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物及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11612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物及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物以及一种丹七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最主要的疾病。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率为3-5%,个别地区为8-10%,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04年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已大于10%,冠心病患者群也将随之扩大。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每天大约有7000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群的增加,心脑血管用药已成为世界医药市场第一大类药品,据IMS统计,2003年,心血管类药物在全球药品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6.09%,市场规模为750亿美元。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CDCC模型估计,2003年,我国心脑血管用药在中国药品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抗感染用药,市场份额为14.36%。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现代药物治疗学在某些领域仍难以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
心脑血管中成药是指治疗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合并休克、心律失常、心绞痛和高血压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包括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和其它剂型的产品。中成药作为我国传统的疾病治疗手段在我国心脑血管用药市场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市场规模是衡量市场经济特征最主要的指标。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CDCC模型估计,2003年,国内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的零售总规模约为82.10亿元(±10%),约占心脑血管用药(包括中成药和化学药)总体市场的25.41%,约占我国药品市场的3.64%。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茎,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烦的功效。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补气养血的功效。丹参、三七配伍组成的丹七复方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丹七片的功能与主治为活血化瘀,用于血瘀气滞,心胸痹痛,眩晕头痛,经期腹痛。由于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临床治疗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的常用中成药。但是,现有工艺生产出的丹七产品,有效成分差异较大、配比不稳定,服用量大、崩解度较差、无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等问题的存在也不容忽视。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善提取工艺,最大可能得到有效部位,找到最有效的活性成分及其配比范围,以减少药物服用量、提高服用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丹七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含有以下成分(a)0.7-4.3重量份的人参皂苷Rg1;(b)1.0重量份的丹酚酸B;(c)0.7-4.3重量份的人参皂苷Rb1;以及(d)6-100重量份的药学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其中,组分(a)+(b)+(c)的总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1-50%。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含有人参皂苷Rg1的含量为1.5-3.5重量份;丹酚酸B的含量为1.0重量份;或人参皂苷Rb1的含量为1.5-3.5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的剂型选自(包括但不限于)片剂、口腔崩解片、注射剂、冻干粉针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丸剂或口服液。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学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流剂、泡腾剂、矫味剂、包衣材料、或其它辅料或赋形剂。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含有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含有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且其中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的重量比满足0.7-4.3∶1.0∶0.7-4.3。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的组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丹七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控制丹七制剂中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使三者的重量比为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控制丹七制剂中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的重量比为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1.5-3.5∶1.0∶1.5-3.5。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质量控制包括以下步骤测定丹七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含量,如果三者含量满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则不对制剂成分进行调整;如果三者含量不满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则根据测定结果调节其中相应组分的用量,从而使得三者含量满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或者所述的控制包括以下步骤测定丹参和三七原料中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含量,根据测定结果确定药材原料的配比。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通过色谱(如液相色谱)来测定丹七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或人参皂苷Rb1含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丹酚酸B的含量如下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理论板数按丹酚酸B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在丹酚酸B对照品中加40%乙醇制成80μg丹酚酸B/ml的溶液,获得对照品溶液;在待测丹七制剂中加40%乙醇,制成2mg丹七制剂/ml的溶液,超声处理15分钟,获得供试品溶液;将对照品与供试品进行液相色谱测定,获得丹酚酸B的含量。
或人参皂苷Rg1的含量如下测定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g1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在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中加甲醇制成400μg人参皂苷Rg1/ml的溶液,获得对照品溶液;在待测丹七制剂中加甲醇,制成3mg丹七制剂/ml的溶液,超声处理30分钟,获得供试品溶液;将对照品与供试品进行液相色谱测定,获得人参皂苷Rg1的含量。
或丹参总酚酸的含量如下测定在丹酚酸B对照品中加40%乙醇,制成36μg丹酚酸B/ml的溶液,获得对照品溶液;在待测丹七制剂中加40%乙醇,制成2mg丹七制剂/ml的溶液,超声处理15分钟,获得供试品溶液;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以40%乙醇作空白对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86nm下测定吸光度值,按照下式获得总酚酸的含量总酚酸含量(%)=0.626×(A-B)+B式中A为以丹酚酸B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供试品中总酚酸的含量B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供试品中丹酚酸B的含量。
或三七总皂苷的含量如下测定在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中加甲醇,制成含800μg人参皂苷Rg1/ml的溶液,获得对照品;在待测丹七制剂中加入甲醇,制成含10mg丹七制剂/ml的溶液,超声处理30分钟,挥干溶剂,固形物用水溶解,上固相萃取小柱,然后分别用水、20%甲醇、甲醇洗脱,收集甲醇洗脱液,获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将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挥干溶剂,分别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高氯酸,于60℃水浴中保温15分钟,立即置冰水中冷却5分钟,加冰醋酸5ml,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4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获得三七总皂苷的含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通过测定丹七制剂的指纹图谱来确定丹七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或人参皂苷Rb1含量。
在另一优选例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纹图谱。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测定指纹图谱的方法如下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3n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按下述梯度洗脱条件进行梯度洗脱,运行50min;0-30分钟时,乙腈的比例由13%升至23%,0.026%磷酸水溶液的比例由87%降至77%;30-45分钟,乙腈由23%升到45%,0.026%磷酸水溶液由77%降为55%;45-50分钟,保持乙腈-0.026%磷酸水溶液以45∶55的比例进行洗脱。获得的指纹图谱参见图1。
在另一方面,所述的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步骤控制丹七制剂中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的含量,使两者的重量比为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1∶2-8;更佳地为控制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1∶3-7。
在另一优选例中,通过比色法测定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的含量。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图1显示了丹七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其中1为人参皂苷Rg1,2为丹酚酸B,3为人参皂苷Rb1。
图2显示了采用TSQ Quantum LC/MS/MS液/质联用仪建立的丹七制剂的指纹图谱。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找到了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中有效成分的有效配比范围和最佳配比范围,从而提供了一种包含合适配比的所述有效成分的组合物。并且,基于所述有效配比和最佳配比,可对各种丹七制剂进行质量控制。基于此完成了本发明。
如本文所用,“丹七制剂”是指以丹参和三七作为必要组分的制剂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丹参提取物和三七提取物的混合物,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的混合物等。
具体地,针对现有技术中利用丹参提取物和三七提取物或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制成的丹七制剂中活性成分含量不稳定,造成治疗效果不稳定的缺陷,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丹七制剂中作为必要成分的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之间的较佳配比为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1∶2-8;进一步地,本发明人针对该最佳配比范围内的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中含有的主要成分进行检测,发现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它们的有效配比为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且它们的较佳配比为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2~2.8∶1.0∶2~2.8,在此配比范围内,丹七制剂的治疗效果最佳。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的组合物。并且,本发明的新发现还可用于对丹七制剂进行质量控制。
组合物如本文所用,术语“必要组份”指必要的中药药材,即丹参、和三七。
如本文所用,术语“必要成分”指作为活性成分的必要的化学物质,即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
如本文所用,术语“主要成分”或“主成分”是指在丹参总酚酸或三七总皂苷中,发挥治疗效力的化学成分,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
如本文所用,术语“含有”或“包括”包括了“包含”、“基本上由......构成”、和“由......构成”。
如本文所用,术语“基本上由......构成”指在组合物中,除了含有必要成分或必要组份之外,还可含有少量的且不影响有效成分的次要成分和/或杂质。例如,可以含有甜味剂以改善口味、抗氧化剂以防止氧化,以及其它本领域常用的添加剂。
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指用于治疗剂给药的载体,包括各种赋形剂和稀释剂。该术语指这样一些药剂载体它们本身并不是必要的活性成分,且施用后没有过分的毒性。合适的载体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Mack Pub.Co.N.J.1991)中可找到关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充分讨论。在组合物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含有液体,如水、盐水、甘油和乙醇。另外,这些载体中还可能存在辅助性的物质,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流剂、泡腾剂、润湿剂或乳化剂、矫味剂、pH缓冲物质等。来自于丹参、三七的除必要成分(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之外的非必要成分,以及其它非必要成分(例如其它辅助性药材),也包括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定义中。
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作为主要成分的是(1)人参皂苷Rg1;(2)丹酚酸B;和(3)人参皂苷Rb1。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直接用于治疗或缓解心血管疾病,或可与其它药物共同给药。
如本文所用,术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括药物组合物、食物组合物和/或饮食补充剂,只要它们含有或基本上由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构成。通常,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的重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50%,较佳地3-40%,更佳地5-25%。
所述的组合物可以是含有基本上纯的上述三种化合物或它们的类似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混合物;或者,所述的组合物可以是含有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混合物;或者所述的组合物可以是含有丹参提取物和三七提取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各主要成分也可以以“生理学可接受的盐”或“生理学可接受的酸或碱衍生的盐”形式使用,或以“酰胺”的形式使用。所述的盐包括(但不限于)与如下无机酸形成的盐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以及与有机酸形成的盐,而有机酸则指乙酸、草酸、丁二酸、酒石酸、甲磺酸和马来酸。其它盐包括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如钠、钾、钙或镁)形成的盐,以酯、氨基甲酸酯或其它常规的“前体药物”的形式(当以这种形式给药时,在体内可转化成活性部分)。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方法制成任何常规的制剂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片剂、口腔崩解剂、注射剂、冻干粉针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丸剂、或口服液。从易于制备和给药的立场看,优选的组合物是固态组合物,尤其是片剂和固体填充或液体填充的胶囊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与必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为了取得稳定的治疗和/或缓解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应使该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含量达到一定的范围。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各成分的合理含量的范围是(a)0.7-4.3重量份的人参皂苷Rg1;(b)1.0重量份的丹酚酸B;(c)0.7-4.3重量份的人参皂苷Rb1;以及(d)6-100重量份的药学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其中,组分(a)+(b)+(c)的总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1-50%。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用量可随给药的模式和待治疗的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变化。然而,通常当本发明的组合物每天以约1-50mg/kg动物体重的剂量给予时,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较佳地每天以1-4次分开的剂量给予,或以缓释形式给药。对大部分大型哺乳动物而言,每天的总剂量约为60-5000mg,较佳地约为80-2000mg。可调节此剂量方案以提供最佳治疗应答。例如,由治疗状况的需要,可每天给予若干次分开的剂量,或将剂量按比例地减少。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发明的组合物在配制时,可直接采用丹参总酚酸与三七总皂苷中的主要成分,因此活性物质含量高,稳定性好,所以可大大减少每次患者的使用剂量,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增大了病人的依从性。
必要成分的提取方法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或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本领域中已知的。
例如,三七总皂苷可按照云南省地方标准进行提取,标准号为WS3-B-3590-2001(Z)。
丹参总酚酸可用水提醇沉然后用大孔树脂纯化,得到总酚酸有效部位。
质量控制的方法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的有效配比和最佳配比,可对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的组合物或丹参提取物和三七提取物的组合物进行质量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可采用以下方法对丹七制剂进行质量控制测定丹七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含量,如果三者含量满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则不对制剂成分进行调整;如果三者含量不满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则根据测定结果调节其中相应组分的用量,从而使得三者含量满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式,也可采用以下方法对丹七制剂进行质量控制测定丹参和三七原料中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含量,根据测定结果确定原料的配比,从而使后续制备获得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满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
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获自的所述的有效配比和最佳配比后,可采用多种质量分析的方法来实现对丹七制剂或丹七制剂的制备原料的质量控制,所述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液质联用等。这些方法都是包含在本发明中的。
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质量控制方法,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对丹七制剂进行定性和定量。
另一种可选择的质量控制的方法是直接检测丹七制剂中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或人参皂苷Rb1)或必要成分的含量,来对丹七组合物制剂进行定性和定量。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1)本发明找到了丹七制剂的必要组分丹参与三七中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效的主要成分,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并且,本发明还首次找到了这三种组分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效的较佳范围,根据该较佳范围配制的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2)以往人们在制备丹七制剂时,由于无法得知其中发挥活性的主要成分的含量而常常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并且,各种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条件获得的丹七制剂往往活性成分不同,难以保证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而本发明提供了三种组分的较佳范围,从而便于在制备丹七制剂时可控制组分的含量来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克服了以往在制备丹七制剂时由于无法得知其中发挥活性的主要成分的含量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技术难题。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比如药剂书或药典中所描述的条件,或按照常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实施例1药物有效部位的提取所述的三七总皂苷按照云南省地方标准进行提取,标准号为WS3-B-3590-2001(Z)。
所述的丹参总酚酸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丹参药材,粉碎,80℃加去离子水提取两次,滤液60℃以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左右(50℃),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弃去沉淀,将上清液滤过,60℃以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左右(室温),通过X-5型大孔吸附树脂,用低浓度的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至1.15左右(50℃),喷雾干燥,即得丹参总酚酸。
实施例2丹参总酚酸与三七总皂苷配比筛选实验本实施例采用SD雄性大鼠,200±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1组、1∶2组、1∶3组、1∶5组、1∶7组、1∶8组、1∶9组这八组,术前30分钟按30mg/kg灌胃,乙醚麻醉,开胸,结扎冠脉左前降支,缝合皮肤,术后4小时,断髓法处死动物,迅速取出心脏,称全心重、左心重,切成1~2mm薄片,于37℃、0.1%NBT染液中染色15~20分钟,染色后发白处为梗死区,剪下梗死区精密称重。为达到实验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固定手术操作人员,淘汰术中出血较多及状态不佳动物。实验结果如表1。
表1丹参总酚酸与三七总皂苷的配比筛选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总酚酸与三七总皂苷的配比不同时,其药效存在差异。
结果显示,按照重量份计算,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的比例为1∶2~8;更优选的,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的比例为1∶3~7;进一步优选的,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的比例为1∶4~6;最优选的,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为1∶5。
进一步地,与药理学结果相对应,本发明人还确立了作为丹七主成分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的配比范围。按照重量份计算,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的比例为0.7~4.3∶1.0∶0.7~4.3;更优选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的比例为1~3.8∶1.0∶1~3.8;更优选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的比例为1.5~3.5∶1.0∶1.5~3.5;进一步优选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的比例为2~2.8∶1.0∶2~2.8;最优选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的比例为2.2∶1.0∶2.4。
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不同配比的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含量测定结果

表3主成分含量的最佳比例和有效比例范围

实施例3丹七组合物片剂配方和制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配方如表4。
表4丹七组合物片剂配方

制备方法如下取实施例1制备的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按比例混匀,加入微晶纤维素、乳糖,以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醇溶液制软材,16目筛制粒,干燥后整粒,加入5%的崩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1%的硬脂酸镁,0.5%微粉硅胶,混匀压片,或包糖衣或包薄膜衣。
经测定,测得每片中丹酚酸B含量为5.46%;人参皂苷Rb1含量为19.39%,人参皂苷Rg1含量为18.43%;丹参总酚酸含量为8.74%,三七总皂苷含量为43.71%。
实施例4丹七组合物口腔崩解片配方和制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配方如表5。
表5丹七组合物口腔崩解片配方

制备方法如下其中采用的实施例1制备的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按照适当比例混匀,再与上述表格中所列的其它辅料混合,粉末直接压片。
经测定,测得每片中丹酚酸B含量为3.16%;人参皂苷Rb1含量为5.64%,人参皂苷Rg1含量为5.29%;丹参总酚酸含量为4.97%,三七总皂苷含量为14.12%。
实施例5丹七组合物注射液的配方和制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配方如表6。
表6丹七组合物注射液配方

取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的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加适量注射用水使溶解,加0.1%活性炭,40℃搅拌15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先用滤纸板滤过,再用0.2μm微孔滤膜滤过,加注射用水稀释至2000ml,灌封,每支2ml,灭菌,即得。
实施例6丹七组合物冻干粉针剂的配方和制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配方如表7。
表7丹七组合物冻干粉针剂的配方和制备

取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加一定量的注射用水使溶解,加入0.1%活性炭,40℃搅拌15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先用滤纸板滤过,再用0.2μm微孔滤膜滤过,加注射用水稀释至8000ml,灌装,每支4ml,冷冻干燥,即得2000支粉针。
经测定,测得每支中丹酚酸B含量为10.12%;人参皂苷Rb1含量为25.97%,人参皂苷Rg1含量为25.23%;丹参总酚酸含量为13.68%,三七总皂苷含量为66.67%。
实施例7丹七组合物颗粒剂的配方和制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配方如表8。
表8丹七组合物颗粒剂的配方

取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混匀,再加入糊精,以90%醇溶液制软材,14目筛制粒,干燥制得颗粒剂1000袋,每袋1.5g。
经测定,测得每袋颗粒剂中丹酚酸B含量为4.06%;人参皂苷Rb1含量为16.73%,人参皂苷Rg1含量为16.05%;丹参总酚酸含量为5.68%,三七总皂苷含量为44.17%。
实施例8丹七组合物胶囊剂的配方和制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配方如表9。
表9丹七组合物胶囊剂的配方

取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混匀,加入1%的硬脂酸镁,混匀后灌装胶囊,得1000粒胶囊。
经测定,测得每粒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为9.9%;人参皂苷Rb1含量为26.40%,人参皂苷Rg1含量为25.87%;丹参总酚酸含量为13.50%,三七总皂苷含量为66.71%。
实施例9丹七组合物滴丸剂的配方和制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配方如表10。
表10丹七组合物滴丸剂的配方

聚乙二醇6000置水浴上完全熔融,加入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搅拌使溶解,保持80℃滴入15℃液体石蜡中成丸,制备成滴丸1000袋,每袋3.0克。
经测定,测得每袋中丹酚酸B含量为9.30%;人参皂苷Rb1含量为26.75%,人参皂苷Rg1含量为26.32%;丹参总酚酸含量为13.740%,三七总皂苷含量为66.34%。
实施例10丹七组合物丸剂的配方和制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配方如表11。
表11丹七组合物丸剂的配方

取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混匀,以水为润湿剂,用常规的泛丸法制成3000粒。
经测定,测得每粒中丹酚酸B含量为7.85%;人参皂苷Rb1含量为26.57%,人参皂苷Rg1含量为25.35%;丹参总酚酸含量为11.64%,三七总皂苷含量为70.28%。
实施例11丹七组合物口服液的配方和制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配方如表12。
表12丹七组合物口服液的配方

将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和蜂蜜、苯甲酸钠,加去离子水至1000ml,搅匀,滤过,灌装,灭菌,即得。每支装10ml,共1000支。
经测定,测得每支口服液中丹酚酸B含量为8.65%;人参皂苷Rb1含量为24.59%,人参皂苷Rg1含量为23.48%;丹参总酚酸含量为12.58%,三七总皂苷含量为62.92%。
实施例12指纹图谱的建立采用美国菲尼根公司TSQ Quantum LC/MS/MS液/质联用仪(Finnigan MAT,San Jose,CA),建立指纹图谱。
液相色谱条件Zorbax SB-C18色谱柱(100×3.0mm);流动相A为0.1%甲酸(V/V),B为甲醇;柱温20℃,流速为0.6ml/min;洗脱程序为0-6分钟时,甲醇的比例由20%升至35%,0.1%甲酸比例由80%降至65%;6-30分钟,甲醇由35%升到55%,0.1%甲酸比例由65%降至45%;30-40分钟,甲醇的比例由55%升至70%,0.1%甲酸比例由45%降至30%,40-50分钟,甲醇的比例由70%升至75%,0.1%甲酸比例由30%降至25%。
质谱条件ESI源;负离子检测;扫描范围120-1400m/z amu;鞘气流40arb;辅助气流10arb;源电压4.00kV;毛细管温度330℃。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精密称取丹参总酚酸1mg,置于5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备用。
(2)精密称取三七总皂苷5mg,置于5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备用。
(3)分别量取上述丹参总酚酸溶液和三七总皂苷溶液各1ml,混合均匀,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结果,获得的指纹图谱见图2,各峰相应的保留时间、化合物及其来源见表13。
表13指纹图谱峰

实施例13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1.丹酚酸B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a.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理论板数按丹酚酸B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b.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丹酚酸B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11562-200403)适量,精密称定,加40%乙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c.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固体制剂取固体丹七制剂约50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40%乙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140W,频率42kHz)15分钟,放置至室温,加40%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液体制剂取液体丹七制剂适量,加去离子水至约含丹七固形物2mg/ml,即得。
d.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人参皂苷Rg1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a.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g1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b.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10703-200322)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00μg的溶液,即得。
c.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固体制剂取固体丹七制剂约3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140W,频率42kHz)30分钟,放置至室温,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液体制剂取液体丹七制剂适量,加去离子水至约含丹七固形物3mg/ml,即得。
d.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3.丹参总酚酸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 A)测定。
a.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丹酚酸B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11562-200403)适量,精密称定,加40%乙醇制成每1ml含36μg的溶液,即得。
b.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吸取丹酚酸B含量测定项的供试品溶液1ml,置于5ml量瓶中,加4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c.测定法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约5ml,以40%乙醇作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A),在286nm下测定吸光度值,按下式换算成总酚酸的含量。
总酚酸含量(%)=0.626×(A-B)±B式中A为以丹酚酸B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供试品中总酚酸的含量B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供试品中丹酚酸B的含量。
4.三七总皂苷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A)测定。
a.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10703-200424)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0μg的溶液,即得。
b.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固体制剂取固体丹七制剂0.g,精密称定,置25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40W,频率42kHz)30分钟,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2ml滤液挥干,2ml水溶解,定容,取0.5ml水溶液上固相萃取小柱,然后分别用水、20%甲醇、甲醇各2ml洗脱,收集甲醇洗脱液至2ml量瓶中,摇匀,即得。
液体制剂取含液体丹七制剂10mg/ml的液体溶液0.5ml,上固相萃取小柱,然后分别用水、20%甲醇、甲醇各2ml洗脱,收集甲醇洗脱液至2ml量瓶中,摇匀,即得。
c.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0μl,分别置于10ml的具塞试管中,挥干溶剂,加入新配制的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ml,高氯酸0.8ml,于60℃水浴中保温15分钟,立即置冰水中冷却5分钟,加冰醋酸5ml,摇匀,放置10min,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A),在54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得。
实施例14丹七制剂的药效试验本实施例中,发明人检测了两种处方的丹七制剂的药效。处方1是按照实施例3所述的配方配制的丹七制剂。处方2是一种利用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制备的丹七制剂,经测定其配方如表14中“处方2”列所示。
本实验采用麻醉犬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梗塞模型,分别观察处方1与处方2(见表14)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实验分3组①溶剂对照组;②处方1组;③处方2组。按Harris法两步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观察用药后心外膜电图变化、心肌梗塞重量和血清心肌酶学的改变。
结果见表15-1、表15-2、表15-3、表15-4,处方1灌胃给药,可降低犬冠脉结扎后心肌梗塞的程度,缩小心肌梗塞的范围,减少乳酸脱氢酶的溢出,处方2灌胃给药后效果不显著。心外膜电图、组织学定量检测和血清酶学检测结果表明,处方1灌胃给药后较处方2组能显著降低麻醉犬冠脉结扎后的心肌梗塞程度,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对急性心肌梗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表14两种不同比例的丹七制剂处方

表15-1对犬冠脉结扎心外膜电图ST段总和(∑ST)的影响

表15-2对心肌梗塞范围(心外膜电图NST)的影响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表15-3对心肌梗塞范围(NBT染色法测定)的影响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0.05**p<0.01表15-4对冠脉结扎犬血清生化指标(LDH)的影响

由表15-1-表15-4的结果可见,处方1对于犬的心肌梗塞的缓解效果明显高于处方2和溶剂对照组,而处方2对于犬的心肌梗塞的缓解效果基本等同于溶剂对照组,即处方2药效不明显。
根据本发明人对处方2进行进一步测定表明,处方2中,丹酚酸B含量为19.68%;人参皂苷Rb1含量为9.83%,人参皂苷Rg1含量为9.27%;丹参总酚酸含量为27.21%,三七总皂苷含量为28.92%。也即处方2中含有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不在0.7-4.3∶1.0∶0.7-4.3的有效配比范围内。
根据以上的测定结果,本发明人对处方2进行调整,将其中的丹参总酚酸调整为80g,三七总皂苷调整为160g,即处方2’,其它配方不变。再次测量发现,处方2’中丹酚酸B含量为12.02%;人参皂苷Rb1含量为13.11%,人参皂苷Rg1含量为14.86%,属于0.7-4.3∶1.0∶0.7-4.3的范围。
本发明人将处方2’进行了药效学试验,发现其对于犬的心肌梗塞的缓解效果很好,药效很明显。
由此可见,非常有必要对各种丹七制剂进行质量控制,及时找出并去除不合格药物,确保丹七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在有效范围或较佳范围内,从而可大大提高用药效果。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成分(a)0.7-4.3重量份的人参皂苷Rg1;(b)1.0重量份的丹酚酸B;(c)0.7-4.3重量份的人参皂苷Rb1;以及(d)6-100重量份的药学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其中,组分(a)+(b)+(c)的总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1-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人参皂苷Rg1的含量为1.5-3.5重量份;丹酚酸B的含量为1.0重量份;或人参皂苷Rb1的含量为1.5-3.5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的剂型选自片剂、口腔崩解片、注射剂、冻干粉针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丸剂、或口服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含有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且其中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的重量比满足0.7-4.3∶1.0∶0.7-4.3。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6.一种丹七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i)控制丹七制剂中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使三者的重量比为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丹七制剂中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的重量比为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1.5-3.5∶1.0∶1.5-3.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质量控制步骤(i)包括测定丹七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含量,如果三者含量满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则不对制剂成分进行调整;如果三者含量不满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则根据测定结果调节其中相应组分的用量,从而使得三者含量满足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0.7-4.3∶1.0∶0.7-4.3;或者所述的质量控制步骤(i)包括测定丹参和三七原料中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含量,并根据测定结果确定原料的配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色谱来测定丹七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或人参皂苷Rb1含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丹七制剂的指纹图谱来确定丹七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或人参皂苷Rb1含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七组合物,其含有以下成分(a)0.7-4.3重量份的人参皂苷Rg
文档编号A61P9/10GK101032503SQ20061011880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8日
发明者果德安, 吴婉莹, 高志刚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