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控温控湿茯砖茶烘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416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控温控湿茯砖茶烘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控温控湿茯砖茶烘房。



背景技术:

茯砖茶是经过黑毛茶原料处理、汽蒸渥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等工序制成,一种成长有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菌的黑茶。“金花”菌是一种益生菌,是茯砖茶特有的成分,在发花干燥过程中形成,因而茯砖茶对人体具有去油腻、利消化、降脂减肥的作用。

发花工艺是茯砖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发花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合理控制,是冠突散囊菌生产和繁殖的前提条件,而冠突散囊菌在茯砖茶中生长的数量和均匀情况则是决定茯砖茶品质优劣的关键指标。

从茯砖茶生产历史来看,茯砖茶发花工艺经过了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最原始是依靠独特气候条件,自然产生金花,并且受地域限制,后来通过人为创造条件,采用发花烘房,解决了地域限制因素,但是烘房内温度和湿度仍不好控制,易受季节因素的制约。

近几年,业内人士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了一些研究。例如,专利号201120475518的中国专利文献设计了一种自动控温节能型茯砖茶烘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烘房内温度的调节控制。专利号201520220410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茯砖茶烘房,对烘房内湿度控制进行了一定改善,烘房体内的顶部设置有能均匀排湿的与抽风机进行管道连接的排湿管道装置,在茯砖茶发花过程中能均匀排湿。

而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湿度不好控制,受季节影响严重,在夏季高温季节,水分蒸发快,烘房内湿度偏低,影响茯砖茶发花质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有茯砖茶烘房存在的问题。现有的烘房设计有温度、湿度不能精准控制,没有加湿机构的缺点,在发花干燥过程完全靠经验操作,人工依赖性强,各烘房产品质量不能保证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控温控湿茯砖茶烘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实现了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的自动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控制精度差,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控温控湿茯砖茶烘房,包括:

烘房房体;

烘房房体上设置有散热窗;

烘房房体内设置有多个发花架,发花架底部设置有均热盘和加湿机构,相邻的发花架之间设置有除湿机;

烘房房体底部设置有加热机构;

烘房房体外壁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与位于烘房房体内的排风管道连接,排风管道上具有多个吸风口;

同时,所述烘房房体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均热盘、除湿机、抽风机、加热机构和加湿机构工作。

优选的,所述烘房房体内具有吊顶层。

优选的,所述吊顶层为杉木材质。

优选的,所述发花架底部设置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吊顶层具有水平部及倾斜部,倾斜部位于水平部两侧。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PID自动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翅片散热管,翅片散热管的一侧通过管路与疏水单元连接,另一侧通过管路依次与蒸汽电磁阀和蒸汽手动阀连接。

优选的,所述疏水单元包括主管路和并联管路,主管路和并联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加湿管路,加湿管路上安装有自来水手动阀、自来水电磁阀和多个水雾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房体内温湿度信号,依靠控制模块在茯砖茶发花过程中能自动且准确控制温度和湿度,不受季节约束;在发花过程中能均匀加湿,均匀排湿,使烘房内湿度均匀,抑制茶叶霉变,使整个发花和干燥阶段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茯砖茶的品质,茯砖茶无杂菌滋生且发花均匀而茂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加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原理图;

图中:1,烘房房体;2,散热窗;3,吊顶层;4,发花架;5,匀热盘;6,茶砖坯;7,除湿机;8,抽风机;9,吸风口;10,排风管道;11,温湿度传感器;12,加热机构;13,加湿机构,13-1,加湿管路;14,蒸汽手动阀;15,蒸汽电磁阀;16,散热翅片管;17,疏水单元,17-1,主管路,17-2,并联管路,17-3,阀门;18,自来水手动阀;19,自来水电磁阀;20,水雾喷头;21,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自动控温控湿茯砖茶烘房,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包括烘房房体1;

烘房房体1内均匀并列设置多个可移动的发花架4,发花架4底部设置有滚轮。

发花架上4均匀摆设有茶砖坯6,在发花架4底部设有由PID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匀热盘5和加湿机构13。

在烘房房体1底部设有由控制模块21的除湿机7和加热机构12;

烘房体外壁设有由控制模块21控制的抽风机8;

烘房房体1内的顶部有杉木吊顶层3,在烘房房体1内的顶部设置有吸风口9和排风管道10,在烘房房体1一侧设置有散热窗2。

烘房房体1中部设有与控制模块21相连的温湿度传感器11,温湿度传感器11将温湿度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21,控制模块21对各个电气元件进行控制;

控制模块21可以是PID自动控制系统,PID自动控制系统能设定茯砖茶不同发花和干燥阶段的温度和湿度,

通过接收烘房房体1内温湿度传感器11显示的温度和湿度,从而进行茯砖茶发花干燥温度和湿度的全自动控制和监测,无需手动控制蒸汽,手动操作排湿和加湿。

PID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选用常州三高生物技术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的自动控制系统。

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机构包括在烘房房体1的左侧外壁上设有蒸汽手动阀14和由PID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蒸汽电磁阀15。蒸汽手动阀14和蒸汽电磁阀15均安装于加热管道上,加热管道与散热翅片管16连接,散热翅片管16的另一端与疏水单元17连接。使得管路内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翅片管16向烘房房体1内部传递。

所述疏水单元17包括主管路17-1和并联管路17-2,主管路17-1和并联管路17-2上分别设置有阀门17-3。并联管路17-2为旁通管路,用于开机前手动排水,装置工作时不启用。主管路17-1用于自动排水,截流蒸汽,在升温时工作;阀门17-3为手动关闭阀,用于检修主管路17-1时使用。

如图2和图4所示,加湿机构13包括加湿管路13-1,加湿管路13-1上安装有自来水手动阀18、由PID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自来水电磁阀19和多个水雾喷头20。加湿时水从加湿管路13-1流入,水雾喷射,加湿均匀,保证烘房内正常的湿度。

当烘房房体1内的湿度低于设定值时,PID自动控制系统会自动打开加湿机构,对烘房房体1内进行加湿;当烘房内的湿度达到设定值时,加湿机构将自动断开,停止加湿。

再次参考图1和图2所示,发花架4其底部是装有轮子,可以在压制车间、烘房、包装车间之间自由移动。

茶砖退砖完成后,放入发花架上,等发花架装满后,连同上好的茶砖一起推进烘房内,进行发花干燥;等茶砖发花干燥完成后,出烘时,把茶砖和发花架一同推进包装车间,进行下茶砖操作;这两个过程,使用可移动发花架减少了上茶砖和下茶砖的运输成本,而且避免了人在烘房内的高温作业,提高了工人上茶砖和下茶砖的舒适度。

吊顶层3为杉木材质,吊顶层有很多的小风口,有利于散热,排湿,其吊顶层包括水平部和倾斜部,倾斜部成45度角,有利于多余水分向下倾斜沿壁排出,不至于掉落烘房内砖茶上,影响砖茶的品质。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本装置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接收烘房内的温湿度信号,控制模块根据传递来的信号来控制加热、加湿和除湿,极大的提高了控制精度,保证了产品品质,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和局部放大呈现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