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36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酸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氨基葡萄糖的碳酸饮料。
背景技术
D-氨基葡萄糖又名葡萄糖胺、甲壳糖胺、是由甲壳素直接彻底水解或壳聚糖水解而得的,在结构上可看作壳聚糖的“单体”。氨基葡萄糖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并参与皮肤、筋腱、韧带、关节软组织、骨骼、心脏瓣膜等人体器官的形成,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的基础物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氨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不仅具有刺激蛋白多糖和软骨细胞合成,活化NK、LAK细胞,增强人体免疫调节能力的功能;还具有修复软组织损伤、治疗骨性关节炎和抗皮肤衰老,防止筋腱、韧带、心脏瓣膜硬化等功效。但是,作为单体存在的氨基葡萄糖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分解。因此,目前市场上常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或盐酸氨基葡萄糖 (2-氨基-2-脱氧-D-葡萄糖盐酸盐)、D-氨基葡萄糖硫酸盐类(硫酸氨基葡萄糖或其复盐)等多种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形式出现,导致在服用该产品时也同时服用了大量的无机
Τττ . ο比如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分子式C6H13NO5. HC1,英文名 GlucosamineHydrochloride,分子量215. 5)产品中含有大量氯离子,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如下不利影响1)会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化,将血管紧张素原分解成血管紧张素,导致血压上升;2)大量的氯离子对胃的刺激性大,不适于有胃病的人食用。而氨基葡萄糖硫酸盐的纯品为不定形体,具有高度的吸水性,不能稳定保存,因而通常在纯品中添加其他无机盐,将其做成硫酸氨基葡萄糖与无机盐的混合物。市的硫酸氨基葡萄糖实际上都是与其他无机盐(如氯化钠或氯化钾)形成的混合物。通常是由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再添加硫酸钾盐和硫酸钠盐后制备而成。虽然这些复盐也具有与硫酸氨基葡萄糖同样的药物功效,但是氯、钠的引入不仅会导致药效缓慢而使疗程延长,而且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肾衰等的病人,还会造成血压上升等副作用,不适用于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肾衰等的病人。正是由于目前氨基葡萄糖衍生物产品存在着各种缺陷,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够有效稳定保存氨基葡萄糖单体,又不影响其生物功效的新产品就成为目前市场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氨基葡萄糖的碳酸饮料,以使氨基葡萄糖单体能够稳定保存,解决在服用氨基葡萄糖产品时摄入额外的钠、钾离子或氯离子而对消费者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碳酸饮料,为含有氨基葡萄糖的碳酸水溶液。其中氨基葡萄糖的总浓度为2 12mg/ml。上述的碳酸饮料还可以加入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可以是酸味剂(柠檬酸、苹果酸等;维生素C等)、甜味剂(木糖醇、甜菊糖等)、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等)、香味剂等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具体添加量均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本发明的碳酸饮料的制备方法,是向碳酸水溶液中加入氨基葡萄糖,以保证氨基葡萄糖不被氧化而且能立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葡萄糖碳酸盐,再经过冷灭菌处理制得的。碳酸水溶液是将水中充入二氧化碳制成的。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在装瓶前再往溶液中充入二氧化碳,以保证二氧化碳过量, 使生成的氨基葡萄糖碳酸盐能处于酸性环境,且形成氨基葡萄糖碳酸盐-碳酸缓冲体系。所述的冷灭菌处理方法,包括有辐照灭菌、紫外灭菌、超高压灭菌、或高强脉冲电场灭菌方法中的任一种。本发明的氨基葡萄糖
权利要求
1.一种碳酸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饮料为含有氨基葡萄糖的碳酸水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水溶液中氨基葡萄糖的总浓度为2 12mg/ml。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酸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水溶液还加入有添加剂, 其中添加剂为酸味剂、甜味剂、防腐剂、香味剂的任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酸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味剂为柠檬酸、苹果酸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酸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甜味剂为木糖醇或甜菊糖。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酸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剂为苯甲酸钠或山梨酸。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饮料的制备方法,是先往水溶液中充入二氧化碳形成碳酸水溶液,再往碳酸水溶液中加入氨基葡萄糖,最后经过冷灭菌处理制得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灭菌处理方法为辐照灭菌、紫外灭菌、超高压灭菌、或高强脉冲电场灭菌方法中的任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碳酸饮料,为含有氨基葡萄糖的碳酸水溶液,即氨基葡萄糖碳酸盐-碳酸缓冲溶液,体系呈酸性,可保证氨基葡萄糖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同时又采用了冷灭菌技术,从而避免了氨基葡萄糖分子间在高温下发生美拉德反应而引起褐变。碳酸饮料在饮用时,在口腔中又会有二氧化碳释放出来,氨基葡萄糖碳酸盐又可变成氨基葡萄糖,因此,进入胃内的实际是氨基葡萄糖。这样,含氨基葡萄糖的碳酸饮料在不改变氨基葡萄糖原有的生理功能的前提下,解决了现有氨基葡萄糖产品中含有潜在健康威胁的氯化氢、无机氯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技术难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23L2/40GK102415596SQ20111031151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刘必谦, 周湘池, 唐杰, 庄怡, 林晓彰, 王亚军, 章思思 申请人:宁波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