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48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具体地,是药物的有效部位为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川乌与白芍配伍的方剂现代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于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膝关节囊积液等疾病,除传统的汤剂外,目前市场上有川乌和白芍的中成药也很多,甚至还有保健品。如治疗癌性疼痛的天蟾胶囊,治疗寒湿型颈椎及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附桂骨痛片、附桂骨痛胶囊、附桂骨痛颗粒,治疗骨关节增生性疾病的骨刺胶囊、骨刺片,治疗风寒湿痹的复方小活络丸、寒湿痹颗粒、寒湿痹片,治疗卵巢癌的琥珀丸,治疗筋骨软弱的追风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克痹通药酒,外用治疗跌打损伤的正骨膏,外用治疗哮喘的阿恒喘安贴等,槐木强身保健枕作为一种保健枕己经申请了专利。由此可见,川乌配伍白芍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己经非常的广泛。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川乌l-2份、白芍1-3份。其中,它是由川乌有效部位、白芍有效部位为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川乌有效部位1-2份、白芍有效部位1-3份,其中所述的川乌有效部位为川乌总碱、川乌多糖;白芍有效部位为白芍总苷、白芍多糖。其中,川乌总碱,总生物碱含量以乌头碱计含量^30°/讽";川乌多糖,总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含量^2(F。W/W;白芍总苷,总苷含量以芍药苷计含量^30%W/W;白芍多糖,总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含量^35Xw/w。川乌总碱、川乌多糖、白芍总苷、白芍多糖的提取方法,可以按教科书或文献公开的方法提取制备,如肖崇厚.中药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刘芳,杨广德.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方法研究.中成药,2003,25(10):7922795.;杨士友,孙备,黄世福,等.白芍中白芍苷提取和纯化工艺的研究.安徽医药,2004,8(1):221222.;舒晓燕,刘慧,梁静,等.川附子粗多糖提取T艺的研究.中药材,2006,29(12):13491352;谢晓梅,廖自荣.芍药中芍药苷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298299;孙玉军,陈彦,吴佳静,等.草乌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组成性质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31733;黄建明,郭济贤,陈万生,等.大孔树脂对草乌生物碱的吸附性能及提纯工艺.复旦学报,2003,30(3):267.;裴晓红,许闽,李亚飞等.白芍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及一般性质研究.河南中L矢:学院学报,2005.20(116):2829。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伍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川S总碱1-2份、白芍总苷l-3份。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伍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川乌总碱1-2份、白芍多糖1-3份。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伍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川乌多糖l-2份、白芍总苷l-3份。所述的药剂是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或口服液。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重量配比的原料川乌l-2份、白芍l-3份;b、提取原料中的有效部位,其中,川乌的有效部位为川乌总碱、川乌多糖、白芍有效部位为白芍总苷、白芍多糖;c、混合,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药物药效明确,原料将白芍、川乌有效成分配伍,如将川乌有效部位为川乌总碱、川乌多糖;白芍有效部位为白芍总苷、白芍多糖配伍,尤其是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效果,但川乌总碱、芍药总苷配伍却有明显的作用。其中,重量配比为2:3、1:1、2:1时抗炎、镇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好,具有最佳药效配伍,质量可控性强,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取原料川乌100g、白芍100g,以3倍量水浸泡3(Min,加至10倍量水煎煮,煮沸后煎6h倾出上清液,过滤,然后浓縮至相当于每毫升含lg制川—L刁c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原料川乌100g、白芍300g,按实施例l的方法提取,制粒,装胶囊,得胶囊剂。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原料川乌总碱100g、白芍总苷100g,按实施例l的方法提取,制粒,装胶囊,得胶囊剂。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市售川乌总碱200g、白芍总苷300g,加入淀粉、糊精,制粒,装胶囊,得胶囊剂。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市售川乌总碱100g、白芍多糖100g,加入淀粉、糊精,制粒,压片,得片剂。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市售川乌总碱200g、白芍多糖300g,加入淀粉、糊精,制粒,装胶囊,得胶囊剂。实施例7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市售川乌多糖100g、白芍总苷100g,加入淀粉、糊精,制粒,装胶囊,得胶囊剂。实施例8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市售川乌多糖200g、白芍总苷300g,加入淀粉、糊精,制粒,压片,得片剂。以下通过具体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例l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的镇痛作用1、实验材料1.l.药物(1)制川乌总碱26ml,含1.5kg生药;实验时配制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药液,备用。(2)制川乌多糖420ml,含1.05kg生药;实验时配制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药液,备用。(3)白芍总苷155ml,含3.33kg生药;实验时配制成含白芍6%的白芍总苷药液,备用。(4)白芍多糖120.3g,含21kg生药;实验时配制成含白芍6%的白芍多糖药液,备用。(5)制川鸟总碱白芍总苷l:l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l:l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6)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2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l:2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0芍总苷混合液,备用。(7)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l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l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8)帝'j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3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9)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l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l:l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2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1:2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1)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1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1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2)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3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0芍生药2:3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3)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1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1:1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14)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2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1:2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15)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1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1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16)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3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3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17)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1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1:1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8)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2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1:2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9)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1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1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20)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3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3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以上药物为受试药物,均按所述的文献方法提取制备。(21)吗啡片阳性药物,由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030513。规格5mg/片XlO片X2板X20袋X20中盒。实验时用蒸馏水配制成0,2%的药液,备用。1.2.动物KM小鼠,雌雄兼有,体重20土2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合格证号川实动管质04第11号,检疫后备用。1.3.仪器RB-200型智能热板镇痛仪,由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实验方法2.1.扭体试验取22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0)、阳性对照组(N二IO)、制川乌总碱组(N=10)、制川乌多糖组(N=10)、白芍总苷组(N=10)、白芍多糖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1:1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2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l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组(N二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I组(N二IO)、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2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1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3组(N二10)、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1组(N二IO)、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2组(N二IO)、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1组(N二IO)、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3组(N二IO)、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1组(N=10)、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l:2组(N二10)、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I组(N二IO)、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3组(N=10)。按组分别灌胃蒸馏水、0.2%吗啡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药液、含白芍6%的白芍总苷药液、含白芍6。/^的白芍多糖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1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3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l: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1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3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h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3混合液,10ml/kg。给药后lh,各鼠腹腔注射0.6%冰乙酸10ml/kg,观察15min内各组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及扭体次数。实验数据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2.2.热板试验用RB-200型智能热板镇痛仪筛选基础痛阈值(以小鼠舔后足的时间作为痛阈)在5—30秒的雌性小鼠220只,按基础痛阈值的高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0)、阳性对照组(N=10)、制川乌总碱组(N=10)、制川乌多糖组(N=10)、白芍总苷组(N=10)、ft芍多糖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l组(N二IO)、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2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l组(N=10)、制川S总碱白芍总苷2:3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l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2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l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3组(N二IO)、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1组(N二IO)、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2组(N二10)、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1组(N=10)、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3组(N=10)、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1组(N=10)、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2组(N=10)、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1组(N二IO)、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3组(N=10)。按组分别灌胃蒸馏水、0.2%吗啡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药液、含白芍6%的白芍总苷药液、含白芍6%的白芍多糖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1: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3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3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3混合液,10ml/kg。测定末次给药后O.5h、lh、1.5h和2h的痛阈值。实验数据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3、实验结果3.1.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对冰乙酸致痛小鼠的影响模型对照组小鼠注射0.6%冰醋酸后疼痛明显,表现为扭体次数频繁。阳性对照组给药后疼痛阈值较模型组均提高,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扭体次数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配伍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1、2:3配伍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l:1、1:2配伍组给药后扭体次数显著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差异。结果详<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3.2.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对热板致痛小鼠的影响实验前各组小鼠基础痛阈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给药30min后,阳性对照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2配伍组痛阈值均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给药60min后,阳性对照组痛阈值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给药90min后,阳性对照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配伍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l:l配伍组痛阈值均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给药120min后,阳性对照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配伍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2配伍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l:1配伍组痛阈值均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详见表2、3。表2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对热板致痛小鼠的影响(X±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组注与模型组比较,*《0.05,*7^0.01。表3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对热板致痛小鼠的影响(X±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注与模型组比较,*《0.05,"《0.01。4、结论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制川乌总碱、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白芍多糖单组分在含生药6%的剂量下均未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但是,其组分的相互配伍则部分表现出明显的镇痛效果。其中,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配伍的效果最为明显,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配伍和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配伍依次减弱,制川乌多搪和白芍多糖配伍无明显的镇痛作用。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配伍镇痛效果比例依次为l:2、1:1、2:3,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配伍镇痛效果比例依次为1:1、1:2,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配伍镇痛效果比例为2:3最佳。试验例2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的抗炎作用1、实验材料1.l.药物(1)制川乌总碱26ml,含1.5kg生药;实验时配制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3总碱药液,备用。(2)制川乌多糖420ml,含1.05kg生药;实验时配制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药液,备用。(3)白芍总苷155ml,含3.33kg牛药;实验时配制成含白芍6%的白芍总苷药液,备用。(4)白芍多糖120.3g,含21kg生药;实验时配制成含白芍6%的白芍多糖药液,备用。(5)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l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l:l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6)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2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i:2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7)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l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l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8)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3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9)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l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l:l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2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1:2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1)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1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1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2)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3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3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3)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1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1:1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14)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2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1:2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15)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1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1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16)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3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3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混合液,备用。(17)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1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1:1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8)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2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1:2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19)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1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1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20)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3混合液按照制川乌和白芍生药2:3配伍成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混合液,备用。以上药物为受试药物,均由本校中药化学教研室协助提取制备。(21)醋酸地塞米松片,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0822。生产批号040934。规格0.75mg/片X100片。实验时用蒸馏水配制成0.015%的药液,备用。1.2.动物(1)KM小鼠雄性,体重27士2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合格证号川实动管质04第11号,检疫后备用。(2)SD大鼠,雄性,体重180土20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合格证号川实动管质04第11号,检疫后备用。1.3.仪器游标卡尺,由成都量具刃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实验方法2.1.二甲苯耳廓肿胀试验取220只小鼠(雄性),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0)、阳性对照组(N=10)、制川乌总碱组(N=10)、制川乌多糖组(N=10)、白芍总苷组(N二10)、白芍多糖组(N=10)、制川乌总碱O芍总苷1:l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2组(N二IO)、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1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组(N二IO)、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l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2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1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3组(N二10)、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1组(N二IO)、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2组(N二10)、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1组(N二IO)、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3组(N=10)、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1组(N=10)、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2组(N=10)、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1组(N=10)、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3组(N=10)。按组分别灌胃蒸馏水、0.015%醋酸地塞米松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药液、含白芍6%的白芍总苷药液、含白芍6%的白芍多糖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1: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3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1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总苷2:3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闩芍多糖1: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2: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多糖白芍多糖2:3混合液,10ml/kg。给药0.5h后,每只小鼠右耳廓滴注0.04ml二甲苯,造模后1.5h脱颈椎处死,用6mm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摘取小鼠双耳片,称重,求两耳片之差值,即为耳肿胀度。实验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2.2.蛋清足跖肿胀试验取性大鼠14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0)、阳性对照组(N=10)、制川乌总碱组(N二IO)、制川乌多糖组(N=10)、白芍总苷组(N二IO)、白芍多糖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l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2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l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组(N=]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hl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2组(N二IO)、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l组(N=10)、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3组(N二IO)。按组分别灌胃蒸馏水、0.015%醋酸地塞米松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多糖药液、含白芍6%的白芍总苷药液、含白芍6%的白芍多糖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1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2:3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1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2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l混合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2:3混合液,10ml/kg。给药1小时后,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新鲜鸡蛋清液0.05ml,用游标卡尺测定造模后0.5h、lh、2h、3h、4h和6h各组大鼠右后足足跖肿胀。实验数据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讣学处理。3、实验结果3.1.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对二甲苯耳廓肿胀小鼠的影响模型对照组小鼠造模后1.5h耳廓肿胀明显。阳性对照组,制川乌多糖组,白芍多糖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1、2:3配伍组,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1:1、1:2、2:1配伍组耳廓肿胀度均显著减轻,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详见表4。表4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对二甲苯耳廓肿胀小默的影响(X±SD)<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注与模型组比较,V^0.05,*7^0.01。3.2.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对蛋清足跖肿胀大鼠的影响实验前各组大鼠右后足跖均无明显差异。模型对照组大鼠右后足跖注射鸡蛋清后很快肿胀,注射后0.5h即肿胀明显,并在lh肿胀达高峰,注射后6h仍肿胀明显。造模0.5h后,阳性对照组,制川乌总碱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l配伍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1、1:2配伍组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均明显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造模lh后,阳性对照组,制川乌总碱组,白芍总苷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1、1:2、2:3配伍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1、1:2、2:1配伍组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均明显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造模2h后,阳性对照组,制川乌总碱组,制川乌多糖组,白芍总苷组,白芍多糖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1、2:3配伍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1、1:2、2:1、2:3配伍组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均明显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造模3h后,阳性对照组,制川乌总碱组,制川乌多糖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1、1:2、2:1、2:3配伍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1、h2、2:l配伍组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均明显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造模4h后,阳性对照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l:l配伍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l:1、1:2、2:l配伍组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均明显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造模6h后,阳性对照组,制川乌总碱组,制川乌多糖组,白芍总苷组、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1:1、2:3配伍组、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1:1、1:2、2:1、2:3配伍组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均明显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详见表5、6、7。表5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对蛋清足肿胀大鼠的影响(X士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注与模型组比较,7^0.05,*7^0.01。表6制川乌与白芍组分配伍对蛋清足肿胀大鼠的影响(X±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注与模型组比较,7^0.05,*7^0.01。4、结论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制川乌总碱、芍药总苷在含生药6%的剂量下未表现出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的作用,但是其川乌总碱、芍药总苷配伍却有明显的作用,以2:3配伍比例作用最强,h1配伍比例其次制川乌多糖、白芍多糖在含生药6%的剂量下均有明显抑制二甲苯耳廓肿胀的作用,并且两者配伍具有更强的作用,其中2:l配伍比例作用最强,1:2和1:1配伍比例其次。制川乌总碱、制川乌多糖、芍药总苷、白芍多糖单组分均有明显的抑制大鼠蛋清足肿胀的作用,其中,制川乌总碱作用最强,其次为白芍总苷。制川乌总碱白芍总苷各比例配伍后均有明显的抑制大鼠蛋清足肿胀的作用,配伍比例以l:l作用最强,2:3其次,其中l:l配伍比例的作用强于制川乌总碱和白芍总苷。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各比例配伍后也均有明显的抑制大鼠蛋清足肿胀的作用,作用由强到弱的配伍比例依次为h2、1:1、2:1、2:3,其中1:2、1:1配伍比例的作用强于制川乌总碱和白芍总苷。上述两个实验证明,制川乌总碱白芍多糖各比例配伍后针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炎、镇痛作用,作用由强到弱的配伍比例依次为1:2、1:1、2:1、2:3。川乌总碱、芍药总苷在2:3、1:1时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川乌多糖、白芍总苷在l:2、1:1时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川乌多糖、白芍多糖在l:2、1:l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三)制川乌与白芍配伍水煎液治疗痹证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1、实验材料1.1.药物(1)制川乌单煎剂制川乌为毛莨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块根。制川乌400g以3倍量水浸泡30miN,加至10倍量水煎煮,煮沸后煎6h倾出上清液,过滤,然后浓缩至相当于每毫升含lg制川乌的制川乌单煎剂。实验时用蒸馏水配置成含6%制川乌的药液。(2)白芍单煎剂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芍PaeoNiaLactiflorapall.的根。白芍400g以3倍量水浸泡30miN,加至10倍量水煎煮,煮沸后煎6h倾出上清液,过滤,然后浓縮至相当于每毫升含lg白芍的白芍单煎剂。实验时用蒸馏水配置成含6%白芍的药液。(3)制川乌白芍1:l合煎剂制川乌400g、白芍400g以3倍量水浸泡30miN,加至10倍量水煎煮,煮沸后煎6h倾出上清液,过滤,然后浓縮至相当于每毫升含lg制川乌的制川乌白芍l:l合煎剂。实验时用蒸馏水配置成含6%制川乌的药液。(4)制川乌白芍l:2合煎剂制川乌400g、白芍800g以3倍量水浸泡30miN,加至10倍量水煎煮,煮沸后煎6h倾出上清液,过滤,然后浓縮至相当于每毫升含lg制川乌的制川乌白芍l:2合煎剂。实验时用蒸馏水配置成含6%制川乌的药液。(5)制川乌白芍2:l合煎剂制川乌400g、白芍200g以3倍量水浸泡30miN,加至10倍量水煎煮,煮沸后煎6h倾出上清液,过滤,然后浓縮至相当于每毫升含lg制川乌的制川乌白芍2:l合煎剂。实验时用蒸馏水配置成含6%制川乌的药液。(6)制川乌白芍2:3合煎剂制川乌400g、白芍600g以3倍量水浸泡30miN,加至10倍量水煎煮,煮沸后煎6h倾出上清液,过滤,然后浓縮至相当于每毫升含lg制川乌的制川乌白芍2:3合煎剂。实验时用蒸馏水配置成含6%制川乌的药液。以上药物为受试药物,制川乌购于江油市恒源医药有限公司。白芍购于成都市五块石中药饮片市场;二药均由本校中药鉴定教研室鉴定。由本校中药化学教研室协助提取制备。(7)吲哚美辛肠溶片阳性药物,由重庆科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0263。生产批号041101。规格25mg/片X100片。实验时用蒸馏水配制成O.125%的药液,备用。1.2.动物SD大鼠雄性,体重180土20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合格证号川实动管质04第11号,检疫后备用。1.3.仪器(1)XH-6010AY闪烁计数仪由西安二六二厂生产。(2)721分光光度计由上海分析仪器总厂生产。1.4.实验试剂(1)5-羟色胺分析纯,美国Sigma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93k0739。(2)5-羟吲哚乙酸:分析纯,美国Sigma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52k讓。(3)去甲肾上腺素:分析纯,美国Sigma公司生产。生产批号:130醇9。(4)盐酸多巴胺分析纯,美国Sigma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33kl192。(5)r'H]标记前列腺素E2(PGE2)放免药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生产。(6)NO检测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7)免疫球蛋白G(IgG)放免药盒由北京原子高科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40082。(8)白细胞介素1P(IL-1P)放免药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生产。(9)肿瘤坏死因子(TNF)放免药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生产。(10)白细胞介素-6(IL-6)放免药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生产。2、实验方法取雄性SD大鼠90只,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二IO)、模型对照组(N二IO)、阳性对照组(N=10)、制川乌组(N=10)、制川乌白芍1:1组(N=10)、制川乌白芍l:2组(N二IO)、制川乌白芍2:l组(N二IO)、制川乌白芍2:3组(N=10)、白芍组(N=10)。除空白组外实验第1天开始造模,造模方法为将造模大鼠置于5r7。C冷水中,水深2cm,站立其中20miN,同时伴以4级风力。每日一次,连续14d。在造模的第ld,每只大鼠注射完全弗氏佐剂O.lml于右后足跖皮内1次。第19天除空白组外分别灌胃蒸馏水、0.125%吲哚美辛肠溶片药液、6%的制川乌药液、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白芍l:l合煎剂、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白芍1:2合煎剂、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白芍2:l合煎剂、含制川乌6%的制川乌白芍2:3合煎剂、6%的白芍药液10ml/kg.d—1,连续7d。2.1.痹证关节病理试验于实验第26d处死动物后取左、右关节,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24h后用混合脱钙液加温脱钙48h,常规进行石蜡包埋,切片(5um),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观察按照关节损坏程度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实验数据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①正常踝关节关节滑膜、关节软骨、关节腔、关节周围组织结构正常,无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无组织变性、增生和坏死。②踝关节周围组织炎组织肿胀,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关节周围组织。③关节滑膜炎滑膜增生增厚、水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入关节滑膜腔,或滑膜呈乳头状增生突向关节腔。④关节软骨炎灶性软骨组织变性或软骨表面缺损。2.2.痹证免疫脏器试验于实验第26d处死动物后取脾脏、胸腺后称脏器湿重,按脏器系数二脏器湿重/动物体重X1000。;来计算。实验数据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2.3.痹证免疫脏器病理试验于实验第26天处死动物后取胸腺和脾脏,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进行石蜡包埋,切片(5um),HE染色,光镜下观察。2.4.痹证外周炎性因子试验于实验第26d处死动物后取血(分抗凝血与非抗凝血两种),抗凝血的抗凝剂采用消炎痛-EDTA,离心后取血浆,测PGE"非抗凝血离心取血清,测自由基N0。PGE2按试剂盒测定方法进行测定,NO检测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实验数据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2.5.痹证类风湿因子IgG试验于实验第26d处死动物后取血,离心取血清,测IgG。IgG按试剂盒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实验数据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2.6.痹证外周细胞因子试验于实验第26d处死动物后取血,离心取血清,测IL-1e、TNF-a、IL-6,IL-13、TNF-a和IL-6按试剂盒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实验数据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2.7.痹证中枢单胺类递质试验于实验第26d处死动物后取出脑组织,分离出下丘脑,称重后用锡箔纸包裹,立即放入液氮中保存,待检测时解冻,采用荧光分光分析法测定。单胺类递质计算方法如下样品荧光值-空白荧光值xW)1单胺类递质含量=-X250(ng)X——X——(5-HT、5-HIM、NE、DA)标准荧光值-空白荧光值2.5(ml)y(g)(ng/g)实验数据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3、实验结果3.1.制川乌与白芍配伍水煎液对痹证大鼠关节病理改变的影响模型组左、右脚绝大部分出现踝关节周围组织炎症,并且大部分出现关节滑膜炎症,并有的发展到关节软骨炎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详见表6、7。表6制川乌与白芍配伍水煎液对痹证大鼠左脚关节病理改变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表7制川乌与白芍配伍水煎液对痹证大鼠右脚关节病理改变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3.2.制川乌与白芍配伍水煎液对痹证大鼠免疫脏器的影响模型组胸腺湿重与空白组比较有升高趋势,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均有下降趋势,其中白芍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模型组胸腺脏器系数与空白组比较有升高趋势,各治疗组除草乌白芍l:2外与模型组均有下降趋势,其中白芍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模型组脾脏湿重与空白组比较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各治疗组除制草乌白芍l:2组、草乌白芍2:3组和白芍组外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上升趋势;模型组脾脏脏器系数与空白组比较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各治疗组除草乌白芍2:3组外与模型组均有升高趋势。结果详见表8。表8制川乌与白芍配伍水煎液对痹证大鼠免疫脏器的影响(f土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注与空白组组比较,V3《0.05,"73《0.01。与模型组比较,aP《0.05,AV《0.01。3.3.制川乌与白芍配伍水煎液对痹证大鼠免疫脏器病理改变的影响空白组胸腺皮髓质分界清楚,皮髓质厚度正常,不萎縮,胸腺小体结构正常,不增多;模型组胸腺2只皮质萎縮变薄,4只胸腺小体数目增加、增大,个别有钙盐沉积;阳性组胸腺l只皮质萎缩,2只胸腺小体增大纤维化;川乌组胸腺l只皮质萎縮,2只胸腺小体增大纤维化;川乌白芍l:l组、川乌白芍l:2组、川乌白芍2:l组、川乌白芍2:3组胸腺各有1只皮质萎縮,1只胸腺小体增大;白芍组胸腺1只胸腺小体增大。空白组脾脏红白髓分界清楚白髓不萎缩;模型组脾脏2只白髓萎縮,淋巴(包括T、B淋巴细胞)数目减少;阳性组脾脏l只白髓萎縮,淋巴细胞减少;川乌组、川乌白芍l:1组、川乌白芍l:2组、川乌白芍2:l组和白芍组脾脏各有l只白髓萎缩,淋巴细胞减少;川乌白芍2:3组脾脏正常。3.4.制川乌配伍白芍对痹证大鼠外周炎性因子的影响模型组PGE2与空白组比较有下降趋势,各治疗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NO与空白组比较显著下降,各治疗组治疗后除制川乌白芍l:1组外均与模型组比较有升高趋势,其中制川乌组和白芍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详见表9。表9制jI|乌与白芍配ffi7jC煎M"痹证大鼠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影响(X士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3</column></row><table>注与空白组组比较,?《0.05,、0.01。与模型组比较,Y《0.05,"尸《0.01。3.5.制川乌配伍白芍对痹证大鼠类风湿因子IgG的影响模型组IgG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各治疗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其中制川乌白芍l:2组、制川乌白芍2:3组和白芍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阳性组、制川乌组、制川乌白芍l:l组和制川乌白芍2:1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详见表10。表IO制川乌与白芍配伍水煎液对痹证大鼠免疫球蛋白G的影响(X一士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4</column></row><table>注与空白组组比较,?《0.05,*卞《0.01。与模型组比较,AP《0.05,AAP《0.01。3.6.制川乌配伍白芍对痹证大鼠外周细胞因子的影响各治疗组治疗后IL-1P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趋势,其中制川乌白芍2:1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白芍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各治疗组治疗后制川乌白芍h2组、制川乌白芍2:l组、制川乌白芍2:3组和白芍组外TNF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治疗后IL-6与模型组比较升高,其中制川乌白芍l:1组、制川乌白芍2:1组和制川乌白芍2:3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详见表ll。表11制川乌与白芍配i27iC煎^t痹证大鼠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影响(r士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4</column></row><table>注与空白组组比较,卞《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X0.05,,《0.01。3.7.制川乌配伍白芍对痹证大鼠中枢单胺类递质的影响各治疗组治疗后除制川乌白芍1:2组外5-HT与模型组比较均升高,其中制川乌白芍2:3组与模型组比较升高显著,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制川乌白芍l:l组和白芍组与模型组比较升高均显著,有显著性差异;各治疗组治疗后5-HIAA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趋势,其中制川乌白芍l:2组与模型组比较升高显著,有显著性差异;各治疗组治疗后除白芍l:2组外NE与模型组比较均升高,其中制川乌白芍2:3组和白芍组与模型组比较升高均显著,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阳性组与模型组比较升高显著,有显著性差异;各治疗组治疗后DA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上升趋势,其中阳性组和制川乌白芍2:1组与模型组比较升高均显著,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制川乌白芍2:3组与模型组比较升高显著,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详见表12。表12制川乌与白芍配伍水煎液对痹证大鼠单胺类递质的影响(r士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5</column></row><table>注与空白组组比较,^《0.05,**/^0.01。与模型组比较,X0.05,"P《0.01。4.结论通过痹证大鼠关节病理观察发现,制川乌白芍各配伍组治疗后效果均优于制川乌组,尤其是制川乌白芍2:l组效果最好;通过痹证大鼠免疫脏器的观察,发现制川乌白芍2:3组和制川乌白芍2:l组效果最为明显。通过对痹证大鼠免疫脏器病理改变的观察可以看出,各制川乌白芍配伍组均较制川乌组增强免疫作用效果好,制川乌白芍2:3组尤其明显。制川乌配伍白芍水煎液能升高痹证大鼠血浆PGE2、血清NO、血清细胞因子(IL-ie、TNF-a、IL-6)和痹证大鼠脑组织单胺类递质(5-HT、5-HIAA、NE、DA)含量,降低血清类风湿因子(IgG)的含量。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川乌1-2份、白芍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川乌有效部位、白芍有效部位为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川乌有效部位1-2份、白芍有效部位1-3份,其中所述的川乌有效部位为川乌总碱、川乌多糖;白芍有效部位为白芍总苷、白芍多糖;其中,川乌总碱,总生物碱含量以乌头碱计含量^3(F。w/w;川乌多糖,总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含量^20。/禮/w;白芍总苷,总苷含量以芍药苷计含量^30%w/w;白芍多糖,总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含量^35。/。w/w。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伍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川乌总碱l-2份、白芍总苷l-3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伍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川乌总碱l-2份、白芍多糖1-3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伍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川乌多糖l-2份、白芍总苷1-3份。6、根据权利要求l-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或口服液。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重量配比的原料川乌l-2份、白芍1-3份;b、提取原料中的有效部位,其中,川乌的有效部位为川乌总碱、川乌多糖、白芍有效部位为白芍总苷、白芍多糖;c、混合,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8、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用途。全文摘要本发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川乌1-2份、白芍1-3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药物药效明确,原料将白芍、川乌有效成分配伍,如将川乌有效部位为川乌总碱、川乌多糖;白芍有效部位为白芍总苷、白芍多糖配伍,尤其是川乌总碱、白芍总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效果,但川乌总碱、芍药总苷配伍却有明显的作用,其中,重量配比为2∶3、1∶1、2∶1时抗炎、镇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好,具有最佳药效配伍,质量可控性强,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185681SQ200710187708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3日发明者余葱葱,姬洁莹,成彭,曹小玉,李晋齐,力郭申请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