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豆生产加工的超声波清洗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4501发布日期:2020-11-10 17:5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用于大豆生产加工的超声波清洗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大豆生产加工的超声波清洗构件。



背景技术:

大豆可以制作各种类型的豆制品,豆制品突出的特点是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在生活生活中十分的畅销,由大豆制作豆制品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经过清洗步骤。目前,大豆的清洗通常采用搅拌清洗,其弊端在于,1、搅拌力度过大,极易对大豆造成破坏,搅拌力度过小,易导致清洗不干净;2、无法进行连续清洗,即将一批次大豆倾倒至搅拌桶内清洗完毕后,将大豆取出后,再进行下一批次的大豆的清洗,自动化程度低;3、清洗效果不佳,难以对每粒大豆进行充分全面清洗;4、不具备烘干功能,功能单一,为了克服传统大豆搅拌清洗装置的弊端,提供一种原理简单可靠、可对每粒大豆进行全面充分清洗的波清洗构件,还具备自动烘干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理简单可靠、可对每粒大豆进行全面充分清洗的大豆多级清洗烘干一体机,还具备自动烘干功能,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豆清洗效果不佳、自动化程度低、功能单一的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大豆生产加工的超声波清洗构件,其包括固定于安装架上的第二清洗机构、输送机构以及烘干机构,输送机构设置于第二清洗机构与烘干机构之间,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清洗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烘干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接,烘干机构的输出端为大豆的最终排料端,第二清洗机构用于对大豆进行超声波清洗并且该清洗为二次清洗,输送机构用于将二次清洗后的大豆输送至烘干机构内并且在此输送的过程中对大豆进行沥水处理;

所述的第二清洗机构包括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托盘,托盘为轴向竖直布置的圆形盘体结构并且为向上的浅口状,托盘上同轴转动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上端位于托盘内并且该端同轴固定套接有圆形的转盘、下端位于托盘的底部,转盘的外圆面与托盘的内圆面转动配合,转盘的下端面与托盘的底部密封式转动连接配合,转盘的偏心位置处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圆形清洗腔,清洗腔设置有四个并且沿转盘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托盘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圆形的超声波清洗器且超声波清洗器位于托盘的偏心位置处,所述托盘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与其连接接通的圆形下料斗且下料斗位于托盘的偏心位置处,清洗腔、超声波清洗器以及下料斗等直径布置,初始状态下其中两个清洗腔的下端由托盘的底部进行密封封堵并且将这两个位置处的清洗腔设为限闲置清洗腔,另外两个清洗腔中的其中一个清洗腔的下端与超声波清洗器的振动面同轴并且由该振动面对该清洗腔进行密封封堵,另外两个清洗腔中的另一清洗腔与下料斗同轴连接接通,与超声波清洗器配合的清洗腔和与下料斗配合的清洗腔相互紧邻设置。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第二清洗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的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位于托盘的一侧,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旋转轴的轴向,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的下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二,带传动组件二可将步进电机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旋转轴上并且带动旋转轴进行转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由倾斜布置的矩形底板以及固定设置于底板侧面且立式向上弯折的矩形护板构成,底板与护板的倾斜角度为二十五度至三十五度之间,所述底板沿其倾斜方向的下端处设置有主动滚筒、沿其倾斜方向的上端处设置有从动滚筒,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的轴向平行于两护板的间距方向,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的端部和护板均构成转动连接配合,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循环回路的输送带,输送带的倾斜角度与底板的倾斜角度一致,并且输送带的倾斜下端为输入端、倾斜上端为输出端,输送带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其中一护板的内侧相贴合、沿其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另一护板的内侧相贴合,输送带的带面上固定设置有垂直于其带面的挡板,挡板的端部分别与护板的内侧相贴合,挡板设置有多个并且沿输送带的运转循环方向等间距阵列布置,相邻两挡板以及护板共同构成的蓄料槽并且蓄料槽用于蓄积输送大豆,所述的下料斗位于输送带输入端的正上方。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输送带的带面上开设有若干贯穿的排水孔,排水孔均匀分布于蓄料槽内,所述输送带沿其输送方向中部位置的正上方设置有花洒,花洒与护板固定连接,花洒的输入端与自来水连接接通、输出端竖直向下指向输送带。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输送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底板下方的输送电机,输送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主动滚筒的轴向,输送电机输出轴与主动滚筒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三,带传动组件三用于将输送电机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主动滚筒上并且带动主动滚筒进行转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螺杆与海绵棒相对转动对落入至螺杆螺旋槽内的每一粒大豆进行充分全面清洗处理,清洗效果好;

2、由超声波清洗器对大豆进行二次清洗,多次清洗,提升清洗效果;

3、可连续对大豆进行清洗处理,自动化程度高、清洗效率高;

4、可对清洗后的大豆进行自动沥水、自动烘干,功能齐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清洗机构的局部分解图。

图4为第一清洗机构的局部分解图。

图5为螺杆与海绵棒的配合图。

图6为排料口与排料导板的配合图。

图7为废水槽的安装图。

图8为加料漏斗的安装图。

图9为加料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驱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排料斗与第二清洗机构的配合图。

图12为第二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二清洗机构的分解图。

图14为第二清洗机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二清新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下料斗与输送机构的配合图。

图17为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输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输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输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输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输送带与烘干机构的配合图。

图23为烘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烘干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5为烘干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安装架;

200、第一清洗机构;201、清洗槽;202、密封盖;203、加水口;203a、喷头;204、螺杆;205、主轴;206、海绵棒;207a、加料口;207b、加料漏斗;208a、排料口;208b、排料导板;209、排水口;209b、废水槽;210、驱动构件;211、主电机;212、带传动组件一;213、齿轮传动组件一;214、齿轮传动组件二;

300、第二清洗机构;301、托盘;302、旋转轴;303、转盘;304、清洗腔;305、超声波清洗器;306、下料斗;307、步进电机;308、带传动组件二;

400、输送机构;401、固定架;401a、底板;401b、护板;402、主动滚筒;403、从动滚筒;404、输送带;405、挡板;406、蓄料槽;407、排水孔;408、花洒;409a、输送电机;409b、带传动组件三;

500、烘干机构;501、烘干筒;502、安装筒;503、鼓风机;504、电热丝;505、滤网;506、接料斗;507、下料通道;508、外排通道;509、漏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5,一种大豆多级清洗烘干一体机,其包括安装架100、固定于安装架100上的第一清洗机构200、第二清洗机构300、输送机构400以及烘干机构500,第一清洗机构200位于输送机构400的上方,第二清洗机构300位于第一清洗机构200与输送机构400之间,烘干机构500由下至上矗立于第一清洗机构200、第二清洗机构300、输送机构400的一侧,第一清洗机构200的输入端为大豆的初始加料端、输出端与第二清洗机构300的输入端相连接,输送机构400的输入端与第二清洗机构300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烘干机构500的输入端相连接,烘干机构的输出端为大豆的最终排料端,第一清洗机构200用于对大豆进行一粒一粒充分全面水洗并且该清洗为一次清洗,第二清洗机构300用于对大豆进行超声波清洗并且该清洗为二次清洗,输送机构300用于将二次清洗后的大豆输送至烘干机构500内并且在此输送的过程中对大豆进行沥水处理,烘干机构500用于对大豆进行悬浮式烘干处理后排出。

所述的第一清洗机构200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100上且开口竖直向上布置的矩形清洗槽201,清洗槽201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与其密封连接配合的矩形密封盖202,密封盖202上设置向上凸起的矩形加水口203且加水口203与清洗槽201连接接通,加水口203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密封盖202的一端、另一端延伸至密封盖202的另一端,加水口203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平行于清洗槽201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布置,加水口203上固定设置有与其适配的矩形喷头203a,喷头203a的输入端与自来水连接接通、输出端竖直向下指向清洗槽201内,清洗槽201内转动设置有轴向均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螺杆204与主轴205,螺杆204与主轴205的端部与清洗槽201的端部均为转动式密封连接配合,主轴205上同轴固定套接有圆柱形的海绵棒206且海绵棒206由清洗槽201的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螺杆204与海绵棒206等直径并且两者的直径略大于清洗槽201的槽深,螺杆204与海绵棒206相互紧邻并且两者共同构成的摩擦清洗组件,螺杆204的螺距略大于大豆的粒度并且螺杆204形成的螺旋槽可用于容纳大豆,摩擦清洗组件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平行于清洗槽201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布置,左侧的一对螺杆204与海绵棒206位于左侧的喷头203a正下方,右侧的一对螺杆204与海绵棒206位于右侧的喷头203a的正下方,通过将大豆放置于紧邻的螺杆204与海绵棒206之间,大豆将落入至螺杆204的螺旋槽内,驱动螺杆204与海绵棒206反转,即螺杆204顺时针转动、海绵棒206逆时针转动,螺杆204将带动大豆翻滚并且沿着螺旋方向向前运输,大豆与海绵棒206发生摩擦,实现对大豆的全面充分清洗,该清洗为一粒一粒进行,螺杆204与海绵棒206等直径并且两者的直径略大于清洗槽201的槽深,该设置的目的在于,避免大豆掉落至清洗槽201内,确保大豆始终位于螺杆204与海绵棒206之间。

具体的,为了能够将大豆添加至螺杆204与海绵棒206之间,所述加水口203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接接通的圆筒形加料口207a且加料口207a的轴向竖直布置,加料口207a位于螺杆204输入端上方,加料斗207a上固定设置有与其同轴固定连接接通的加料漏斗207b,两个漏斗207b合并为一体,通过加料口207a与加料斗207b相配合,将大豆依次经过加料口207a、加水口203添加至螺杆204与海绵棒206之间。

具体的,为了能够将清洗后的大豆由清洗槽201排出,所述清洗槽20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开设有排料口208a,排料口208a设置有两个并且与摩擦清洗组件一一对应,排料口208a与螺杆204与海绵棒206之间的间隙处相对齐接通并且排料口208a位于螺杆204的输出端处,所述排料口208a的下方设置有与清洗槽201端部固定连接的排料导板208b,排料导板208b呈四十五度且由其固定端指向悬置端向下倾斜设置,排料导板208b的侧面设置成立式向上的折弯板,排料导板208b用于将排料口208a排出的大豆引导至第二清洗机构300上,通过排料口208a与排料斗208b将大豆排出至第二清洗机构300内。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将清洗槽201内的污水排出,所述清洗槽201的底部开设有向下凸起的矩形排水口209,排水口209设置有两个并且与加水口203上下一一对应,清洗槽2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密闭的废水槽209b,废水槽209b的槽口由清洗槽201的底部密封,排水口209位于废水槽209b内,废水槽209b的槽底连接有通向下水道的排污管,通过废水槽209b与排污管可将清洗槽201内的污水及时排出。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螺杆204与海绵棒26进行反转,所述的第一清洗机构200还包括驱动构件210,驱动构件210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100上的主电机211,主电机211位于清洗槽210的一侧并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螺杆204的轴向,螺杆204与主轴205的驱动端均有清洗槽201向外活动穿出,主电机21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主轴205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一212,带传动组件一212用于将主电机211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主轴205上并且带动主轴205进行转动,两主轴205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齿轮传动组件一213,齿轮传动组件一213为同步齿轮传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一213用于将其中一主轴205上的动力传递至另一主轴205上并且使两者同步反向转动,相邻的主轴205与螺杆204的驱动端之间设置于齿轮传动组件二214,齿轮传动组件二214为同步齿轮传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二214用于将主轴215上的动力传递至螺杆204上并且使两者同步反向转动,通过主电机211驱动螺杆204与海绵棒206之间的转动。

大豆在清洗过程中,首先作业人员将大豆放置于加料漏斗207b内,经过加料口207b朝向螺杆204与海绵棒206之间输送大豆并且大豆进入至螺杆204的螺旋槽内,同时,喷头203a对螺杆204与海绵棒206之间的大豆进行喷淋,驱动构件210驱动螺杆204与海绵棒206同步反向转动,螺杆204将带动大豆翻滚并且沿着螺旋方向向前运输,大豆与海绵棒206发生摩擦,对每一粒大豆进行全面充分清洗,经过一次清洗后的大豆由排料口208a、排料导板208b排出至第二清洗机构300内,第二清洗机构300对大豆进行超声波振动清洗清洁,而后排出至输送机构400内,输送机构400将经过二次清洗后的大豆向上倾斜输送至烘干机构500内并且该输送的过程中对大豆进行沥水,最后,由烘干机构500对大豆进行悬浮烘干向外排出。

所述的第二清洗机构300位于排料导板208b的下方且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托盘301,托盘301为轴向竖直布置的圆形盘体结构并且为向上的浅口状,托盘301上同轴转动设置有旋转轴302,旋转轴302的上端位于托盘301内并且该端同轴固定套接有圆形的转盘303、下端位于托盘301的底部,转盘303的外圆面与托盘301的内圆面转动配合,转盘303的下端面与托盘301的底部密封式转动连接配合,转盘303的偏心位置处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圆形清洗腔304,清洗腔304设置有四个并且沿转盘303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托盘3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圆形的超声波清洗器305且超声波清洗器305位于托盘301的偏心位置处,所述托盘3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与其连接接通的圆形下料斗306且下料斗306位于托盘301的偏心位置处,清洗腔304、超声波清洗器305以及下料斗306等直径布置,初始状态下其中两个清洗腔304的下端由托盘301的底部进行密封封堵并且将这两个位置处的清洗腔304设为限闲置清洗腔304,另外两个清洗腔304中的其中一个清洗腔304的下端与超声波清洗器305的振动面同轴并且由该振动面对该清洗腔304进行密封封堵,另外两个清洗腔304中的另一清洗腔304与下料斗306同轴连接接通,与超声波清洗器305配合的清洗腔304和与下料斗306配合的清洗腔304相互紧邻设置,通过将大豆随着转盘303转动置于超声波清洗器305处的清洗腔304内,对大豆进行超声波振动清洗。

具体的,所述的排料导板208b指向其中一闲置清洗腔304的上端开口处,为了能够驱动转盘303进行九十度逐步转动,所述的第二清洗机构30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100上的步进电机306,且步进电机306位于托盘301的一侧,步进电机306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旋转轴302的轴向,步进电机306的输出轴与旋转轴302的下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二308,带传动组件二308可将步进电机307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旋转轴302上并且带动旋转轴302进行转动,通过步进电机307的间歇运转,驱动旋转轴302绕自身轴向进行九十度逐步转动,使装有大豆的清洗腔304绕着转盘302轴向做九十度逐步转动依次与超声波清洗器305、下料斗306配合。

第二清洗机构300在工作过程中,大豆由排料口208a与排料导板208b排出至闲置清洗腔304内,将夹杂着一部分水一并排出至闲置清洗腔304内,间歇启动步进电机307,步进电机307将驱动旋转轴302绕自身轴向进行九十度逐步转动,使装有大豆的清洗腔304绕着转盘302轴向做九十度逐步转动依次与超声波清洗器305、下料斗306配合,当装有大豆的清洗腔304与超声波清洗器305相配合时,超声波清洗器305将发生超声波振动对大豆进行清洗处理,当装有清洗后的大豆清洗腔304与下料斗306相配合时,经过超声波清洗后的大豆由下料斗306向下排出至输送机构400的输入端。

为了能够对大豆进行输送并且在输送的过程中进行沥水,所述的输送机构400包括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固定架401,固定架401由倾斜布置的矩形底板401a以及固定设置于底板401a侧面且立式向上弯折的矩形护板401b构成,底板401a与护板401b的倾斜角度为二十五度至三十五度之间,所述底板401a沿其倾斜方向的下端处设置有主动滚筒302、沿其倾斜方向的上端处设置有从动滚筒403,主动滚筒402与从动滚筒403的轴向平行于两护板401b的间距方向,主动滚筒402与从动滚筒403的端部和护板402b均构成转动连接配合,主动滚筒402与从动滚筒403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循环回路的输送带404,输送带404的倾斜角度与底板401a的倾斜角度一致,并且输送带404的倾斜下端为输入端、倾斜上端为输出端,输送带404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其中一护板401b的内侧相贴合、沿其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另一护板401b的内侧相贴合,输送带404的带面上固定设置有垂直于其带面的挡板405,挡板405的端部分别与护板401b的内侧相贴合,挡板405设置有多个并且沿输送带404的运转循环方向等间距阵列布置,相邻两挡板405以及护板401b共同构成的蓄料槽406并且蓄料槽406用于蓄积输送大豆,所述的下料斗306位于输送带404输入端的正上方,通过驱动输送带404向上运转,对落入至蓄料槽406内的大豆进行输送。

具体的,所述输送带404的带面上开设有若干贯穿的排水孔407,排水孔407均匀分布于蓄料槽406内,所述输送带404沿其输送方向中部位置的正上方设置有花洒408,花洒408与护板401b固定连接,花洒408的输入端与自来水连接接通、输出端竖直向下指向输送带404,通过花洒408对大豆进行冲洗,目的是为了冲洗掉大豆经过超声波清洗器305处理后表面附着微小污垢,排水孔407对大豆沥水的水渍进行外排。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输送机构40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底板401a下方的输送电机409a,输送电机409a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主动滚筒402的轴向,输送电机409a输出轴与主动滚筒402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三409b,带传动组件三409b用于将输送电机409a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主动滚筒402上并且带动主动滚筒402进行转,通过输送电机409a的驱动,实现输送带404的运转输送。

输送机构400在工作过程中,经过超声波清洗器305清洗后的大豆将经过下料斗306落入至输送带404的输入端,大豆将落入至其正下方的蓄料槽406内,启动输送电机409a,带传动组件三409b将输送电机409a上的动力传递至主动滚筒402上并且带动主动滚筒402进行转动,主动滚筒402与从动滚筒403相配合将驱动输送带404向上运转,输送带404将带动大豆倾斜向上输送,在此输送的过程中,由洒水408进行最后的冲洗,由排水孔407进行排水沥水,大豆由输送带404的输出端排出至烘干机构500内。

所述的烘干机构500包括上下同轴布置且连接接通的烘干筒501与安装筒502以及强力鼓风机503,烘干筒501、安装筒502以及鼓风机503均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烘干筒501位于安装筒502的上方且烘干筒501的下端与安装筒502的上端连接接通,鼓风机502的输出端与安装筒502的下端连接接通,烘干筒501与安装筒502的上端均设置为由下至上逐渐收窄的结构,烘干筒501与安装筒502的下端均设置为由上至下逐渐收窄的结构,安装筒502内沿其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网状的电热丝504且电热丝504覆盖安装筒502的内圆面,烘干筒501的下端与安装筒502的上端连接处固定设置于隔离两者的滤网505,通过将大豆排出至滤网505上,鼓风机503与电热丝504在烘干筒501内将形成向上的热气流,热气流一方面对大豆进行烘干,另一方面将大豆由烘干筒501的上端吹出,实现悬浮烘干。

具体的,所述的烘干机构500还包括设置于输送带404输出端正下方的矩形接料斗506,接料斗506的上端开口正对输送带404的输出端、下端开口与烘干筒501的下端外圆面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倾斜下料通道507,下料通道507的输入端与接料斗506的下端开口连接接通、输出端与烘干筒501的下端连接接通并且该接通处位于滤网505的上方,通过接料斗506与下料通道507的作用下,将大豆输送至滤网505上。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对由烘干筒501上端排出的大豆进行收集,所述的烘干筒501上端呈九十度折弯状并且该端端口横置,烘干筒50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与其接通的竖直矩形外排通道508,外排通道508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并且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用于收集大豆的收集箱,外排通道508靠近其上端的侧面设置成漏风板509,漏风板509与烘干筒501上端开口正对布置,通过漏风板509将热气流与烘干的大豆进行分离,热气流由漏风板509排出,大豆沿着下料通道507向下排出至收集箱内。

烘干机构500在工作过程中,由输送带404输出端排出的大豆将经过接料斗506、下料通道507将清洗后的大豆输送至烘干筒501内,鼓风机503与电热丝504在烘干筒501内将形成向上的热气流,热气流一方面对大豆进行烘干,另一方面将大豆由烘干筒501的上端吹出,并且在烘干筒501与外排通道508的结合处,热气流由漏风板509排出,大豆沿着下料通道507向下排出至收集箱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