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2267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产生了大量的作物秸秆,除部分用作牲畜饲料外,很大部分在农田被直接焚烧。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出现不仅有效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但是现有的秸秆粉碎还田机还存在以下缺陷:1、刀架外壳为一体式焊接结构,会因为应力作用而变形,导致外壳与刀具磕碰,发生故障,影响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工作效率;2、所需的牵引动力不同,导致牵引机的轮胎间的距离也不一样,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工作幅宽小于轮胎间距,轮胎碾压过的区域得不到粉碎,影响秸秆粉碎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外壳的侧板和各个梁均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螺栓穿过侧板上的连接孔和梁上的螺栓孔,将各个梁紧固连接在侧板上,能够防止外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另外,依靠伸缩装置驱动,龙门架能够实现在上滑杆和下滑杆上的左、右位置调整,以使龙门架超出右轮胎的外缘,确定最佳的工作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地辊、刀轴、后盖板、龙门架和变速箱,地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端。刀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中间。变速箱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前梁中间的筋板上,变速箱与传动装置连接,外壳的侧板和各个梁均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螺栓穿过侧板上的连接孔和梁上的螺栓孔,将各个梁紧固连接在侧板上,能够防止外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另外,依靠伸缩装置驱动,龙门架能够实现在上滑杆和下滑杆上的左、右位置调整,以使龙门架超出右轮胎的外缘,确定最佳的工作位置。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还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梁、顶梁、前梁、伸缩装置、上滑杆和下滑杆,顶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栓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与顶梁上螺栓孔对应的连接孔。后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栓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后梁上螺栓孔对应的连接孔。前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栓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前梁上螺栓孔对应的连接孔。紧固螺栓穿过各对应的螺栓孔和连接孔,将顶梁、后梁和前梁固定连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并且顶梁、后梁和前梁均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顶梁上设置有上底座,前梁上设置有下底座。上滑杆与上底座连接,下滑杆与下底座连接。龙门架上设置有龙门架斜梁,龙门架斜梁与上滑杆滑动配合,龙门架的下端与下滑杆滑动配合。伸缩装置的一端与下底座连接,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龙门架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所述的龙门架斜梁的下端设置有上套筒,上套筒与上滑杆滑动配合,龙门架的下端设置有下套筒,下套筒与下滑杆滑动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所述的龙门架的上端设置有带有上连接孔的上筋板,龙门架的下端设置有带有下连接孔的下筋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所述的后盖板上设置有合页轴,顶梁上设置有合页鼻,合页轴与合页鼻活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所述的伸缩装置的一端安装在下套筒上,伸缩装置的另一端安装在下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外壳的侧板和各个梁均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螺栓穿过侧板上的连接孔和梁上的螺栓孔,将各个梁紧固连接在侧板上,能够防止外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另外,依靠伸缩装置驱动,龙门架能够实现在上滑杆和下滑杆上的左、右位置调整,以使龙门架超出右轮胎的外缘,确定最佳的工作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左侧板100;地辊200;右侧板300;刀轴400;后梁500;后盖板600;顶梁700;上底座701;前梁800;下底座801;龙门架900;龙门架斜梁901;伸缩装置1000;变速箱1100;上滑杆1200;下滑杆1300。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地辊200、刀轴400、后盖板600、龙门架900和变速箱1100,地辊20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左侧板100和右侧板300的下端。刀轴40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左侧板100和右侧板300的中间。变速箱110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前梁800中间的筋板上,变速箱1100与传动装置连接,外壳的侧板和各个梁均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螺栓穿过侧板上的连接孔和梁上的螺栓孔,将各个梁紧固连接在侧板上,能够防止外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另外,依靠伸缩装置驱动,龙门架能够实现在上滑杆和下滑杆上的左、右位置调整,以使龙门架超出右轮胎的外缘,确定最佳的工作位置。

还包括左侧板100、右侧板300、后梁500、顶梁700、前梁800、伸缩装置1000、上滑杆1200和下滑杆1300,顶梁70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栓孔,左侧板100和右侧板300上分别设置有与顶梁700上螺栓孔对应的连接孔。后梁50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栓孔,左侧板100和右侧板300上分别设置有与后梁500上螺栓孔对应的连接孔。前梁80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栓孔,左侧板100和右侧板300上分别设置有与前梁800上螺栓孔对应的连接孔。紧固螺栓穿过各对应的螺栓孔和连接孔,将顶梁700、后梁500和前梁800固定连接在左侧板100和右侧板300上,并且顶梁700、后梁500和前梁800均位于左侧板100和右侧板300之间。顶梁700上设置有上底座701,前梁800上设置有下底座801。上滑杆1200与上底座701连接,下滑杆1300与下底座801连接。龙门架900上设置有龙门架斜梁901,龙门架斜梁901与上滑杆1200滑动配合,龙门架900的下端与下滑杆1300滑动配合。伸缩装置1000的一端与下底座801连接,伸缩装置1000的另一端与龙门架900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龙门架斜梁901的下端设置有上套筒902,上套筒902与上滑杆1200滑动配合,龙门架900的下端设置有下套筒903,下套筒903与下滑杆1300滑动配合。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龙门架900的上端设置有带有上连接孔的上筋板,龙门架900的下端设置有带有下连接孔的下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后盖板600上设置有合页轴,顶梁700上设置有合页鼻,合页轴与合页鼻活动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伸缩装置1000的一端安装在下套筒903上,伸缩装置1000的另一端安装在下底座801上。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