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力元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04644阅读:来源:国知局
造中,附着力元件可具有多个稳定元件。例如,附着力元件可具有 主体和附连至该主体的两个稳定元件。第一稳定元件可被在第一附连点附连至,第二稳定 元件可在第二附连点附连。在一些示例性构造中,第一附连点和第二附连点可以是主体上 相同位置。在其它示例性构造中,第一附连点和第二附连点可以是主体上不同位置。附连 点可定位稳定元件以沿相对的方向、沿稳定元件之间形成角度的方向(例如,钝角、锐角或 直角)、或沿平行方向延伸。
[0048] 在上述示例性附着力元件中,稳定元件可具有悬臂梁结构。该悬臂梁结构可具有 被附连端、自由端和连接它们的中央部分。该悬臂梁结构可沿任意方向延伸超过主体,以给 主体提供额外稳定性、支撑和附着力。该悬臂梁结构可从主体以任意角度(即锐角、钝角或 直角)延伸开。
[0049] 上述附着力元件可被并入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中。鞋底结构包括基底构件和附连 至该基底构件的多个附着力元件。,其中每个附着力元件可包括主体和附连至该主体的悬 臂梁结构。该鞋底结构可延伸通过鞋类物品的任意部分。例如,该鞋底结构可延伸通过鞋 类物品的前脚区域。在这种构造中,附着力元件可被定位在前脚区域中,悬臂梁结构可被定 位为朝向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的中央延伸。附着力元件可被配置为使得悬臂梁结构可被定 位为沿任意适当的方向延伸。
[0050] 上述鞋底结构上的多个附着力元件可被以任意适当的配置定位。例如,多个附着 力元件的第一附着力元件可被沿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的内侧边缘定位,从而其大致在穿戴 者的第一跖骨和/或第一跖趾关节之下延伸。第二附着力元件可被沿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 的外侧边缘定位,从而其大致在穿戴者的第五跖骨和/或第五跖趾关节之下延伸。在该配 置中,第一附着力元件和第二附着力元件的悬臂梁结构可被配置为使得这两个悬臂梁结构 被定位为朝向鞋底结构的前脚区域的中央延伸。
[0051] 包括上述附着力元件的鞋类物品可包括鞋帮、与该鞋帮接合的鞋底构件、和附连 至该鞋底结构的附着力元件。附着力元件可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通过侧壁相连的附连表 面和自由端表面),和稳定器(该稳定器附连至该主体且从该主体的侧壁延伸开。主体的附 连表面可被以任意适当的方式附连至鞋底构件。例如,主体的附连表面可被附连至鞋底构 件的外底和/或中底。
[0052]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附着力元件具有主体和固定稳定元件。主体和固定稳定 元件可作为单个单元接触地面。稳定元件可在附着力元件和地面的接触过程中为主体提供 支撑。例如,当附着力元件接触地面时在剪切力被施加至附着力元件时,例如当穿戴者将他 或她的前脚落在地面上时和枢转或转动时的扭转载荷过程中,稳定元件可提供横向支撑。 这种配置可防止或有助于减小附着力元件的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屈曲和故障。
[0053]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附着力元件具有主体和能绕轴线旋转的稳定元件,该轴 线例如是限定与稳定元件和主体之间的附连点处的轴线。任意适当的触发器可导致稳定元 件响应力而弯曲。例如,稳定元件可响应特定类型的力而弯曲,例如扭转载荷。在另一实例 中,机械触发器可导致稳定元件沿各种方向弯曲。这种机械触发器可被配置为导致稳定元 件响应穿戴者的特定运动而弯曲,例如枢转和快速停止和转动过程中发生的扭转载荷。
[0054] 在任一前述实例中,稳定元件在使用过程中给主体提供附加稳定性和支持。这可 降低主体上的磨损量和由此可增加附着力元件的耐用性。而且,通过在需要附加支撑时支 撑主体(例如在主体的扭曲或故障过程中),稳定元件可增加附着力元件的可靠性。稳定 元件还可在目标运动(targetedmovement)过程中能够提供附加支撑和附着力,例如当穿 戴者可沿特定方向或从特定角度施加力时。在如上所述的稳定元件的固定实例或柔性实例 中,来自目标运动的力可触发稳定元件与地面或表面的接合。
[0055]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给鞋类物品的至少一个附着力元件可包括:(1)促动器,其 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和(2)延伸器,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延伸器的第一侧可与促 动器的第二部分接合。末端可被附连至延伸器的第二侧。当促动器被触发时,延伸器可被 从第一长度伸长至第二长度。
[0056] 附着力元件的促动器可以是任意机构,其能接收力且导致延伸器响应该力而延 伸。在一些实例中,促动器可为板簧(leafspring)。促动器的第一部分可接收该力且传递 该力至促动器的第二部分。促动器的第二部分可导致延伸器延伸。
[0057] 促动器在其接收力时可被"触发"。促动器可被定位为接收在特定动作过程中被施 加的力。例如,穿戴者可将他们的脚在第一跖趾关节(脚的大跖骨和跖骨之间的关节)上 落脚和枢转。脚的该部分可在例如枢转、转动、快速启动以跑步、运动中改变方向等的运功 过程中接收大的力。根据本发明的可伸长附着力元件可被定位为接收来自该运动的力以延 伸该延伸器和由此提供具有稍微伸长长度的附着力元件,由此在这些目标运动过程中为穿 戴者提哦给你跟附加的或增强的附着力。促动器可包括各种材料,其具有弹性和高耐用性 特性。例如,促动器可包括尼龙材料,例如尼龙6, 6,尼龙6,和/或热塑性聚氨酯("TPU") 材料。
[0058] 促动器和延伸器可被以任意适当的方式彼此接合。在它们直接彼此接触的实例 中,它们可被可去除地或永久地附连至彼此。用于附连的任意适当方法可被用于永久地附 连该促动器至延伸器,例如胶水、接合剂、模制、邦定(bonding)等。
[0059] 附着力元件延伸器可为弹性材料,其能接收来自促动器的力和由于该力的作用而 从第一位置延伸至第二位置。该延伸动作将具有延长附着力元件的作用(例如,使得附着 力元件的自由端运动进一步远离鞋底的基底表面)。延伸器可包括各种材料。在一实例中, 延伸器包括软TPU材料,例如具有硬度等级60-70A的TPU。延伸器可以任意适当的方式延 伸和收缩。例如,延伸器可以线性方式延伸和收缩。例如,延伸器可以折叠方式延伸和收 缩。在又一实例中,当延伸器处于其缩回位置中时,延伸器的部分可被接收在附着力元件的 内部空间中。当延伸器处于伸长位置中时,其可与附着力元件的侧壁的其余部分线性地对 齐。在其中弹簧是接收至附着力元件的内部空间中的实施例中,当被触发时,弹簧可将延伸 器偏压回至其伸长位置。前述延伸配置的任意组合可被使用。
[0060] 延伸器可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可与促动器的第二部分以任意适当的方式 接合。例如,促动器的第二部分可具有突出部,延伸器的第一侧可限定凹部。促动器的第二 部分的突出部可适合地接合在延伸器的第一侧中限定的凹部中。在另一配置中,另一元件 可位于促动器和延伸器之间和防止促动器和延伸之间的直接接触。术语"接合"是包括促 动器和延伸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接触,且其包括永久联接和可释放接合或仅接触。润滑剂 材料可被包括或延伸器和促动器的接合表面的材料可被选择为具有相对于彼此的低摩擦 系数。
[0061] 附着力元件还可具有末端,其可被附连至延伸器的第二侧。在一些实例中,延伸器 的第二侧是实心层材料,末端可被附连至该材料。该末端可以任意适当的方式附连至延伸 器,包括但不限于接合剂、胶水、邦定、模制等。在其它实例中,延伸器的第二侧包括开口, 其允许促动器和末端彼此直接接触。对于其中促动器和末端彼此接触的配置,促动器的第 二部分可限定凹部且末端的接触延伸器的那部分可具有突出部,在延伸器的开口中的位置 处,该突出部贴合地接合在促动器的第二部分的凹部中。
[0062] 附着力元件末端可包括相对较硬的弹性材料,其能经受来自穿戴者的脚的力,且 还能穿透或刺破地面以在附着力元件和地面之间提供稳定的接触。末端包括附着力元件的 触地表面且必须能用作附着力元件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在一些实例中,附加的摩擦力诱 发特性可被包括在该末端中。例如,末端可具有带沟槽的表面或突出部以给穿戴者提供附 加附着力。在其它实例中,摩擦力诱发材料可被附连至该末端以提供附加附着力能力。
[0063] 末端可包括材料例如TPU、聚氨酯尼龙材料、和橡胶。TPU通常以硬度规格测量。对 于末端,较硬的TPU可被使用,例如具有95A/50D硬度的TPU。在该例中末端可需要经受相 对较强的力。在其中附着力元件被定位在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中的实例中,则TPU制造的 末端应具有能经受由穿戴者施加在附着力元件上的力且还可经受由附着力元件接触的地 面或表面施加的力的硬度等级。末端可包括能经受这些力的其它材料,例如金属、橡胶等。
[0064]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独的末端元件可被消除,且延伸器的自由端可被用于直接接 触地面或其它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延伸器的底表面可被认为是(或可被用作)该"末端"。 如果需要,延伸器的底表面可由适当的材料形成和/或被处理以提供足够的强度、硬度、耐 用性、耐磨性、和/或其它使得其适于接触地面的特性。
[0065] 当促动器被触发时,延伸器可被从第一长度伸长至第二长度。促动器可被以各种 方式触发,例如通过从穿戴者的脚施加力和附着力元件正接触的表面的各种状况。例如,穿 戴者可通过进行各种动作施加力至促动器,例如落脚和转动、枢转、快速改变方向等。由穿 戴者的脚施加至附着力元件的力可为剪切力、正交力或其组合。力还可为扭力,例如当穿戴 者的脚被落在地面上和穿戴者转动、枢转或改变方向时。促动器可被配置为由穿戴者进行 的一个或多个动作触发。促动器可被定位为由穿戴者的脚在目标或特定类型的活动中的力 触发。以这种方式,附着力元件可以能在最需要附加附着力的特定情况中给穿戴者提供附 加附着力。
[0066] 促动器可被配置为在较软的地面中伸长且可被在较硬的地面中缩回。延伸器可被 导致当附着力元件接触较硬地面时缩回。当附着力元件接触较软地面时,延伸器可被导致 伸长,因为由穿戴者的脚施加至促动器的力超过附着力元件刺穿软地面所需的力。实质上, 附着力元件在硬地面中的功能如同常规附着力元件(处于缩回位置中),但是在软地面中 伸长。附着力元件将伸长的条件可通过改变延伸器的弹性水平和促动器的构造而被控制。
[0067] 当促动器被触发时,末端(即延伸器的端部或单独的末端部件)可被从第一位置 运动至第二位置。末端的第一位置可对应于延伸器的第一长度(和附着力元件的第一总长 度),末端的第二位置可对应于延伸器的第二长度(和附着力元件的第二总长度)。延伸器 的第一长度可比延伸器的第二长度更大。第一长度可对应于附着力元件的"缩回"位置,第 二长度可对应于附着力元件的"伸长"位置。附着力元件的缩回位置可以是,当附着力元件 与较硬地面接触且由于地面太硬从而来自穿戴者的脚的力不能导致延伸器延伸时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延伸器必须还由能经受穿戴者的脚和较硬地面施加的力的材料形成,从而 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屈曲或故障。替换地,当附着力元件处于缩回(或未伸长)位置中时,延 伸器可完全缩回至附着力元件的内部空间中。附着力元件的缩回位置发生在,当附着力元 件与较软地面接触且来自穿戴者的脚的力能导致延伸器延伸入软地面时。
[0068] 延伸器可在一长度范围内延伸。在一些实例中,用于延伸器的材料可在附着力元 件的末端接触硬地面时能经受穿戴者的脚施加的力,以防止延伸器掉落、屈曲或破裂。由 此,可被用于延伸器的材料能经受来自穿戴者的脚的力同时足够弹性以能在软地面中延 伸。这种材料可为软TPU。延伸器的延伸范围可将附着力元件的总轴向或纵向长度从0. 5_ 增长至l〇mm,且在一些实例中从约0. 75mm至8mm,或甚至从1mm至6mm。在一些示例性结构 中,延伸器自身可在其第一长度(处于缩回位置中)和其第二长度(处于伸长位置中)之 间延伸高达3_。延伸器能延伸至任意期望长度范围。
[0069] 在一些实施例中,附着力元件可被附连至具有孔的底板组件且可包括:(1)促动 器,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延伸器,其与促动器的第二部分接合;和(3)末端,其 附连至延伸器。促动器的第一部分可被与底板组件接合。延伸器可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 延伸器的第一侧被在孔处或附近附连至底板组件,延伸器的第二侧附连至末端。末端可形 成附着力元件的触地表面。当促动器被触发时,延伸器可被导致从第一长度延伸至第二长 度,以由此增加附着力元件的轴向或纵向长度。底板组件可被附连至物品,烈日鞋类物品的 鞋底结构。底板组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元件。底板组件可有助于附着力元件至鞋底结构的 固定。例如,楦板(lastboard)可被固定至或鞋底结构的中底或其内,从而附着力元件形 成外底的至少一部分。
[0070] 在另一实施例中,附着力元件可被附连至具有开口的防滑钉底且可包括:(1)延 伸器,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2)末端,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明;(3)促动器,其具有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和(4)底部,其与促动器的第一部分接合。促动器的第一端被附连至 防滑钉底且在防滑钉底的开口中,从而延伸器的第二端被定位为延伸穿过该防滑钉底的开 口。末端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被附连至延伸器的第二端,末端的第二表面形成附着力元件 的触地表面。促动器的第一部分与延伸器的第二端接合。底部可相当于促动器的第一部分 自由旋转。在一些实例中,底部与促动器的第二部分直接接触。底部可被以任意适当的方 式固定至促动器。
[0071] 上述附着力元件可被并入鞋类物品的鞋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