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043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河蟹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河蟹收集装置是圆柱体的固定铁架,外面罩着一层鱼网,四周设置有进蟹口,作业时,为了能够捕到更多的河蟹,需要带成千个收集装置,但是由于传统的河蟹收集装置的笼体是固定的,体积大,堆放起来非常不方便,且螃蟹容易逃逸,捕获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河蟹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蟹收集装置,包括支架及覆于所述支架的网衣1,且所述网衣1设有供河蟹钻入的第一入口2和第二入口3,所述支架包括主架4、左折叠架A5、左折叠架B6、右折叠架A7和右折叠架B8,主架4底部设置有转轴,左折叠架A5、左折叠架B6、右折叠架A7和右折叠架B8均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架4,左折叠架B6位于主架4与左折叠架A5之间,右折叠架B8位于主架4与右折叠架A7之间,河蟹收集装置展开时:左折叠架A5、右折叠架A7均水平设置,主架4竖向设置。

所述的第一入口2位于左折叠架A5与左折叠架B6之间的网衣1上,第二入口3位于右折叠架A7与右折叠架B8之间的网衣1上。

一种河蟹收集装置,还包括连通第一入口2的第三入口9和连通第二入口3的第四入口10。

所述的第三入口9、第四入口10均包括从外部空间朝向内部空间变窄的渐缩部,蟹有进无出,提高捕获效率。

所述的渐缩部的小口端设置有弹力环11。

所述的网衣1采用有结网做为网布。

所述的支架采用不锈铁支架并套有橡胶套,能有效抵御腐蚀,延长了笼子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河蟹收集装置的长宽高分别为60-100cmX42cmX21cm,可折叠,折叠后为60-100cmX42X1cm,携带很是方便!

所述的网衣1内置诱饵袋12,可以放入自制或是成品诱饵,增加入蟹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主架底部设置有转轴,河蟹收集装置展开时:左折叠架A、右折叠架A均水平设置,主架竖向设置,并用细绳将左折叠架A、右折叠架A连接,防止折叠;所述河蟹收集装置折叠收起时:左折叠架A、左折叠架B沿转轴向内对折,右折叠架A,右折叠架B沿转轴向内对折,左折叠架A、右折叠架A相对贴近,将左折叠架B、右折叠架B夹在其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以折叠,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能够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携带十分方便。2、该河蟹收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普及推广使用。3、第三入口、第四入口均包括从外部空间朝向内部空间变窄的渐缩部,蟹有进无出,提高捕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网衣,2-第一入口,3-第二入口,4-主架,5-左折叠架A,6-左折叠架B,7-右折叠架A,8-右折叠架B,9-第三入口,10-第四入口,11-弹力环,12-诱饵袋,1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河蟹收集装置,包括支架及覆于所述支架的网衣1,且所述网衣1设有供河蟹钻入的第一入口2和第二入口3,所述支架包括主架4、左折叠架A5、左折叠架B6、右折叠架A7和右折叠架B8,主架4底部设置有转轴,左折叠架A5、左折叠架B6、右折叠架A7和右折叠架B8均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架4,左折叠架B6位于主架4与左折叠架A5之间,右折叠架B8位于主架4与右折叠架A7之间,河蟹收集装置展开时:左折叠架A5、右折叠架A7均水平设置,主架4竖向设置。

所述的第一入口2位于左折叠架A5与左折叠架B6之间的网衣1上,第二入口3位于右折叠架A7与右折叠架B8之间的网衣1上。

一种河蟹收集装置,还包括连通第一入口2的第三入口9和连通第二入口3的第四入口10。

所述的第三入口9、第四入口10均包括从外部空间朝向内部空间变窄的渐缩部,蟹有进无出。

所述的渐缩部的小口端设置有弹力环11。

所述的网衣1采用有结网做为网布。

所述的支架采用不锈铁支架并套有橡胶套,能有效抵御腐蚀,延长了笼子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河蟹收集装置的长宽高分别为90cmX42cmX21cm,可折叠,折叠后为90cmX42X1cm,携带很是方便!

所述的网衣1内置诱饵袋12,可以放入自制或是成品诱饵,增加入蟹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主架底部设置有转轴,河蟹收集装置展开时:左折叠架A、右折叠架A均水平设置,主架竖向设置,并用细绳将左折叠架A、右折叠架A连接,防止折叠;所述河蟹收集装置折叠收起时:左折叠架A、左折叠架B沿转轴向内对折,右折叠架A,右折叠架B沿转轴向内对折,左折叠架A、右折叠架A相对贴近,将左折叠架B、右折叠架B夹在其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以折叠,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能够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携带十分方便。2、该河蟹收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普及推广使用。3、第三入口、第四入口均包括从外部空间朝向内部空间变窄的渐缩部,蟹有进无出,提高捕获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