织细密、结实、口感脆,产量在每个1公斤左右,最大能达到36公斤。
【专利说明】一种猴头薛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的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猴头燕(Hericium erinaceus),因子实体形状酷似小猴子的头而得名。又称猴头菌、猴头蘑、猥菌、对口蘑、喝巴拉(藏名)、山伏菌(日本)和熊头菌(欧洲)。猴头菇是我国著名的菜肴,人们把猴头菇、熊掌、鱼翅、燕窝列为四大名菜,明清二代将猴头菇列为贡品。猴头菇性平味甘,能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治疗神经衰弱,对胃粘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帮助溃疡愈合。综上所述猴头菇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深受大众青睐。
[0003]传统的猴头菇的生产途径主要有三种:一、人工栽培;二、固体发酵,用固体培养基培养猴头菇菌丝体,以获得次生代谢产物;三、液体深层发酵;传统的生产方法所生产的猴头菇菇形小、产量低,一般的产量在每个0.2公斤左右,猴头菇不配入其他鲜味佐料,口感欠佳,咀嚼时有棉花感。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量高、菇形大、组织细密、结实、口感好的猴头菇栽培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I)制作生产母种;
[0008]马铃薯200克切片,放入1000毫升水当中沸煮20分钟过滤,通过纱布过滤,提取1000毫升的马铃薯汁,加入葡萄糖20克,加入琼脂20克,加入0.5克MgS04.7H20,1克KH2P04,再小火沸煮琼脂融化后,配制成试管培养基,用柠檬酸调PH值为6.5,装入试管,放入高压锅灭菌,保持压力1.1公斤每平方,40分钟后,取出,试管倾斜45度,冷却,备用,植入猴头菇母菌,在25°C恒温环境下培养,3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15-20天满管,作生产母种用;
[0009]2)原种培养;
[0010]A、取木屑、麸皮、石膏粉和其它营养质成分配制成培基料,按培养基料与水的料水比为1: 1.2~1: 1.4加水配制,用食醋调PH值为3~3.5,闷料3~4小时,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制成培养基料袋;
[0011]B、在培养基料袋中挖洞,洞深8~10cm,洞口直径为1.5cm,塑料膜封盖,将培养基料袋进行灭菌处理,在消毒环境中让培养基料袋自然冷却;
[0012]C、在无菌条件下,按每试管母种接5~6袋,将母种接种到培养基料袋中,然后转移到暗环境的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保持25°C恒温,培养25~30天至菌丝满袋,作为原种使用;
[0013]3)接种发菌;
[0014]D、按与培养基料相同的配方配制栽培种,准备培养筒并进行灭菌处理;
[0015]E、刮除原种表层老化菌丝,将发满菌丝的菌袋破碎,加入营养补充剂,与栽培种进行混合,装入培养筒中;
[0016]F、转移到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土 TC下,空气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光照为200~3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培养18~22天,为融合期;
[0017]将培养筒上端开两个出菇口,插上圆形的塑料套,高为3cm,直径为10cm,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5±1°C下,空气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光照为200~3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培养12~17天,为显蕾期;
[0018]培养室升温,温度控制在26± I°C,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光照为200~3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继续培养16~20天,为原基出菇期;
[0019]4)出菇采收,在菇体发育成熟初期或中期,菌盖直径达到15~20cm,菌刺控制5cm即可采收,第二潮菇,15~17天后进行子实体采收。
[0020]进一步,所述灭菌处理,是指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
[0021]所述常压灭菌在灭菌锅中进行,温度为100°C,保持6h~8h,停止加热,待温度降到70~80°C时出锅;
[0022]所述高压灭菌在高压锅中进行,加热升温至高压锅中压力为1.2~15.kg/cm2,保持2~3h,然后停止加热,焖6~8h。
[0023]进一步,所述培养基料或栽培种由60重量份数的木屑、15重量份数的麸皮、15重量份数的米糠、5重量份数的黄豆粉、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3重量份数的碳酸钙均匀混合而成。
[0024]进一步,所述培养基料或栽培种由40重量份数的木屑、12重量份数的麸皮、38重量份数的棉籽壳、8重量份数的黄豆粉、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均匀混合而成。
[0025]进一步,所述培养基料或栽培种由54重量份数的酒渣、20重量份数的木屑、12重量份数的麸皮、10重量份数的豆腐渣、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2重量份数的碳酸钙均匀混合--? 。
[0026]进一步,所述试管为Φ 18mmX 180mm的玻璃试管。
[0027]进一步,所述培养基料袋为Φ30ι?πιΧ300~330mm的聚乙稀袋或用于高压灭菌的聚丙稀袋。
[0028]进一步,所述消毒环境是预先用高效、安全的电子灭菌器进行消毒的冷却场所。
[0029]进一步,所述的培养筒包括圆柱形筒,中部设置透气管,从圆柱形筒的两端伸出,圆柱形筒内的透气管上均匀设置多个透气孔,伸出培养筒的进气的两端设置用过滤棉制成的通气过滤塞。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培养出猴头菇菇形大、产量高、组织细密、结实、口感脆,产量在每个I公斤左右,最大能达到36公斤,为世界之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培养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3]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培养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使用的培养筒,包括圆柱形筒I,中部设置透气管2,从圆柱形筒I的两端伸出,圆柱形筒I内的透气管2上均匀设置多个透气孔3,伸出培养筒的进气2的两端设置用过滤棉制成的通气过滤塞4。
[0034]实施例1:
[0035]马铃薯200克切片,放入1000毫升水当中沸煮20分钟过滤,通过纱布过滤,提取1000毫升的马铃薯汁,加入葡萄糖20克,加入琼脂20克,加入0.5克MgS04.7H20,1克KH2P04,再小火沸煮琼脂融化后,配制成试管培养基,用柠檬酸调PH值为6.5,装入试管,放入高压锅灭菌,保持压力1.1公斤每平方,40分钟后,取出,试管倾斜45度,冷却,备用,植入猴头菇母菌,在25°C恒温环境下培养,3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15-20天满管,作生产母种用;
[0036]2)原种培养;
[0037]A、取60重量份数的木屑、15重量份数的麸皮、15重量份数的米糠、5重量份数的黄豆粉、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3重量份数的碳酸钙均匀混合配制成培基料,按培养基料与水的料水比为1: 1.2加水配制,用食醋调PH值为3,闷料3小时,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制成培养基料袋;
[0038]B、在培养基料袋中挖洞,洞深8cm,洞口直径为1.5cm,塑料膜封盖,将培养基料袋进行灭菌处理,在消毒的环境中让培养基料袋自然冷却;
[0039]C、在无菌条件下,按每试管母种接5~6袋,将母种接种到培养基料袋中,然后转移到暗环境的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保持25°C恒温,培养25天至菌丝满袋,作为原种使用;
[0040]3)接种发菌;
[0041 ] D、取60重量份数的木屑、15重量份数的麸皮、15重量份数的米糠、5重量份数的黄豆粉、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3重量份数的碳酸钙均匀混合配制栽培种,准备如图1所示的培养筒并进行灭菌处理;
[0042]E、刮除原种表层老化菌丝,将发满菌丝的菌袋破碎,加入营养补充剂,与栽培种进行混合,装入如图1所示的培养筒中;
[0043]F、转移到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土 TC下,空气湿度保持在65%左右,光照为2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培养18天,为融合期;
[0044]将培养筒上端开两个出菇口,插上圆形的塑料套,高为3cm,直径为10cm,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5土 1°C下,空气湿度保持在75%左右,光照为2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培养12天,为显蕾期;
[0045]培养室升温,温度控制在26± 1°C,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光照为2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继续培养16天,为原基出菇期;
[0046]4)出菇采收,在菇体发育成熟初期或中期,菌盖直径达到15cm,菌刺控制5cm即可采收,第二潮菇,15~17天后进行子实体采收。
[0047] 实施例2:
[0048]I)制作生产母种;
[0049]马铃薯200克切片,放入1000毫升水当中沸煮20分钟过滤,通过纱布过滤,提取1000毫升的马铃薯汁,加入葡萄糖20克,加入琼脂20克,加入0.5克MgS04.7H20,1克KH2P04,再小火沸煮琼脂融化后,配制成试管培养基,用柠檬酸调PH值为6.5,装入试管,放入高压锅灭菌,保持压力1.1公斤每平方,40分钟后,取出,试管倾斜45度,冷却,备用,植入猴头菇母菌,在25°C恒温环境下培养,3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15-20天满管,作生产母种用;
[0050]2)原种培养;
[0051 ] A、取40重量份数的木屑、12重量份数的麸皮、38重量份数的棉籽壳、8重量份数的黄豆粉、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均匀混合配制成培基料,按培养基料与水的料水比为1: 1.3加水配制,用食醋调PH值为3.2,闷料3.5小时,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制成培养基料袋;
[0052]B、在培养基料袋中挖洞,洞深9cm,洞口直径为1.5cm,塑料膜封盖,将培养基料袋进行灭菌处理,在消毒的环境中让培养基料袋自然冷却;
[0053]C、在无菌条件下,按每试管母种接5~6袋,将母种接种到培养基料袋中,然后转移到暗环境的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保持25°C恒温,培养25-30天至菌丝满袋,作为原种使用;
[0054]3)接种发菌;
[0055]D、取40重量份数的木屑、12重量份数的麸皮、38重量份数的棉籽壳、8重量份数的黄豆粉、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均匀混合配制栽培种,准备如图1所示的培养筒并进行灭菌处理;
[0056]E、刮除原种表层老化菌丝,将发满菌丝的菌袋破碎,加入营养补充剂,与栽培种进行混合,装入如图1所示的培养筒中;
[0057]F、转移到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土 TC下,空气湿度保持在68%左右,光照为25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培养20天,为融合期;
[0058]将培养筒上端开两个出菇口,插上圆形的塑料套,高为3cm,直径为10cm,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5土 1°C下,空气湿度保持在78%左右,光照为25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培养15天,为显蕾期;
[0059]培养室升温,温度控制在26± 1°C,空气湿度保持在85%左右,光照为25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继续培养18天,为原基出菇期;
[0060]4)出菇采收,在菇体发育成熟初期或中期,菌盖直径达到18cm,菌刺控制5cm即可采收,第二潮菇,15~17天后进行子实体采收。
[0061]实施例3:
[0062]I)制作生产母种;
[0063]马铃薯200克切片,放入1000毫升水当中沸煮20分钟过滤,通过纱布过滤,提取1000毫升的马铃薯汁,加入葡萄糖20克,加入琼脂20克,加入0.5克MgS04.7H20,1克KH2P04,再小火沸煮琼脂融化后,配制成试管培养基,用柠檬酸调PH值为6.5,装入试管,放入高压锅灭菌,保持压力1.1公斤每平方,40分钟后,取出,试管倾斜45度,冷却,备用,植入猴头菇母菌,在25°C恒温环境下培养,3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15-20天满管,作生产母种用;
[0064]2)原种培养;
[0065]A、取54重量份数的酒洛、20重量份数的木屑、12重量份数的麸皮、10重量份数的豆腐渣、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2重量份数的碳酸钙均匀混合配制成培基料,按培养基料与水的料水比为1: 1.4加水配制,用食醋调PH值为3.5,闷料4小时,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制成培养基料袋;
[0066]B、在培养基料袋中挖洞,洞深10cm,洞口直径为1.5cm,塑料膜封盖,将培养基料袋进行灭菌处理,在消毒的环境中让培养基料袋自然冷却;
[0067]C、在无菌条件下,按每试管母种接5~6袋,将母种接种到培养基料袋中,然后转移到暗环境的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保持25°C恒温,培养30天至菌丝满袋,作为原种使用;
[0068]3)接种发菌;
[0069]D、取54重量份数的酒洛、20重量份数的木屑、12重量份数的麸皮、10重量份数的豆腐渣、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2重量份数的碳酸钙均匀混合配制栽培种,准备如图1所示的培养筒并进行灭菌处理;
[0070]E、刮除原种表层老化菌丝,将发满菌丝的菌袋破碎,加入营养补充剂,与栽培种进行混合,装入如图1所示的培养筒中;
[0071]F、转移到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土 TC下,空气湿度保持在70%左右,光照为3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培养22天,为融合期;
[0072]将培养筒上端开两个出菇口,插上圆形的塑料套,高为3cm,直径为10cm,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5土 1°C下,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光照为3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培养17天,为显蕾期;
[0073]培养室升温,温度控制在26± 1°C,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光照为3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继续培养20天,为原基出菇期;
[0074]4)出菇采收,在菇体发育成熟初期或中期,菌盖直径达到20cm,菌刺控制5cm即可采收,第二潮菇,15~17天后进行子实体采收。
[007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生产母种; 马铃薯200克切片,放入1000毫升水当中沸煮20分钟过滤,通过纱布过滤,提取1000毫升的马铃薯汁,加入葡萄糖20克,加入琼脂20克,加入0.5克MgSO4.7H20,1克KH2PO4,再小火沸煮琼脂融化后,配制成试管培养基,用柠檬酸调PH值为6.5,装入试管,放入高压锅灭菌,保持压力1.1公斤每平方,40分钟后,取出,试管倾斜45度,冷却,备用,植入猴头菇母菌,在25°C恒温环境下培养,3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15-20天满管,作生产母种用; 2)原种培养; A、取木屑、麸皮、石膏粉和其它营养质成分配制成培基料,按培养基料与水的料水比为1: 1.2~1: 1.4加水配制,用食醋调PH值为3~3.5,闷料3~4小时,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制成培养基料袋; B、在培养基料袋中挖洞,洞深8~10cm,洞口直径为1.5cm,塑料膜封盖,将培养基料袋进行灭菌处理,在消毒环境中让培养基料袋自然冷却; C、在无菌条件下,按每试管母种接5~6袋,将母种接种到培养基料袋中,然后转移到暗环境的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保持25°C恒温,培养25~30天至菌丝满袋,作为原种使用; 3)接种发菌; D、按与培养基料相同的配方配制栽培种,准备培养筒并进行灭菌处理; E、刮除原种表层老化菌丝,将发满菌丝的菌袋破碎,加入营养补充剂,与栽培种进行混合,装入培养筒中; F、转移到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土1°C下,空气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光照为200~3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培养18~22天,为融合期; 将培养筒上端开两个出菇口,插上圆形的塑料套,高为3cm,直径为10cm,,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5±1°C下,空气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光照为200~3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培养12~17天,为显蕾期; 培养室升温,温度控制在26± I°C,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光照为200~3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继续培养16~20天,为原基出菇期; 4)出菇采收,在菇体发育成熟初期或中期,菌盖直径达到15~20cm,菌刺控制5cm即可采收,第二潮菇,15~17天后进行子实体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处理,是指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 所述常压灭菌在灭菌锅中进行,温度为100°C,保持6h~8h,停止加热,待温度降到70~80°C时出锅; 所述高压灭菌在高压锅中进行,加热升温至高压锅中压力为1.2~15.kg/cm2,保持2~3h,然后停止加热,焖6~8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料或栽培种由60重量份数的木屑、15重量份数的麸皮、15重量份数的米糠、5重量份数的黄豆粉、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3重量份数的碳酸钙均匀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料或栽培种由40重量份数的木屑、12重量份数的麸皮、38重量份数的棉籽壳、8重量份数的黄豆粉、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均匀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料或栽培种由54重量份数的酒渣、20重量份数的木屑、12重量份数的麸皮、10重量份数的豆腐渣、2重量份数的石膏粉、2重量份数的碳酸钙均匀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任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为Φ 18mmX 180mm的玻璃试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料袋为Φ30mmX300~330mm的聚乙稀袋或用于高压灭菌的聚丙稀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环境是预先用高效、安全的电子灭菌器进行消毒的冷却场所。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猴头菇的栽培方法中所使用的培养筒,其特征在于:该培养筒包括圆柱形筒,中部设置透气管,从圆柱形筒的两端伸出,圆柱形筒内的透气管上均匀设置多个透气孔,伸出培养 筒的进气的两端设置用过滤棉制成的通气过滤塞。
【文档编号】A01G1/04GK104041324SQ20131032197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3日
【发明者】徐珣 申请人:杭州常青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