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313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烧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烧鸡。
背景技术
烧鸡是一种老少皆喜的菜肴。由于受加工时味精投放量的限制,现有烧鸡的口味比较淡,其鲜度略嫌不足,不能深入鸡肉内部,多吃容易产生腻味。其骨与肉不能完全分离,吃起来比较麻烦。如果要想使其完全分离,又会因加工过火而使鸡肉太烂,影响入口感觉,因此酥与烂不能同时顾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鲜香入骨、骨肉分离、酥而不烂的烧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烧鸡以杀白净鸡和佐料为原料,其原料配方为1500-2000g杀白净鸡一只、10-20g料酒、2-10g蔗糖、5-10g饴糖、4-5g食盐、30-35g味精、5-8g呈味核苷酸、0.1-0.2g冰糖、3-8g大茴香、0.05-0.15g小茴香、0.05-0.15g丁香、0.05-0.15g甘草、0.05-0.15g豆蔻、0.05-0.15g山萘、0.02-0.1g玉果、0.05-0.1g春花和0.3-0.8g玉桂。
上述一种烧鸡,所用原料的较佳配方为1750g杀白净鸡一只、15g料酒、5g蔗糖、7g饴糖、5g食盐、32g味精、7g呈味核苷酸、0.15g冰糖、5g大茴香、0.1g小茴香、0.1g丁香、0.1g甘草、0.1g豆蔻、0.1g山萘、0.05g玉果、0.08g春花和0.5g玉桂。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原料配方,烧鸡在加工制作时虽仍须限量加入味精,但其配方中其它原料的组合使用,尤其是呈味核苷酸的加入,使加工而成的烧鸡口味鲜美,鲜味深入鸡肉内部和鸡骨,经常食用也不会产生腻味。烧鸡的骨与肉完全分离,鸡肉酥而不糜烂,口感很好,具有酥、鲜、香的特点,鲜香入骨,香而不俗,更适宜于老少食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一一种烧鸡,以杀白净鸡和佐料为原料,其原料配方为1750g杀白净鸡一只、15g料酒、5g蔗糖、7g饴糖、5g食盐、32g味精、7g呈味核苷酸、0.15g冰糖、5g大茴香、0.1g小茴香、0.1g丁香、0.1g甘草、0.1g豆蔻、0.1g山萘、0.05g玉果、0.08g春花和0.5g玉桂。。将上述各原料混在一起,使杀白净鸡浸泡其中,再炖煮后即成。
实施方式二一种烧鸡,以杀白净鸡和佐料为原料,其原料配方为2000g杀白净鸡一只、20g料酒、10g蔗糖、10g饴糖、5g食盐、35g味精、8g呈味核苷酸、0.2g冰糖、8g大茴香、0.15g小茴香、0.15g丁香、0.15g甘草、0.15g豆蔻、0.15g山萘、0.1g玉果、0.1g春花和0.8g玉桂。。将上述各原料混在一起,使杀白净鸡浸泡其中,再炖煮后即成。
实施方式三一种烧鸡,以杀白净鸡和佐料为原料,其原料配方为1500g杀白净鸡一只、10g料酒、3g蔗糖、5g饴糖、4g食盐、3g味精、5g呈味核苷酸、0.1g冰糖、3g大茴香、0.05g小茴香、0.05g丁香、0.05g甘草、0.05g豆蔻、0.05g山萘、0.02g玉果、0.05g春花和0.3g玉桂。
本发明烧鸡配方中,杀白净鸡指宰杀后洗净的生鸡,呈味核苷酸简称1+G,即由50%INOSINATE和50%GUANYLATE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烧鸡,以杀白净鸡和佐料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方为1500-2000g杀白净鸡一只、10-20g料酒、2-10g蔗糖、5-10g饴糖、4-5g食盐、30-35g味精、5-8g呈味核苷酸、0.1-0.2g冰糖、3-8g大茴香、0.05-0.15g小茴香、0.05-0.15g丁香、0.05-0.15g甘草、0.05-0.15g豆蔻、0.05-0.15g山萘、0.02-0.1g玉果、0.05-0.1g春花和0.3-0.8g玉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鸡,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配方为1750g杀白净鸡一只、15g料酒、5g蔗糖、7g饴糖、5g食盐、32g味精、7g呈味核苷酸、0.15g冰糖、5g大茴香、0.1g小茴香、0.1g丁香、0.1g甘草、0.1g豆蔻、0.1g山萘、0.05g玉果、0.08g春花和0.5g玉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鸡,以杀白净鸡和佐料为原料,其原料配方为1500-2000g杀白净鸡一只、10-20g料酒、2-10g蔗糖、5-10g饴糖、4-5g食盐、30-35g味精、5-8g呈味核苷酸、0.1-0.2g冰糖、3-8g大茴香、0.05-0.15g小茴香、0.05-0.15g丁香、0.05-0.15g甘草、0.05-0.15g豆蔻、0.05-0.15g山萘、0.02-0.1g玉果、0.05-0.1g春花和0.3-0.8g玉桂。采用本发明配方加工而成的烧鸡口味鲜美,鲜味深入鸡肉内部和鸡骨,经常食用也不会产生腻味。烧鸡的骨与肉完全分离,鸡肉酥而不糜烂,口感很好,具有酥、鲜、香的特点,鲜香入骨,香而不俗,更适宜于老少食用。
文档编号A23L1/48GK1969685SQ20061015501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4日
发明者陈宏达 申请人:陈宏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