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棘果粉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1236阅读:6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沙棘果粉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沙棘,胡颓子科植物。俗称醋柳,酸刺,黑刺。每100g含有可溶性糖8g~12g、有机酸1g~3g、类胡萝卜素3~4g、维生素C300mg、维生素E15mg,特别是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沙棘黄酮、植物甾醇、酚类及有机酸类、三萜、甾体类化合物等许多活性物质,具有多方面的功效。可被应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免疫性疾病、肠胃消化道疾病等,还具有显著的抗衰老、抗感染和促进组织细胞再生作用,具有很大的医药开发价值。

沙棘果油是通过一定的物理手段从沙棘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它是一种高营养、高经济价值的天然物质。其含有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前苏联学者研究发现沙棘油中所含的活性成分已达1060种(其中脂溶性维生素6种,脂肪酸22种,脂类42种,黄酮和酚类36种。其己经分离鉴定出的主要成分大致可分为维生素类:主要有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维生素K、维生素C、维生素F等。梁德年等研究结果表明100g沙棘果中含维生素c580mg-800mg,而且所含的维生素c相当稳定。维生素A在沙棘中的含量也是非常丰富的,阿塞拜疆产的沙棘每百克干燥果渣中含40mg,在沙棘油中含168mg-215mg。果渣中含总生育酚28mg,在油中含总生育酚112mg-154mg。维生素E最有活性的是占维生素51%一65%的维生素E-α型,维生素E族是沙棘油天然抗氧化剂,含量越高,沙棘油越稳定。三萜、甾醇类化合物:沙棘油中含有约52中此类的成分,主要包括谷甾醇、香树精、环羊毛甾醇、麦角甾烯二醇、熊果酸、环一羊毛甾二醇、豆甾二烯酮、麦角甾烯醇、麦角甾烯四醇、24一甲基环阿尔他醇、柠黄醇、豆甾烯醇(△7)、燕麦甾醇(△5、△7)、菜油烯醇(△7)、菜油甾醇等。殷福珊等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色质联用技术对沙棘籽油不皂化部分进行了分析,鉴定除维生素E和10个甾类化合物:如环-羊毛甾-二醇、豆甾二烯酮、麦角甾烯醇、麦角甾烯四醇等。同时证明了沙棘籽油中也含有与果油相同的成分,如α-香树精、β-香树精、环-羊毛甾一二醇、麦角甾烯醇二醇等。脂类成分:沙棘油中含有大量脂肪酸,含量达60-70%,主要有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肉豆蔻酸、棕榈烯酸、月桂酸等;此外,沙棘油中还含有13种单羟基和4种双羟基酸,以及7种单,双和三环氧酸;沙棘中含有100多种类脂成分,沙棘油中磷脂含量为0.9-1.0%。包括卵磷脂、脑磷脂、磷脂酞胆碱、磷脂酞甘油、磷脂酞基醇、磷脂酞胆胺、溶血磷脂酞基醇、溶血卵磷脂、N一酞基磷脂酞醇、溶血N一乙酞磷脂酸胆胺等。黄酮类成分:沙棘果和叶中黄酮类成分已被鉴定的有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及其苷类、杨梅酮、氯原酸、猪草苷、儿茶酸、黄芪苷等,不同的沙棘品种,不同部位和不同的产地沙棘资源,黄酮含量不同;果实成熟度、采收期对黄酮类成分也有重要影响。酚类和有机酸:沙棘油中含有苹果酸、柠檬酸、草酸、酒石酸、琥珀酸等有机酸成分,总含量为3.86-4.52%。其多酚类化合物包括乌索酸、a-香豆素、香豆素、酚酸、鼠尾草酚、鼠尾草酚酸、n-甲基鼠尾草酚酸等。挥发油类成分:成熟新鲜的中国经水汽蒸馏得浅黄色有状物。收率为175mg/Kg,冷却后凝固为半固体,经TLC表明该油含有较多的游离脂肪酸和极性很小的烃类成分。采用GC-MS方法分析其化学组成,在所给出的89个峰中,己鉴定除82个化合物。迄今己从中国沙棘、鼠李沙棘及肋果沙棘中鉴定除200多种挥发性成分。芬兰产沙棘果中含挥发性成分36种组分,分析出60种芳香成分,主要是低级脂肪酸脂。陕西黄龙去籽中国沙棘含挥发油成分1.23-1.69%,检出36种组分,确定了其中的32种。青海祁连县肋果沙棘精油出油率为0.1-0.14%,鲜果精油含量大于0.1%的组分有160余种,初步鉴定出52种,含量占精油总组成的80%以上,其中醇、醛、低级脂肪酸脂类占相当比例。微量元素:沙棘油中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包括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铝、硒、镍、锡、硅、矾等。其他成分:沙棘油中还含有酯、醚、醛、酮、同时烯烃和其他杂环化合物;同时还有碳氢类化合物,主要是cl6-34的直链烷烃。

沙棘是医食两用植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中国药典》、藏医名著《四部医典》中都对沙棘的功效有明确记载。沙棘油提取自沙棘果实或种子,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因此,沙棘油作为特种功能性油脂,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沙棘油作为产业链的源头,对其深度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沙棘油具有抗心肌缺氧的作用,可以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对心肌缺血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沙棘全成分62.08mg/kg腹腔注射,均能显著地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表现为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耗氧速度和残余氧量也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而31.04mg/kg静脉给药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沙棘油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保肝作用实验报道,沙棘浓缩果汁和沙棘籽油有明显的保肝作用;棘油对动物性炎症有较明显的效果:沙棘油腹腔注射有抗氧化的作用和防止脂肪肝作用,能调节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作用的速度和维生素E水平。沙棘油和维生素E相似,对高酷血清损伤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高酷耗伤平滑肌细胞内增高的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并能明显提高SOD的活性,能减轻高酷血清对细胞膜的损伤,保护并促进细胞的健康生长;沙棘还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为提高沙棘的利用效果,延长沙棘销售时间,拓宽沙棘产品种类,提升沙棘的经济价值,有必要对沙棘的深加工做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棘果粉的制作方法,以解决技术问题。

一种沙棘果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沙棘→清洗→打浆→过滤→中和→离心过滤→酶解→调配→胶磨→喷雾干燥→包装。

优选的,所述的中和,包括以下步骤:在沙棘原浆中添加0.5-1%碳酸氢钠,0.1-0.3%硅藻土。

优选的,离心过滤后采用果胶酶,果胶酶加入量为沙棘鲜果的0.03-0.06%,在43-47℃恒温水浴条件下酶解1.5-2.5h,过滤。

在此条件下沙棘果汁提取率可以达到88%以上,果汁中总黄酮含量可以达到1.3mg/g以上。

优选的,所述的果胶酶的酶活为28000-32000U/g。

优选的,所述的调配,包括以下步骤:向滤液中加入助干剂麦芽糊精20-30%,沙棘黄酮浓缩液5-10%,混合搅拌均匀。

优选的,所述的胶磨,包括以下步骤:将调配好的料液加入胶体磨进行胶磨。

优选的,所述的喷雾干燥时,设定进风温度175-185℃和出风温度68-7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沙棘果粉的制作方法,操作工艺简单、出粉率高,可以完整地保留沙棘营养成分,提高了沙棘中黄酮含量到0.5%,开发出了一种新的保健功能高的沙棘产品,延长了沙棘销售时间,拓宽了沙棘产品种类,更大的提高了沙棘市场价值,市场前景非常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一种沙棘果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沙棘→清洗→打浆→过滤→中和→离心过滤→酶解→调配→胶磨→喷雾干燥→包装。

所述的中和,包括以下步骤:在沙棘原浆中添加0.75%碳酸氢钠,0.2%硅藻土。

离心过滤后采用果胶酶,果胶酶加入量为沙棘鲜果的0.05%,在45℃恒温水浴条件下酶解2h,过滤。

所述的果胶酶的酶活为30000U/g。

所述的调配,包括以下步骤:向滤液中加入助干剂麦芽糊精25%,沙棘黄酮浓缩液8%,混合搅拌均匀。

所述的胶磨,包括以下步骤:将调配好的料液加入胶体磨进行胶磨。

所述的喷雾干燥时,设定进风温度180℃和出风温度70℃。

经检测,在此条件下,沙棘果汁提取率可以达到90.5%,果汁中总黄酮含量可以达到1.45mg/g。

实施例2

一种沙棘果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沙棘→清洗→打浆→过滤→中和→离心过滤→酶解→调配→胶磨→喷雾干燥→包装。

所述的中和,包括以下步骤:在沙棘原浆中添加0.5%碳酸氢钠,0.3%硅藻土。

离心过滤后采用果胶酶,果胶酶加入量为沙棘鲜果的0.03%,在47℃恒温水浴条件下酶解1.5h,过滤。

所述的果胶酶的酶活为32000U/g。

所述的调配,包括以下步骤:向滤液中加入助干剂麦芽糊精20%,沙棘黄酮浓缩液10%,混合搅拌均匀。

所述的胶磨,包括以下步骤:将调配好的料液加入胶体磨进行胶磨。

所述的喷雾干燥时,设定进风温度175℃和出风温度75℃。

经检测,在此条件下,沙棘果汁提取率可以达到88.5%,果汁中总黄酮含量可以达到1.35mg/g。

实施例3

一种沙棘果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沙棘→清洗→打浆→过滤→中和→离心过滤→酶解→调配→胶磨→喷雾干燥→包装。

所述的中和,包括以下步骤:在沙棘原浆中添加1%碳酸氢钠,0.1%硅藻土。

离心过滤后采用果胶酶,果胶酶加入量为沙棘鲜果的0.06%,在43℃恒温水浴条件下酶解2.5h,过滤。

所述的果胶酶的酶活为28000U/g。

所述的调配,包括以下步骤:向滤液中加入助干剂麦芽糊精30%,沙棘黄酮浓缩液5%,混合搅拌均匀。

所述的胶磨,包括以下步骤:将调配好的料液加入胶体磨进行胶磨。

所述的喷雾干燥时,设定进风温度185℃和出风温度68℃。

经检测,在此条件下,沙棘果汁提取率可以达到89%,果汁中总黄酮含量可以达到1.4mg/g。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