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5796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具体而言,涉及在保存中能够使植物性甾醇长时间稳定地乳化、且品质保持性和稳定性优异的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的制造方法,以及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的乳化稳定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据说在日本存在着因饮食生活的西化、多样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引起的过量摄取胆甾醇(cholesterol)的趋势。由于食品中所含的胆甾醇的过量摄取,使血液中的胆甾醇增加,由此成为诱发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心律不齐、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现在,这些疾病有增长的趋势。因此,作为阻碍体内胆甾醇的吸收、使血清内的胆甾醇值降低的物质,植物性甾醇倍受关注。但是,由于植物性甾醇具有难溶于水和油的缺点,所以很难将其应用于食品。为了应用于食品,对使其在水或油中乳化的方法进行研究。作为使植物性甾醇分散于水性分散液或悬浮液的方法,例如已知以下方法以非甾醇乳化剂相对于高烙点脂质为小于1/2(重量比)的比例,混合例如在15(TC熔融的植物性甾醇等高熔点脂质和单甘油酯(monoglyceride)等非甾醇乳化剂的方法(专利文献1);混合植物性甾醇和乳化剂,在6(TC20(TC加热熔融,在水性饮料或含有乳化剂的水性饮料中混合该熔融物,高速搅拌所得的水性饮料,使植物性甾醇分散于水性饮料中的方法(专利文献2)等。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涉及保存稳定性优异的饮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记载了向饮料中添加含有植物甾醇的水溶性组合物,该水溶性组合物含有如下(A)、(B)、(C)、(D)、(E)组分,并且整个体系的乳化剂的HLB值为12以上,其中,(A)为植物甾醇,(B)为选自甘油脂肪酸酯、有机酸单甘油酯、聚甘油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和卵磷脂中的l种或2种以上的亲油性乳化剂,(C)为食用油类,(D)为至少1种的亲水性的聚甘油脂肪酸酯,(E)为其余部分的水。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水性介质中,在疏水性物质和/或熔点高于约130x:的物质中配合增粘剂,然后在得到的稳定的均匀悬浊液中,配合p一谷甾醇和黄原胶来制备脱脂酸奶。但是,在上述方法中,难以使植物性甾醇稳定地分散在牛奶咖啡或奶茶等乳饮料中,通过UHT杀菌或蒸煮杀菌等加热杀菌处理或者长期保存,会出现产生油脂成分凝集或沉淀等问题。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平11一14675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11274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2—29144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表2002—505093号公报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稳定地乳化并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及其制造方法。进一步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地乳化并含有植物性甾醇、即使经过长期保存或加热杀菌也能够有意义地抑制凝集或沉淀等发生的品质保持性和稳定性优异的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及其制造方法。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乳化稳定化的方法,特别是提供用于使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乳化稳定化的方法,使该乳饮料即使经过长期保存或加热杀菌处理也不会发生凝集或沉淀等不良状况。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反复进行努力研究,从而发现,通过在乳饮料的原料中配合(a)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的组合或(b)微晶纤维素作为乳化剂,能够实现上述目的,能够使植物性甾醇在乳饮料中长期稳定地乳化。此外,本发明人等还确认,如果将蔗糖脂肪酸酯与上述乳化剂并用,就能够更加显著地抑制加热杀菌时的凝集和沉淀;并且,如果将选自黄原胶、天然结冷胶和角叉菜胶中的1种或2种以上与上述乳化剂并用,就能够进一步提高乳饮料中植物性甾醇的长期乳化稳定性,至此完成本发明。本发明涉及具有以下方式的含有植物甾醇的乳饮料(1)含有植物甾醇的乳饮料(l一l)一种乳饮料,其含有植物性甾醇、乳成分和下述(a)或(b)中至少任一种的乳化剂。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b)为微晶纤维素。(1一2)如(1一1)所述的乳饮料,植物性甾醇是选自(3—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谷甾烷醇(sitostanol)、菜油甾烷醇(campestanol)和它们的酯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l一3)如(l一l)或(1—2)所述的乳饮料,有机酸单甘油酯是选自琥珀酸单甘油酯、柠檬酸单甘油酯、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醋酸单甘油酯和乳酸单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l一4)如(l一l)(l一3)中任一项所述的乳饮料,其还含有蔗糖脂肪酸酯。(l一5)如(l一l)(l一4)中任一项所述的乳饮料,其还含有选自黄原胶、天然结冷胶和角叉菜胶中的至少一种的增粘多糖类。(l一6)如(l一l)所述的乳饮料,含有换算为无脂乳固体成分为0.85重量%比例的乳成分。(2)含有植物甾醇的乳饮料的制造方法(2—1)一种乳饮料的制造方法,具有在存在下述(a)或(b)中至少任一种乳化剂的条件下,对含有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的乳饮料原料进行均质化和加热杀菌的工序。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b)为微晶纤维素。(2—2)如(2—1)所述的制造方法,植物性甾醇是选自p—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谷甾垸醇、菜油甾烷醇和它们的酯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2—3)如(2—1)或(2—2)所述的制造方法,有机酸单甘油酯是选自琥珀酸单甘油酯、柠檬酸单甘油酯、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醋酸单甘油酯和乳酸单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2—4)如(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在除乳化剂外,还存在蔗糖脂肪酸酯的条件下,进行上述均质化和加热杀菌。(2—5)如(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在除乳化剂外,还存在选自黄原胶、天然结冷胶和角叉菜胶中的至少1种的条件下,进行上述均质化和加热杀菌。(2—6)如(2—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乳饮料原料中乳成分的含有比例,换算为无脂乳固体成分为0.85重量%。(3)含有植物甾醇的乳饮料的乳化稳定化方法(3—1)一种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的乳化稳定化方法,具有在存在下述(a)或(b)中至少任一种乳化剂的条件下,对含有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的乳饮料原料进行均质化和加热杀菌的工序,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b)为微晶纤维素。(3—2)如(3—1)所述的方法,植物性甾醇是选自(3—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谷甾烷醇、菜油甾烷醇和它们的酯盐中的l种或2种以上。(3—3)如(3—1)或(3—2)所述的方法,有机酸单甘油酯是选自琥珀酸单甘油酯、柠檬酸单甘油酯、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醋酸单甘油酯和乳酸单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3—4)如(3—1)(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除乳化剂外,还存在蔗糖脂肪酸酯的条件下,进行上述均质化和加热杀菌。(3—5)如(3—1)(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除乳化剂外,还存在选自黄原胶、天然结冷胶和角叉菜胶中的至少1种的增粘多糖类的条件下,进行上述均质化和加热杀菌。(3—6)如(3—1)(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乳饮料原料中乳成分的含有比例,换算为无脂乳固体成分为0.85重量%。(4)植物性甾醇的乳化稳定化方法(4一1)下述(a)或(b)中至少任一种乳化剂在含有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的经过乳化稳定化的乳饮料的制造中的用途。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b)为微晶纤维素。(4一2)下述(a)或(b)中至少任一种乳化剂用于含有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的乳饮料的乳化稳定化的用途。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b)为微晶纤维素。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乳饮料中稳定地乳化配合植物性甾醇,并能够提供有意义地抑制加热杀菌处理或长期保存中油脂部分的凝集或沉淀、长期稳定地乳化含有植物性甾醇而形成的乳饮料。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乳饮料涉及通过含有植物性甾醇、乳成分、和(a)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的组合或(b)微晶纤维素中的任一种乳化剂,使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在水中长期稳定乳化的乳饮料。在本发明中,如果在含有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的乳饮料中,存在(a)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的组合或(b)微晶纤维素中的至少任一种乳化剂,则能够使该乳饮料长期稳定地乳化。在本发明中,所谓乳饮料指含有乳成分的中性或弱酸性的饮料。优选pH处于5.58的范围的饮料。这里,乳成分指生乳、牛乳或特别牛乳、或者将它们作为原料制造的成分。作为乳成分,具体可以列举出生乳、牛乳、特别牛乳、生奶油、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全脂炼乳和脱脂炼乳等。乳饮料中乳成分的含量没有限制,通常换算成无脂乳固态成分为0.8重量%以上,优选为0.85重量%的范围,更优选为0.83重量%的范围。作为这种乳饮料,没有限制,可以列举咖啡乳饮料、牛奶咖啡、奶茶、可可奶(MilkCocoa)、奶昔(milkshake)、汤、水果乳饮料、蛋乳饮料、抹茶乳饮料和豆乳乳饮料等。本发明中使用的植物性甾醇为从大豆、菜籽或棉籽等植物油脂中提取、或者根据需要进行精制的制品。具体可以列举以选自P—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谷甾烷醇、菜油甾烷醇以及它们的酯盐中的l种或2种以上为主要成分的植物性甾醇。优选以选自|3—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以及它们的酯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为主要成分的植物性甾醇。配合于乳饮料中的植物性甾醇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粉末等固体形态,也可以是使之溶解或分散于水或乙醇等溶剂中的液体形态。优选为经过加工使其成为水易溶性的状态。作为将植物性甾醇加工成水易溶性的方法,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公知的方法。没有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如下方法将植物性甾醇与甘油脂肪酸酯或聚山梨酸酯(polysorbate)等亲油性乳化剂和糊精混合搅拌,经过筛分、流动层造粒和喷雾干燥,使其成为粉末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5—269941号);将植物性甾醇加热到熔点以上的温度并熔解后,与含有阿拉伯树胶、蔗糖脂肪酸酯或甘油脂肪酸酯等乳化剂、水和多元醇的液体混合,使其乳化或可溶化的方法;将植物性甾醇与上述乳化剂混合后,加热到熔点以上并熔解后,混合水和多元醇,使其乳化或可溶化的方法;将植物性甾醇、上述乳化剂、水和多元醇混合后,加热到熔点以上并熔解后,使其乳化或可溶化的方法(以上参照专利第3535147号公报)等。其中,在该植物性甾醇的粉末化时,可以混合添加后述乳化剂[(a)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或者(b)微晶纤维素]。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获得经过使其成为水易溶性的加工的植物性甾醇。例如可以列举三荣源有限公司制造的寸y7x口一,[商标]系列(廿y7亍口一》[商标]No.1)。作为上述植物性甾醇相对于乳饮料的配合比例,可以列举通常为0.15重量%,优选为0.23重量%,更优选为0.42重量%。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有机酸单甘油酯,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列举琥珀酸单甘油酯、柠檬酸单甘油酯、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醋酸单甘油酯和乳酸单甘油酯。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任意组合使用。优选的有机酸单甘油酯是琥珀酸单甘油酯。上述有机酸单甘油酯相对于乳饮料的配合比例,根据使用的植物性甾醇的浓度和乳饮料的种类、制品的流通状态等而有所不同,可以列举通常为0.0050.5重量%,优选为0.010.2重量%,更优选为0.020.05重量%。此外,虽然配合超过0.5重量%也不会特别妨碍本发明的乳化稳定性的效果,但是有时有机酸单甘油酯特有的味道增强而影响最终乳饮料的味道。本发明中的酪蛋白钠,可以广泛使用通常用作饮料用的乳化剂或稳定剂的制品。酪蛋白钠相对于乳饮料的配合比例,根据使用的植物性甾醇的浓度和乳饮料的种类、制品的流通状态等而有所不同,可以列举通常为0.011重量%,优选为0.0150.7重量%,更优选为0.050.3重量%。此外,虽然配合超过1重量%也不会特别妨碍本发明的乳化稳定性的效果,但是有时酪蛋白钠特有的味道增强而影响最终乳饮料的味道。这些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都可以通过商业渠道得到。本发明中使用的微晶纤维素可以广泛使用通常用作食品或饮料用的分散剂或稳定剂的制品。微晶纤维素可以使用微晶纤维素本身,也可以适当使用以特定比例复合含有分散剂或崩解剂的微晶纤维素的复合体。其中,作为分散剂或崩解剂,可以列举羧甲基纤维素钠、半乳甘露聚糖(瓜尔胶、酶分解瓜尔胶、刺槐豆胶、他拉胶(taragum)等)、聚葡萄糖(polydextrose)、难消化性糊精、阿拉伯树胶、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藻酸及其盐、热凝胶多糖(curdlan)、印度胶(ghattig腿)、角叉菜胶、刺梧桐树胶(karayag腿)、琼脂、黄原胶、车前草种子胶(psylliumseedgum)、罗望子种子胶、结冷胶、明胶、黄蓍胶、角叉藻胶(Furcellaran)、普鲁兰多糖(pullulan)、果胶等。其中,优选羧甲基纤维素钠、角叉菜胶、刺梧桐树胶、黄原胶、结冷胶、难消化性糊精和果胶。作为该微晶纤维素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列举日本专利特公昭40—14174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公昭62—43661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平6—335365号公报等所记载的方法。具体可以列举将研磨桨料(pulp)所得的微晶纤维素与上述分散剂和崩解剂均匀混合,从而形成均质的浆液,并将其干燥的方法。此外,作为微晶纤维素的晶粒的大小,没有限制,平均粒径为2(Vm以下,优选为10pm以下,更优选为5pm以下。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获得这种微晶纤维素。例如,可以列举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7匕、'ir》[商标]系列或t才,7[商标]系列、以及三荣源有限公司制造的尔乇^y[商标]No.1610、求乇歹y[商标]No.1855等。微晶纤维素相对于乳饮料的配合比例,根据使用的植物性甾醇的浓度和乳饮料的种类、制品的流通状态等而有所不同,可以列举通常为0.012重量%,优选为0.051.5重量%,更优选为0.11重量%。此外,虽然配合超过2重量%也不会妨碍本发明的乳化稳定性的效果,但是有时微晶纤维素特有的味道变强而影响最终乳饮料的味道。本发明的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的特征在于,上述乳化剂组合含有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或含有微晶纤维素。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其它的形态,本发明的乳饮料可以组合含有有机酸单甘油酯、酪蛋白钠和微晶纤维素3种,也可以含有有机酸单甘油酯和微晶纤维素2种,还可以含有酪蛋白钠和微晶纤维素2种。其中,在使用P—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谷甾垸醇或菜油甾浣醇作为植物性甾醇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的组合,或者使用有机酸单甘油酯、酪蛋白钠和微晶纤维素的组合。此外,在使用P—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谷甾垸醇或菜油甾垸醇的各酯盐作为植物性甾醇的情况下,优选单独使用微晶纤维素,或者使用有机酸单甘油酯、酪蛋白钠和微晶纤维素的组合。在本发明的乳饮料中,除上述乳化剂外,还可以配合蔗糖脂肪酸酯。其为在常温流通或加热出售中高温保存乳饮料的情况下优选的方式。作为蔗糖脂肪酸酯,没有特别的限制,HLB在13以上,优选HLB在1318的范围,更优选在1416的范围,此外,优选构成饱和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1622的制品。作为碳原子数为1622的饱和脂肪酸的具体例,可以列举棕榈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山嵛酸和巴西棕榈酸(lignocericacid)等。可以是这些的单独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混合物。这些构成脂肪酸中特别优选棕榈酸和硬脂酸。蔗糖脂肪酸酯相对于乳饮料的配合比例,根据乳饮料中的植物性甾醇的浓度和乳饮料的种类、制品的流通状态等而有所不同,可以列举通常为0.0051重量%,优选为0.020.7重量%,更优选为0.030.5重量%。此外,虽然配合超过1重量%也不会特别妨碍本发明的乳化稳定性的效果,但有时蔗糖脂肪酸酯特有的味道变强而影响最终乳饮料的味道。此外,本发明的乳饮料,在除上述乳化剂外,还并用蔗糖脂肪酸酯的情况下,除乳化剂和蔗糖脂肪酸酯外,可以配合选自黄原胶、天然结冷胶和角叉菜胶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增粘多糖类。通过配合这些增粘多糖类,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在对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进行加热杀菌或长期保存的情况下发生油脂成分的凝集或沉淀的效果。这些增粘多糖类相对于乳饮料的配合比例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列举在总量中为0.0050.4重量%,优选为0.0750.2重量%,更优选为0.010.1重量%。本发明的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除上述植物性甾醇、乳成分和乳化剂((a)或/禾卩(b)),以及根据需要的上述蔗糖脂肪酸酯或/和增粘多糖类外,可以任意添加糖类、甜味剂、高甜度甜味剂、咖啡、红茶、可可、抹茶、巧克力、蛋黄或蛋白等的蛋制品、酸味剂、调味剂、色素、香料、果汁、酱状食品、保存剂、提取物、糊剂、pH调节剂、酒类、维生素、其它矿物质类等。作为糖类,可以列举砂糖、果糖、葡萄糖、糖稀、还原性糖稀、蜂蜜、异构化糖、转化糖、低聚糖(例如,异麦芽低聚糖、还原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还原龙胆低聚糖、低聚木糖、龙胆低聚糖、黑曲霉低聚糖、丁eande(亍了乂,)低聚糖、大豆低聚糖等)、海藻糖、糖醇(例如麦芽糖醇、赤藓醇、山梨糖醇、帕拉金糖醇、木糖醇、乳糖醇等)和砂糖结合糖稀(结合糖)等。作为高甜度甜味剂,可以列举阿斯巴甜(aspartame)、安赛蜜(acesulfamekalium)、三氣庶糖(sucralose)、埃禾ll坦(alitame)、纽甜(neotame)、甘草提取物(甘草甜素)、糖精、糖精钠、甜菊提取物、甜菊末等。另外,只要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可以在本发明的乳饮料中配合上述(a)和(b)以外的乳化剂。作为这种乳化剂,具体可以例举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縮合蓖麻醇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硬脂酰基乳酸盐(钠盐、钙盐)、丝兰提取物、皂素(saponin)、卵磷脂和聚山梨酸酯等。此外,只要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可以在本发明的乳饮料中配合稳定剂。作为这种稳定剂,具体可以例举脱酰型结冷胶、琼脂、明胶、果胶、木薯淀粉或玉米淀粉等淀粉、乳清蛋白质、刺槐豆胶、瓜尔胶、阿拉伯树胶、葡糖甘露糖胶、他拉胶、鲁兰多糖、罗望子种子胶、黄蓍胶、剌梧桐树胶、藻酸、藻酸钠、Macr叩homopsis胶、羧甲基纤维素、微小纤维状纤维素、发酵纤维素、大豆多糖类和糊精等。(2)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的制造方法上述本发明的乳饮料,能够经过在存在下述(a)或(b)中至少任一种乳化剂的条件下,对含有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的乳饮料原料进行均质化和加热杀菌的工序而配制。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的组合,(b)为微晶纤维素。均质化可以采用通常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利用市售的高速搅拌机(homomixer)或均化器(homogeniser)进行处理的方法。优选进行2阶段均质化。作为均质化条件,例如在进行2阶段均质化的情况下,可以列举在6080°C,第一阶段9.8X106Pa(1OOkgf/cm2)、第二阶段4.7X106Pa(50kgf/cm2)的计14.7Xl()6pa(150kgf/cm2)的条件。并且,可以重复进行数次均质化。加热杀菌通常在混合全部乳饮料原料并进行均质化后,在填充到容器内密封之后进行。加热杀菌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广泛应用适用于饮料的加热杀菌方法。具体可以列举蒸煮杀菌法、使用板式热交换器或管式热交换器的加热杀菌法、和UHT杀菌法。加热杀菌条件也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在蒸煮杀菌的情况下,可以列举在11014(TC杀菌1040分钟,具体为在12rC杀菌30分钟左右的条件。另外,在使用板式热交换器或管式热交换器进行加热杀菌的情况下,若是低温流通品,可以列举在13(TC杀菌25秒左右的加热杀菌条件;若是PET瓶(PETbottle)或罐装的乳饮料等常温流通品,可以列举在14(TC杀菌1560秒左右的加热杀菌条件(高温短时间杀菌"HTST",或超高温短时间杀菌"UHT")。本发明的乳饮料,由于含有上述乳化剂((a)或/和(b)),所以即使进行这种加热杀菌处理,也能够有意义地抑制油脂成分的凝集和沉淀的产生。另外,经过上述处理而配制的乳饮料,在长时间内,其油脂成分的凝集和沉淀的产生有意义地受到抑制,能够使植物性甾醇稳定乳化。另外,上述均质化和加热杀菌工序,除存在上述乳化剂((a)或/和(b))夕卜,还可以在蔗糖脂肪酸酯的存在下进行。通过在蔗糖脂肪酸酯的存在下进行,即使在常温流通或加热出售中高温保存乳饮料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意义地抑制不利的凝集和沉淀的产生,从而能够长期保持乳化稳定性。此外,除上述乳化剂,或上述乳化剂和蔗糖脂肪酸酯外,还可以在存在选自黄原胶、天然结冷胶和角叉菜胶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增粘多糖类的条件下进行。通过在这些增粘多糖类的存在下进行,能够进一步提高乳化剂((a)或/和(b))所具有的防止油脂成分的凝集和沉淀的产生的效果。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和增粘多糖类的使用量分别如上所述。可以将如此调制的本发明的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填充在容器内,然后密封或密闭,作为产品供应给市场。填充乳饮料的容器只要能够密封或密闭乳饮料,没有特别地限制。具体可以列举罐、瓶、纸包装、PET瓶、层压包装(laminatepack)等各种的保存容器。(3)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的乳化稳定化方法使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乳化稳定化的方法为,通过在存在下述(a)或(b)中至少任一种乳化剂的条件下,对含有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的乳饮料原料进行均质化和加热杀菌,使其乳化稳定化。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的组合,(b)为微晶纤维素。该乳化稳定化可以通过在除上述乳化剂((a)或/和(b))外,还存在蔗糖脂肪酸酯的条件下,进行上述均质化和加热杀菌工序而实施。通过在蔗糖脂肪酸酯的存在下进行,即使在常温流通或加热出售中高温保存乳饮料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意义地抑制不利的凝集和沉淀的产生,从而能够长期保持乳化稳定性。此外,还可以在除上述乳化剂、或者上述乳化剂和蔗糖脂肪酸酯外,还存在选自黄原胶、天然结冷胶和角叉菜胶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增粘多糖类的条件下,进行上述均质化和加热杀菌工序而实施。通过在这些增粘多糖类的存在下进行,能够进一步提高乳化剂所具有的防止油脂成分的凝集和沉淀的产生的效果。这里,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和增粘多糖类的使用量分别如上所述。此外,均质化工序和加热杀菌方法也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实施例下面,用实验例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子。其中,实施例中的"份"和"%"分别表示"重量份"禾卩"重量%"。试验例1:含有植物性甾醇的咖啡乳饮料的调制按照表1记载的配方,调制含有植物性甾醇的咖啡乳饮料。作为表1记载的植物性甾醇粉末组合物,使用由60%的植物性甾醇(制品名Co蘭ise,粒径25(im,纯度88°/。,Cargill(力一年/W株式会社生产)、10yo的聚甘油脂肪酸酯(SUNSOFT(廿y乂7卜)Q18S、HLB12.0、单硬脂酸十甘油酯,太阳化学株式会社生产)、和30%的糊精构成的喷雾干燥品。其中,上述植物性甾醇的主要成分是p—谷甾醇,此外还含有菜油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谷甾垸醇和菜油甾烷醇。[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2)咖啡乳饮料的调制A.咖啡提取物的提取在经过粗磨后的咖啡豆中加入6倍的热水,进行过滤抽提,冷却到2(TC,作为咖啡提取物。在2(TC测定Brix和pH,根据下述计算式确定咖啡提取物的添加量。添加量(%)=(固态成分/Brix)X100B.砂糖溶液的调制在50份水中添加50份砂糖,加热到8(TC后搅拌溶解10分钟,进行冷却,得到砂糖溶液。c.乳溶液的调制在适量的水中加入含有植物性甾醇的粉末组合物和脱脂奶粉以及全脂奶粉,在70。C搅拌溶解IO分钟后,进行冷却,得到乳溶液。D.乳化剂溶液的调制在适量的水中配合表2中记载的各乳化剂,加热到8(TC后搅拌溶解IO分钟,进行冷却,得到乳化剂溶液(实施例13,比较例12)。E.咖啡乳饮料的调制按照上表1所示的配方,在乳化剂溶液中,添加混合砂糖溶液和乳溶液,再加入10%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混合,在其中加入咖啡提取物,用水补足总量。然后,将其加热到7(TC后,以第一阶段9.8Xl(^Pa(薩gf/cm2)、第二阶段4.7Xl()6pa(50kgf/cm2)的压力进行均质化。均质化后,填充到蒸煮罐中,冷却到室温,然后对于实施例1的咖啡乳饮料,在140。C进行UHT杀菌2秒;对于其它的咖啡乳饮料(实施例2和3、比较例1和2),在123。C进行蒸煮杀菌20分钟,调制罐装咖啡乳饮料。(3)评价对于实施例1的罐装咖啡乳饮料,分别在UHT杀菌后、以及在10"C保存1周或2周后开罐,根据下述基准评价环状物(ring)(乳饮料上漂浮的白色部分)和沉淀的有无及其程度。此外,对于其它罐装咖啡乳饮料(实施例2禾口3,比较例1禾n2),分别在蒸煮杀菌后、以及在6(TC保存1周或2周后开罐,评价环状物和沉淀的有无及其程度。其中,在60。C保存的乳饮料的评价,在评价前在常温下保存半天后进行。<评价基准〉在表3中表示关于环状物和沉淀的产生的评价基准。环状物上面漂浮的白色部分的量按多少顺序用+++>++〉+〉±〉一表示。沉淀将咖啡转移到塑料杯中,最后的咖啡液体和残留在瓶底的固体颗粒(沉淀)的量按多少顺序用+++>++>+>±>—表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4)结果在表4中表示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如表4所示,含有有机酸单甘油酯(琥珀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的咖啡乳饮料(实施例13),使植物性甾醇稳定分散,即使加热杀菌也能够有意义地抑制环状物和沉淀的产生。此外,除有机酸单甘油酯(琥珀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外还含有蔗糖脂肪酸酯的实施例2的咖啡乳饮料,以及除有机酸单甘油酯(琥珀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外还含有蔗糖脂肪酸酯和天然结冷胶的实施例3的咖啡乳饮料,在蒸煮杀菌后,即使在6(TC保存,也能够有意义地抑制环状物和沉淀的产生,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试验例2:牛奶咖啡的调制(1)配方按照表5记载的配方,调制含有植物性甾醇的牛奶咖啡。植物性甾醇粉末组合物使用与试验例1相同的制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表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2)牛奶咖啡的调制A.咖啡提取物的提取与试验例1的咖啡的调制方法同样操作,提取咖啡提取物。B.牛奶咖啡的调制按照上述表5的配方进行配合,在水中添加砂糖、牛奶、植物性甾醇粉末组合物和表6记载的乳化剂,加热到8(TC搅拌溶解10分钟,冷却到室温,然后再加入10%的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加入咖啡提取物,用水补足总量,将其加热到70°C,然后以第一阶段9.8X106Pa(100kgf/cm2)、第二阶段4.7Xl()6pa(50kgf/cm2)的压力进行均质化。均质化后,填充到蒸煮罐中,冷却到室温,然后对于实施例4的牛奶咖啡在14(TC进行UHT杀菌2秒,对于其它的牛奶咖啡(实施例5、比较例3和4),在123。C进行蒸煮杀菌20分钟,调制罐装牛奶咖啡饮料。(3)评价对于实施例4的牛奶咖啡饮料,分别在UHT杀菌后、以及在10'C保存1周或2周后开罐,与试验例1同样操作,评价环状物(乳饮料之上漂浮的白色部分)和沉淀的有无及其程度。此外,对于其它的牛奶咖啡饮料(实施例5、比较例3和4),分别在蒸煮杀菌后、以及在60'C保存1周或2周后开罐,评价环状物和沉淀的有无及其程度。并且,对于各饮料,除试验例1的评价项目外,还观察了保存1周和2周后的甾醇的析出、浮游的状态。按析出、浮游多少的顺序,用+++>++>+〉±>—表示。(4)结果在表7中表示结果。[表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如表7所示,含有有机酸单甘油酯(琥珀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的牛奶咖啡饮料(实施例4和5),使植物性甾醇稳定分散,即使加热杀菌和长期保存也能够有意义地抑制环状物和沉淀的产生。此外,除有机酸单甘油酯(琥珀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外还含有蔗糖脂肪酸酯的实施例5的牛奶咖啡饮料,在蒸煮杀菌后,即使在6(TC保存,也没有确认环状物和沉淀的产生以及植物性甾醇的析出和浮游,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实验例3:咖啡乳饮料的调制(1)配方按照表8记载的配方调制咖啡乳饮料。作为植物性甾醇酯,使用三荣源有限公司生产的寸y7亍口一》[商标]ES。该植物性甾醇酯中含有卩一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谷甾垸醇和菜油甾烷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2)咖啡乳饮料的调制A.咖啡提取物的提取在1000g经过粗磨后的L值20的咖啡豆中加入6倍的95。C热水,进行过滤,对IO分钟后得到的咖啡提取物,再一次加入之前的咖啡豆进行过滤,冷却到20。C,调制咖啡提取物。在20。C测定Brix,根据下式计算添加量=(固态成分/Brix)X100B.咖啡乳饮料的调制按照上述表8的配方,在水中添加脱脂奶粉、全脂奶粉、乳化剂和植物性甾醇酯,加热到8(TC搅拌溶解10分钟,然后冷却到20°C,再加入砂糖溶液、三氯蔗糖、10%的碳酸氢钠溶液和咖啡提取物,加热到7(TC后,用水补足全部量,以第一阶段9.8Xl()6pa(100kgf/cm2)、第二阶段4.7X106Pa(50kgf/cm2)的压力进行均质化。均质化后,填充到蒸煮罐中,冷却到室温后,在123"C进行蒸煮杀菌20分钟,调制<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如表10所示,通过使用微晶纤维素,能够使植物性甾醇酯长期稳定地乳化(实施例6)。此外,除微晶纤维素外,并用有机酸单甘油酯(琥珀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未见植物性甾醇的析出或浮游,能够判断乳化稳定效果进一步提高。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制造在加热杀菌处理中和保存中能够使植物性甾醇在乳饮料中稳定地乳化、且品质保持性和稳定性优异的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不需要特别的操作,能够用通常的乳饮料的制造方法实施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乳饮料,其特征在于,含有植物性甾醇、乳成分、和下述(a)或(b)中的至少任一种的乳化剂,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b)为微晶纤维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饮料,其特征在于植物性甾醇是选自p—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谷甾烷醇、菜油甾烷醇和它们的酯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饮料,其特征在于有机酸单甘油酯是选自琥珀酸单甘油酯、柠檬酸单甘油酯、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醋酸单甘油酯和乳酸单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饮料,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选自蔗糖脂肪酸酯、黄原胶、天然结冷胶和角叉菜胶中的至少1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饮料,其特征在于-含有换算为无脂乳固体成分为0.85重量%比例的乳成分。6.—种乳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存在下述(a)或(b)中至少任一种乳化剂的条件下,对含有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的乳饮料原料进行均质化和加热杀菌的工序,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b)为微晶纤维素。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性甾醇是选自P—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谷甾垸醇、菜油甾烷醇和它们的酯盐中的l种或2种以上。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酸单甘油酯是选自琥珀酸单甘油酯、柠檬酸单甘油酯、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醋酸单甘油酯和乳酸单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除乳化剂外,还存在选自蔗糖脂肪酸酯、黄原胶、天然结冷胶和角叉菜胶中的至少1种的条件下,进行所述均质化和加热杀菌。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乳饮料原料中乳成分的含有比例,换算为无脂乳固体成分为0.85重量%。11.一种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的乳化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存在下述(a)或(b)中至少任一种乳化剂的条件下,对含有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的乳饮料原料进行均质化和加热杀菌的工序,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b)为微晶纤维素。12.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性甾醇是选自p—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谷甾烷醇、菜油甾垸醇和它们的酯盐中的l种或2种以上。13.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酸单甘油酯是选自琥珀酸单甘油酯、拧檬酸单甘油酯、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醋酸单甘油酯和乳酸单甘油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除乳化剂外,还存在选自蔗糖脂肪酸酯、黄原胶、天然结冷胶和角叉菜胶中的至少1种的条件下,进行所述均质化和加热杀菌。15.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乳饮料原料中乳成分的含有比例,换算为无脂乳固体成分为0.85重量%。16.下述(a)或(b)中至少任一种乳化剂在含有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的经过乳化稳定化的乳饮料的制造中的用途,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b)为微晶纤维素。17.下述(a)或(b)中至少任一种乳化剂用于含有植物性甾醇和乳成分的乳饮料的乳化稳定化的用途,其中,(a)为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b)为微晶纤维素。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保存中能够使植物性甾醇长时间稳定地乳化、且品质保持性和稳定性优异的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该含有植物性甾醇的乳饮料的特征在于,含有植物性甾醇、乳成分、以及(a)有机酸单甘油酯和酪蛋白钠或(b)微晶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的乳化剂。此外,还可以含有选自蔗糖脂肪酸酯、黄原胶、天然结冷胶和角叉菜胶中的至少一种。文档编号A23C9/152GK101384180SQ20068005326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申请日期2006年2月22日优先权日2006年2月22日发明者佐佐木泰司,奥田隆英,折越英介,根田隆史申请人:三荣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