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水果作原料的果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5730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水果作原料的果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属于一种以胡柚、山茱萸、山楂等食用和药用水果为原料的果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果茶又称果肉饮料,是一种富含营养的保健产品,目前市场上的果茶大多都是瓶装或罐装的打开即食的凉茶,实际上是香精加糖和各种调料配制而成,虽然包装精美,但缺少各种营养成分,携带也十分的不便,并且很少有冲泡的果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用食用和药用水果作原料的果茶的制备方法。这种果茶携带方便,只要有水便可冲泡饮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果茶制品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选料,选取新鲜的水果;(2)清洗水果后按大小进行分级整理;(3)破皮去核;(4)粉碎,颗粒小于标准筛60目;(5)打浆后加料以水果总重量计加入10%-20%的蜂蜜、10%-20%果糖、10%-20%蔗糖,10%-40%中草药原料;(6)将上述混合物搅拌;(7)包装后高温杀菌。
上述第(5)步骤中所述的中草药原料为佛手、山楂、炒谷芽、麦芽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物。
上述第(6)步骤中搅拌时间为90分钟-150分钟,温度为80度-100度。
上述第(7)步骤中,杀菌时间10-180分钟,温度80-125度。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采用中西药原理和“药补不如食补”中国食品理念加工所制得的果茶,用现代的包装和杀菌设备制成袋装产品取代了传统的罐装产品,一是携带方便,二是其各种营养成分得到充分保护,不仅保留了水果原有的营养成份,还将果皮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份也保留了下来,如胡柚果皮中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血液清道夫的胡柚皮甙等,并配有相应的中药成分,不仅保证了原有水果的保健作用,而且加强了食疗的效果。比如佛手可理气、化痰,并能解酒,山楂开胃,炒谷芽、麦芽健脾开胃,行气消食。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1、首先选定新鲜的、无病虫害的胡柚100克;2、清洗后分级整理,按照大小规格整理好;3、破皮去核;4、粉碎,均质,确保颗粒小于标准筛60目;5、打浆后加料100克胡柚中加金华佛手(也可加其他有效的中药)10克,加蜂蜜15克,果糖15克,蔗糖15克;6、将上述混合物搅拌时间90分钟 温度100度;7、包装后杀菌温度120度,时间15分钟。
实施例21、首先选定新鲜的、无病虫害的山茱萸100克;2、清洗后分级整理,按照大小规格整理好;3、破皮去核;4、粉碎,均质,确保颗粒小于标准筛60目;5、打浆后加料100克山茱萸中加山楂(也可加其他有效的中药)20克,蜂蜜20克,果糖15克,蔗糖15克;6、将上述混合物搅拌时间150分钟,温度80度;7、包装后杀菌温度100度,时间45分钟。
实施例31、首先选定新鲜的、无病虫害的山楂100克;2、清洗后分级整理,按照大小规格整理好;3、破皮去核;4、粉碎,确保颗粒小于标准筛60目;5、打浆后加料100克山楂加炒谷芽20克、麦芽20克(也可加其他有效的中药),加蜂蜜10克,果糖10克,蔗糖20克;6、将上述混合物搅拌时间110分钟,温度90度;7、包装后杀菌温度110度,时间30分钟。
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果茶,将新鲜的水果加工成果茶,携带方便,只要有水便可冲泡饮用,适合一年四季食用,存放一年时仍可食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水果作原料的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选料,选取新鲜的水果;(2)清洗水果后按大小进行分级整理;(3)破皮去核;(4)粉碎,颗粒小于标准筛60目;(5)打浆后加料以水果总重量计加入10%-20%的蜂蜜、10%-20%果糖、10%-20%蔗糖,10%-40%中草药原料;(6)将上述混合物搅拌时间为90分钟-150分钟,温度为80度-100度;(7)包装后高温杀菌时间10-180分钟,温度80-125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水果作原料的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5)步骤中所述的中草药原料为佛手、山楂、炒谷芽、麦芽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茶制品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选料,选取新鲜的水果;(2)清洗水果后按大小进行分级整理;(3)破皮去核;(4)粉碎,颗粒小于标准筛60目;(5)打浆后加料以水果总重量计加入10%-20%的蜂蜜、10%-20%果糖、10%-20%蔗糖,10%-40%中草药原料;(6)将上述混合物搅拌;(7)包装后高温杀菌。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采用中西药原理和“药补不如食补”中国食品理念加工所制得的果茶,用现代的包装和杀菌设备制成袋装产品取代了传统的罐装产品,一是携带方便,二是其各种营养成分得到充分保护,并配有相应的中药成分,不仅保证了原有水果的保健作用,而且加强了食疗的效果。
文档编号A23L1/212GK1965703SQ20061015483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7日
发明者徐春根 申请人:徐春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