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离心冲击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8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离心冲击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新型离心冲击破碎机,属机械技术领域。
现有的离心冲击破碎机均因多项原因未能在生产中正常使用,其主要原因是因该设备的核心部件转子设计不合理造成。其转子见图3,它由上盖板11、下盖板12、分料锥13、叶片14、侧板15组成,它有三条物料通道,采用普通碳钢钢板焊接结构,由此带来下列问题1、因采用三通道,其通道分布过于疏远,容易造成通道之间物料不均而产生振动,此种振动大到足以破坏设备基础,使机器无法正常运行;2、采用普通钢板焊接,虽制造工艺简单,但普通钢板无法承受高速冲击和磨损,转子寿命极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着重对离心冲击破碎机中的转子进行改进,从而提出一种新型的离心冲击破碎机转子,从而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它包括有底座2,电机8,集料轴承座3是安装在底座2上,破碎腔4和上罩5相连接,它们安装在集料轴承座3上,转子6与轴及轴承7相连接,并安装在集料轴承座3上,二个皮带及皮带轮9分别安装在电机8和轴及轴承7上,其特征是转子包括有上、下盖板12、16,在上、下盖板12、16之间有叶片15和硬质块11,其中的硬质块11设在叶片15的外端口,轮毂13和分料锥14分别与下盖板16连接,叶片15和由硬质合金制成的硬质块11所构成的物料通道为4-6条。
转子6中的上盖板12、叶片15、下盖板16为整体耐磨合金铸造结构,下盖板16的整体厚度或边缘厚度均是上盖板12的2-6倍。
叶片5的外端口是一块硬质合金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根据处理物料大小的范围和转子的直径,通过计算和试验,获得转子通道的最佳值为4-6条,在此范围内,不会因通道安排疏远,而造成物料分布不匀,产生振动,也不会因通道按排过密而造成堵料;2、转子采用整体铸造结构,材料为耐磨合金,其耐磨性和整体刚性远远超过普通钢板焊接结构;3、由于叶片外端的线速度最大,故物料对该部位的冲击和磨损也最大,因此在转子冲片外端特别增加了比叶片材料坚硬得多的硬质合金块,使得转子的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4、将转子下盖板厚度或其边缘厚度成倍增加,其目的在于增加转子的转动惯量,起到飞轮的作用,固而物料分布不匀产生的偏心力矩与转子整体的转动惯量相比则微不足道,保证设备运转平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图中是4通道;附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转子结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为电机带动轴及转子作高速旋转,直径小于100mm的硬质物料从上罩的料斗进入转子并分入转子的物料通道以极高的线速度甩出,由于转子在高速旋转下还会产生强大的气流,故物料在离心力及环向气流的作用下相互撞击,先期破碎的较小物料由破碎腔进入集料轴承座内后经下料斗排出。此类破碎机与一般的机械或破碎机相比,其工作原理显然先进,因此具有处理能力大,能耗低,钢耗小,重量轻易检修等优点。
综上所述,安装了新型转子的离心冲击破碎机克服了以往相同设备无法解决的问题,保证了设备安全平稳的运行,主要易损件一转子的寿命比原先提高了4-6倍,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离心冲击破碎机,它包括有底座(2),电机(8)、集料轴承座(3)是安装在底座(2)上,破碎腔(4)和上罩(5)相连接,它们安装在集料轴承座(3)上,转子(6)与轴及轴承(7)相连接,并安装在集料轴承座(3)上,二个皮带及皮带轮(9)分别安装在电机(8)和轴及轴承(7)上,转子(6)包括有上、下盖板(12)、(16),在上、下盖板(12)、(16)之间有叶片(15)和硬质块(11),其中的硬质块(11)设在叶片(15)的外端口,轮毂(13)和分料锥(14)分别与下盖板(16)连接,其特征是转子(6)中的叶片(15)和由硬质合金制成的硬质块(11)所构成的物料通道为4-6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冲击破碎机,其特征是转子(6)中的上盖板(12)、叶片(15)、下盖板(16)为整体耐磨合金铸造结构,下盖板(16)的整体厚度或边缘厚度均是上盖板(12)的2-6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冲击破碎机,其特征是叶片(5)的外端口是一块硬质合金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离心冲击破碎机,电机、集料轴承座安装在底座上,破碎腔和上罩相接,转子与轴及轴承相接,均安装在集料轴承座上,皮带及皮带轮分别安装在电机和轴及轴承上,转子有上、下盖板、叶片和硬质块、轮毂、分料锥组成,叶片和硬质块所构成的物料通道为4—6条。上盖板、叶片、下盖板为整体铸造结构,下盖板的整体厚度是上盖板的2—6倍。优点可使物料分布均匀,无振动,耐磨性和整体刚性好,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转平稳。
文档编号B02C13/00GK2355791SQ992272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3日
发明者吴实 申请人:吴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