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74730发布日期:2018-10-30 14:5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滇橄榄又名余甘子、油甘子,系大戟科油甘属多年生落叶乔木。云南省是全国野生滇橄榄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的省份。据调查统计,云南省目前成片滇橄榄林达60~70万亩,适生面积达300万亩以上,年产鲜果近万吨。目前如此巨大的资源大部分没有被利用,更没有开展深层次的综合加工。近几年,我国医学界和科研部门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研究,证明滇橄榄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对强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在动物及人体内的合成有明显的阻断作用,阻断率达90.11%以上。此外,滇橄榄含有大量的vc、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单宁,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胡萝卜素、纤维素、果胶、生物碱和钙、磷、铁、钾、钠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解烦醒酒的功效,它对咽喉肿痛疗效尤为显著。

根据一份涉及我国31个省和直辖市、589个城市、收集到全国各地51.3万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极低(不到3%),35-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日历年龄”10年左右。

其中,中国公职人员超重或肥胖比例高达40.7%,后面依次是血脂异常(28.7%),血压异常(14.2%),再就是心电图异常(10.4%)。公职人员脂肪肝和三高问题相对普通脑力劳动者高出4.4%和3.2%;肩颈酸胀(75%)和眼睛酸胀(60%)是公职人员最常见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与问卷调查中显示的58%公职人员“每日久坐办公5-8小时”,更有25%的人“每日久坐办公8-12小时”,以及公职人员长期伏案工作、缺少体育锻炼有关,未引起自己对健康的重视也是另一方面原因。

因此,“亚健康”问题正不断侵扰我国的中青年一代,摆脱亚健康状态不能只靠药物和补品,要尝试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对抗亚健康。比如合理的工作节奏、适当的运动、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等。长期坚持“食补加运动”,治疗效果会比单纯的药补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纯天然植物成分作为主要的功能配方,通过各功能性组分间的协效复配,提供一种长期服用能够增强消化道功能进而增强免疫力、以及体内抑菌抗炎能力的酵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滇橄榄36-52份、小球藻22-39份、马齿苋11-18份、苹果12-17份、山楂3-8份、番茄1-6份洗净,滇橄榄去核,马齿苋去皮,所有用具要确保消毒后使用;晾晒沥干表面水份,破碎成浆液;

s2、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制备母发酵剂: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粘红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3种益生菌按质量比1:1:1复合成母发酵剂;所述培养基以s1步骤获得的浆液为基础;

s3、将步骤s1获得的培养基以及s2所得母发酵剂,放入所述发酵罐中,密封,在34-39°c条件下,发酵2-4天,以100目筛过滤,得到滤液;

s4、将所述滤液密封,25-28°c,低温二次发酵3-5天;15-20°c条件下,再密封静置沉淀5-10天;

s5、取步骤s4沉淀后的上清液20目过滤,消毒灭菌灌装成液体型微生态酵素。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包括加入所述母发酵剂1-4份。特别的,所述母发酵剂内的浓度为2*105cfu/ml。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是一种单细胞淡水藻类,因含有单细胞蛋白、维生素、核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成为动物性饲料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料,所以,将小球藻和滇橄榄混合发酵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利用方式。

滇橄榄又名余甘子(phyllanthusembical),属大戟科油柑属,为落叶乔或灌木,果实富含维生素c,据分析每100g果肉维生素含量达500-l814mg,居一般水果之冠,蛋白质含量为2.18010,远高于一般水果;单糖含量为4.96%,双糖0.17%,纤维素18.76%、淀粉11.7%;单宁含量高达17.75%,其中有葡萄糖没食子鞣甙、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鞣料石精、原诃子酸.还含有独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类sod活性物质,因此决定了其味酸涩,食后回甜生津的口感,并具有清炎利喉,止咳化痰,降血压及胆固醇,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别称马苋、五行草、长命菜、马齿草、马齿菜、酸菜、五行菜、猪肥菜,为马齿苋科(portulacease)马齿苋属(portulaca)。马齿苋科植物约有20属580种,在我国现有2属7种。马齿苋科植物原产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除高寒地区外,全球各地均有分布,被列为世界第八大最普通的植物。马齿苋的药用价值早在药典和中药词典中就有明确记载,《本草纲目》和《本宝本草》等都记载马齿苋性寒、味酸,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治疗肠炎、痢疾、蛇虫咬伤、急性和亚急性皮炎等疾病。近年的药理研究表明,马齿苋具有抗菌、降血脂、抗衰老、松弛肌肉、抗炎、镇痛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马齿苋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如钙、镁、钾、锌、铜、铁、锰、硒等,并且马齿苋的多糖、蛋白质、甾酮、总黄酮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β-亚麻酸,还含有萜类、生物碱并含有去甲肾上腺素、褪黑激素等保健营养成分,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心血管疾病、抑制微生物生长等多重功效。

本发明独创性的通过滇橄榄、小球藻、马齿苋、苹果、山楂、番茄组分之间在益生菌复合成母发酵剂中发酵过程的协效复配,达到良好的抗炎抑菌以及免疫调节作用,其抗炎抑菌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的途径之一达到:抑制白细胞向炎症部位的游走;活化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介质分子,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参与机体多个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或杀灭细胞内病原体;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液体积;能抑制il-6的产生,并下调nf-κb的核转位,抑制th2产生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调节一些炎症相关因子的生成而发挥抗炎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本发明采用微生态发酵技术,把微生态制剂与新鲜水果蔬菜、藻类三者相结合,制造“复合酵素”补充剂,即微生态可食用酵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滇橄榄45份、小球藻32份、马齿苋15份、苹果14份、山楂5份、番茄4份洗净,滇橄榄去核,马齿苋去皮,所有用具要确保消毒后使用;晾晒沥干表面水份,破碎成浆液;

s2、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制备母发酵剂: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粘红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3种益生菌按质量比1:1:1复合成母发酵剂;所述培养基以s1步骤获得的浆液为基础;

s3、将步骤s1获得的培养基以及s2所得母发酵剂,放入所述发酵罐中,密封,在36°c条件下,发酵3天,以100目筛过滤,得到滤液;

s4、将所述滤液密封,26°c,低温二次发酵3-5天;18°c条件下,再密封静置沉淀7天;

s5、取步骤s4沉淀后的上清液20目过滤,消毒灭菌灌装成液体型微生态酵素。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包括加入所述母发酵剂2.2份。特别的,所述母发酵剂内的浓度为2*105cfu/ml。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是一种单细胞淡水藻类,因含有单细胞蛋白、维生素、核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成为动物性饲料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料,所以,将小球藻和滇橄榄混合发酵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利用方式。

本发明独创性的通过滇橄榄、小球藻、马齿苋、苹果、山楂、番茄组分之间在益生菌复合成母发酵剂中发酵过程的协效复配,达到良好的抗炎抑菌以及免疫调节作用,其抗炎抑菌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的途径之一达到:抑制白细胞向炎症部位的游走;活化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介质分子,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参与机体多个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或杀灭细胞内病原体;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液体积;能抑制il-6的产生,并下调nf-κb的核转位,抑制th2产生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调节一些炎症相关因子的生成而发挥抗炎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本发明采用微生态发酵技术,把微生态制剂与新鲜水果蔬菜、藻类三者相结合,制造“复合酵素”补充剂,即微生态可食用酵素。

实施例2

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滇橄榄36份、小球藻22份、马齿苋11份、苹果12份、山楂3份、番茄1份洗净,滇橄榄去核,马齿苋去皮,所有用具要确保消毒后使用;晾晒沥干表面水份,破碎成浆液;

s2、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制备母发酵剂: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粘红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3种益生菌按质量比1:1:1复合成母发酵剂;所述培养基以s1步骤获得的浆液为基础;

s3、将步骤s1获得的培养基以及s2所得母发酵剂,放入所述发酵罐中,密封,在34°c条件下,发酵2天,以100目筛过滤,得到滤液;

s4、将所述滤液密封,25°c,低温二次发酵3天;15°c条件下,再密封静置沉淀5天;

s5、取步骤s4沉淀后的上清液20目过滤,消毒灭菌灌装成液体型微生态酵素。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包括加入所述母发酵剂1份。特别的,所述母发酵剂内的浓度为2*105cfu/ml。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是一种单细胞淡水藻类,因含有单细胞蛋白、维生素、核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成为动物性饲料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料,所以,将小球藻和滇橄榄混合发酵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利用方式。

实施例3

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滇橄榄52份、小球藻39份、马齿苋18份、苹果17份、山楂8份、番茄6份洗净,滇橄榄去核,马齿苋去皮,所有用具要确保消毒后使用;晾晒沥干表面水份,破碎成浆液;

s2、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制备母发酵剂: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粘红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3种益生菌按质量比1:1:1复合成母发酵剂;所述培养基以s1步骤获得的浆液为基础;

s3、将步骤s1获得的培养基以及s2所得母发酵剂,放入所述发酵罐中,密封,在39°c条件下,发酵4天,以100目筛过滤,得到滤液;

s4、将所述滤液密封,28°c,低温二次发酵5天;20°c条件下,再密封静置沉淀10天;

s5、取步骤s4沉淀后的上清液20目过滤,消毒灭菌灌装成液体型微生态酵素。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包括加入所述母发酵剂4份。特别的,所述母发酵剂内的浓度为2*105cfu/ml。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用途。

实施例4

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滇橄榄48份、小球藻27份、马齿苋12份、苹果14份、山楂7份、番茄3份洗净,滇橄榄去核,马齿苋去皮,所有用具要确保消毒后使用;晾晒沥干表面水份,破碎成浆液;

s2、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制备母发酵剂: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粘红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3种益生菌按质量比1:1:1复合成母发酵剂;所述培养基以s1步骤获得的浆液为基础;

s3、将步骤s1获得的培养基以及s2所得母发酵剂,放入所述发酵罐中,密封,在35°c条件下,发酵3天,以100目筛过滤,得到滤液;

s4、将所述滤液密封,27°c,低温二次发酵3-5天;18°c条件下,再密封静置沉淀8天;

s5、取步骤s4沉淀后的上清液20目过滤,消毒灭菌灌装成液体型微生态酵素。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包括加入所述母发酵剂3.4份。特别的,所述母发酵剂内的浓度为2*105cfu/ml。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用途。

实施例5

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滇橄榄41份、小球藻24份、马齿苋13份、苹果16份、山楂4份、番茄2份洗净,马齿苋去皮,所有用具要确保消毒后使用;晾晒沥干表面水份,破碎成浆液;

s2、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制备母发酵剂: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粘红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3种益生菌按质量比1:1:1复合成母发酵剂;所述培养基以s1步骤获得的浆液为基础;

s3、将步骤s1获得的培养基以及s2所得母发酵剂,放入所述发酵罐中,密封,在35°c条件下,发酵3天,以100目筛过滤,得到滤液;

s4、将所述滤液密封,27°c,低温二次发酵3-5天;18°c条件下,再密封静置沉淀8天;

s5、取步骤s4沉淀后的上清液20目过滤,消毒灭菌灌装成液体型微生态酵素。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包括加入所述母发酵剂3.4份。特别的,所述母发酵剂内的浓度为2*105cfu/ml。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用途。

对比例1

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s1、将小球藻32份、马齿苋15份、苹果14份、山楂5份、番茄4份洗净,滇橄榄去核,马齿苋去皮,所有用具要确保消毒后使用;晾晒沥干表面水份,破碎成浆液;

s2、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制备母发酵剂: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粘红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3种益生菌按质量比1:1:1复合成母发酵剂;所述培养基以s1步骤获得的浆液为基础;

s3、将步骤s1获得的培养基以及s2所得母发酵剂,放入所述发酵罐中,密封,在36°c条件下,发酵3天,以100目筛过滤,得到滤液;

s4、将所述滤液密封,26°c,低温二次发酵3-5天;18°c条件下,再密封静置沉淀7天;

s5、取步骤s4沉淀后的上清液20目过滤,消毒灭菌灌装成液体型微生态酵素。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包括加入所述母发酵剂2.2份。特别的,所述母发酵剂内的浓度为2*105cfu/ml。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用途。

对比例2

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s1、将滇橄榄45份、马齿苋15份、苹果14份、山楂5份、番茄4份洗净,滇橄榄去核,马齿苋去皮,所有用具要确保消毒后使用;晾晒沥干表面水份,破碎成浆液;

s2、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制备母发酵剂: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粘红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3种益生菌按质量比1:1:1复合成母发酵剂;所述培养基以s1步骤获得的浆液为基础;

s3、将步骤s1获得的培养基以及s2所得母发酵剂,放入所述发酵罐中,密封,在36°c条件下,发酵3天,以100目筛过滤,得到滤液;

s4、将所述滤液密封,26°c,低温二次发酵3-5天;18°c条件下,再密封静置沉淀7天;

s5、取步骤s4沉淀后的上清液20目过滤,消毒灭菌灌装成液体型微生态酵素。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包括加入所述母发酵剂2.2份。特别的,所述母发酵剂内的浓度为2*105cfu/ml。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强消化道功能的酵素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用途。

抗炎效果实验

对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进行抗炎效果测试,筛选小鼠72只,随机平分为12组。设定一组空白对照组,给予0.2ml/20g生理盐水;一阳性药物对照组,1次性给予0.2ml/20g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为试验组,给药量为0.2ml/20g,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1h,小鼠右耳廓涂二甲苯致炎。1h后将小鼠处死,剪下双耳用直径9mm的打孔器在同一部位打下耳片,称重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a”表示与空白组具有显著差异;“b”表示与阳性组具有显著差异。

抗炎效果验证实验

1.1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

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给予0.2ml/20g生理盐水,b、c、d组为试验组,分别给予实施例1溶液0.1ml/20g、0.2ml/20g和0.4ml/20g,连续给药10d。e组为阳性药物对照组,一次性给予0.2ml/20g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a”表示与空白组具有显著差异;“b”表示与阳性组具有显著差异。

1.2大鼠棉球肉芽肿试验

取大鼠25只,用1%戊巴比妥麻醉,下腹部去毛消毒,将50mg的无菌棉球植入左侧腹股沟皮下,缝合伤口。术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1h后开始给药,分组及给药同2.1,连续给药10d。第11天取出棉球肉芽肿组织,于烘干箱中60℃烘干,称重并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a”表示与空白组具有显著差异;“b”表示与阳性组具有显著差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本领域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