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苕酥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790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苕酥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苕酥,是一种川南一带的特产,以三峡地区土家民间传统食品"苕丝糖"为基础,精选三峡地区沙土鲜红苕,在我国北方叫做红薯或者地瓜、优质鲜糯米、鸡蛋为主要原料,采用土家民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保留了鲜红苕熟化后的特有香气和风味,营养丰富,口感酥脆,甜味适中,爽口化渣,老少咸宜。而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防止吃了油腻的或者油炸的食品后不易消化,常常会在食用后喝茶,如果能将茶与苕酥结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合二为一的产品,既可以为食用者提供红薯的营养,又可以起到茶的保健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茶苕酥的制作工艺,在制作苕丝时便将茶与红薯进行有机的结合,增加了二者的融合程度,口味更加均匀。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茶苕酥,既具有酥脆的口感,又具有茶的清香,且外观上呈夹心结构,上下层为黄色,中间层为紫色,增加了食用者的食欲。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茶苕酥的制作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红薯去皮切成厚度为5-8mm的红薯片,之后在所述红薯片上表面均匀挖出多个半球状凹坑,并在所述半球状凹坑内填入冰糖茶粉,之后上锅预热3-7min,在温度为95℃-98℃条件下蒸制11-13min,并保温30min,制得蒸制红薯片,所述冰糖茶粉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冰糖粉0.4-0.7份和茶粉1.3-1.6份;冰糖茶粉在半球状凹坑中,既可以在蒸制时散发出茶香味与红薯融合,也可以渗透至红薯内部,使得整个红薯片具有茶香味,另外冰糖还可以增加红薯的甜味;将按重量份计的所述蒸制红薯片15-18份、糯米粉6-9份、红薯淀粉3-5份、奶茶粉1-3份、鸡蛋液4-8份、红糖粉2-3份混合后揉制成团,并切丝干燥和油炸制得第一苕丝;第一苕丝中混合了奶茶粉和红糖粉,使其既具备了奶香味,又拥有了红糖的营养,拥有暖胃和补血的功效;将按重量份计的白薯3-5份和土豆2-4份以及紫色淮山药4-6份分别去皮切成厚度为6-10mm的片状物,并将其放入至盛放有按重量份计4-9份的冰糖雪梨汁的容器中,并将装有片状物的该容器上锅在温度为98℃条件下蒸制3-5min,并保温30min,之后进行翻面再在温度为95℃条件下蒸制2-6min制得蒸制片状物;其中,紫色淮山的淀粉、总糖、锌等营养物质更加丰富,此外,紫色淮山的花青素(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含量是白淮山的60倍,对眼睛保健,预防心脏病、癌症等有一定帮助;另外,冰糖雪梨中的雪梨味甘性寒,含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等,具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二者结合之后冰糖雪梨能清热止咳,消痰降火,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对慢性气管炎、百日咳、慢性咽炎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经常吃冰糖炖梨,可祛除痰热、滋阴润肺。将按重量份计的所述蒸制片状物12-14份、糯米粉4-7份、鸡蛋液3-8份、蜂蜜1-3份混合后揉制成团,并切丝干燥和油炸制得第二苕丝,增加了蜂蜜,能够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取按重量份计的绵白糖3份、冰糖4份进行熬制得到糖浆;在涂有花生油的底盘上均匀撒一层白糖粉,再撒一层抹茶粉,取所述第一苕丝铺设一层,厚度为3-5mm,取所述第二苕丝在其上铺设一层,厚度为3-5mm,然后再铺设一层第一苕丝,厚度为3-5mm,最后再撒一层抹茶粉和一层白糖粉,制得茶苕酥坯,其外观呈黄-紫-黄三层,色彩鲜艳,勾人食欲;将所述糖浆均匀浇在所述茶苕酥坯上,静止冷却3-8min,进行切块后制得所述茶苕酥成品。优选的是,所述的茶苕酥的制作工艺中,所述冰糖雪梨汁由按重量份计的冰糖2-5份、雪梨4-7份制成,先将新鲜的雪梨去皮切成厚度为0.3-0.6cm薄片,上锅蒸14-18min后,取出粉碎成泥并加入开水中小火熬制43min-57min,加入冰糖继续熬制20min-25min,保温7-9min后取出降温至室温,得到所述冰糖雪梨汁。优选的是,所述的茶苕酥的制作工艺中,所述第一苕丝的长度为7-12mm;所述第二苕丝的长度为38-42mm,第二苕丝的长度大于第一苕丝的长度,且设置在中间层,起到支撑的作用,便于茶苕酥的定型。优选的是,所述的茶苕酥的制作工艺中,所述茶粉按照以下步骤制得:取鲜茶,用水清洗2~3次,晾干表面水分;晾干后的鲜茶采用液氮粉碎机进行粉碎3~5min,所述得到茶粉。优选的是,所述的茶苕酥的制作工艺中,所述抹茶粉按照以下步骤制得:1)4~5月采摘新鲜茶叶;2)将除湿后的茶叶在120℃条件下进行蒸青,蒸青后茶叶含水率为60~65%;3)将蒸青后的茶叶进行冷却和预干燥,使得茶叶的含水量降至10~15%,然后将茶叶进行远红外干燥,温度为46~57℃,时间为9~11min,使得茶叶的含水率达到4~6%;4)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研磨,达到粒径为1-5μm,制得抹茶粉。优选的是,所述的茶苕酥的制作工艺中,所述新鲜茶叶中,氨基酸≥1.41mg/g、蛋白质≥260mg/g和叶绿素≥6mg/g,同时咖啡因的含量≤3mg/g。优选的是,所述的茶苕酥的制作工艺中,所述油炸包括:初炸,其温度为158℃-172℃,初炸时间为5s-8s;复炸,其温度为193℃-208℃,复炸时间为9s-13s。采用这样的油炸方法,制得的苕丝口感酥脆,且色泽鲜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的茶苕酥的制作工艺所制得的茶苕酥,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糖浆12-16份;第一苕丝23-27份;第二苕丝11-13份;白糖粉3-6份;抹茶粉4-8份。本发明提供一种茶苕酥及其制作工艺,将茶与苕酥结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合二为一的产品,既可以为食用者提供红薯的营养,又可以起到茶的保健作用,另外还在前期苕丝的制作过程中就加入了冰糖茶粉和奶茶粉,既增加了甜味,又使得苕丝本身散发出茶香味和奶香味,而且本发明制得的茶苕酥,色彩鲜亮,营养丰富,能起到多重保健的作用。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实施例1将3000g红薯去皮切成厚度为5-8mm的红薯片,之后在所述红薯片上表面均匀挖出多个半球状凹坑,并在所述半球状凹坑内填入冰糖茶粉,之后上锅预热3min,在温度为95℃条件下蒸制11min,并保温30min,制得蒸制红薯片,将冰糖粉400g和茶粉1300g混合制得所述冰糖茶粉;取所述蒸制红薯片150g、糯米粉60g、红薯淀粉30g、奶茶粉10g、鸡蛋液40g、红糖粉20g混合后揉制成团,并切丝干燥和油炸制得第一苕丝,所述第一苕丝的长度为7mm;所述油炸包括:初炸,其温度为158℃,初炸时间为5s;复炸,其温度为193℃,复炸时间为9s;将白薯900g和土豆600g以及紫色淮山药1200g分别去皮切成厚度为6mm的片状物,并将其放入至盛放有1200g冰糖雪梨汁的容器中,并将装有片状物的该容器上锅在温度为98℃条件下蒸制3min,并保温30min,之后进行翻面再在温度为95℃条件下蒸制2min制得蒸制片状物;取所述蒸制片状物120g、糯米粉40g、鸡蛋液30g、蜂蜜10g混合后揉制成团,并切丝干燥和油炸制得第二苕丝,所述第二苕丝的长度为38mm;取绵白糖300g、冰糖400g进行熬制得到糖浆;取糖浆120g、第一苕丝230g、第二苕丝110g、白糖粉30g、抹茶粉40g备用,在涂有花生油的底盘上均匀撒一层白糖粉,再撒一层抹茶粉,取所述第一苕丝铺设一层,厚度为3mm,取所述第二苕丝在其上铺设一层,厚度为3mm,然后再铺设一层第一苕丝,厚度为3mm,最后再撒一层抹茶粉和一层白糖粉,制得茶苕酥坯,将所述糖浆均匀浇在所述茶苕酥坯上,静止冷却3min,进行切块后制得所述茶苕酥成品。所述冰糖雪梨汁由冰糖200g、雪梨400g制成,先将新鲜的雪梨去皮切成厚度为0.3cm薄片,上锅蒸14min后,取出粉碎成泥并加入开水中小火熬制43min,加入冰糖继续熬制20min,保温7min后取出降温至室温,得到所述冰糖雪梨汁。所述茶粉按照以下步骤制得:取鲜茶,用水清洗2~3次,晾干表面水分;晾干后的鲜茶采用液氮粉碎机进行粉碎3min,得到所述茶粉。所述抹茶粉按照以下步骤制得:1)4~5月采摘新鲜茶叶,其中氨基酸≥1.41mg/g、蛋白质≥260mg/g和叶绿素≥6mg/g,同时咖啡因的含量≤3mg/g;2)将除湿后的茶叶在120℃条件下进行蒸青,蒸青后茶叶含水率为60~65%;3)将蒸青后的茶叶进行冷却和预干燥,使得茶叶的含水量降至10~15%,然后将茶叶进行远红外干燥,温度为46℃,时间为9min,使得茶叶的含水率达到4~6%;4)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研磨,达到粒径为1-5μm,制得抹茶粉。实施例二将3300g红薯去皮切成厚度为5-8mm的红薯片,之后在所述红薯片上表面均匀挖出多个半球状凹坑,并在所述半球状凹坑内填入冰糖茶粉,之后上锅预热4min,在温度为97℃条件下蒸制12min,并保温30min,制得蒸制红薯片,将冰糖粉460g和茶粉1420g混合制得所述冰糖茶粉;取所述蒸制红薯片160g、糯米粉74g、红薯淀粉41g、奶茶粉23g、鸡蛋液67g、红糖粉27g混合后揉制成团,并切丝干燥和油炸制得第一苕丝所述第一苕丝的长度为8mm;所述油炸包括:初炸,其温度为168℃,初炸时间为7s;复炸,其温度为196℃,复炸时间为11s。将白薯1340g和土豆750g以及紫色淮山药1560g分别去皮切成厚度为9mm的片状物,并将其放入至盛放有2340g冰糖雪梨汁的容器中,并将装有片状物的该容器上锅在温度为98℃条件下蒸制4min,并保温30min,之后进行翻面再在温度为95℃条件下蒸制5min制得蒸制片状物,所述冰糖雪梨汁由冰糖3500g、雪梨6830g制成,先将新鲜的雪梨去皮切成厚度为0.5cm薄片,上锅蒸17min后,取出粉碎成泥并加入开水中小火熬制48min,加入冰糖继续熬制22min,保温8min后取出降温至室温,得到所述冰糖雪梨汁;将所述蒸制片状物245g、糯米粉98g、鸡蛋液74g、蜂蜜23g混合后揉制成团,并切丝干燥和油炸制得第二苕丝,所述第二苕丝的长度为41mm;取绵白糖300g、冰糖400g进行熬制得到糖浆;取糖浆140g、第一苕丝260g、第二苕丝124g、白糖粉47g、抹茶粉56g备用,在涂有花生油的底盘上均匀撒一层白糖粉,再撒一层抹茶粉,取所述第一苕丝铺设一层,厚度为4mm,取所述第二苕丝在其上铺设一层,厚度为4mm,然后再铺设一层第一苕丝,厚度为4mm,最后再撒一层抹茶粉和一层白糖粉,制得茶苕酥坯,将所述糖浆均匀浇在所述茶苕酥坯上,静止冷却5min,进行切块后制得所述茶苕酥成品。所述茶粉按照以下步骤制得:取鲜茶,用水清洗2~3次,晾干表面水分;晾干后的鲜茶采用液氮粉碎机进行粉碎4min,得到所述茶粉。所述抹茶粉按照以下步骤制得:1)4~5月采摘新鲜茶叶,其中氨基酸≥1.41mg/g、蛋白质≥260mg/g和叶绿素≥6mg/g,同时咖啡因的含量≤3mg/g;2)将除湿后的茶叶在120℃条件下进行蒸青,蒸青后茶叶含水率为60~65%;3)将蒸青后的茶叶进行冷却和预干燥,使得茶叶的含水量降至10~15%,然后将茶叶进行远红外干燥,温度为52℃,时间为10min,使得茶叶的含水率达到4~6%;4)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研磨,达到粒径为1-5μm,制得抹茶粉。实施例三将4100g红薯去皮切成厚度为5-8mm的红薯片,之后在所述红薯片上表面均匀挖出多个半球状凹坑,并在所述半球状凹坑内填入冰糖茶粉,之后上锅预热7min,在温度为98℃条件下蒸制13min,并保温30min,制得蒸制红薯片,所述冰糖茶粉包括冰糖粉700g和茶粉1600g;将所述蒸制红薯片180g、糯米粉90g、红薯淀粉50g、奶茶粉30g、鸡蛋液80g、红糖粉30g混合后揉制成团,并切丝干燥和油炸制得第一苕丝所述第一苕丝的长度为12mm;所述油炸包括:初炸,其温度为172℃,初炸时间为8s;复炸,其温度为208℃,复炸时间为13s。将白薯1500g和土豆1200g以及紫色淮山药1800g分别去皮切成厚度为10mm的片状物,并将其放入至盛放有2700g份的冰糖雪梨汁的容器中,并将装有片状物的该容器上锅在温度为98℃条件下蒸制5min,并保温30min,之后进行翻面再在温度为95℃条件下蒸制6min制得蒸制片状物,所述冰糖雪梨汁由按重量份计的冰糖5000g、雪梨7000g制成,先将新鲜的雪梨去皮切成厚度为0.6cm薄片,上锅蒸18min后,取出粉碎成泥并加入开水中小火熬制57min,加入冰糖继续熬制25min,保温9min后取出降温至室温,得到所述冰糖雪梨汁;将所述蒸制片状物280g、糯米粉140g、鸡蛋液160g、蜂蜜60g混合后揉制成团,并切丝干燥和油炸制得第二苕丝,所述第二苕丝的长度为42mm;取绵白糖300g、冰糖400g进行熬制得到糖浆;取糖浆160g、第一苕丝270g、第二苕丝130g、白糖粉60g、抹茶粉80g备用,在涂有花生油的底盘上均匀撒一层白糖粉,再撒一层抹茶粉,取所述第一苕丝铺设一层,厚度为5mm,取所述第二苕丝在其上铺设一层,厚度为5mm,然后再铺设一层第一苕丝,厚度为5mm,最后再撒一层抹茶粉和一层白糖粉,制得茶苕酥坯,将所述糖浆均匀浇在所述茶苕酥坯上,静止冷却8min,进行切块后制得所述茶苕酥成品。所述茶粉按照以下步骤制得:取鲜茶,用水清洗2~3次,晾干表面水分;晾干后的鲜茶采用液氮粉碎机进行粉碎5min,所述得到茶粉。所述抹茶粉按照以下步骤制得:1)4~5月采摘新鲜茶叶,其中氨基酸≥1.41mg/g、蛋白质≥260mg/g和叶绿素≥6mg/g,同时咖啡因的含量≤3mg/g;2)将除湿后的茶叶在120℃条件下进行蒸青,蒸青后茶叶含水率为60~65%;3)将蒸青后的茶叶进行冷却和预干燥,使得茶叶的含水量降至10~15%,然后将茶叶进行远红外干燥,温度为57℃,时间为11min,使得茶叶的含水率达到4~6%;4)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研磨,达到粒径为1-5μm,制得抹茶粉。对比例将新鲜红薯去皮切块后蒸熟,取蒸熟后的红薯200g、糯米粉330g、鸡蛋120g混合后揉制成团,切丝干燥后在温度为180℃条件下炸制20s制得苕丝,用绵白糖熬制糖浆,并将糖浆、茶粉与苕丝按照重量比为1:0.05:3混合搅拌成型后制得茶苕酥。分别取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制得的茶苕酥各200g,并分别按照每块10g切割成20块,在闹市街区随机选取20个人进行品尝,其中,20个人中有18个人都认为对比例没有实施例1、2、3好吃,而且看上去也没有食欲,与普通的酥类点心差不多;另外有11个人认为实施例2最好吃,因为不仅颜色好,而且口感酥脆,从内散发出的茶香味很诱人,吃完没有油腻的感觉反而很清爽;所有人都觉得采用黄-紫-黄的分层夹心结构特别好看,看到了就想尝试。另外,分别取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制得的茶苕酥各200g,并分别按照每块10g切割成20块,进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数据均为20次测试均值,且为每100g产品中的含量。表1序号热量(kj)碳水化合物(g)蛋白质(g)茶多酚(g)膳食纤维(g)维生素(g)实施例1703.423.511.614.78.94.3实施例2702.822.112.315.19.34.4实施例3704.521.810.714.89.24.1对比例708.322.611.28.58.83.9从表1中可以明确看出,采用本发明制得的茶苕酥,其营养价值远高于普通的茶苕酥,尤其是茶多酚、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分别提高了75%,4%和9.4%。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