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红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39632发布日期:2018-12-11 22:5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红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其中的水份不容易被吸收,另一方面,膳食纤维在大肠内经细菌发酵,直接吸收纤维中的水份,使大便变软,产生通便作用。

红茶素以内质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明亮,外形条索紧细匀直,色泽乌润而著称,但近几年来也出现一些品质问题,比如茶条不紧结,色暗褐,香气不高,味不醇爽等。

目前,红茶加工方法多种多样,缺乏统一标准,如申请号为cn201510506077.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它依次包括:原料选择与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蒸青-脱水、复揉、做形、初烘、堆闷、复烘,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青-脱水采用汽热杀青机,当蒸汽温度达到150℃~160℃,热风温度达到100~110℃时开始均匀投叶,投叶量为1kg/min,蒸青时间控制在35~40s,热风脱水时间控制在90~120s,此时脱水叶含水率55~65%;采用本发明红茶的加工方法得到的红茶外形紧细挺直,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甜香高纯,滋味醇爽回甘,叶底红亮鲜活、匀齐完整,干茶外形挺直壮实,茶汤色泽红亮,香气浓烈甜香,汤色浓艳而红亮,滋味鲜爽而浓厚,该方法得到红茶产品虽然质量较高,但工序步骤繁琐,且有效成分吸收率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红茶的加工方法。

具体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红茶的加工方法,依次包括:鲜叶采摘、升温萎凋、揉捻、冷冻、浸润、发酵、干燥步骤。

所述升温萎凋是将鲜叶投入萎凋架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0-35cm,萎调室内温度先控制在32℃-36℃条件下,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83-85%,然后升温至萎凋室内温度为45-48℃,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为52-56%。

所述浸润是将膳食纤维溶液喷淋于茶叶表面,膳食纤维溶液用量为茶叶质量5-8%。

所述富含膳食纤维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s1鲜叶采摘: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作为原料;

s2升温萎凋:将鲜叶投入萎凋架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0-35cm,萎调室内温度先控制在32℃-36℃条件下,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83-85%,然后升温至萎凋室内温度为45-48℃,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为52-56%;

s3揉捻:置于温度为35-40℃的揉捻机中恒温揉捻至茶叶含水率为42-47%;

s4冷冻: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冷冻柜中冷冻20-30min;

s5浸润:将膳食纤维溶液喷淋于茶叶表面,膳食纤维溶液用量为茶叶质量5-8%;

s6发酵:将浸润后的茶叶投入发酵室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0-35cm,向茶叶喷淋发酵促进液,发酵室温度控制为28-30℃,湿度≥80%,恒温发酵12-24h;

s7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干燥提香机中提香,温度为70-80℃条件下干燥至干茶水分为4-6%。

所述冷冻,其温度为零下10℃-零下5℃。

所述发酵促进液,以重量份计包括:葡萄糖酸铜0.2-0.4份、柳树皮2-4份、竹醋液5-8份、苹果汁10-12份、单宁酶0.1-0.2份、蛋白酶0.1-0.2份、纤维素酶0.3-0.4份、水15-20份。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制备方法为:将柳树皮进行超微粉处理至过600目筛,然后与水混合,置于温度为80-100℃条件下热处理30-45min,然后在5-8min内降温至常温,与竹醋液、苹果汁、葡萄糖酸铜、单宁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用量为茶叶质量0.02-0.05%。

所述膳食纤维溶液,以质量分数计包括:果胶5-7%、甲基纤维素10-15%、玉米淀粉3-7%、半乳酸1-5%、甘露糖8-10%,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方法采用升温萎凋并合理控制工艺参数,使得茶叶叶片柔软,韧性增强,青草味消除,有助于清香味显现;同时利用温差使得蛋白质内部化学键发生改变,有助于促进化学成分转化。

本发明方法采用冻干茶叶,即有效损伤茶叶细胞,又能保证营养成本不损失,有助于改善后续发酵效果。

本发明方法采用葡萄糖酸铜、柳树皮、竹醋液、苹果汁、单宁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制成发酵促进液,有助于改善酶活性,使得茶叶中叶绿素转化为茶黄素,再转化为茶红素,并且发酵促进液含有吸附成分和水杨酸,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挥发性成分和类胡萝卜素。

本发明方法通过对膳食纤维溶液进行合理配比,使得膳食纤维能够较好的留着于茶叶中,改善茶叶的营养结构,促进茶叶有效成分的吸收。

本发明方法通过合理的工艺方法及参数控制,去除了红茶的火香味,使得出来的茶叶具有茶香和发酵香气相得益彰,滋味甜醇、鲜爽,汤色红艳,品质上乘,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提升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鲜叶采摘: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作为原料;

s2升温萎凋:将鲜叶投入萎凋架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5cm,萎调室内温度先控制在36℃条件下,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85%,然后升温至萎凋室内温度为48℃,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为56%;

s3揉捻:置于温度为40℃的揉捻机中恒温揉捻至茶叶含水率为47%;

s4冷冻: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零下10℃的冷冻柜中冷冻30min;

s5浸润:将膳食纤维溶液喷淋于茶叶表面,膳食纤维溶液用量为茶叶质量8%;

s6发酵:将浸润后的茶叶投入发酵室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5cm,向茶叶喷淋发酵促进液,发酵室温度控制为30℃,湿度≥80%,恒温发酵24h;

s7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干燥提香机中提香,温度为80℃条件下干燥至干茶水分为6%;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制备方法为:将柳树皮4kg进行超微粉处理至过600目筛,然后与水20kg混合,置于温度为100℃条件下热处理45min,然后在8min内降温至常温,与竹醋液8kg、苹果汁12kg、葡萄糖酸铜0.4kg、单宁酶0.2kg、蛋白酶0.2kg、纤维素酶0.4kg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用量为茶叶质量0.05%;

所述膳食纤维溶液,以质量分数计包括:果胶7%、甲基纤维素15%、玉米淀粉7%、半乳酸5%、甘露糖10%,余量为水。

实施例2

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鲜叶采摘: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作为原料;

s2升温萎凋:将鲜叶投入萎凋架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0cm,萎调室内温度先控制在32℃条件下,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83%,然后升温至萎凋室内温度为45℃,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为52%;

s3揉捻:置于温度为35℃的揉捻机中恒温揉捻至茶叶含水率为42%;

s4冷冻: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零下5℃的冷冻柜中冷冻20min;

s5浸润:将膳食纤维溶液喷淋于茶叶表面,膳食纤维溶液用量为茶叶质量5-8%;

s6发酵:将浸润后的茶叶投入发酵室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0cm,向茶叶喷淋发酵促进液,发酵室温度控制为28℃,湿度≥80%,恒温发酵12h;

s7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干燥提香机中提香,温度为70℃条件下干燥至干茶水分为4%;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制备方法为:将柳树皮2kg进行超微粉处理至过600目筛,然后与水15kg混合,置于温度为80℃条件下热处理30min,然后在5-8min内降温至常温,与竹醋液5-8kg、苹果汁10kg、葡萄糖酸铜0.2kg、单宁酶0.1kg、蛋白酶0.1kg、纤维素酶0.3-0.4kg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用量为茶叶质量0.02%;

所述膳食纤维溶液,以质量分数计包括:果胶5%、甲基纤维素10%、玉米淀粉3%、半乳酸1%、甘露糖8%,余量为水。

实施例3

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鲜叶采摘: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作为原料;

s2升温萎凋:将鲜叶投入萎凋架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2cm,萎调室内温度先控制在34℃条件下,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84%,然后升温至萎凋室内温度为46℃,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为55%;

s3揉捻:置于温度为37℃的揉捻机中恒温揉捻至茶叶含水率为45%;

s4冷冻: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零下8℃的冷冻柜中冷冻25min;

s5浸润:将膳食纤维溶液喷淋于茶叶表面,膳食纤维溶液用量为茶叶质量7%;

s6发酵:将浸润后的茶叶投入发酵室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2cm,向茶叶喷淋发酵促进液,发酵室温度控制为29℃,湿度≥80%,恒温发酵18h;

s7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干燥提香机中提香,温度为75℃条件下干燥至干茶水分为5%;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制备方法为:将柳树皮3kg进行超微粉处理至过600目筛,然后与水18kg混合,置于温度为90℃条件下热处理38min,然后在6min内降温至常温,与竹醋液6kg、苹果汁11kg、葡萄糖酸铜0.3kg、单宁酶0.15kg、蛋白酶0.18kg、纤维素酶0.33kg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用量为茶叶质量0.03%;

所述膳食纤维溶液,以质量分数计包括:果胶6%、甲基纤维素12%、玉米淀粉5%、半乳酸3%、甘露糖9%,余量为水。

对比例1

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鲜叶采摘: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作为原料;

s2升温萎凋:将鲜叶投入萎凋架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2cm,萎调室内温度先控制在34℃条件下,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84%,然后升温至萎凋室内温度为46℃,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为55%;

s3揉捻:置于温度为37℃的揉捻机中恒温揉捻至茶叶含水率为45%;

s4浸润:将膳食纤维溶液喷淋于茶叶表面,膳食纤维溶液用量为茶叶质量7%;

s5发酵:将浸润后的茶叶投入发酵室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2cm,向茶叶喷淋发酵促进液,发酵室温度控制为29℃,湿度≥80%,恒温发酵18h;

s6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干燥提香机中提香,温度为75℃条件下干燥至干茶水分为5%;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制备方法为:将柳树皮3kg进行超微粉处理至过600目筛,然后与水18kg混合,置于温度为90℃条件下热处理38min,然后在6min内降温至常温,与竹醋液6kg、苹果汁11kg、葡萄糖酸铜0.3kg、单宁酶0.15kg、蛋白酶0.18kg、纤维素酶0.33kg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用量为茶叶质量0.03%;

所述膳食纤维溶液,以质量分数计包括:果胶6%、甲基纤维素12%、玉米淀粉5%、半乳酸3%、甘露糖9%,余量为水。

对比例2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鲜叶采摘: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作为原料;

s2升温萎凋:将鲜叶投入萎凋架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2cm,萎调室内温度先控制在34℃条件下,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84%,然后升温至萎凋室内温度为46℃,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为55%;

s3揉捻:置于温度为37℃的揉捻机中恒温揉捻至茶叶含水率为45%;

s4冷冻: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零下8℃的冷冻柜中冷冻25min;

s5发酵:将冷冻后的茶叶投入发酵室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2cm,向茶叶喷淋发酵促进液,发酵室温度控制为29℃,湿度≥80%,恒温发酵18h;

s6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干燥提香机中提香,温度为75℃条件下干燥至干茶水分为5%;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制备方法为:将柳树皮3kg进行超微粉处理至过600目筛,然后与水18kg混合,置于温度为90℃条件下热处理38min,然后在6min内降温至常温,与竹醋液6kg、苹果汁11kg、葡萄糖酸铜0.3kg、单宁酶0.15kg、蛋白酶0.18kg、纤维素酶0.33kg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发酵促进液,其用量为茶叶质量0.03%。

对比例3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鲜叶采摘: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作为原料;

s2升温萎凋:将鲜叶投入萎凋架内有序摊放,摊放厚度为32cm,萎调室内温度先控制在34℃条件下,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84%,然后升温至萎凋室内温度为46℃,恒温萎凋至茶叶含水率为55%;

s3揉捻:置于温度为37℃的揉捻机中恒温揉捻至茶叶含水率为45%;

s4自然发酵18h;

s5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干燥提香机中提香,温度为75℃条件下干燥至干茶水分为5%。

试验例1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及评分,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对比例1-3在外形、香气、滋味、汤色方面不如实施例1-3,尤其在香气、汤色方面的评分较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