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1484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香料根茎收获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菊苣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香料是人们最常用的调味品,根茎类的香料,如菊苣、海南三七、良姜等。但是其收获和播种还不能实现自动化,全靠手工收种,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农业生产中香料以其较好的经济效益受到推广种植,其收获方式主要包括人工挖掘和收割机机械挖掘两种,传统的人工挖掘采用小铲挖取不仅生产效率低、且劳动强度较大,而机械挖掘又存在犁刀深度无法调整,容易碰上香料的根茎,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一次完成菊苣扶禾挖掘、菊苣根茎切除、菊苣根茎清选和自动收集功能的菊苣联合收获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菊苣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底盘、分禾器、扶禾器、挖拔输送装置、清土装置、对齐切秧装置和茎蔓抛除装置,所述底盘设于机架底部,所述底盘包括发动机、变速系统、行走系统和操作台组成,所述变速系统包括变速箱和变速器,所述行走系统为履带式行走轮,所述操作台包括变速杆、方向盘,所述变速杆与变速系统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一斜向上的支架,所述机架最前端靠近支架上依次设有分禾器和扶禾器,所述分禾器可调整高度和角度,所述扶禾装置由左右对称设置的拨指箱组成,所述拨指箱上设有多个拨指,所述挖拔输送装置分别设于左右两个拨指箱后,所述挖拔输送装置包括用于将香料根茎铲断的挖掘铲和夹持输送装置,所述夹持输送装置为链条装置,所述链条上还设有张紧弹簧,所述挖拔输送装置上还设有松土铲,所述松土铲位于扶禾器和挖拔输送装置之间,所述清土装置设于机架上,所述对齐切秧装置设于机架下方,所述对齐切 秧装置与机架平行,所述对齐切秧装置包括左右导向杆、上夹持链、对齐链、排序盘、拨爪和圆盘割刀,所述拨爪上设有橡胶防护垫,所述圆盘割刀上还设有切梗刀,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清选筛,所述清选筛下方设有风机,所述茎蔓抛除装置包括茎蔓输送带和设于机架上端的茎蔓抛送链,所述机架尾部设有收集箱。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为输出速度为2800r/min的柴油发动机。

进一步的,所述拨指箱为可拆卸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设置为20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清土装置为设于夹持输送装置上方的清土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一次完成菊苣扶禾挖掘、菊苣根茎切除、菊苣根茎清选和自动收集功能的菊苣联合收获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中:1、分禾器;2、扶禾器;3、松土铲;4、夹持输送链;5、清土装置;6、对齐切秧装置;7、底盘;8、输送带;9、风机;10、清选筛;11、茎蔓输送带;12、茎蔓抛送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菊苣联合收获机,包括机架、底盘7、分禾器1、扶禾器2、挖拔输送装置、清土装置5、对齐切秧装置6和茎蔓抛除装置,所述底盘7设于机架底部,所述底盘7包括发动机、变速系统、行走系统和操作台组成。所述发动机为输出速度为2800r/min的柴油发动机。所述变速系统包括变速箱 和变速器,所述行走系统为履带式行走轮,所述操作台包括变速杆、方向盘,所述变速杆与变速系统连接。

所述机架上设有一斜向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设置为20度。所述机架最前端靠近支架上依次设有分禾器1和扶禾器2,所述分禾器1可调整高度和角度,所述扶禾装置由左右对称设置的拨指箱组成,所述拨指箱为可拆卸设置。所述拨指箱上设有多个拨指,所述挖拔输送装置分别设于左右两个拨指箱后,所述挖拔输送装置包括用于将香料根茎铲断的挖掘铲和夹持输送装置,所述夹持输送装置为链条装置,所述链条上还设有张紧弹簧,所述挖拔输送装置上还设有松土铲3,所述松土铲3位于扶禾器2和挖拔输送装置之间。

所述清土装置5为设于夹持输送装置上方的清土辊。所述清土装置5设于机架上,所述对齐切秧装置6设于机架下方,所述对齐切秧装置6与机架平行,所述对齐切秧装置6包括左右导向杆、上夹持链、对齐链、排序盘、拨爪和圆盘割刀,所述拨爪上设有橡胶防护垫,所述圆盘割刀上还设有切梗刀,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清选筛10,所述清选筛10下方设有风机9,所述茎蔓抛除装置包括茎蔓输送带11和设于机架上端的茎蔓抛送链12,所述机架尾部设有收集箱。本联合收获机的清土装置5、对齐装置、夹持输送装置为一路传动系统。动力从发动机直接输出,由发动机控制速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件事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