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单旱藕采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2348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单旱藕采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单旱藕采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旱藕收获产品主要是地下块茎,目前大部分地区是靠人工作业,采取锄头挖方式,每人每天仅收获500斤左右,劳动生产率低下,人工成本高,且由于旱藕块茎较大,分布不规则,容易破损或挖断,旱藕采挖已经成为旱藕生产中耗费劳动力最多的一项作业。
[0003]机械化采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大幅提高收获质量,由于地理环境和种植条件不同,我国旱藕采挖机械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技术成熟并能适应丘陵山区、地块较小等作业条件的旱藕采挖机械。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简单旱藕采挖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简单旱藕采挖装置,所述简单旱藕采挖装置包括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右侧的握持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杆下方的采挖杆、位于所述采挖杆上方的固持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杆右侧的脚踏装置及位于所述脚踏装置下方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支架,所述握持装置包括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块右侧的握持杆及位于所述固定块下方的第二支架,所述采挖杆上设有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一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三支架,,所述固持装置包括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左侧的第五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下方的第六支架,所述脚踏装置包括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三角块、位于所述三角块左侧的第一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下方的第二连接杆,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下方的弹簧、位于所述弹簧下方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顶靠块及位于所述第一顶靠块上方的第二顶靠块,所述第四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弹簧竖直放置,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呈长方体,所述底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顶靠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块的上表面设有一凹槽,所述第二顶靠块位于所述第一顶靠块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顶靠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四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8]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9]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竖直放置,所述固定块的左表面与所述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杆的两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0]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采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1]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2]所述第四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3]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挖杆固定连接。
[0014]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发明简单旱藕采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提高采挖旱藕的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并且大幅度提高收获质量,并且可以适应丘陵山区、地块较小的地区使用,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简单旱藕采挖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简单旱藕采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发明简单旱藕采挖装置包括支撑杆1、位于所述支撑杆I右侧的握持装置2、位于所述支撑杆I下方的采挖杆3、位于所述采挖杆3上方的固持装置4、位于所述支撑杆I右侧的脚踏装置5及位于所述脚踏装置5下方的支撑装置6。
[0020]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杆I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杆I竖直放置,所述支撑杆I上设有第一横杆11、位于所述第一横杆11下方的第一支架12。所述第一横杆1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11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杆I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2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I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I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I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21]如图1所示,所述握持装置2包括固定块21、位于所述固定块21右侧的握持杆22及位于所述固定块21下方的第二支架23。所述固定块21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21竖直放置,所述固定块21的左表面与所述支撑杆I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22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杆22的两端与所述固定块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从而方便使用者握持。所述第二支架23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I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3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22]如图1所示,所述采挖杆3呈弯曲状,所述采挖杆3的下端呈尖状。所述采挖杆3上设有第二横杆31、位于所述第二横杆31上方的第一竖杆32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31下方的第三支架33。所述第二横杆31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31的左端与所述采挖杆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3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32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3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杆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32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33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杆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33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挖杆3的侧面固定连接。
[0023]如图1所示,所述固持装置4包括第四支架41、位于所述第四支架41左侧的第五支架42及位于所述第五支架42下方的第六支架43。所述第四支架41呈凹字形,所述第四支架4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I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3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42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42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42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六支架43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43的一端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