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增强免疫力的蜂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4882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可增强免疫力的蜂产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蜂蜜加工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增强免疫力的蜂产品。



背景技术:

如今都市化,人们的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饮食过精且杂乱,经常点外卖等等这些因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精神萎靡,容易生病感冒。而蜂蜜作为药食同源的食品,具有保健功效显著,经常服用蜂蜜对于心脏病、高血压、便秘、贫血等疾病均有良好的辅助医疗效果。并且蜂蜜是一种几乎家家都会食用的食品,将药食同源的中药制剂与蜂蜜结合起来,使蜂蜜同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另外,目前的商品蜂蜜均是透明或半透明粘滞胶状液体,易吸水、结晶和发酵。这给运输、贮存、包装和应用带来许多不便,并且易造成损失。

现有技术为了蜂蜜不结晶采用去晶核步骤使之不易结晶,但去晶核步骤影响了蜂蜜的口感,有股糊味,稠度很高,没有香气,色泽几乎一样呈深色,且各种花源的蜜品种风味没有多大的区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蜂产品,以解决液态蜂蜜易结晶的问题,并且具有保健功能,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增强免疫力的蜂产品,包括以下步骤:

1)融蜜,采用蒸汽加热并搅拌,控制投料池的温度为40℃~50℃;

2)粗滤;

3)抑晶,具体为:将蜂蜜置于内壁贴有远红外磁片的搅拌筒中,向蜂蜜中加入抑晶剂并通入氮气在50~55℃下搅拌30~60min,蜂蜜与抑晶剂的质量配比8~10:1;

所述抑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牛油果核粉碎与牛奶树汁液按照2~3:1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纯化水浸泡1h,之后直接煎煮保持微沸1~2h,再过滤,将提取液在0.05mpa下加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3,降至常温,即得所述抑晶剂;

4)精滤,采用110-130目筛网过滤。

优选的是,还包括步骤:

5)制备中药提取剂,将香加皮、铁皮石斛、昆布、昆仑雪菊、沙棘粉按质量比2:1:1:10:8配比,加水煎煮2~3次,每次2小时,将煎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加入乙醇,静置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得到中药提取剂;

6)将经过精滤后的蜂蜜与中药提取剂按照100:2~3的重量比混合后搅拌均匀。

优选的是,还包括步骤:

7)之后低压浓缩至含水量为18%~19%、冷却和灌装。

优选的是,所述粗滤采用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所述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中滤网的最小过滤孔径为60目;

所述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包括:

壳体,其为直径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蜂蜜出口;

封盖,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蜂蜜入口;

多个滤网,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滤网为圆形,且沿水平方向设置,多个滤网从上到下网孔的孔径逐渐减小,各个滤网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均相贴合;

多个限位块,一个滤网对应一个限位块,限位块为圆环形,且固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并位于与其对应的滤网的底部,滤网搁置在与其对应的限位块上,所述限位块的内径大于位于其下方的滤网的直径;

多个套筒,一个滤网对应一个套筒,所述套筒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滤网的上方,所述套筒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位于最上方的套筒与第一蜂蜜入口不相对,所述套筒的底部和与其对应的滤网固定,且无缝连接,多个套筒从上到下直径逐渐减小;

第一旋转轴,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中央、所述多个滤网和所述多个套筒,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限位块的内壁不接触;

多根刷杆,一个滤网和一个套筒对应一根刷杆,所述刷杆位于与其对应的滤网的上方,所述刷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可拆卸地连接,并位于与其对应的套筒的上方,所述刷杆的另一端向下倾斜,且其上设置有刷头;所述刷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可拆卸地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每根刷杆的一端均固设有一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为圆环形,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封盖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蜂蜜入口,所述第一蜂蜜入口为扇形,所述第一蜂蜜入口的内径与导料板的底面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蜂蜜入口的外径与进料管的内径相等;

所述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还包括:

导料板,其为圆锥形,所述导料板的底面与所述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板的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的直径,所述导料板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所述多个第一蜂蜜入口环所述导料板设置;

进料管,其为圆筒体形,且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所述进料管的底部与所述封盖的顶部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蜂蜜入口和所述导料板均位于所述进料管的内部。

多根限位杆,一个限位块上间隔设置有三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和与其对应的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杆插入与其对应的滤网的网孔中,且与刷头不干涉;三根限位杆彼此间隔120度地环与其对应的限位块的圆周方向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粗滤采用蜂蜜搅拌除杂装置,其包括:

外壳,其内部中空,外壳的上部为圆柱体形,外壳的下部的直径逐渐缩小呈圆台形,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蜂蜜入口,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

第二旋转轴,其内部中空,且与所述外壳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的顶部,并延伸至靠近所述外壳的底部;

多对第一搅拌叶,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一对第一搅拌叶相对于第二旋转轴对称设置,第一搅拌叶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第一搅拌叶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内部连通,第一搅拌叶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向上倾斜,第一搅拌叶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第一搅拌叶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一,一对第一搅拌叶中的一根第一搅拌叶上具有通孔一的侧面与另一根第一搅拌叶上具有通孔一的侧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搅拌叶中,位于上方的第一搅拌叶上的通孔一与位于下方的第一搅拌叶上的通孔一不在同一平面上;

出料管,其为圆筒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出料管的顶部穿过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底部,并延伸至第二旋转轴内,所述出料管与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出料管的底部穿过所述外壳的底部,且所述出料管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出料管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三,所述通孔三的尺寸与所述通孔一的尺寸相同;

还包括:

两根第二搅拌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一列第一搅拌叶对应一根第二搅拌叶,一列第一搅拌叶中的各根第一搅拌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搅拌叶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叶内部中空,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搅拌叶的内部和与其对应的一列第一搅拌叶的内部均连通,第二搅拌叶和所述外壳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搅拌叶上沿所述第一搅拌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侧面,所述第二搅拌叶上沿所述第一搅拌叶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搅拌叶上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每根第二搅拌叶上沿第一搅拌叶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二,一根第二搅拌叶上具有通孔二的侧面与另一根第二搅拌叶上具有通孔二的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通孔二的尺寸与所述通孔一的尺寸相同。

挡块,其为圆环形,且与所述出料管同轴设置,所述挡块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出料管的顶部穿过所述挡块。

一根排渣管,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排渣管的顶部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排渣管通过排渣口与所述外壳的内部连通;

多块挡板,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排渣管的内部,且左右交错设置,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排渣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

其中,所述蜂蜜搅拌除杂装置中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均为60目筛网的孔径。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抑晶剂使蜂蜜不宜结晶,便于长时运输、贮存以及后期深加工利用,减少了发酵等引起的损失。增加药食同源的中药制剂增强了蜂蜜营养成分,使得组方更加合理。本发明工艺简单,没有采用去晶核步骤,减小了蜂蜜香气损失。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蜂蜜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蜂蜜搅拌除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壳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旋转轴和出料管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增强免疫力)

本实施例中,增强免疫力的蜂产品中使用洋槐蜂蜜与中药提取剂按照50:1混合搅拌均匀,之后低压浓缩(0.091mpa,45℃)至含水量为18%、冷却和灌装。中药提取剂,将香加皮、铁皮石斛、昆布、昆仑雪菊、沙棘粉按质量比2:1:1:10:8配比,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将煎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加入乙醇,静置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得到中药提取剂。

其中,洋槐蜂蜜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1)融蜜,采用蒸汽加热并搅拌,控制投料池的温度为50℃。

2)粗滤,为60目。

3)抑晶,具体为:将蜂蜜置于内壁贴有远红外磁片的搅拌筒中,向蜂蜜中加入抑晶剂并通入氮气在52℃下搅拌40min,蜂蜜与抑晶剂的质量配比10:1。

所述抑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牛油果核粉碎与牛奶树汁液按照3:1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纯化水浸泡1h,之后直接煎煮保持微沸2h,再过滤,将提取液在0.05mpa下加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降至常温,即得所述抑晶剂。

4)精滤,采用120目筛网过滤。

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蜂蜜结晶出现时间是42个月。

实施例2(实施例2-4检测抑晶)

洋槐蜂蜜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1)融蜜,采用蒸汽加热并搅拌,控制投料池的温度为50℃。

2)粗滤;

3)抑晶,具体为:将蜂蜜置于内壁贴有远红外磁片的搅拌筒中,向蜂蜜中加入抑晶剂并通入氮气在52℃下搅拌30min,蜂蜜与抑晶剂的质量配比10:1;

所述抑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牛油果核粉碎与牛奶树汁液按照3:1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纯化水浸泡1h,之后直接煎煮保持微沸2h,再过滤,将提取液在0.05mpa下加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降至常温,即得所述抑晶剂。

4)精滤,采用120目筛网过滤。

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蜂蜜结晶出现时间是36个月。

实施例3

洋槐蜂蜜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1)融蜜,采用蒸汽加热并搅拌,控制投料池的温度为50℃。

2)粗滤;

3)抑晶,具体为:将蜂蜜置于内壁贴有远红外磁片的搅拌筒中,向蜂蜜中加入抑晶剂并通入氮气在52℃下搅拌40min,蜂蜜与抑晶剂的质量配比10:1;

所述抑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牛油果核粉碎与牛奶树汁液按照3:1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纯化水浸泡1h,之后直接煎煮保持微沸2h,再过滤,将提取液在0.05mpa下加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降至常温,即得所述抑晶剂。

4)精滤,采用120目筛网过滤。

采用实施例3制备的蜂蜜结晶出现时间是42个月。

实施例4

洋槐蜂蜜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1)融蜜,采用蒸汽加热并搅拌,控制投料池的温度为50℃。

2)粗滤;

3)抑晶,具体为:将蜂蜜置于内壁贴有远红外磁片的搅拌筒中,向蜂蜜中加入抑晶剂并通入氮气在52℃下搅拌60min,蜂蜜与抑晶剂的质量配比10:1;

所述抑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牛油果核粉碎与牛奶树汁液按照3:1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纯化水浸泡1h,之后直接煎煮保持微沸2h,再过滤,将提取液在0.05mpa下加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降至常温,即得所述抑晶剂。

4)精滤,采用120目筛网过滤。

采用实施例4制备的蜂蜜结晶出现时间是36个月。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试验

试验动物:spf级昆明种磁性小鼠,小鼠平均体重20g,随机分配5组,每组20只。

试验条件:屏障环境,温度22-24℃,湿度54-56%

服用剂量,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蜂蜜,推荐量是20g/人(60kg)*日(333.3mg/kgbw)。试验设置三个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以及一个蜂蜜组,以人体推荐量的3倍为低剂量组(1000mg/kgbw),8倍为中剂量组(2666.7mg/kgbw),25倍为高剂量组(8333.3mg/kgbw)。受试物加蒸馏水定容至200ml,分别给予受试小鼠灌胃,每天灌胃一次,灌胃体积为0.2ml/10g鼠重,蜂蜜组采用普通的洋槐蜂蜜(8333.3mg/kgbw)定容至200ml,给予受试小鼠灌胃,每天灌胃一次,灌胃体积为0.2ml/10g鼠重,对照组灌以等体积的蒸馏水,时间为40天。

试验方法

按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进行小鼠脏器/体重比值测定、淋巴细胞增殖能力od值、足跖肿胀度、半数溶血值(hc50)和小鼠碳廓清试验(吞噬指数a)进行功能评价,试验结果见表1,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为本发明蜂蜜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总体评价表

结果表明:给小鼠灌胃40天,小鼠脏器/体重比值无明显影响,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单核一巨噬细胞碳廓清的能力、小鼠足跖肿胀、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小鼠的半数溶血值。试验表明本申请的蜂产品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典型病例

1、方某,男,40岁,易患感冒,在服用本蜂蜜产品前,每年感冒10次左右,每次感冒均需要打针吃药,一般12天左右康复;服用本实施例1制备的蜂蜜产品的一年内感冒4次。

2、唐某,女,32岁,倦怠乏力,易患感冒,在服用本蜂蜜产品前,每年感冒5-6次,每次感冒均需要打针吃药,一般一周康复;服用本实施例1制备的蜂蜜产品的一年内感冒1次,且精神状态变好。

3、郑某,男,29岁,食欲差,易患感冒,在服用本蜂蜜产品前,每年感冒次4-5次,每次感冒均需要打针吃药,一般一周康复;服用本实施例1制备的蜂蜜产品的一年内未患感冒,且食欲变好。

4、王某,女,28岁,易腰痛(每月有10来天会痛),易患感冒,在服用本蜂蜜产品前,每年感冒次6-8次,每次感冒均需要打针吃药,一般10天康复;服用本实施例1制备的蜂蜜产品的一年内感冒2-3次,且腰痛频率降低(每月2-3天会痛)。

实施例1-4粗滤可采用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蜂蜜搅拌除杂装置。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包括:

壳体100,其为直径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壳体100的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所述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蜂蜜出口101;

封盖110,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顶部,并与所述壳体10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封盖1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蜂蜜入口111;

多个滤网120,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部,所述滤网120为圆形,且沿水平方向设置,多个滤网120从上到下网孔的孔径(尺寸)逐渐减小,即位于上方的滤网120的网孔的孔径大于位于其下方的滤网120的网孔的孔径,各个滤网120的外沿与所述壳体100的内侧壁均相贴合;即滤网120卡在壳体100内,不能再向下移动,但能向上取出。

多个限位块130,一个滤网120对应一个限位块130,限位块130为圆环形,且固设在所述壳体100的内侧壁上,并位于与其对应的滤网120的底部,滤网120搁置在与其对应的限位块130上,所述限位块130的内径大于位于其下方的滤网120的直径;这样能使位于其下方的滤网120穿过该限位块130,以取出滤网120。

多个套筒140,一个滤网120对应一个套筒140,所述套筒140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滤网120的上方,所述套筒140与所述壳体100同轴设置,位于最上方的套筒140与第一蜂蜜入口111不相对,这样蜂蜜从第一蜂蜜入口111进入壳体100中时,不会流至位于最上方的套筒140上,所述套筒140的底部和与其对应的滤网120固定,且无缝连接,多个套筒140从上到下直径逐渐减小,套筒140与刷杆160不干涉,即套筒140不影响刷杆160和刷头的转动;套筒140能使蜂蜜与第一旋转轴150不接触,也使上方的蜂蜜不流至下方的套筒140上。

第一旋转轴150,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旋转轴150的一端与动力装置(如电机)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00的底部的中央、所述多个滤网120和所述多个套筒140,所述第一旋转轴150与所述限位块130的内壁不接触;

多根刷杆160,一个滤网120和一个套筒140对应一根刷杆160,所述刷杆160位于与其对应的滤网120的上方,所述刷杆1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150可拆卸地连接,并位于与其对应的套筒140的上方,所述刷杆160的另一端向下倾斜,且其上设置有刷头。

本方案提供的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在使用时,待除杂的蜂蜜从第一蜂蜜入口111进入,经多个滤网120逐级过滤,即先过滤掉颗粒比较大的杂质,再过滤掉颗粒比较小的杂质后,从蜂蜜出口101流出进行下一道工序。在过滤过程中,刷杆160在第一旋转轴150的带动下不断旋转,能对蜂蜜进行搅拌,也能刷除滤网120上的杂质,防止滤网120堵塞。待滤网120上的杂质较多时,关闭电机,打开封盖110,拆下最上方的刷杆160,向上取出最上方的刷杆160和最上方的滤网120,之后再逐级取下刷杆160和滤网120,直至取出所有刷杆160和滤网120,清理掉滤网120上的杂质后,再将滤网120和刷杆160逐级放回。

所述的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中,所述封盖110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蜂蜜入口111;两个第一蜂蜜入口111间并没有连通。

所述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还包括:

导料板170,其为圆锥形,所述导料板170的底面(底部)与所述封盖1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板170的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140的直径,所述导料板170与所述壳体100同轴设置,所述多个第一蜂蜜入口111环所述导料板170设置;

进料管180,其为筒体形,所述进料管180的底部与所述封盖110的顶部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蜂蜜入口111和所述导料板170均位于所述进料管180的内部。蜂蜜从进料管180进入壳体100时,先经导料板170分散,再通过第一蜂蜜入口111进入壳体100内,能避免蜂蜜流至套筒140上。

所述的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中,所述进料管180为圆筒体形,且与所述壳体100同轴设置。

所述的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中,所述第一蜂蜜入口111为扇形,所述第一蜂蜜入口111的内径与所述导料板170的底面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蜂蜜入口111的外径与所述进料管180的内径相等。

所述的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中,还包括:

多根限位杆190,一个限位块130上间隔设置有多根限位杆190,所述限位杆190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杆190的底部和与其对应的限位块130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杆190插入与其对应的滤网120的网孔中,且与刷头不干涉。进一步固定滤网120,防止其转动。

所述的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中,所述刷杆1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150可拆卸地连接的具体方式为:

每根刷杆160的一端均固设有一个固定环200,所述固定环200为圆环形,所述固定环200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旋转轴150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环200与所述第一旋转轴150螺纹连接。这样方便取下和安装刷杆160。

所述的全自动蜂蜜过滤装置中,一个限位块130上间隔设置有三根限位杆190,三根限位杆190彼此间隔120度地环与其对应的限位块130的圆周方向设置。

如图3至图5所示,提供一种蜂蜜搅拌除杂装置,包括:

外壳200,其内部中空,外壳200的上部为圆柱体形,外壳200的下部的直径逐渐缩小呈圆台形,外壳20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蜂蜜入口201,外壳200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202;

第二旋转轴210,其内部中空,且与所述外壳200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轴210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二旋转轴210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21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200的顶部,并延伸至靠近所述外壳200的底部,且与所述外壳200的底部不接触;

多对第一搅拌叶220,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210上,一对第一搅拌叶220相对于第二旋转轴210对称设置,第一搅拌叶220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第一搅拌叶220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210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220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210的内部连通,第一搅拌叶220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如图3所示,以图中的前后方向为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为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为上下方向,第一搅拌叶220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第一搅拌叶220上位于前、后方的两个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第一搅拌叶220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一221,另一个侧面是实心结构,一对第一搅拌叶220中的一根第一搅拌叶220上具有通孔一221的侧面与另一根第一搅拌叶220上具有通孔一221的侧面(不在同一侧)不在同一平面上;即一对第一搅拌叶220中的一根第一搅拌叶220的前方的侧面上设置有通孔一221,另一根第一搅拌叶220的后方的侧面上设置有通孔一221。

出料管230,其为圆筒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出料管230的顶部穿过所述第二旋转轴210的底部,并延伸至第二旋转轴210内,所述出料管230与所述第二旋转轴210的底部转动连接,这样第二旋转轴210转动时不带动出料管230转动,具体地,可在第二旋转轴210和出料管230间设置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密封结构,使第二旋转轴210能相对出料管230转动,又使第二旋转轴210和出料管230间无缝隙,所述出料管230的底部穿过所述外壳200的底部,且所述出料管230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200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

本方案提供的蜂蜜搅拌除杂装置,在使用时,蜂蜜原料通过第二蜂蜜入口201进入外壳200内,电机带动第二旋转轴210顺时针旋转,第一搅拌叶220在旋转时,通过通孔一221不断过滤,过滤后的蜂蜜依次进入第一搅拌叶220的内部、第二旋转轴210的内部、出料管230,再通过出料管230后进行收集或导入下一个设备中进行处理。蜂蜜原料中的杂质沿着外壳200的内侧壁流至排渣管260中,挡板270能避免杂质回流。间隔一段时间后,再使电机带动第二旋转轴210逆时针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堵塞在通孔一221中的杂质被甩出,之后不断重复上述步骤。

所述的蜂蜜搅拌除杂装置中,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搅拌叶220中,位于上方的第一搅拌叶220上的通孔一221与位于下方的第一搅拌叶220上的通孔一221(不在同一侧)不在同一平面上。这样第二旋转轴210顺时针转动时,一部分第一搅拌叶220上的通孔一221具有过滤作用,逆时针转动时,另一部分第一搅拌叶220上的通孔一221具有过滤作用,这样能提高过滤效率。即无论第二旋转轴210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都能使一部分通孔一221起过滤作用,同时去除另一部分通孔一221中的杂质。

所述的蜂蜜搅拌除杂装置中,所述第一搅拌叶220的对数为四对。

所述的蜂蜜搅拌除杂装置中,还包括:

两根第二搅拌叶240,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一列第一搅拌叶220对应一根第二搅拌叶240,一列第一搅拌叶220中的各根第一搅拌叶22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搅拌叶240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叶240内部中空,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搅拌叶240的内部和与其对应的一列第一搅拌叶220中的每根第一搅拌叶220的内部均连通,第二搅拌叶240和所述外壳200的内侧壁相贴合,第二搅拌叶240大致为长方体形,只是其与外壳200的内壁相接触的侧面具有圆弧面,这样第二搅拌叶240能不断刮除外壳200的内侧壁上的蜂蜜,防止蜂蜜在外壳200的内侧壁上结晶,也使外壳200的内侧壁易于清洗,所述第二搅拌叶240上沿所述第一搅拌叶22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侧面(即图3中的前后两个侧面),所述第二搅拌叶240上沿所述第一搅拌叶220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搅拌叶220上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面(在同一侧)在同一平面上,即第一搅拌叶220的前方的侧面与第二搅拌叶240的前方的侧面(在同一侧)在同一平面上,第一搅拌叶220的后方的侧面与第二搅拌叶240的后方的侧面(在同一侧)在同一平面上。每根第二搅拌叶240上沿第一搅拌叶220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二241,一根第二搅拌叶240上具有通孔二241的侧面与另一根第二搅拌叶240上具有通孔二241的侧面(在同一侧)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通孔二241的尺寸与所述通孔一221的尺寸相同。

如图3所示,本方案提供的蜂蜜搅拌除杂装置,在使用时,电机带动第二旋转轴210顺时针旋转,位于右侧的第二搅拌叶240上的通孔二241对蜂蜜原料进行过滤后,蜂蜜依次流入位于右侧的第二搅拌叶240的内部、位于右侧的第一搅拌叶220的内部、第二旋转轴210的内部、出料管230,再通过出料管230后进行收集或导入下一个设备中进行处理。

电机带动第二旋转轴210逆时针旋转时,位于右侧的第二搅拌叶240上的通孔二241中的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同时位于左侧的第二搅拌叶240上的通孔二241对蜂蜜进行过滤,蜂蜜依次流入位于左侧的第二搅拌叶240的内部、位于左侧的第一搅拌叶220的内部、第二旋转轴210的内部、出料管230,再通过出料管230后进行收集或导入下一个设备中进行处理。即无论第二旋转轴210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都能使一部分通孔二241起过滤作用,同时去除另一部分通孔二241中的杂质。

所述的蜂蜜搅拌除杂装置中,所述出料管230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三231,所述通孔三231的尺寸与所述通孔一221的尺寸相同。这样能防止少量杂质从第二旋转轴210和出料管230间的缝隙进入第二旋转轴210内。

所述的蜂蜜搅拌除杂装置中,还包括:

挡块250,其为圆环形,且与所述出料管230同轴设置,所述挡块250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210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出料管230的顶部穿过所述挡块250。挡块250在第二旋转轴210旋转时,能防止杂质进入第二旋转轴210和出料管230间的缝隙中。

所述的蜂蜜搅拌除杂装置中,还包括:

一根排渣管260,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排渣管260的顶部与所述外壳20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排渣管260通过排渣口202与所述外壳200的内部连通;

多块挡板270,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排渣管260的内部,且左右交错设置,所述挡板270的一端与所述排渣管26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挡板270能避免杂质回流,即一旦杂质进入排渣管260内,会沉淀在排渣管260的底部,且挡板270能防止杂质再回到外壳200内,这样能提高除杂效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