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两步发酵法生产d-核糖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432786阅读:1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两步发酵法生产d-核糖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两步发酵法生产D-核糖工艺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
目前生产D-核糖的工艺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工艺方法复杂,发酵周期长,转化率低,制造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用两步发酵法生产D-核糖工艺方法,它通过长菌和发酵两个过程来进行,使工艺简化,发酵周期缩短,发酵过程稳定。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用发酵法生产D-核糖是通过长菌和发酵两个过程来进行;在长菌阶段,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7.0~8.0,使菌体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生长的平衡期;当菌体生长达到平衡期后,通过控制培养基的PH值在5.0~6.0,完成D-核糖积累为特征的发酵过程。
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方法简单实用,发酵周期缩短,转化率高,生产过程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研究发现菌体的生长及状态是影响D-核糖发酵的关键,采用二步发酵工艺可显著减少发酵时间,克服发酵过程不稳定,提高发酵转化率。
本发明所使用的微生物属于芽孢杆菌属的枯草杆菌(B.Subtilis)或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是由肌苷产生菌经化学和物理诱变而获得,其遗传特征是不能利用阿拉伯糖或葡萄糖酸为唯一碳源,其生长因子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或莽草酸。
作为培养基,使用各种营养成份即碳源、氮源等,碳源主要有D-葡萄糖、D-山梨醇、淀粉水解物、糖蜜和淀粉等;氮源主要有玉米浆、酵母膏、酵母粉、蛋白胨、酪蛋白水解物,以及其它含氮的有机物,氨水、硫酸铵,磷酸铵和氯化铵等无机物,此外还有尿素和氨基酸等有机含氮物。
培养基中除加入以上碳源和氮源外,还适当添加对所使用微生物所必须的各种金属离子、维生素和氨基酸等。
发酵采用二步发酵工艺进行,先采用丰富的培养基,控制培养基的PH值7.0~8.0,温度36~38℃,通风量0.2~0.5vvm,使菌种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平衡期,之后调整培养基PH值5.0~6.0,温度35~38℃,通风量0.5~1vvm,直至菌种完成D-核糖的发酵过程。具体实例为1、培养基配制(1)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0,玉米浆2.0,磷酸二氢钾0.1,磷酸氢二钾0.3,酵母浸出粉0.1,PH值7.2,共600ml,0.1MP灭菌15分钟。(2)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6,玉米浆2.6,硫酸铵0.5,碳酸钙2.0,硫酸亚铁0.004,硫酸镁0.01,硫酸锰0.001,PH值7.2~7.8,共6000ml,0.1MP灭菌10分钟。2、培养条件(1)种子培养条件37℃18~20小时,120rpm,100ml/500ml三角瓶。(2)发酵培养条件接种量10%,温度37℃。3、发酵过程10升发酵罐装液量6升,1~30小时为长菌期,PH控制在7.0~8.0,转速500rpm,通风量0.3vvm,30~60小时为发酵期,PH控制在5.0~6.0,转速800rpm,通风量0.8vvm,发酵结束后,培养液中含D-核糖为64.5mg/ml。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两步发酵法生产D-核糖工艺方法,其特征是用发酵法生产D-核糖是通过长菌和发酵两个过程来进行;在长菌阶段,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7.0~8.0,使菌体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生长的平衡期;当菌体生长达到平衡期后,通过控制培养基的PH值在5.0~6.0,完成D-核糖积累为特征的发酵过程。
全文摘要
一种用两步发酵法生产D-核糖工艺方法,用发酵法生产D-核糖是通过长菌和发酵两个过程来进行;在长菌阶段,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7.0~8.0,使菌体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生长的平衡期;当菌体生长达到平衡期后,通过控制培养基的pH值在5.0~6.0,完成D-核糖积累为特征的发酵过程。
文档编号C12P19/02GK1299874SQ0013566
公开日2001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6日
发明者王树庆 申请人:王树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