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托竹荪的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7196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棘托竹荪的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棘托竹荪与长裙竹荪等其他竹荪均称为“真菌之花”、“植物鸡”,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成分,可补气养滋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主肺虚热咳、喉炎、痢疾、高血压病、抗肿瘤的辅助治疗;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棘托竹荪一般用竹屑栽培。因楠竹加工方式不同竹屑大小差别较大,不方便打包运输,且许多地方并无楠竹,不利于在各地推广。

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生产企业为了节约场地及人工成本一般只采一茬菇就将栽培料废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产生的废菌料数量非常庞大,如不及时处理既占据场地,又易滋生害虫、杂菌,造成生态污染,也影响金针菇生产。张庆玉等报道,金针菇废菌料可用于二次生产食用菌、可加入辅料作为饲料、可用来生产有机肥料,但废置和燃烧是目前处理金针菇废菌料的主要途径[张庆玉,陈诚,李小林,等.金针菇菌渣不同处理方式对环境影响.西南农业学报,2015,28(2):822-825]。金针菇废菌料的成分仍较丰富,经检测其含氮量为0.92-1.30%,远高于楠竹的0.21-0.40%,添加或不添加其他成分(添加竹屑可调节通气状况并补充适当的无机盐),用石灰调节酸碱度后即适合棘托竹荪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根据上述领域的空白,提供一种以金针菇废菌料为主要组份的棘托竹荪栽培基质及其林下露地栽培方法,充分利用金针菇废菌料中残余的营养成分,降低棘托竹荪栽培成本,避免金针菇废菌料对环境的污染及对金针菇生产的负面影响,扩大栽培区域,同时还可改造低产林地,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种十分低碳、经济环保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本发明中棘托竹荪栽培基质的组成为:金针菇废菌料20~100%(质量百分比,下同),竹屑80~0%, 另添加原料干重1 %的生石灰。

栽培技术环节包括:选地整地、基质发酵、投料接种、覆土、盖叶或草、盖薄膜、采收、干制等共八个步骤。

栽培场地应为地势较为平坦的林地,一般应避开松树、杉树、柏树、樟树等树种。栽培前根据地势将地整成长度不限、深5~8cm、宽60cm的沟。

所述的栽培基质需经发酵减少有害杂菌及有害昆虫的危害,其方法如下:

(1) 将所述干料与水以1∶1 混匀后,堆成料堆,堆料四周打孔以利透气发酵,一般可覆盖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并防止大雨引起的降温;

(2) 料堆发酵第3~4天时翻一次堆,一般料温控制在65℃以下;

(3) 翻堆3天后发酵完成,用清水冲洗至培养料pH近中性。

投料接种方法为:投料前在沟中撒生石灰驱虫、消毒。将2/3的培养料置于沟中,撒菌种,播种量一般应为5%,再添加剩余培养料铺平。

覆土方法为:所用土块直径应小于2cm,覆盖厚度一般不宜超过2cm。

覆土后宜再盖一薄层竹叶或其他较柔软的植物的叶片。

一般应盖薄膜,以防长期干燥引起的水分蒸发,也可减少因降雨较大产生的过度冲刷。

播种后约60天开始形成菌蛋,菌蛋形成后约15天即裂开,待子实体完全伸展时采收。为防竹荪的菌裙过度散开,采收时间应为每天上午11点前。采收时要去掉顶端黑色的产孢体。

采收的棘托竹荪必须及时用烘干装置烘干以利提高其商品品质,不可用阳光晒干。

本发明采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后的废菌料作为棘托竹荪林下露地栽培基质的主要原料,由于通过调配,少用或不用竹屑,适当添生石灰以调节酸碱度关补充钙元素,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栽培区域,特别是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时其原料中含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等,生产企业一般只收一茬菇,培养料中尚有大量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纤维素未被完全分解和吸收,其中含氮量为0.92~1.30%,土壤还可提供大量的无机盐,即使不添加其他原料,其中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也可满足棘托竹荪的生长,添加适量竹屑后更有利于棘托竹荪的栽培。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及栽培方法棘托竹荪产量可达64~78kg/亩(干品,下同),如实施案例3可达78kg/亩,与传统单纯用竹屑栽培棘托竹荪的方法产量差别不大(传统栽培方法66kg/亩)。

本发明所选栽培基质以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后的废菌料为主,调配了竹屑和生石灰作为本发明栽培基质的辅料,其中竹屑占80~0%,生石灰占原料干重的1%,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可在无楠竹种植地区种植,扩大了棘托竹荪的栽培区域,采用的金针菇废菌料中剩余的营养物质,加上土壤中补充的无机盐,完全可满足棘托竹荪的生产,并获得较高的产量,使原料的转化效率得到提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棘托竹荪的林下露地栽培方法,主要特征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栽培基质及采用林下露地栽培的技术。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采用该栽培基质的栽培方法中各步骤的优选参数,详见实施例,特别是采用林下露地栽培的方法,在获得高产的棘托竹荪的同时,栽培棘托竹荪的剩余原料可用于改良低产林地的土壤,省去了处理废弃菌料和建荫棚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一种棘托竹荪栽培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菌种为四川省长宁县自强竹荪研究所提供的自栽品种。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和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栽培基质和方法不限于上述菌种,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

a.栽培场地的选择及整地:栽培场地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多年的楠竹林。发酵的同时根据地势将地整成长度不限、深5~8cm、宽60cm的沟;

b.获取金针菇废菌料(金针菇的栽培基质的干料中含有51%的木屑,22%的米糠,13%的麸皮,5%的棉籽壳),金针菇出完一茬菇之后,剩下的全部基质;

c.培养料的配制:按照配方配制棘托竹荪的培养基。栽培料的配方:金针菇废菌料100%,另添加原料干重1 %的生石灰,料水比1:1;

d.堆制发酵:5月初时,将培养料按配方,干料与水1:1的比例混匀,堆成料堆,堆料四周打孔以适当透气发酵,覆盖薄膜发酵;料堆发酵第三天时翻一次堆;发酵完成后用清水冲洗至培养料pH近中性;

e.投料接种:投料前在地沟中撒生石灰驱虫、消毒。按50kg/m2干料的用量,将2/3的培养料置于沟中,撒菌种,播种量5%,再添加剩余培养料铺平;

f.覆土:料面覆盖一层不超过2cm的土壤,所用土块直径应小于2cm;

g.盖竹叶:覆土后盖一薄层竹叶;

h.盖薄膜;

i.采收:菌蛋形成后即揭开薄膜,尽量避免阳光直射。菌蛋形成后约15天裂开,在菌裙尚未完全散开前采收。采收时间应为每天上午11点前。采收时要去掉顶端黑色的产孢体;

j.干制:采收的棘托竹荪及时用烘干装置烘干;

本实验中,每茬竹荪间隔约20 天,可连续采收2茬竹荪。

对比例:

以竹屑为原料,添加1%生石灰作为对照试验,其它同实施例1。

实验结果:实施例1棘托竹荪共出两茬,产量为64kg/亩,两茬间隔约20天,对比例棘托竹荪共出三茬,每茬间隔约15天,产量为66kg/亩。

实施例与对比例产量上无显著差别,因实施例只出两茬,与对比例相比,缩短了生产时间,可较大程度减少劳动力成本,便于管理。

实施例2

栽培料的配方:金针菇废菌料67%,竹屑33%,另添加原料干重1 %的生石灰,料水比1:1;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同实施例1。

实验结果:实施例2与对比例棘托竹荪棘托均出三茬,每茬间隔约15天,实施例产量为73kg/亩,对比例产量为66kg/亩。

实施例2与对比例产量上无显著差别。

实施例3

栽培料的配方:金针菇废菌料20%,竹屑80%,另添加原料干重1 %的生石灰,料水比1:1。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实验结果:实施例3与对比例棘托竹荪棘托均出三茬,每茬间隔约15天,实施例产量为78kg/亩,对比例产量为66kg/亩。

实施例与对比例产量上无显著差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