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力元件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6046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旋转。润滑剂材料可被包括或接合 表面的材料可被选择为具有相对于彼此的低摩擦系数。
[0120] 当扭转载荷被穿戴者的脚施加时,促动器组件可自由旋转。装置配置允许促动器 组件在诱发扭转载荷的活动中(例如枢转、改变方向和转动)与穿戴者的脚和鞋类物品的 鞋帮部分一起旋转。该配置还将降低在这种运动过程中施加至附着力元件的扭转载荷和增 加附着力元件的耐用性。替换地,挡止机构可通过限定在挡止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沟槽与 促动器贴合地接合,该沟槽与限定在促动器的第一部分中的相应凸起(一个或多个)匹配。 在一个实例中,存在沿促动器的第一部分的边缘限定的两个相对凸起和挡止机构中的两个 相应沟槽,该沟槽被设置形状以接收该凸起。在另一实例中,一系列六个均匀地间隔的凸起 被沿促动器的第一部分的边缘限定且六个均匀地间隔的相应沟槽被限定在挡止机构中,该 沟槽接收该凸起。任意适当的连接挡止机构和促动器的方式可被使用。
[0121] 上述元件中的任意边缘或表面可为斜面、直的、倒圆的或任意其他期望的构造。而 且,这些元件可通过平坦表面或通过机械连接器(例如阳或阴连接、沟槽或其他互补件)而 彼此接合。
[0122] 可缩回和可伸长附着力元件可被以任意期望的方式制造。例如,附着力元件可被 模制。在示例性制造工艺中,第一模具可由延伸器、防滑钉基底(或底板组件)和末端形成。 第一模具通过注料(shot)序列形成,该注料序列包括第一注料(包括形成延伸器)和第二 注料(包括形成防滑钉基底/底板组件和末端)。当塑料在模具中冷却时,延伸器、防滑钉 基底/底板组件和末端化学地结合至彼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防滑钉末端首先在单独模 具中形成。该模制的防滑钉末端然后被放置入第二模具中。防滑钉基底然后被模制入第二 模具中。在形成防滑钉基底后,延伸器被模制入第二模具中,以连接防滑钉末端和防滑钉基 底。
[0123] -旦冷却,第一模具可然后被插入第二模具。第三注料可被注入第二模具中。该 第三注料可包括形成板插件。在第二模具中,第三注料的板插件可被绕延伸器的至少一部 分缠绕。替换地,该注料序列中的所有注料可在相同模具中形成。在注料序列中可包括附 加步骤。附着力元件的元件可通过改变注料序列被执行时的压力、时间、和温度而被化学地 结合。
[0124] 图14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具有两个可伸长附着力元件的鞋1400的一部分。 鞋 14〇〇具有鞋底结构,其包括底板1401。如下详细解释,底板1401还包括孔,促动器运动 穿过该孔以伸长两个可伸长附着力元件1503和1504的延伸器1501和1502(图15)。
[0125] 如图14中所示,且如图15中更详细所示,底板1401还包括多个固定的(非伸长) 附着力元件1402。底板1401还包括与附着力元件1402a和1402b相关联的第一稳定器 1508,和与附着力元件1402c和1402d相关联的第二稳定器1509。稳定器1508和1509在 下面结合图18a至19讨论。元件1402a和1402b各自的触地表面1431a和1431b结合图 18B进行讨论。
[0126] 返回图14,鞋1400包括趾部楦板1403和鞋底内衬1404。鞋底内衬1404的一部 分在图14中被去除以露出趾部楦板1403。鞋帮(未示出)绕趾部楦板1403的下侧缠绕。 鞋帮被结合至底板1401且由此位于板1403和底板1401之间在鞋1400的前脚区域中。碳 纤维增强聚合物支撑板,在图14中未示出,也可被插置在鞋帮和底板1401之间。鞋底内衬 1404被保持在鞋帮的内部且搁靠在可伸长附着力元件1503和1504的促动器按钮1408和 1409上。还在图14中示出了环形挡止套圈1401和1411,其用途在下面讨论。
[0127] 图16A-16C是取自图14中标出的位置的鞋1400的一部分的放大部分横截面视 图。在图16A-16C中,特定特征已被忽略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得图16A-16C不清楚。例 如,在图17中可视的套圈1410的内部特征(槽1701,边缘1612的内边缘)在图16A-16C中未示出。
[0128] 图16A-16C示出了可伸长附着力元件1504的附加细节。附着力元件1503具有类 似的构造且以类似的方式操作。首先转至图16A,附着力元件1504包括弹性延伸器1502和 被附连末端元件1601。类似于前述实施例,末端元件1602可由比用于延伸器1502的材料 更硬的材料形成。延伸器1502包括边沿1602,其下侧被结合至形成于底板1401中的搁架 1603。延伸器1502还包括圆柱形部分1604,其延伸穿过定心于搁架1603内的底板1401的 开口。
[0129] 还在图16A中示出的是促动器元件1606。促动器1606包括向外延伸凸缘1607和 向下突出部1608。元件1606还包括通孔1609。末端元件1601的抬高部1605在下端处配 合在孔1609内。按钮1408的柱头1610在上端处配合在孔1609内。类似于图11-13中的 实施例中的按钮1124和促动构件1106,按钮1408相对于元件1606绕轴线Z自由旋转但是 被保持不相对于元件1606平移。按钮1408的上表面上的圆形区域1613被粗糙或以其他 方式设置纹理,以降低相对于鞋底内衬1404的下侧的滑动。
[0130] 还如图16A所示,挡止套圈1410搁靠在形成于底板1401中的腔室1615中且结合 至其侧壁。套圈1410至腔室1615中的布置的附加细节在下面结合图17进行讨论。挡止 套圈1410包括边沿1612,其环绕按钮1408延伸通过的开口。边沿1612的下侧形成座部, 其用作挡止部以限制促动器元件1608的向上移动。还如下面接合图17的讨论,凸缘1607 包括凸耳,其配合在套圈1410的相应沟槽中。该凸耳和沟槽配置允许促动器1608在套圈 1410内向上和向下运动,同时防止元件1608相对于套圈1410旋转。
[0131] 图16A还示出了碳纤维增强支撑板1614的一部分,其被结合至底板1401。在鞋 1400的实施例中,支撑板1614的一部分被暴露在鞋1400的下侧上。图16A中还可看到的 是趾部楦板1403的一些部分。来自鞋帮的材料(未示出)将位于趾部楦板1403和支撑板 1614之间的空间1618内。板1403中的开口 1617暴露套圈1410和按钮1408。鞋底内衬 1404,其为了方便而从图16A中略去,搁靠在板1403上且覆盖套圈1410和按钮1408。在 一些实施例中,且还如图16A中所示,按钮1408和套圈1410的顶表面与邻近套圈1410的 区域中的趾部楦板1403的顶表面大致齐平。按钮1409和套圈1411的顶表面与邻近套圈 1411的区域中的楦板1403的顶表面类似地齐平。这有助于提供面对鞋底内衬1404的下侧 的光滑表面。
[0132] 在特定实施例中,且如图16A中所示,底板1401由两种不同的材料形成。下部部 分1636是防滑钉基底,其包括固定附着力元件1402、稳定器1508和1509、和可伸长附着力 元件1503和1504被附连至的区域。上部部分1636是连接头,其形成底板1401的其余部 分。
[0133] 用于各个特征的示例性尺寸,如图16B中所指,在下面的表1中提供。用于来自图 16A的部件的示例性材料在下面的表2中提供。两个表仅提供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实例。其 它实施例包括由其它材料制造和/或具有不同尺寸的部件。
[0134]表1
[0135]
[0138] 可伸长附着力元件1503和1504以类似于图11 一 13的实施例的方式操作。如图 16C所示,来自穿戴者的脚的向下的力沿向外的方向推动按钮1408。这导致延伸器1502伸 长,由此增加附着力元件1504的长度。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距离e(图16B)是约3mm,由 此允许延伸器1502的(且由此元件1504的)3mm的最大延伸。在至少一些这种实施例中, 延伸器1502被设置尺寸和且由材料形成,该材料允许响应约400牛顿的净向下力而产生最 大3mm伸长。
[0139] 图17是部分放大的分解视图,示出了挡止套圈1410和促动器子组件(促动器元 件1606和按钮1408)从鞋1400去除。套圈1410的内壁包括多个槽1701。促动器元件 1606的凸缘1607包括多个凸耳1702。每个凸耳1702对应于一个槽1701 (且在其中垂直地 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1607的顶部和侧部被抛光以易于在套圈1410中上下运动。 类似地,柱头1610的外表面(图16A)、被柱头1610接触的孔1609的内壁、接触凸缘1607 的上表面的按钮1408的下侧、和接触按钮1408的凸缘1607的相应上表面也可被抛光,以 便于按钮1408相对于促动器元件1606的自由旋转。
[0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鞋1400的外底的制造时通过首先模制防滑钉组件,其包括可伸 长附着力元件1503和1504、不可伸长附着力元件1402、用于一个或多个不可伸长附着力元 件的悬臂梁稳定器(一个或多个)、和防滑钉基底。作为形成防滑钉组件的第一步骤,延伸 器被模制。在形成延伸器后,防滑钉基底1636、可伸长附着力元件末端(末端1601和元件 1503的末端)和不可伸长附着力元件被模制到延伸器周围的位置中。形成的防滑钉组件然 后被布置在具有碳纤维增强板1614的模具中,且底部1401的其余部分被与板插件连接头 1635 -起模制。
[0141] 在另一实施例中,防滑钉组件的形成是通过首先在单独的模具中形成可伸长附着 力元件末端元件。模制的末端元件然后被布置在第二模具中且防滑钉基底1636被在该第 二模具中模制。在形成防滑钉基底后,延伸器1501和1502被模制到位以连接末端元件和 防滑钉基底1636。在以此方式形成防滑钉组件后,其被布置在具有碳纤维增强板1614的模 具中,且底部1401的其余部分被与板插件连接头1635 -起模制。
[0142] 鞋1400的鞋帮被单独地与趾部楦板1403组装。鞋帮组件然后被结合至外底,趾 部楦板1403中的开口与底板1401中的开口(其对应于可伸长附着力元件1503和1504) 对齐。按钮1408被布置在促动器的顶部,促动器1606则被从套圈1410的下侧布置在套圈 1410中(见图17)。套圈/促动器组件然后被从鞋帮的内部布置在开口 1615中,粘接剂被 布置在套圈1410的接触底板1401的表面上。按钮1409、套圈1411和用于附着力元件1503 的促动器被以类似的方式组装和安装。
[0143] 在一些实施例中,末端1601的延伸部(见图16A)和孔1609的相应表面具有匹配 螺纹。在这种实施例中,用于可伸长附着力元件的末端可通过将末端拧入位而被附连。替 换地,末端1601的螺纹延伸部1605可与形成在延伸器1502中的螺纹接合。在另一实施例 中,末端1601的螺纹延伸部可与形成在延伸器1502中螺纹接合且与形成在孔1609中的螺 纹接合。在又一实施例中,延伸部1605是金属的且仅末端的暴露底部由聚合物形成。在具 有螺纹柱作为可伸长附着力元件的一部分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滑钉被与集成螺纹柱一起模 制。该螺纹柱被用作促动器的附连点。该促动器可具有模制至促动器柱中的内螺纹。在装 配过程中促动器可被螺纹接合至防滑钉末端上,且促动器壳可然后被固定配合(用接合剂 接合在位)在促动器凸缘上。
[0144] 图18A是取自图15中标识位置的横截面视图,示出了包括稳定器1508的底板 1401的一部分。图16A的横截面视图是取自沿稳定器1508的长度将其二等分的平面。稳 定器1509与稳定器1508的结构类似且以类似的方式操作。在图18A中,鞋1400搁靠在地 面G上且当前受到显著的动态负荷。例如,鞋1400的穿戴者可静立且脚平放在地面G上。
[014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稳定器1508和1509和所有附着力元件1402(包括元件 1402a-1402d)由一种材料形成(例如,表2中所示的DESMOPANDP3660D),其被利用不同材 料(例如表2中所示的DESMOPANDP3695A)的连接头联接至底板1401的其它部分。在其 它实施例中,固定附着力元件和稳定器的下部(触地)部分由第一材料形成且固定附着力 元件和稳定器的上部部分由不同材料形成(例如与用于连接头的材料相同)。为了简化,图 18A-19没有试图示出多种材料的存在。类似地从图18A-19略去的是鞋帮、增强板1614、趾 部楦板1403、鞋底内衬1404和鞋1400的其它内部元件。
[0146] 稳定器1508包括底端1801、中央部分1802和具有触地区域1804的远端1803。不 同于前面结合图1-5所述的一些实施例,稳定器1508和1509被集成至(且不独立于)底 板1401。例如,中央部分1802被沿部分1802的整个长度联接至底板1401的上部部分。但 是,在鞋1400进行的各种施加动态载荷的活动过程中,稳定器1508和1509随底板1401偏 转且有助于提供脚的稳定性。
[0147] 这种动态载荷和导致的变形的一个实例在图18A中示出。图18B是取自图18A的 相同位置的横截面视图,但是是在运动性活动中鞋1400的使用过程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