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促进平菇原基形成和出菇整齐度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是我国栽培分布最广泛的食用菌品种。平菇富含多糖、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促进生长发育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而且味道鲜美,物美价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平菇栽培技术模式多种多样,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发酵料袋式栽培和熟料袋式栽培两种模式。在平菇生产中,由于管理粗放,平菇菌袋菌丝发育不一致,导致平菇出菇期不一致,需要大量劳动力去采摘。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平菇生产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如果平菇菌袋能够出菇茬次一致,就可以在平菇采摘时大量节省劳动力成本。通常选育容易出菇,且出菇茬次整齐的平菇品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根本途径。而通过调整栽培料配方,以及管理措施,也是一个可能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平菇出菇不整齐、茬次不明显,平菇采收劳动力成本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促进平菇原基形成和出菇整齐度的栽培方法。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促进平菇原基形成和出菇整齐度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栽培料配制、菌袋制作、菌丝培养、出菇管理,具体如下:
(1)栽培料配制
栽培料基础配方为:玉米芯95%~97%,碳酸钙2%、花生油或者豆油1%~3%,在栽培过程中,添加花生油的同时按比例减少玉米芯的用量,具体如花生油或豆油的浓度分别为1%、2%和3%,则玉米芯的含量对应为97%、96%和95%,二者的总和为98%即可;
(2)菌袋制作
将玉米芯加水预湿12h,然后加入2%的碳酸钙,混合搅拌均匀;将不同浓度的花生油加入剩余的水中,尽可能搅拌,然后加入栽培料中继续搅拌均匀,最终含水量为65%;采用18cm×35cm×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干料350g;
(3)菌丝培养
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26℃,灭菌时间3h,冷却至室温后,净化车间内接种;20℃~25℃进行菌丝暗培养;
(4)出菇管理
满袋后,将菌袋移至出菇大棚,温度控制在10℃~20℃,湿度控制在80%-90%,棚内自然光照;平菇长至6成熟时采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栽培料中添加1%~3%的花生油或豆油后,可以促进原基快速形成,并且出菇整齐度大大提高,接种30天后,60%以上的菌袋均出现原基,而对照则没有原基出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促进平菇原基形成和出菇整齐度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栽培料配制、菌袋制作、菌丝培养、出菇管理,具体如下:
(1)栽培料配制
栽培料基础配方为:玉米芯95%~97%,碳酸钙2%、花生油或者豆油1%~3%,在栽培过程中,添加花生油的同时按比例减少玉米芯的用量,具体如花生油或豆油的浓度分别为1%、2%和3%,则玉米芯的含量对应为97%、96%和95%,二者的总和为98%即可;
(2)菌袋制作
将玉米芯加水预湿12h,然后加入2%的碳酸钙,混合搅拌均匀;将不同浓度的花生油加入剩余的水中,尽可能搅拌,然后加入栽培料中继续搅拌均匀,最终含水量为65%;采用18cm×35cm×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干料350g;
(3)菌丝培养
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26℃,灭菌时间3h,冷却至室温后,净化车间内接种;20℃~25℃进行菌丝暗培养;
(4)出菇管理
满袋后,将菌袋移至出菇大棚,温度控制在10℃~20℃,湿度控制在80%~90%,棚内自然光照;平菇长至6成熟时采收。
实施例2花生油对平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报告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平菇菌株50596,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菌种库保存。
1.2方法
1.2.1栽培料配方
栽培料基础配方为:玉米芯98%,碳酸钙2%。花生油浓度设置为0、0.2%、0.4%、0.6%、0.8%、1%、2%、3%、4%、5%。在栽培过程中,添加花生油的同时按比例减少玉米芯的用量。
1.2.5栽培管理方法
将玉米芯加水预湿12h,然后加入2%的碳酸钙,混合搅拌均匀。将不同浓度的花生油加入剩余的水中,尽可能搅拌,然后加入栽培料中继续搅拌均匀,最终含水量为65%。采用18cm×35cm×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干料350g。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26℃,灭菌时间3h。冷却至室温后,净化车间内接种。20℃-25℃进行菌丝暗培养。满袋后,将菌袋移至出菇大棚,温度控制在10℃-20℃,湿度控制在80%-90%,光照为棚内自然光照。每个处理90袋,重复3次。
2结果与分析
2.1花生油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花生油对平菇菌丝生长影响显著。接种后20天,花生油0、0.2%、0.4%处理菌丝基本长满菌袋,0.6-1%处理依次减少。说明添加花生油降低了菌丝生长速度。
2.2花生油对平菇原基诱导的影响
花生油对平菇原基诱导影响显著。接种后30天,随着花生油浓度的增加,出现原基的袋数逐步增加。其中,花生油浓度为1%-4%时,出现原基的袋数最多。说明,花生油可以显著促进平菇原基的诱导,使平菇早出菇。
表2花生油对平菇原基诱导的影响
2.3花生油对平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花生油对平菇产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除了3%的花生油处理显著增加鲜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外,其他处理均低于对照。
表3花生油对平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