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香味六堡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0940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槟榔香味六堡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槟榔香味六堡茶;本发明还涉及该种茶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六堡茶为黑茶的一种,主要产自广西的梧州地区,属于碱性食品。传统的六堡茶加工工艺是将经过初制的六堡茶毛茶渥堆发酵、汽蒸、压制后,将六堡茶茶叶长时间放置于陈化窖内陈化,一般陈化时间为I年以上,得到的六堡茶具备红、浓、陈、醇的特点,还带有槟榔香味,使六堡茶的品质更加上乘。但是利用传统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具有槟榔香味的六堡茶需要时间太长,导致整个制备过程的成本增加并且产量太低,制约了槟榔香味六堡茶工业的发展。因此,如何缩短槟榔香味六堡茶的生产周期,并使其品质更好成为了六堡茶制作工业的发展新方向。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槟榔香味六堡茶,该种茶叶品质好并具有槟榔香味。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利用该种制备方法制备槟榔香味六堡茶的生产周期更短、成本更低。
[0004]本发明前一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槟榔香味六堡茶,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发酵后的黄茶40?60 %,发酵后的六堡茶40?60 %,各组分之和为100 %。
[0006]优选的,所述的原料含量为:发酵后的黄茶40%,发酵后的六堡茶60%。
[0007]本发明的后一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上述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09](I)选茶叶:选新鲜六堡茶茶树品种,按传统六堡茶初制加工方法加工成六堡茶毛茶,选新鲜黄茶茶树品种,按传统黄茶初制加工方法加工成黄茶毛茶;
[0010](2)毛茶混合:将六堡茶毛茶与黄茶毛茶按比例混合均匀;
[0011](3)渥堆发酵:将混合后的六堡茶毛茶与黄茶毛茶均匀喷水,再进行渥堆发酵;
[0012](4)摊堆晾干:将发酵后的茶叶摊开晾干;
[0013](5)蒸煮:将晾干的茶叶放置于蒸斗内蒸煮;
[0014](6)装萝晾干:将汽蒸后的茶叶趁热放置于竹萝压紧,再将装有茶叶的竹萝放于通风处晾干;
[0015](7)陈化:将晾干的装有茶叶的竹萝置于陈化间陈化后即得。
[0016]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六堡茶毛茶与黄茶毛茶的混合比例为6:4。
[0017]优选的,在所述步骤(3)中,要求在茶叶渥堆前一次性喷水,喷水量控制茶叶的含水量范围为23?28%,发酵温度控制在50?55°C范围内。
[0018]优选的,在所述步骤(3)中,渥堆发酵时间为25?30天。
[0019]优选的,在所述步骤⑷中,晾干的时间为2?3天,茶叶晾干即可。
[0020]优选的,在所述步骤(5)中,蒸煮时间为每斗6?9分钟。
[0021]优选的,在所述步骤(6)中,晾干的时间为30?40天,竹筐内茶叶干燥即可。
[0022]优选的,在所述步骤(7)中,陈化时间为大于180天,陈化间温度控制在20?30°C范围内,湿度控制在70?90RH。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发明的槟榔香味六堡茶,其中,茶叶选择六堡茶茶树品种与黄茶茶树品种按比例相结合,再经过渥堆发酵、摊堆晾干、蒸煮、装萝晾干、陈化后,将黄茶与六堡茶更好的结合并提升茶叶的品质,制备出的茶叶还具有槟榔香味。
[0025]2.本发明的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增加了原料茶叶的品种,通过对传统制备工艺步骤和加工设备的改进,使整个制备过程缩短至半年,整个茶叶的生产周期更短,从而使生产成本更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27]实施例1
[0028]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各组分百分比为:发酵后的黄茶40 %,发酵后的六堡茶60 %。
[0029]本发明的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30](I)选茶叶:选新鲜六堡茶茶树品种,按传统六堡茶初制加工方法加工成六堡茶毛茶,选新鲜黄茶茶树品种,按传统黄茶初制加工方法加工成黄茶毛茶。
[0031](2)毛茶混合:将六堡茶毛茶与黄茶毛茶按比例混合均匀,六堡茶毛茶与黄茶毛茶的混合比例为6:4时效果最佳。
[0032](3)渥堆发酵:将混合后的六堡茶毛茶与黄茶毛茶均匀喷水,再进行渥堆发酵,要求在茶叶渥堆前一次性喷水,喷水量控制茶叶的含水量范围为23?28%,发酵温度控制在50?55°C范围内,渥堆发酵时间为25?30天。
[0033](4)摊堆晾干:将发酵后的茶叶摊开晾干,晾干的时间为2?3天,茶叶晾干即可。
[0034](5)蒸煮:将晾干的茶叶放置于蒸斗内蒸煮,蒸煮时间为每斗6?9分钟,蒸煮过程有利于黄茶茶叶与六堡茶茶叶的味道相互吸收融合。
[0035](6)装萝晾干:将汽蒸后的茶叶趁热放置于竹萝压紧,再将装有茶叶的竹萝放于通风阴凉处晾干,晾干的时间为30?40天,竹筐内茶叶干燥即可。
[0036](7)陈化:将晾干的装有茶叶的竹萝置于陈化间陈化后即得,陈化时间为大于180天,陈化间温度控制在20?30°C范围内,湿度控制在70?90RH。增加了陈化的时间,使两种茶叶的混合更加充分,成分与气味融化更好。经过陈化工序后,黄茶与六堡茶已经充分相互融合,六堡茶茶叶的品质得到很好的提升,茶味更加陈香、醇厚,还具有槟榔香味。
[0037]冲泡本发明的槟榔香味六堡茶时,第一轮洗茶,在倒入开水后马上将茶水倒掉,第二轮倒入开水后浸泡茶叶10秒钟,将茶水倒出,观察到茶水颜色红亮、清澈,闻着感受到柔和醇厚的茶香,并且带着槟榔香味,入口甘甜顺滑。利用本发明的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来制备槟榔香味六堡茶,使整个制备过程缩短至半年,比以传统的六堡茶制作工艺制备出相同品质的六堡茶的时间大大缩短,整个茶叶的生产周期更短,从而使生产成本更低。
[0038]实施例2
[0039]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各组分百分比为:发酵后的黄茶50 %,发酵后的六堡茶50 %。
[0040]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41]实施例3
[0042]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各组分百分比为:发酵后的黄茶45 %,发酵后的六堡茶55 %。
[0043]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44]实施例4
[0045]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各组分百分比为:发酵后的黄茶55 %,发酵后的六堡茶45 %。
[0046]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4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槟榔香味六堡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发酵后的黄茶40?60 %,发酵后的六堡茶40?60 %,各组分之和为10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香味六堡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含量为:发酵后的黄茶40 %,发酵后的六堡茶60 %。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选茶叶:选新鲜六堡茶茶树品种,按传统六堡茶初制加工方法加工成六堡茶毛茶,选新鲜黄茶茶树品种,按传统黄茶初制加工方法加工成黄茶毛茶; (2)毛茶混合:将六堡茶毛茶与黄茶毛茶按比例混合均匀; (3)渥堆发酵:将混合后的六堡茶毛茶与黄茶毛茶均匀喷水,再进行渥堆发酵; (4)摊堆晾干:将发酵后的茶叶摊开晾干; (5)蒸煮:将晾干的茶叶放置于蒸斗内蒸煮; (6)装萝晾干:将汽蒸后的茶叶趁热放置于竹萝压紧,再将装有茶叶的竹萝放于通风处晾干; (7)陈化:将晾干的装有茶叶的竹萝置于陈化间陈化后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六堡茶毛茶与黄茶毛茶的混合比例为6: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要求在茶叶渥堆前一次性喷水,喷水量控制茶叶的含水量范围为23?28%,发酵温度控制在50?55°C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槟榔香味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渥堆发酵时间为25?30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晾干的时间为2?3天,茶叶晾干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蒸煮时间为每斗6?9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中,晾干的时间为30?40天,竹筐内茶叶干燥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7)中,陈化时间为大于180天,陈化间温度控制在20?30°C范围内,湿度控制在70?90RH。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槟榔香味六堡茶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发酵后的黄茶40~60%,发酵后的六堡茶40~60%,各组分之和为100%。本发明的槟榔香味六堡茶品质好并具有槟榔香味,利用本发明的槟榔香味六堡茶的制备方法制备槟榔香味六堡茶的生产周期更短、成本更低。
【IPC分类】A23F3-08
【公开号】CN104522204
【申请号】CN201510002763
【发明人】吴燕
【申请人】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