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荞茶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225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苦荞茶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苦荞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食品的充足供应,而越来越注重食物本身的功能性,既在日常的饮食过程中获得保健的效果。达到以日常饮食达到养生、健身、 祛病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苦荞茶应时而生,满足了人们对食物多样化、功能加保健的客观需求。苦荞茶以苦荞麦为唯一制备生产原料,以其特有的麦香、独特的口感及良好的食疗功效渐渐获得人们的喜爱,消费需求日趋旺盛,推动着苦荞茶市场的发展。医学《本草纲目》记载苦荞麦味苦,性平寒,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有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现代临床医学观察表明,苦荞麦粉及其制品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病人都有辅助治疗作用。目前有中国专利CN200310109635.7报道了“一种生产苦荞茶的方法”,采用两次水浸、两次焙烤工艺,或中国专利CN02113212. 7,公开了一种以苦荞麦皮层为原料生产苦荞茶饮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筛选脱壳、与水调和、糊化成形、晒干切段、烘烤、翻炒定型、检验包装,脱壳、加水调和并糊化成形晒干后的苦荞麦的皮层在红外线烤箱中烘烤至烤出香味后,放入炒锅内在高温下快速翻炒至略有焦糊味,再在常温下翻炒熟化后苦荞麦皮层定型冷却得成品。以上两种工艺步骤复杂,通过的焙烤时间较长,对苦荞的营养成分损失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条营养丰富,工艺简单的苦荞茶的加工工艺。本发明的一种苦荞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精选带壳苦荞麦,在清水中浸泡 5、h,在室温下晾干3、h,利用微波机l(Tl2kw,0. 5 2h,将苦荞蒸熟,冷却至室温,用炒制设备,从高到低逐步调温,并勻速翻动炒干,使苦荞中水分快速挥发,然后快速升温,在采用烘干机,包装;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杜仲叶茶的加工工艺,炒制设备为滚筒式炒制机。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
(1)营养丰富
苦荞茶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芦丁。芦丁含量占总黄酮的70 90%,芸香甙、维生素P,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苦荞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叶绿素、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18种天然氨基酸,总含量达到11. 82%,并含有9种脂肪酸,对幼儿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对成年人可防止冠心病的发生。(2)工艺简单
精选带壳苦荞麦,在清水中浸泡后,晾干,利用微波机将苦荞蒸熟,滚筒式炒制机设备,从高到低逐步调温,并勻速翻动炒干,使苦荞中水分快速挥发,然后快速升温,在采用烘干机,包装;整个工艺时间短,步骤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苦荞茶的加工工艺,精选带壳苦荞麦,在清水中浸泡他,在室温下晾干4h,利用微波机10kw,0. 5h,将苦荞蒸熟,冷却至室温,用滚筒式炒制机,从高到低逐步调温,并勻速翻动炒干,使苦荞中水分快速挥发,然后快速升温,在采用烘干机,包装。
权利要求
1.一种苦荞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精选带壳苦荞麦,在清水中浸泡5、h,在室温下晾干3、h,利用微波机l(Tl2kw,0. 5 2h,将苦荞蒸熟,冷却至室温,用炒制设备,从高到低逐步调温,并勻速翻动炒干,使苦荞中水分快速挥发,然后快速升温,在采用烘干机,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仲叶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炒制设备为滚筒式炒制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荞茶的加工工艺,精选带壳苦荞麦,在清水中浸泡5~8h,在室温下晾干3~4h,利用微波机10~12kw,0.5~2h,将苦荞蒸熟,冷却至室温,用炒制设备,从高到低逐步调温,并匀速翻动炒干,使苦荞中水分快速挥发,然后快速升温,在采用烘干机,包装;本发明的苦荞茶的加工工艺,具有营养丰富,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366014SQ20111030744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2日
发明者李朝东 申请人:兴义市东泰天然果蔬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