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装置、冷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8475发布日期:2020-09-23 01:2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保鲜装置、冷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鲜装置、冷藏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藏设备在冷藏果蔬时,通常采用外接加湿器进行湿度调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人为向加湿器中添加水,增加了工作步骤,用户体验感较差一旦忘记添加水,则会导致果蔬的冷藏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鲜装置,能够实现对果蔬储藏环境的湿度的自动调节,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保鲜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加湿部和保鲜室;

所述加湿部包括液化单元、集水单元和喷水单元,所述液化单元用于将所述箱体内的水蒸气液化,所述集水单元用于收集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水,所述喷水单元与所述集水单元相连接,所述喷水单元用于将所述集水单元收集的水喷入所述保鲜室中。

优选地,所述液化单元包括多个液化件,所述液化件的表面上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用于吸附水蒸气,以使水蒸气在所述吸附层上液化成水。

优选地,所述集水单元包括集水板和集水槽,所述液化件设置在所述集水板上,液化水沿所述集水板流至所述集水槽内。

优选地,所述集水板与水平面成角度设置。

优选地,所述喷水单元包括水管、水泵和喷头,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头相连通,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保鲜室上。

优选地,所述水泵为微流泵,和/或,所述喷头为超声喷雾头。

优选地,所述保鲜装置还包括湿度监控单元,当所述保鲜室内的湿度低于第一湿度阈值时,所述湿度监控单元控制所述加湿部运行。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包括盖体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液化件上或脱离所述液化件,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液化件上时,所述盖体能够将至少一部分所述液化件与所述箱体内的水蒸气隔离。

优选地,当所述保鲜室内湿度位于第一湿度区间时,所述盖体将所述液化件总面积的40%-60%与所述箱体内的水蒸气相隔离,将所述水泵转速降低至第一转速;

当所述保鲜室内湿度位于第二湿度区间时,所述盖体将所述液化件总面积的70%-90%与所述箱体内的水蒸气相隔离,将所述水泵转速降低至第二转速;

当所述保鲜室内湿度位于第三湿度区间时,所述盖体将全部所述液化件与所述箱体内的水蒸气相隔离,将所述水泵转速降低至第三转速。

优选地,所述水泵与所述喷头之间的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湿度监控单元包括湿度探测器和湿度控制器,所述湿度探测器设置在所述保鲜室内,所述湿度控制器与所述湿度探测器、所述水泵、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控制阀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鲜室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盖设有气调膜。

优选地,所述保鲜室的顶部开放,所述气调膜盖设在所述保鲜室的顶部,所述保鲜室的顶部设置有支撑网,所述气调膜设置在所述支撑网上。

优选地,所述保鲜装置还包括光照部,所述光照部包括光照参数采集单元、照射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光照参数采集单元和所述照射单元设置在所述保鲜室内,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光照参数采集单元和所述照射单元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照射单元包括红光模块和蓝光模块,所述红光模块与所述蓝光模块交替运行,交替间隔时间为t1,所述红光模块和所述蓝光模块的所发出光的总光强度为10-20umol·m-2·s-1

优选地,所述照射单元还包括紫外光模块,所述紫外光模块的开启时间长度为t2,所述紫外光模块的开启与关闭的时间间隔为t3,所述紫外光模块所发出的紫外光的光强度为4-8umol·m-2·s-1

优选地,t1为30s,t2为15s,t3为5min。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藏设备,包括如上述的保鲜装置。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保鲜装置,能够实现对果蔬储藏环境的湿度的自动调节,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箱体;2、湿度探测器;3、紫外光模块;4、红光模块;5、蓝光模块;6、红外温度传感器;7、湿度控制器;8、集水板;9、液化件;10、集水槽;11、水泵;12、控制阀;13、喷头;14、果蔬;15、保鲜室;16、支撑网;17、气调膜。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保鲜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加湿部和保鲜室15;

加湿部包括液化单元、集水单元和喷水单元,液化单元用于将箱体1内的水蒸气液化,集水单元用于收集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水,喷水单元与集水单元相连接,喷水单元用于将集水单元收集的水喷入保鲜室15中。通过设置液化单元、集水单元和喷水单元,能够对箱体1与保鲜室15之间空间内的水蒸气进行收集,然后喷入保鲜室15内,进而调节保鲜室15内湿度,实现对果蔬14储藏环境的湿度的自动调节,不需要从外部加水即可实现湿度调节,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箱体1可视为冷藏室,冷藏室内湿度较高,通过将箱体1内水蒸气液化后喷入保鲜室15中,可有效提高保鲜室15的湿度。

进一步的,箱体1的具有中空结构,保鲜室15大致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中心位置,保鲜室15具有中空结构,待冷藏的果蔬14防止在保鲜室15内。保鲜室15的形状为长方体,保鲜室15由聚乙烯塑料件制成。

液化单元包括多个液化件9,液化件9的表面上设置有吸附层,吸附层用于吸附水蒸气,以使水蒸气在吸附层上液化成水。通过设置吸水机,并且在液化件9的表面上设置有吸附层,实现了对箱体1内水蒸气的吸附液化。

进一步的,吸附层为金属氧化膜,金属氧化膜对空气中的水分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水蒸气极易在金属氧化膜的表面形成液滴。

进一步的,液化件9为球形结构,球形结构的表面张力小,使得液滴易从球形结构的表面上脱落。

集水单元包括集水板8和集水槽10,液化件9设置在集水板8上,液化水沿集水板8流至集水槽10内。通过设置集水板8和集水槽10实现了对液化水的回收。

进一步的,多个液化件9均匀设置在集水板8上,保证了良好的液化效果和收集效果。

进一步的,所有的液化件9均设置在集水板8上。

进一步的,集水板8由疏水材质制成,因集水板8的疏水性,小液滴之间相互聚集,而形成大液滴。

集水板8与水平面成角度设置,使集水板8上的水能够顺利流至集水槽10中。

进一步的,集水板8与水平面成不为零的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集水槽10位于集水板8偏下的一侧的下方,保证将集水板8上流下的水全部收集。

喷水单元包括水管、水泵11和喷头13,水管的一端与集水槽10相连通,另一端与喷头13相连通,喷头13设置在保鲜室15上。通过设置水管、水泵11和喷头13,实现了将集水槽10中的水喷入保鲜室15中。

进一步的,喷头13设置在保鲜室15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保鲜室15的每个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喷头13。

水泵11为微流泵,喷头13为超声喷雾头,保证了良好的喷洒效果。

进一步的,微流泵运转,将集水槽10内的水通过水管输送到超声喷雾头处,经超声作用,水以水雾的形式喷入到保鲜室15内,以提高其内部的相对湿度,水雾状态的水易被果蔬14细胞吸收。

保鲜装置还包括湿度监控单元,当保鲜室15内的湿度低于第一湿度阈值时,湿度监控单元控制加湿部运行。通过设置湿度监控单元,实现了对保鲜室15内湿度的监控,通过监控数据,实现了对保鲜室15进行自动化湿度调节。

进一步的,第一湿度阈值为85%。

进一步的,加湿部的加湿作用因现实环境不同,对保鲜室15内的湿度调节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例如当集水槽10中水量不足时,需要液化件9工作后补充水量,再对保鲜室15内进行加湿,为保证果蔬处于最佳的湿度范围内,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湿度阈值定为85%。

箱体1内还设置有遮挡部,遮挡部包括盖体和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能够驱动盖体盖设在液化件9上或脱离液化件9,当盖体盖设在液化件9上时,盖体能够将至少一部分液化件9与箱体1内的水蒸气隔离。通过设置遮挡部对液化件9进行遮挡,实现了对液化件9获取的液化水水量的控制,防止不需要对保鲜室15内进行补充水分时液化件9仍然进行水分收集,导致液化水溢出集水槽10,或导致箱体1内湿度过低。

进一步的,驱动单元能够驱动盖体在集水板8上滑动,实现遮挡液化件9或脱离液化件9。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盖体也可以铰接在集水板8上,驱动单元驱动盖体在集水板8上转动,实现遮挡液化件9或脱离液化件9。

通过驱动部件带动一个物体遮盖另一物体为常规技术手段,驱动方式和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当保鲜室15内湿度位于第一湿度区间时,盖体将液化件9总面积的40%-60%与箱体1内的水蒸气相隔离,将水泵11转速降低至第一转速;当保鲜室15内湿度位于第二湿度区间时,盖体将液化件9总面积的70%-90%与箱体1内的水蒸气相隔离,将水泵11转速降低至第二转速;当保鲜室15内湿度位于第三湿度区间时,盖体将全部液化件9与箱体1内的水蒸气相隔离,将水泵11转速降低至第三转速,保证了对保鲜室15内进行适量的补水,保证果蔬14处于最适湿度范围内。果蔬14的最适储藏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相对湿度过低,将会加速果蔬14的呼吸作用,进而消耗大量的糖类物质,并伴随着生理伤害。相对湿度过高,果蔬14表皮有可能会聚集大量小液滴,气孔因此会开放,进而加快果蔬14水分流失。因此需要对果蔬14储藏环境的湿度进行严格控制。

进一步的,第一湿度区间为78%-80%,第二湿度区间为82%-85%,第三湿度区间为86%-92%。

进一步的,当保鲜室15内湿度位于第一湿度区间时,盖体将液化件9总面积的50%与箱体1内的水蒸气相隔离。当保鲜室15内湿度位于第二湿度区间时,盖体将液化件9总面积的80%与箱体1内的水蒸气相隔离。

进一步的,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大于第三转速。

进一步的,水泵11以第三转速运行3-5min后,水泵11停止运转。

进一步的,液化件9总面积为所有液化件9的表面积之和。

水泵11与喷头13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12,湿度监控单元包括湿度探测器2和湿度控制器7,湿度探测器2设置在保鲜室15内,湿度控制器7与湿度探测器2、水泵11、驱动单元和控制阀12通信连接。通过设置湿度探测器2保证了对保鲜室15内湿度进行准确的监测,通过设置湿度控制器7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水泵11、控制阀12和驱动单元,实现了对保鲜室15内湿度的准确调整。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控制阀12,防止保鲜室15内水雾从水管扩散至保鲜室15外,也能防止因虹吸现象导致集水槽10内的水流至保鲜室15内。

进一步的,湿度探测器2设置在保鲜室15的内壁上。

保鲜室15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盖设有气调膜17。果蔬14在储藏过程中会发生呼吸作用,储藏环境当中的co2和o2的不同比例,将会影响果蔬14的呼吸作用。现有技术中保鲜室15内的气体成分的调节需要借助制氮机、气体成分采集装置及气体分析装置,这些装置不仅操作难度大,而且维护成本高,此外对储藏环境的密闭性有很严格的要求。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气调膜17,利用气调膜17对co2和o2有不同的透过率的原理,依靠果蔬14自身的呼吸作用,来调节储藏环境中co2和o2的组成比例,使得果蔬14处于一种合适的气体组成环境中。

保鲜室15的顶部开放,气调膜17盖设在保鲜室15的顶部,保鲜室15的顶部设置有支撑网16,气调膜17设置在支撑网16上。将气调膜17设置在保鲜室15的顶部,保证了气调膜17良好的通气性。通过设置支撑网16,能够有效防止气调膜17损坏。

进一步的,气调膜17完全覆盖住保鲜室15的顶部。

进一步的,支撑网16为镀铜的金属网,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镀铜金属网的耐腐蚀性较强。

进一步的,支撑网16设置在气调膜17的顶面和底面。

保鲜装置还包括光照部,光照部包括光照参数采集单元、照射单元和控制单元,光照参数采集单元和照射单元设置在保鲜室15内,控制单元与光照参数采集单元和照射单元通信连接。果蔬14采摘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在果蔬14的储藏过程中,经光照处理,果蔬14细胞的生物活性可以得以保持,增强了其对腐败微生物的抵抗作用,同时营养物质也得以保留。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照射单元对果蔬14进行照射,使果蔬14处于最佳的光照条件下,以减少营养物质含量的降低。

进一步的,光照参数采集单元用于监测保鲜室15内的光照强度。控制单元根据光照参数采集单元所测得的光照强度控制照射单元的启停。

进一步的,照射单元设置在保鲜室15的顶部。

照射单元包括红光模块4和蓝光模块5,红光模块4与蓝光模块5交替运行,交替间隔时间为t1,红光模块4和蓝光模块5的所发出光的总光强度为10-20umol·m-2·s-1。通过设置红光模块4和蓝光模块5,并使红光模块4和蓝光模块5相切换,保证了果蔬14处于良好的光照条件下。

进一步的,红光模块4与蓝光模块5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红光模块4发出红光,蓝光模块5发出蓝光。

进一步的,红光模块4和蓝光模块5均为led灯。

进一步的,t1为30s。

照射单元还包括紫外光模块3,紫外光模块3的开启时间长度为t2,紫外光模块3的开启与关闭的时间间隔为t3,紫外光模块3所发出的紫外光的光强度为4-8umol·m-2·s-1,优选地,紫外光模块3所发出的紫外光的光强度为6-7umol·m-2·s-1。紫外线不仅可以抑制与光合作用有关叶绿素的降解,同时还对附着在果蔬14表面的细菌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紫外光模块3既可以抑制果蔬14中叶绿素的降解,同时还具有杀菌的作用。

进一步的,紫外光模块3设置在保鲜室15的顶部。

进一步的,t2为15s,t3为5min。

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藏设备,包括如上述的保鲜装置。

进一步的,冷藏设备可为冰箱、冰柜等。

进一步的,冷藏设备包括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用于向箱体1提供冷量,以使箱体1内的温度处于2℃-8℃,优选地,以使箱体1内的温度处于处于4℃-6℃。

进一步的,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红外温度传感器6,用于监测箱体1内温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保鲜装置,能够实现对果蔬14储藏环境的湿度的自动调节,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用户体验。该保鲜装置可以使果蔬14处于良好的储藏环境中,大大延长了果蔬14的贮藏期,保证了果蔬14的新鲜度,提高了果蔬14的食用品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