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环保型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10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艺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环保型秸秆粉碎还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农作物产量也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是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也大幅增长,此些秸秆除了用于农民的燃料和牲畜饲料外,仍然会有很大的剩余,剩余的秸秆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集中堆放使其自行腐烂,但此种方式需付出较大的人力,且腐烂速度慢、占地面积大,故应用较少,但腐烂产生的难闻、有害气体及有害物质仍然会对周围群众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另一种方式是就地焚烧还田,其需要较少的人力,且无需另外占用场地,故应用较多,随之带来的隐患是焚烧后产生的烟气严重污染空气,使周围地区出现严重的雾霾,严重影响人民的出行安全和健康,

秸秆还田机的应用解决了农田秸秆因无处堆放而焚烧污染大气环境的问题,再由于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其增肥增产作用显著,已成为农作物种植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但现有秸秆还田机都是由拖拉机等大型机械进行驱动的,其上的切割粉碎装置要与拖拉机的传动箱进行连接,由传动箱来提供动力,其安装和拆卸较为复杂,不便于操作,需对拖拉机有所了解的人才能够操作,最为主要的是,拖拉机的体积大,对于大面积田地内的秸秆粉碎作业当然是由拖拉机带动并驱动切削粉碎装置工作的效率更高、切削效果更好,但对于小面积的田地,拖拉机无法在田地内转向,不便于对秸秆进行粉碎作业,尤其对于菜园等极小面积的田地,其面积还不够拖拉机的占地面积,根本无法使用此类型的还田机进行粉碎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环保型秸秆粉碎还田机,其可由拖拉机带动,也可由畜力拉动和人工推动,工作方式多样化,适用于不同面积大小的田地秸秆粉碎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机架、地轮和粉碎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切割刀辊和旋耕刀辊,切割刀辊上设有第一从动轮,旋耕刀辊上设有第二从动轮,所述地轮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与第一从动轮相连,第二驱动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第二从动轮相连,所述机架位于地轮的前方于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第一支架、位于地轮的后方于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第二支架,切割刀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设于第一支架之间,旋耕刀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设于第二支架之间,所述机架的前端设有牵引架,机架上靠近后端于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扶手,机架上于旋耕刀辊的后方设有镇压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于切割刀辊3的前方可拆卸地设置有带梳齿的梳理板。如此设置,在由畜力或人力推动时,可通过梳理板对小株秸秆进行梳理,便于后续切割刀辊对秸秆进行切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镇压辊可拆卸地设置于机架的后端,机架上于后端设有镇压辊放置台。如此设置,在还田机非工作状态下,可用来放置镇压辊,便于还田机的前行,避免镇压辊在非工作状态下因不必要的磨损而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梳理板上的梳齿向前倾斜弯曲呈弧形。如此设置,在由畜力拉动或由人力推动时,通过梳理板便于将秸秆推倒,以便后续切割刀辊对秸秆进行切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于旋耕刀辊的后方设有弧形挡板。如此设置,在进行人力推动时,通过弧形挡板防止秸秆和尘土向后飞溅而伤及劳作人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挡板靠近镇压辊放置台并处于镇压辊放置台的前方。如此设置,可用弧形挡板约束围挡镇压辊,防止镇压辊向前滚动而掉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立板,立板的外表面设有挂环,所述镇压辊的两端向外延伸伸入连接套内,所述连接套的表面垂直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前端向下弯曲形成挂钩挂于挂环上。如此设置,将镇压辊可拆卸地设置在机架的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板处于镇压辊放置台的后方。如此设置,通过立板对镇压辊进行约束围挡,防止镇压辊向后滚动而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粉碎装置由前后依次设置的切割刀辊和旋耕刀辊构成,通过切割刀辊对秸秆进行切割粉碎,通过旋耕装置对秸秆的根部进行灭茬操作,同时对秸秆进行二次粉碎,并对粉碎后的秸秆进行旋耕埋田处理,使秸秆尽快腐蚀转化成肥料,且可疏松土壤,此些作用效果都更加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最终再通过设于机架后端的镇压辊对埋田后的秸秆进行镇压,避免秸秆露出土壤外,便于秸秆尽快腐蚀转化成肥料。其中,切割刀辊和旋耕刀辊均由地轮的输出轴进行驱动,如此使本还田机即可由拖拉机带动,或由牛、马等牲畜带动,也可由人力进行推动,可根据秸秆植株大小或田地面积大小来选择动力源,使用方式更加多样化,可满足不同面积的田地内秸秆粉碎作业的需求,且由于本还田机中的切割刀辊和旋耕刀辊是由地轮行走进行驱动的,故当由拖拉机带动时,无需与拖拉机的传动箱等驱动设备进行连接,相较于现有由拖拉机带动的还田机,本实用新型与拖拉机的安装和拆卸更为方便快捷,更加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该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机架1、地轮2和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切割刀辊3和旋耕刀辊4,切割刀辊3上设有第一从动轮7,旋耕刀辊4上设有第二从动轮8,所述地轮2的输出轴23上设有第一驱动轮5和第二驱动轮6,第一驱动轮5通过第一传送带9与第一从动轮7相连,第二驱动轮6通过第二传送带10与第二从动轮8相连,所述机架1位于地轮2的前方于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第一支架11、位于地轮2的后方于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第二支架12,切割刀辊3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设于第一支架11之间,旋耕刀辊4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设于第二支架12之间;所述机架1的前端设有牵引架13,机架1上靠近后端于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扶手14;机架1上于旋耕刀辊4的后方设有镇压辊15,所述机架1的后侧设有立板21,立板21的外表面设有挂环22,所述镇压辊15的两端向外延伸伸入连接套19内,并可在其内转动,所述连接套19的表面垂直连接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的前端向下弯曲形成挂钩挂于挂环22上,如此使镇压辊15可拆卸地设置于机架1的后端;机架1上于切割刀辊3的前方可拆卸地设置有带梳齿的梳理板18,所述梳理板18上的梳齿向前倾斜弯曲呈弧形;所述机架1上于旋耕刀辊4的后方设有弧形挡板17,机架1上于后端设有镇压辊放置台16,镇压辊放置台16处于立板21和弧形挡板17之间,如此围成一个存储空间将镇压辊15放置于镇压辊放置台16上。

工作过程:

在进行大面积秸秆粉碎作业或如玉米秸秆等大株秸秆粉碎作业时,通过牵引架13将机体安装于拖拉机的后方,将镇压辊15通过连接杆20安装在机架1的后方,然后启动拖拉机带动还田机前行,由拖拉机碾压倒秸秆,地轮2转动后,切割刀辊3和旋耕刀辊4随地轮2进行同步旋转,由切割刀辊3对秸秆进行切割,再由旋耕刀辊4对已切割的秸秆进行二次粉碎,并进行翻土和松土,随着旋耕刀辊4的旋转将粉碎后的秸秆埋入土壤内,使秸秆尽快腐蚀转化成肥料,再由镇压辊15对旋耕埋田后的秸秆进行镇压。

在进行小面积秸秆粉碎作业或小株秸秆粉碎作业时,可通过牵引架13由牛、马等牲畜拉动还田机前行;在对面积更小的菜园类的秸秆进行粉碎作业时,由于拖拉机或牛、马等牲畜的体积较大,无法进入菜园内,此时可通过扶手14由人力推动还田机进行作业。在由畜力拉动或人力推动还田机时,可将梳理板18安装在机架1的前端,如此可通过梳理板18对小株植物的秸秆进行梳理,便于后续的切割粉碎作业,同时向前弯曲倾斜的梳齿也便于推倒小株植物的秸秆,如此减轻了切割刀辊3的负荷,减少了还田机的阻力,利于其前行。

由于切割刀辊3和旋耕刀辊1是由地轮2行走进行驱动的,两者的速度与地轮2的转速相同,故本实用新型的还田机更适合用于对切削力度要求不高的小株秸秆的粉碎作业,如小麦、水稻、或菜园内等作物的秸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