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塑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23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塑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身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振动塑身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振动塑身装置是目前十分热门的一种塑身器材,其原理是通过振动人体手脚带动全身振动以舒缓人体疲劳、活筋通络和减肥。常用的塑身装置是用电机带动的振动腰带机,其原理是采用局部振动、按摩,消除体内多余脂肪,消除疲劳,使肌肉变得更紧实,皮肤变得光滑细嫩。尤其对于现代女性,更注重自身的形象,希望拥有完美的形体曲线。目前市场上缺乏结构合理、实用性高、使用效果好的振动塑身装置,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塑身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塑身装置,可以给人体带来任意强度的振动效果,达到活筋通络和减肥的塑身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包括一平板,其顶面供手脚放置,其底面安装一活铰作为支撑点;一曲柄,其一端铰接于平板底面,另一端铰接于一偏心轮上;一电机,其轴心与所述的偏心轮相连接。
所述的偏心轮与电机的连接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所述的偏心轮固定于轴承座上,所述电机的轴心通过传送带与该偏心轮连接。所述的电机运转时,通过传送带带动支架上的偏心轮转动,再通过曲柄带动平板上下振动。
——所述的偏心轮固定于电机的轴心上。所述的电机运转时,带动其轴心上的偏心轮转动,再通过曲柄带动平板上下振动。
——所述的偏心轮固定于一转轴的一端或两端;所述的转轴通过轴承座支撑,其上套有皮带轮;所述的皮带轮通过传送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的电机运转时,通过传送带带动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转动,再通过固定于转轴一端或两端的曲柄带动平板上下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上可以系有绳索。绳索的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并且通过绳索将平板的振动传递到上肢,因而在下肢振动的同时,使上肢部位也得到充分、有效的振动,从而使全身各部位得到更佳的振动按摩效果。
所述的绳索也可用扶手代替,即所述平板上装有扶手。扶手的作用是当人们站立在平板上振动时能保持平衡,并便于调整自己的姿势。
所述平板的顶面还可以设有脚垫或手垫,便于使用者定位。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平板的底缘向下延伸形成罩壳,将平板下方的部件予以遮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在使用时,人们可采用各种方式站在所述的平板上,例如,可以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板上,也可以用双手或单手按在平板上,当平板系上绳索时,还可以在站立在平板上的同时用手拉住绳索,然后开动电机,使平板产生预定频率的振动,均能使人体感受到脚掌或手掌、下肢或上肢、乃至全身的振感。通过控制电机的运转速度,例如通过电子表控制方式,可调节不同的振动强度。通过手、脚等部位的振动,可以带来全身的振动效果,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活筋通络和减肥的塑身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向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一平板1,其顶面供手脚放置,其底面安装一活铰2作为支撑点;一曲柄3,其一端铰接于平板1底面,另一端铰接于一偏心轮4上;所述的偏心轮4固定于轴承座6上,所述电机5的轴心通过传送带7与该偏心轮4连接。所述的电机5运转时,通过传送带7带动支架6上的偏心轮4转动,再通过曲柄3带动平板1上下振动。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二的结构上,所述平板1上系有绳索10。绳索的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并且通过绳索将平板的振动传递到上肢,因而在下肢振动的同时,使上肢部位也得到充分、有效的振动,从而使全身各部位得到更佳的振动按摩效果。
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一平板1,其顶面供手脚放置,其底面安装一活铰2作为支撑点;一曲柄3,其一端铰接于平板1底面,另一端铰接于一偏心轮4上;所述的偏心轮4固定于电机5的轴心上。所述的电机5运转时,带动其轴心上的偏心轮4转动,再通过曲柄3带动平板1上下振动。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结构上,所述平板1上系有绳索10。绳索的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并且通过绳索将平板的振动传递到上肢,因而在下肢振动的同时,使上肢部位也得到充分、有效的振动,从而使全身各部位得到更佳的振动按摩效果。
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一平板1,其顶面供手脚放置,其底面安装一活铰2作为支撑点;一曲柄3,其一端铰接于平板1底面,另一端铰接于一偏心轮4上;所述的偏心轮4固定于一转轴8的一端;所述的转轴8通过轴承座6支撑,其上套有皮带轮9;所述的皮带轮9通过传送带7与电机5连接。所述的电机5运转时,通过传送带7带动皮带轮9转动,从而带动转轴8转动,再通过固定于转轴8一端的曲柄3带动平板1上下振动。
如图6所示,所述曲柄3的一端铰接于平板1底面,另一端铰接于一偏心轮4上。
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三的结构上,所述平板1上系有绳索10。绳索的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并且通过绳索将平板的振动传递到上肢,因而在下肢振动的同时,使上肢部位也得到充分、有效的振动,从而使全身各部位得到更佳的振动按摩效果。
上述实施例还可作以下改进所述的平板1的顶面可以设有脚垫或手垫,便于使用者定位。
所述平板1的底缘向下延伸形成罩壳,将平板1下方的部件予以遮护。
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一平板1,其顶面供手脚放置,其底面安装一活铰2作为支撑点;曲柄3,其一端铰接于平板1底面,另一端铰接于偏心轮4上;所述的偏心轮4固定于一转轴8的两端;所述的转轴8通过轴承座6支撑,其上套有皮带轮9;所述的皮带轮9通过传送带7与电机5连接。所述的电机5运转时,通过传送带7带动皮带轮9转动,从而带动转轴8转动,再通过固定于转轴8一端的曲柄3带动平板1上下振动。
如图6所示,所述曲柄3的一端铰接于平板1底面,另一端铰接于一偏心轮4上。
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三的结构上,所述平板1上系有绳索10。绳索的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并且通过绳索将平板的振动传递到上肢,因而在下肢振动的同时,使上肢部位也得到充分、有效的振动,从而使全身各部位得到更佳的振动按摩效果。
上述实施例还可作以下改进所述的平板1的顶面可以设有脚垫或手垫,便于使用者定位。
所述平板1的底缘向下延伸形成罩壳,将平板1下方的部件予以遮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在使用时,人们可采用各种方式站在所述的平板1上,例如,可以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板1上,也可以用双手或单手按在平板1上,当平板1系上绳索10时,还可以在站立在平板1上的同时用手拉住绳索10,然后开动电机,使平板产生预定频率的振动,均能使人体感受到脚掌或手掌、腿部或手臂、乃至全身的震感。通过控制电机的运转速度,例如通过电子表控制方式,可调节不同的振动强度。通过手、脚部位的振动,可以带来全身的振动效果,从而增进使用者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活筋通络和减肥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振动塑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平板(1),其顶面供手脚放置,其底面安装一活铰(2)作为支撑点;一曲柄(3),其一端铰接于平板(1)底面,另一端铰接于一偏心轮(4)上;一电机(5),其轴心与所述的偏心轮(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轮(4)固定于轴承座(6)上,所述电机(5)的轴心通过传送带(7)与该偏心轮(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轮(4)固定于电机(5)的轴心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轮(4)固定于一转轴(8)的一端;所述的转轴(8)通过轴承座(6)支撑,其上套有皮带轮(9);所述的皮带轮(9)通过传送带(7)与电机(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轮(4)固定于一转轴(8)的两端;所述的转轴(8)通过轴承座(6)支撑,其上套有皮带轮(9);所述的皮带轮(9)通过传送带(7)与电机(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1)上系有绳索(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1)顶面设有脚垫或手垫。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1)的底缘向下延伸形成罩壳,将平板(1)下方的部件予以遮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塑身装置。所述的振动塑身装置包括一平板,其顶面供手脚放置,其底面安装一活铰作为支撑点;一曲柄,其一端铰接于平板底面,另一端铰接于一偏心轮上;一电机,其轴心与所述的偏心轮相连接。所述的电机运转时,带动偏心轮转动,再通过曲柄带动平板上下振动。本实用新型有多种使用方式,通过手、脚部位的振动,可以带来全身的振动效果,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活筋通络和减肥的塑身效果。
文档编号A61H23/02GK2805747SQ20052006291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
发明者江榆崧 申请人:广州飞达运动按摩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