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莨营养蜜饯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5372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蜜饯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薯莨营养蜜饯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薯莨,又名山羊头、金花果、红药子、血三七、血母、山猪薯、茹榔等,是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多年生藤本野生植物,药用其块茎,盛产于我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南部、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墨脱等地。中医认为,薯莨味微苦涩,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活血、收敛止痒、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抗菌等功能。薯莨块茎作为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内伤吐血、外伤出血、胃炎、肠炎、筋骨痛、痢疾、失血性贫血、月经不调、月经过多、血崩、产后腹痛、痈疮肿毒、毒蛇咬伤等症。广西壮族民间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腹泻等。现代分析表明,薯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鞣质,还含有酚类,甙类及蛋白质、糖类、黏液等成分。

新鲜的薯莨不易贮藏,经深加工的产品较少,利用鲜薯莨制作薯莨营养蜜饯,产品营养丰富,食用、贮藏方便,可增加其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的薯莨营养蜜饯的制作方法,解决薯莨原料不易贮藏、深加工产品种类较少的问题,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薯莨营养蜜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选料、原料预处理、切块、硬化、漂洗、热烫、冷却、糖渍、糖煮、烘干、包装的主要方法步骤:

A、选料:选取成熟度适宜,无虫害,无腐烂、新鲜的薯莨;

B、原料预处理:刨去薯莨表皮,用清水洗净;

C、切块:切成长50mm、宽15mm的长条状;

D、硬化:将切好的薯莨块投入1.5%的食盐中浸泡1-2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1-2次,然后放入2%的石灰水上清液中浸泡2小时;

E、漂洗:硬化后的薯莨块用清水漂洗干净,至薯莨呈中性,捞出沥净;

F、热烫:将薯莨块投入90℃的热水中浸烫3min,加入适量的柠檬酸,使果色由绿转黄;

G、冷却:热烫后的薯莨块应迅速冷却至常温,以免影响产品脆度;

H、糖渍:以白砂糖进行糖渍,用量为薯莨块重量的60%,先后分三次加入糖:第一次加糖35%并加入少量冷开水,以促进糖的溶解和渗透,同时还加入0.1%的亚硫酸氢钠进行护色、防腐,糖渍时间为10-12小时;第二次加15%的糖,继续糖渍8-10小时;第三次将10%的糖全部加入,糖渍30-36小时,在每次糖渍过程中都要经常上下翻动薯莨块,使薯莨块均匀地吸收糖份,变得晶莹透亮;

I、糖煮:将薯莨块连同糖液一同倒入不透钢夹层锅中进行煮制,至糖液浓度达到55-60%;

J、包装、成品:将糖煮后的薯莨块捞出,沥干糖液,冷却后在其表面撒上少许椒盐、胡椒粉,以食品级聚乙烯包装袋进行真空包装后得到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原料和加工设备成本较低,实施方便,

产品营养丰富、口感爽脆,口味清甜,外观晶莹透亮,具有薯莨的清香味,本品有利于提高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骨骼发育,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活血的功效,老少皆宜,操作简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薯莨营养蜜饯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选料、原料预处理、切块、硬化、漂洗、热烫、冷却、糖渍、糖煮、烘干、包装等方法步骤,具体如下:

A、选料:选取成熟度适宜,无虫害,无腐烂、新鲜的薯莨;

B、原料预处理:刨去薯莨表皮,用清水洗净;

C、切块:切成20×20mm见方的小块;

D、硬化:将切好的薯莨块投入4-5%的食盐中浸泡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4-5次,然后放入0.6%的石灰水上清液中浸泡2-4小时;

E、漂洗:硬化后的薯莨块用清水漂洗干净,至薯莨呈中性,捞出沥净;

F、热烫:将薯莨块投入100℃的热水中浸烫18-20分钟,加入适量的苹果酸和柠檬酸;

G、冷却:热烫后的薯莨块应迅速冷却至常温,以免影响产品脆度;

H、糖渍:以麦芽糖进行糖渍,用量为薯莨块重量的70%,先后分三次加入糖:第一次加糖45%并加入少量冷开水,以促进糖的溶解和渗透,同时还加入0.05%的亚硫酸氢钠进行护色、防腐,糖渍时间为20-22小时;第二次加18%的糖,继续糖渍18-20小时;第三次将余下的糖全部加入,糖渍48-50小时,在每次糖渍过程中都要经常上下翻动薯莨块,使薯莨块均匀地吸收糖份,变得晶莹透亮;

I、糖煮:将薯莨块连同糖液一同倒入不透钢夹层锅中进行煮制,直到糖液浓度达到70%;

J、包装、成品:将糖煮后的薯莨块捞出,沥干糖液,冷却后以食品级聚乙烯包装袋进行真空包装,即为成品。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