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腹腔镜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56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式腹腔镜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固定式腹腔镜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腹腔镜套管在医学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在手术中腹腔镜套管部分置入体内, 作为连接人体内和体外的通道,医生可将腹腔镜由腹腔镜套管送入人体内诊断病情,同时 医生可将其它的医疗器械由另外的腹腔镜套管伸入人体内,对患处进行治疗。但是,现有的 腹腔镜套管,置入人体后与人体连接不牢固,在手术过程中易由人体内脱出或伸入腹腔过 深,须再次穿剌后进行手术,延长了手术时间,还可能出现肠管损伤,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给患者带来痛苦。有的在前端设有一个可以充气膨胀的气囊,可有效的防止套管从人体内 脱出,但不能防止套管在操作过程中向人体内滑动和套管伸入人体腹腔过深,造成人体脏 器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式腹腔 镜套管,它可有效防止套管由人体内向外脱出、向内滑动和进入腹腔过深,避免因此造成的 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固定式腹腔镜套管,包括主管体、设置在主管体后端 的进气管,所述主管体上设有一前气囊、一后气囊;还包括与前气囊、后气囊相通用于充气 的前气囊通气管、后气囊通气管;所述主管体的前端管壁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主管体的 内腔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该固定式腹腔镜套管中,与所述前气囊、后气囊相对应在所述主管体外壁上设 有两环状凹槽,前气囊、后气囊分别卡装在一环状凹槽内。 更进一步的在该固定式腹腔镜套管中,所述的前气囊通气管、后气囊通气管设置 在主管体内;主管体的后部设置有分别与前气囊通气管、后气囊通气管对应相通的前进气 嘴、后进气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前气囊通气管、后气囊通气管也可 设置在主管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的管壁上装有两个气囊,前气囊充气可防止套管从 人体内脱出,后气囊充气可防止套管滑入,从而能避免在手术中因腹腔镜套管无意间脱出 和滑入而造成的病患痛苦和内脏损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它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价格低廉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体,2进气管,3前气囊,4后气囊,5前气囊通气管,6后气囊通气管,7 通孔,8前进气嘴,9后进气嘴,10环状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该固定式腹腔镜套管包括主管体1、设置在主管体后端的进气管2,所 述主管体1上设有一前气囊3、一后气囊4 ;还包括与前气囊、后气囊相通用于充气的前气 囊通气管5、后气囊通气管6 ;所述主管体1的前端管壁上开设有通孔7,该通孔7与主管体 1的内腔相通。与所述前气囊3、后气囊4相对应在所述主管体外壁上设有两环状凹槽10, 前气囊、后气囊分别卡装在一环状凹槽内。所述的前气囊通气管、后气囊通气管设置在主管 体l内;主管体的后部设置有分别与前气囊通气管、后气囊通气管对应相通的前进气嘴8、 后进气嘴9。 使用时,前气囊3、后气囊4处于无充气状态,然后按照医疗常规做法,将该固定式 腹腔镜套管的主管体1前部置于人体内,使前气囊处于人体内、后气囊处于人体外。然后对 前气囊3、后气囊4充气,即实现主管体1在人体上的固定,防止其脱出及滑入,从而避免因 此导致的手术风险。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所述的前气囊通气管、后气囊通气管也可设置在主管体外。
权利要求固定式腹腔镜套管,包括主管体、设置在主管体后端的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主管体上设有一前气囊、一后气囊;还包括与前气囊、后气囊相通用于充气的前气囊通气管、后气囊通气管;所述主管体的前端管壁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主管体的内腔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式腹腔镜套管,其特征是与所述前气囊、后气囊相对应 在所述主管体外壁上设有两环状凹槽,前气囊、后气囊分别卡装在一环状凹槽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式腹腔镜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气囊通气管、后 气囊通气管设置在主管体内;主管体的后部设置有分别与前气囊通气管、后气囊通气管对 应相通的前进气嘴、后进气嘴。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式腹腔镜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气囊通气管、后 气囊通气管设置在主管体外。
专利摘要一种固定式腹腔镜套管,属于医疗器械,包括主管体、设置在主管体后端的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主管体上设有一前气囊、一后气囊;还包括与前气囊、后气囊相通用于充气的前气囊通气管、后气囊通气管;所述主管体的前端管壁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主管体的内腔相通。它可有效防止套管由人体内向外脱出、向内滑动和进入腹腔过深,避免因此造成的手术风险。
文档编号A61B1/313GK201537130SQ20092028032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耿爱芝 申请人:耿爱芝;王振峰;武传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