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0393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杀菌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纳米颗粒杀菌剂的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功能性环保型杀菌涂料既能防止居住环境产生有毒物质,又能抑制滋生微生物,而环保型杀菌的涂料中杀菌关键材料是杀菌剂。目前市售的涂料用杀菌剂多为有机物质杀菌剂,这些杀菌剂在杀死微生物的同时对人类同样有毒副作用,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无机纳米杀菌剂逐渐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已有的无机杀菌剂有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银等;制备无机纳米杀菌剂的方法有多种。纳米银材料具有很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电学、光学和催化等众多方面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现己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环保材料和涂料等领域。纳米银杀菌剂虽然有如此好的性能,但是在涂料中由于完全使用纳米银杀菌剂会使涂料尤其是水性涂料的颜色发黄。同时因为金属银的价格较贵,在考虑杀菌剂的成本方面时,也不会完全使用纳米银杀菌剂。因此在制备纳米银杀菌剂时使用纳米氧化锌对纳米银进行改性。以上提到的另一种杀菌剂二氧化钛,二氧化钛本身无毒无害,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各种领域。光催化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这些产物可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并且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同时它具有杀菌、除臭、防污、亲水、防紫外线等功能。光催化在微弱的光线下也能做反应,若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光催化的活性会加强。自从二氧化钛光催化现象被发现之后,利用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水、净化空气和杀菌抗菌的专利相继出现。但是并没有报道显示市场上有销售同时使用纳米氧化锌改性的纳米银和纳米二氧化钛的杀菌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一种具有较强杀菌抑菌效果的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纳米银30-40份、氯化锌10-20份、氢氧化钠15-20份、十六酸异丙酯0.01-0.02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1-0.01份、草酸15-20份、二氧化钛15-20份。优选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纳米银35份、氯化锌13份、氢氧化钠16份、草酸17份、二氧化钛19份。一种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其制备方法为:(1)、按比例称取硝酸银溶液置于烧杯中,再向其中按比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陈化36h,充分反应制得前驱物;(2)、将步骤1中所的前驱物过滤,并用超纯水洗涤多次;(3)、将步骤2所得的过滤后的前驱物置于烘箱中,80℃烘烤5h得到干净的滤渣;(4)、按照配方比例称取草酸和氯化锌,分别配置成水饱和溶液,将草酸和氯化锌的水溶液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50min,将产物静置,充分洗涤至无氯离子存在,然后放到120℃烘箱中烘3~4h,得到混合产物;(5)、将干燥的步骤3中的产物和步骤4中的产物均匀混合并研磨,置于马弗炉中,600℃保持2h;(6)、冷却、研磨、制得纳米银-氧化锌杀菌剂混合物;(7)、将步骤6所得的纳米银-氧化锌杀菌剂混合物加入到硅酸乙酯中使其充分水解,然后放在盐酸中酸化,最后再加入异丙基钛与异丙醇的混合液,反应8-16小时,即得到二氧化钛覆盖的纳米银-氧化锌复合粒子,然后与十六酸异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混合。一种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按1%的比例放入涂料等需要放入杀菌剂的材料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常见细菌具有十分良好的杀菌效果,由于仅需微量本产品就能达到十分显著的杀菌效果,所以本产品对动物及人类并无任何毒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本产品制作过程简单,原料廉价,适合大规模生产及大面积推广,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纳米银35份、氯化锌13份、氢氧化钠16份、十六酸异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7份、二氧化钛19份。实施例2一种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纳米银36份、氯化锌14份、氢氧化钠18份、十六酸异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6份、二氧化钛18份。实施例3一种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纳米银33份、氯化锌16份、氢氧化钠19份、十六酸异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4份、二氧化钛20份。实施例4一种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纳米银35份、氯化锌13份、氢氧化钠16份、十六酸异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7份、二氧化钛19份。其制备方法为:(1)、按比例称取硝酸银溶液置于烧杯中,再向其中按比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陈化36h,充分反应制得前驱物;(2)、将步骤1中所的前驱物过滤,并用超纯水洗涤多次;(3)、将步骤2所得的过滤后的前驱物置于烘箱中,80℃烘烤5h得到干净的滤渣;(4)、按照配方比例称取草酸和氯化锌,分别配置成水饱和溶液,将草酸和氯化锌的水溶液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50min,将产物静置,充分洗涤至无氯离子存在,然后放到120℃烘箱中烘3~4h,得到混合产物;(5)、将干燥的步骤3中的产物和步骤4中的产物均匀混合并研磨,置于马弗炉中,600℃保持2h;(6)、冷却、研磨、制得纳米银-氧化锌杀菌剂混合物;(7)、将步骤6所得的纳米银-氧化锌杀菌剂混合物加入到硅酸乙酯中使其充分水解,然后放在盐酸中酸化,最后再加入异丙基钛与异丙醇的混合液,反应8-16小时,即得到二氧化钛覆盖的纳米银-氧化锌复合粒子,然后与十六酸异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混合。实施例5一种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纳米银36份、氯化锌14份、氢氧化钠18份、十六酸异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6份、二氧化钛18份。其制备方法为:(1)、按比例称取硝酸银溶液置于烧杯中,再向其中按比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陈化36h,充分反应制得前驱物;(2)、将步骤1中所的前驱物过滤,并用超纯水洗涤多次;(3)、将步骤2所得的过滤后的前驱物置于烘箱中,80℃烘烤5h得到干净的滤渣;(4)、按照配方比例称取草酸和氯化锌,分别配置成水饱和溶液,将草酸和氯化锌的水溶液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50min,将产物静置,充分洗涤至无氯离子存在,然后放到120℃烘箱中烘3~4h,得到混合产物;(5)、将干燥的步骤3中的产物和步骤4中的产物均匀混合并研磨,置于马弗炉中,600℃保持2h;(6)、冷却、研磨、制得纳米银-氧化锌杀菌剂混合物;(7)、将步骤6所得的纳米银-氧化锌杀菌剂混合物加入到硅酸乙酯中使其充分水解,然后放在盐酸中酸化,最后再加入异丙基钛与异丙醇的混合液,反应8-16小时,即得到二氧化钛覆盖的纳米银-氧化锌复合粒子,然后与十六酸异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混合。实施例6一种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纳米银33份、氯化锌16份、氢氧化钠19份、十六酸异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4份、二氧化钛20份。少量的十六酸异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混合后,能与纳米银等物质结合,增强抑菌杀菌作用。其制备方法为:(1)、按比例称取硝酸银溶液置于烧杯中,再向其中按比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陈化36h,充分反应制得前驱物;(2)、将步骤1中所的前驱物过滤,并用超纯水洗涤多次;(3)、将步骤2所得的过滤后的前驱物置于烘箱中,80℃烘烤5h得到干净的滤渣;(4)、按照配方比例称取草酸和氯化锌,分别配置成水饱和溶液,将草酸和氯化锌的水溶液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50min,将产物静置,充分洗涤至无氯离子存在,然后放到120℃烘箱中烘3~4h,得到混合产物;(5)、将干燥的步骤3中的产物和步骤4中的产物均匀混合并研磨,置于马弗炉中,600℃保持2h;(6)、冷却、研磨、制得纳米银-氧化锌杀菌剂混合物;(7)、将步骤6所得的纳米银-氧化锌杀菌剂混合物加入到硅酸乙酯中使其充分水解,然后放在盐酸中酸化,最后再加入异丙基钛与异丙醇的混合液,反应8-16小时,即得到二氧化钛覆盖的纳米银-氧化锌复合粒子,然后与十六酸异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混合。以上述三个实施例的配方进行对比试验,将三种实施例制得的杀菌剂按所述剂量放入灭菌后的培养基中,用吸管吸取大肠杆菌菌种,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并以不含上述复合纳米颗粒杀菌剂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将上述四组培养基置于25-30℃的培养箱中,培养72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观察结果可得:菌落数量(个/cm2)实施例10实施例21实施例31对照组12由表中可知,使用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后,培养基上菌落数量明显减少,特别是实施例1中几乎没有菌落,这说明复合纳米颗粒的杀菌剂杀菌效果十分显著。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