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95693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衣剂及其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生物型种子处理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种子包衣是在种子的表面包一层种衣剂的薄膜。种衣剂是采用杀虫剂与微生物作为活性成分,以成膜剂、悬浮剂和稳定剂等为辅助成份,经过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裹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保护膜的农药制剂。种子包衣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和有效降低田间病虫的危害。20世纪30年代,英国在禾谷类作物上首次研制出种衣剂。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种衣剂与良种包衣技术进行研究。目前已经有系列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粮、棉、油等各类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包衣的种子,可以防治病虫害,为种子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提供保护作用,调控作物生长,提高田间出苗率,增强幼苗长势,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从种衣剂的类型来看,以薄膜型、现配现用型为主,丸化种衣剂较少。国外主要是研制针对某一问题如杀虫、杀菌、除草等特定种衣剂(单元型种衣剂)。我国则多以复合、多功能种衣剂为主,即通过包衣,将种子表面作为一个小药库、小肥库来处理,从而提高种衣剂的功能性,减少种子处理程序,通过一次性地简单、集中处理实现防病、杀虫、施肥等效果。我国在药肥复合种衣剂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化学种衣剂常用的杀虫剂成分主要包括克百威、丁硫克百威、吡虫啉、氟虫腈、氯腈菊酯、噻虫嗪等,常用杀菌剂成分主要有福美双、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酮、克菌丹、多菌灵、咯菌腈等。近年来,国内才开始生物复合型种衣剂研究。但至今活体生物复合型种衣剂的登记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在我国仍较为少见。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一直追求多功能、复合型、预制型的种衣剂,生物复合型种衣剂的活体与种衣剂种的杀虫剂、杀菌剂、助剂等不相容,真菌型的生防功能菌不能与高浓度的杀菌剂相混合,细菌型的生防菌也不能长时间地与杀真菌剂及助剂相混。长期以来,研究者未找到一种理想的防病、促生长、解磷的微生物菌株及其与化学种衣剂相容的办法。目前,还尚未见以拜赖青霉(penicilliumbilaiae)mn10003与化学农药复合制成生物复合种衣剂的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拜赖青霉(penicilliumbilaiae)mn10003与化学农药复合而成的新型微生物复合种衣剂,该复合型种衣剂具有防病、防虫、耐旱、促生长和增产等优点,适用于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禾本科作物的种子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由活性成分、辅料和水组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前述活性成分包括:拜赖青霉(penicilliumbilaiae)mn10003发酵产生的微生物培养物14-26%、杀虫剂1-5%;前述辅料包括:前述水补足100%。前述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其特征在于,前述微生物培养物通过以下方法获得:拜赖青霉(penicilliumbilaiae)mn10003产生良好时取出作为生产用斜面菌种,将斜面菌种用液体培养基或灭菌水洗下制成菌悬液,用液体培养法将种子放大培养至发酵罐培养所需种子液的量,将发酵好的种子液按10%接种量均匀的接种在装好袋的固体培养基上,置于28℃无菌室中发酵,每日翻动2次,培养7d。前述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其特征在于,前述杀虫剂为吡虫啉原药或/和克百威原药,吡虫啉原药和克百威原药同时使用时,二者优选等重量混合。前述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其特征在于,前述保护剂为甘油。前述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其特征在于,前述着色剂为日落黄。前述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其特征在于,前述营养剂为硫酸钠。前述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其特征在于,前述成膜剂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和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混合使用时各组分优选等重量混合。前述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其特征在于,前述分散剂为农乳602或/和nno,二者同时使用时优选等重量混合。一种生产前述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tep1:将成膜剂加入温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step2:继续向温水中加入杀虫剂、分散剂、保护剂、着色剂和营养剂,混合均匀,然后于砂磨机中碾磨4h制成悬浮剂;step3:向悬浮剂中加入拜赖青霉(penicilliumbilaiae)mn10003发酵产生的微生物培养物i,混匀即得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前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温水的温度为50℃。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一)生产方法: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工艺简单,无原料紧缺问题;(二)种衣剂:耐旱,促生长,增产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病虫害;能减轻病原菌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在逆境条件下稳定性好;悬浮型,分散性好、不沉淀、包衣均匀、不脱落,可随加工随包装,不必晾晒,易于操作;无毒害,对操作人员和环境均很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一、准备斜面菌种拜赖青霉(penicilliumbilaiae)mn10003:从山东地区采集土样,分离纯化并筛选得到,己于2016年7月12日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2767。将拜赖青霉(penicilliumbilaiae)mn10003培养物均匀接入斜面培养基上,置在25℃±l℃的培养箱中培养6-11d,孢子产生良好时取出,作为生产用斜面菌种。二、制备微生物培养物1、制备微生物培养物拜赖青霉(penicilliumbilaiae)mn10003制备方法如下:(1)将斜面菌种拜赖青霉(penicilliumbilaiae)mn10003用液体培养基或灭菌水洗下制成菌悬液;(2)在摇瓶及种子罐中用液体培养法将种子放大培养至发酵罐培养所需种子液的量,罐装系数:60%-70%,发酵条件:罐压0.2kg/cm2,通气量按v/v/min计为1:1,罐温25℃±l℃,培养时间为48h,菌丝量大,无污染,可作为种子液;(3)将发酵好的种子液均匀的接种在装好袋的固体培养基上,按10%接种量接入种子液,置于28℃无菌室中发酵,每日翻动2次,培养7d。三、制备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1、准备原料表1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的组分及配比(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于本发明的种衣剂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纯微生物产物,所以本发明的种衣剂能减轻病原菌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此外,由于本发明的种衣剂的辅料都为无毒或低毒,所以本发明的种衣剂无毒害,对操作人员和环境均很安全。2、制备方法(1)将成膜剂加入温水(50℃)中,搅拌至完全溶解;(2)继续向温水中加入杀虫剂、分散剂、保护剂、着色剂和营养剂,混合均匀,然后于砂磨机中碾磨4h制成悬浮剂;(3)向悬浮剂中加入拜赖青霉(penicilliumbilaiae)mn10003发酵产生的微生物培养物,混匀即得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无原料紧缺问题。由于我们将种衣剂制成了悬浮型,所以其分散性好、不沉淀、包衣均匀、不脱落,可随加工随包装,不必晾晒,易于操作。此外,由于本发明的种衣剂所含拜赖青霉(penicilliumbilaiae)mn10003适应性强、存活能力高,所以本发明制得的种衣剂在逆境条件下稳定性好,产品质量稳定。四、观察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对玉米各个生育期的影响1、实验材料供试玉米品种:昭阳6号。2、实验方法实验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靖安镇洪家营村进行。实验组:将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与玉米种子按1:80(可在1:70-85范围内调整)的重量比例包衣。对照组i:将2%戊唑醇悬浮剂与玉米种子按1:80(可在1:70-85范围内调整)的重量比例包衣。对照组ii:裸种。2013年4月22日,按常规方式播种包衣处理后的玉米种子和裸种,5月2日出苗,5月16日定苗。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或4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5m×4m),随机区组排列,四周保护行4行,小区不设走到,重复间设50cm走道,采用玉米套种马铃薯二套二种植,200cm一个复合条带,玉米距马铃薯60cm,玉米行距40cm,株距25cm,每亩播种玉米2667株。3、观察结果在玉米的各个生育期观察种衣剂对玉米的影响,观察结果见表2。表2种衣剂对玉米的各个生育期的影响种衣剂1种衣剂2种衣剂3种衣剂42%戊唑醇裸种出苗率92%90.8%89%88%87.9%85.58%出苗后第4d苗高6.24cm6.21cm6.19cm6.17cm5.59cm5.54cm出苗后第29d苗高26.68cm26.29cm26.00cm25.88cm22.73cm21.98cm由表2可知:(1)本发明的各种衣剂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出苗率都达到88%以上,其中,种衣剂1处理的玉米出苗率比对照组i(2%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增加4.10%、比对照组ii(裸种)增加6.42%,种衣剂2处理的玉米出苗率比对照组i(2%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增加2.90%、比对照组ii(裸种)增加5.22%;(2)本发明的各种衣剂处理的苗高均有所提高,特别是种衣剂1和种衣剂2处理的玉米:在出苗后第4d测量,种衣剂1处理的玉米苗高比对照组i(2%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增高11.63%、比对照组ii(裸种)增高13.00%,种衣剂2处理的玉米苗高比对照组i(2%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增高11.09%、比对照组ii(裸种)增高120.9%;在出苗后第29d测量,种衣剂1处理的玉米苗高比对照组i(2%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增高17.38%、比对照组ii(裸种)增高21.38%,种衣剂2处理的玉米苗高比对照组i(2%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增高15.66%、比对照组ii(裸种)增高19.61%。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具有明显的促进玉米生长的作用。五、测试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1、实验材料供试玉米品种:昭阳6号。2、实验方法实验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三甲村进行。实验组:将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与玉米种子按1:80(可在1:70-85范围内调整)的重量比例包衣,即1kg种衣剂包衣处理70-85kg玉米种子。对照组:裸种。2013年4月22日,按常规方式播种,5月2日出苗,5月16日定苗。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7m2(5m×5.4m),每个处理小区播种6行,每行20塘(株),共计120塘(株),每塘下种2粒。采用玉米套种马铃薯二套二种植,地膜覆盖,打扎下种两粒实直播,单株定苗,施足底肥,交足出苗水,幅宽1.8m,玉米小行距0.4m,株距0.25m,每亩密度2963株。3、实验结果在收获时统计玉米的产量,统计结果见表3。表3不同种衣剂处理后玉米产量种衣剂1种衣剂2种衣剂3种衣剂42%戊唑醇裸种包衣比例1:801:801:801:801:80—产量760公斤/亩758公斤/亩764公斤/亩756公斤/亩706公斤/亩650公斤/亩增产比例16.92%16.62%17.54%16.31%8.62%—表3表明: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可以促进玉米增产,并且增产效果显著(2%戊唑醇作种衣剂时的增产比例为8.6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不仅具有明显的促进玉米生长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显著的促进玉米增产的效果。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型种衣剂,其不仅适用于玉米的种子包衣处理,还适用于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的种子包衣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