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灌站自动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353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电灌站自动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灌站自动化控制装置,贮水池中的水从滴管中滴入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中,再从浮力控制开关中滴出,在实现计时、定时的同时,通过浮力的产生与消失实现电路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
【专利说明】电灌站自动化控制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灌站自动化控制装置,尤其是不需要使用箱满放水器的简单、方便、经济的电灌站自动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由本人在2011年发明的电灌站自动化控制装置,申请号:201110045635.X,由于使用了箱满放水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对箱满放水器的密封要求较高,否则不能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电灌站自动化控制装置中箱满放水器成本高,密封要求较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使用箱满放水器的电灌站自动化控制装置,能经济、方便、可靠地实现电灌站自动化控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渠道上设计一个贮水池,贮水池下方设一个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贮水池的底面上设有连接管与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相连通,连接管的管口封闭但管上另设有小滴水孔。贮水池、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的进水管管口与渠道中的最高控制水位相平。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的出水管管口封闭但出水管上另设有小滴水孔,浮力控制开关管线的管口固定在电路控制开关附近的固定板上,管线的线固定在电路控制开关柄上,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电路控制开关柄上,另一端固定在电路控制开关柄附近的固定板上。灌溉水泵的出水口伸入渠道中,灌溉水泵出水口上方设有肥料池出水管,肥料池另一端与潜水泵送水管相连。
[0005]当贮水池及浮力控制开关中的水从连接管及出水管上的小滴水孔漏尽后,管线中的线上失去浮力产生的拉力,复位弹簧将电路控制开关柄拉回闭合电路,灌溉水泵与潜水泵同时启动,潜水泵将水送入肥料池中,肥料池中的水从肥料池出水管中流入灌溉水泵的出水口中,当灌溉水泵出水后,肥料池出水管中的水流入渠道中,当灌溉结束时,渠道中的水上涨到最高控制水位时,水流入贮水池和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中,管线中的线因有浮力产生拉力使复位弹簧伸长,电路控制开关柄拉开断开电路,灌溉水泵与潜水泵同时停止。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不使用箱满放水器,可以更可靠地实现电灌站自动化控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电灌站电路控制原理示意图。
[0009]图2是自动化配肥原理示意图。
[0010]图1中1.贮水池,2.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3.连接管,4.浮力控制开关进水管,5.电路控制开关柄,6.复位弹簧,7.浮力控制开关出水管,15.贮水池进水管,16.固定板,17.管线。
[0011]图2中8.灌溉水泵,9.潜水泵,10.灌溉水泵单向阀,11.渠道,12.肥料池,13.潜水泵输水管,14.肥料池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在图1中,在渠道11上设计一个贮水池1,贮水池I下方设一个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2,贮水池I的底面上设有连接管3与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2相连通,连接管3的管口封闭但管3上另设有小滴水孔。贮水池进水管15的管口、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2的进水管4的管口与渠道中的最高控制水位相平。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2的出水管7管口封闭但出水管7上另设有小滴水孔,管线17的管口固定在电路控制开关柄5附近的固定板16上,管线17的线固定在电路控制开关柄5上,复位弹簧6 —端连接在电路控制开关柄5上,另一端固定在电路控制开关柄5附近的固定板16上。
[0013]在图2中,灌溉水泵8的出水口伸入渠道11中,灌溉水泵出水口上方设有肥料池出水管14,肥料池出水管14中的水可从上方落入下方的灌溉水泵8的出水口中,肥料池12另一端与潜水泵输水管13相连。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灌站自动化控制装置,贮水池中的水从连接管上的滴水孔滴出,浮力控制开关的管线的线与电路控制开关柄连接,其特征是:贮水池的进水管管口与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的进水管管口均设在渠道最高控制水位线上,贮水池的底面上设有连接管与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相连通,连接管的管口封闭但管上另设有小滴水孔,设定水位浮力控制开关的管线的线连接在电路控制开关柄上拉动断开电路,复位弹簧连接到电路控制开关柄上复位闭合电路,肥料池出水管的管口位于灌溉水泵出水口正上方。
【文档编号】A01C23/04GK204031991SQ20142010143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日
【发明者】陈才章 申请人:陈才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