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复配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013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复配杀虫剂。



背景技术:

烯啶虫胺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其杀虫机理为作用于昆虫神经结合部后膜,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痉挛、麻痹而死,不仅内吸性强、杀虫谱广、活性高,而且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产生抗性的害虫有效,可用于防治同翅目害虫,如飞虱、分虱、蚜虫、叶婵、蚧等,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潜叶蛾、小食心虫等,鞘翅目害虫天牛等,蓟马目害虫蓟马等。对大多数作物,特别是蔬菜如甘蓝、白菜、萝卜、黄瓜、西瓜、茄子等,果树如苹果、柑橘、梨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是安全、无药害,对蜜蜂等野生动物影响小。

目前,由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大量频繁使用,使得抗性问题已日益严重,因而,不断开发结构新颖、作用位点独特的新烟碱类化合物是业界人士共同努力目标,但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合成也越来越困难。新成分农药的研发一般耗时长、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烟碱类化合物并找到与新烟碱类化合物复配后有明显增效作用的物质成分,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复配杀虫剂,其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延缓抗药性产生,对作物安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设计一种含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复配杀虫剂,包括烯啶虫胺和螺虫乙酯,二者的重量比为(0.1~50):(0.1~40),优选为(0.1~20):(0.1~20),最优为(0.1~10):(0.1~10)。本发明组合物可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工艺配成悬浮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胶囊剂、微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剂型。

适用于上述剂型的助溶剂主要有:

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丙醇、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水等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至少一种。

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用量为5~35wt/%。

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润湿渗透剂F、烷基萘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用量为5~30wt/%。

崩解剂,为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增稠剂,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丙烯酸钠、明胶、聚乙烯醇、硅酸、膨润土、淀粉、硅酸镁铝中的至少一种。

稳定剂,为柠檬酸钠、间苯二酚中的一种,一般用量为0.5~10wt/%。

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一般用量1~8wt%。

消泡剂,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载体,为研碎的天然矿物质(如高岭土、矾土或滑石)和研碎的合成矿物质(如高分散的硅酸或硅酸盐)。

黏结剂,为淀粉、糊精、阿拉伯树胶、明胶、骨胶、无机盐、松香、虫胶、沥青、石蜡中的至少一种。

抗微生物剂,为2-羟基联苯、山梨醇、苯甲酸、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填料,为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有益技术效果:

1.螺虫乙酯是季酮酸类化合物,是迄今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这种独特的内吸性能可以保护新生茎、叶和根部,防止害虫的卵和幼虫生长。

2.经试验证明,本发明复配杀虫剂化学性质稳定,杀虫效果好,减少用药次数,有效成分配比合理,用药成本低,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复配的两类有效成分的杀虫作用机理不同,可以有效减缓抗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3.本发明组合物杀虫谱广,用于防治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和植物害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以下各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及试剂,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市售。

实施例1

一种含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复配杀虫剂,为20%烯啶虫胺+10%螺虫乙酯水分散粒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烯啶虫胺20%、螺虫乙酯8%、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3%、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5%、崩解剂硫酸铵5%,填料轻质碳酸钙补齐至100%

实施例2

一种含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复配杀虫剂,为20%烯啶虫胺+10%螺虫乙酯可溶液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烯啶虫胺20%、螺虫乙酯8%、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5%、溶剂补齐至100%

实施例3

一种含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复配杀虫剂,为10%烯啶虫胺+5%螺虫乙酯微乳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烯啶虫胺 10%、螺虫乙酯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5%、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5.5%、防冻剂乙二醇5%,水补齐至100%。

实施例4

一种含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复配杀虫剂,为6%烯啶虫胺+12%螺虫乙酯水乳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烯啶虫胺6%、螺虫乙酯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木质素磺酸盐5%、丙二醇5%、硅油2%、黄原胶3%、山梨醇1%,水补齐至100%。

生物实例:

1. 烯啶虫胺和螺虫乙酯对甘蓝烟粉虱的增效作用试验:

(1)供试药剂:

烯啶虫胺原药:95%,市售。

螺虫乙酯原药:96%,市售。

(2)供试对象:

甘蓝烟粉虱:室内饲养,生长状况良好,抗性程度适中。

(3)试验方法:

采用甘蓝活体幼苗进行测定,甘蓝幼苗4叶期。将不同浓度药液倒入较大的器皿中,然后将甘蓝幼苗在药液中浸渍10s,取出自然晾干后放入一个空笼子中(100cm×100cm×120cm),每处理4株。从群体饲养的养虫室采摘烟粉虱较多的叶片放入笼子中,待烟粉虱成虫落在浸过药液的甘蓝幼苗上时,用微饲虫笼随机夹取,保证每处理试中总数80头左右。处理7d后调查烟粉虱成虫的死亡率。

(4)联合毒力评价方法:

通过下述孙云沛公式法计算复配共毒系数,评判各配比浓度增效水平。

单剂毒理指数(TI)=(标准药剂LC50)×100/单剂LC50

混剂毒理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100/混剂LC50

混剂理论毒理指数(TTI)=∑(各单剂毒理指数TI×各单剂所占比例P)

共毒系数(CTC)=ATI×100/TTI。

(5)试验结果:

表1 毒力测定结果

测定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和螺虫乙酯的复配,有很高的增效作用。

2. 田间药效试验

本实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种药剂设3个浓度,共21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6点,每点2-3株,清水对照。用手持喷雾器,药液全株均匀喷雾,先喷叶片正面,再喷反面。分别在施药前和施药后7d调查活虫数,调查统计方法如下:

(1)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数-处理后虫口数)×100/处理前虫口数

(2)防治药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3)药后第7天各区组处理的防效作Duncan显著性测试。

表2 防治效果对比表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药后7天本发明组合物防治甘蓝烟粉虱防效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药剂,表明本发明的烯啶虫胺与螺虫乙酯的复配增效作用明显,试验期间观察,对作物没有药害症状。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